学术投稿

青海省西宁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杨旭欣;秦豫民;马丽;徐立青;靳娟;田广;胡桂英;杨宁海;薛红梅

关键词:职业人群,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青海西宁
摘要:目的 通过对西宁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调查,了解布病在职业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人样本,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 调查478人,患病3人,确定新发病人3例,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血检478人份,SAT阳性2人,RBPT阳性3人.结论 青海省西宁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着布病的流行,疫情相对稳定.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口市2003-2012年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海口市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BCG的安全性和监测情况.方法 通过以往疑似异常反应报告登记信息和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3-2012年报告的接种BCG剂次数及接种后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共报告接种BCG后AEFI 83例,报告发生率为313.15/100万剂,其中不良反应78例,报告发生率为294.29/100万剂.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4例,报告发生率为15.09/100万剂;异常反应74例,报告发生率为279.19/100万剂.报告多的异常反应为BCG淋巴结炎,共72例,报告发生率为271.6/100万剂.1例BCG接种事故主要是接种剂量过大.结论 BCG安全性尚可,海口市BCG淋巴结炎高于我国监测报告水平.应继续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接种人员接种技术,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增强BCG AEFI监测敏感性和AEFI的调查诊断,减少AEFI的发生和相关纠纷的产生.

    作者:王明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作为疫苗活菌载体的研究进展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胞内寄生菌,由于具有能在吞噬细胞的胞浆内生长和繁殖的特性,使插入其中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通过MHC Ⅰ、Ⅱ类途径在宿主细胞内加工和递呈,从而引起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反应,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本文特对以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为疫苗活菌载体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青青;徐宗凯;周梦莹;汪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荆门市无偿献血现状及对策

    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荆门血站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无偿献血从无到有,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28万多人参与献血,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越来越多;年采血量达到8.87吨,相比2005年增幅达到97.1%.本文对荆门市无偿献血近几年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使荆门市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燕立;张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020例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因素对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某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AIDS合并机会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1 020例,调查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年龄小于40岁、有收入、没有基础疾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学种类为1类者治疗效果较高.结论 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病原学感染种类,其次为有无基础疾病、年龄、经济水平.及时确定病原学种类,给予患者有效合理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其基础疾病能极大提高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雪梅;栾荣生;刘大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多态性在左肾动脉(LRA)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242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将他们分为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2组,应用CDUS测量其LRA大血流速度(Vmax)、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有关参数.结果 CC基因型糖尿病肾病患者LRA Vmax、Vmin、Vmean、Pl、RI增加,与CT+TT基因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2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相关性.CDUS通过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无创监测的方法.

    作者:金光明;粘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食物中毒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双重荧光PCR用于检测食物中毒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用于扩增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和沙门菌invA基因(invA),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方法的DNA灵敏度和菌液灵敏度,采用9株其他肠道致病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两种病原菌DNA检测灵敏度分别为65 fg/PCR和56 fg/PCR体系,菌液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1 cfu/ml和9 cfu/ml,特异度100%.用建立的方法对4起食物中毒进行检测,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5株和沙门菌8株.结论 该方法高效并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快速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宋士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萍乡市2004-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萍乡市9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萍乡市梅毒发病率变化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萍乡市2004-2012梅毒疫情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萍乡市2004-2012年共报告梅毒8 913例;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20.68/10万上升至2012年的71.71/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发病率年均增长16.82%,但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呈下降趋势,上升的主要原因来自隐性梅毒,隐性梅毒年均增长达59.43%;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14;30~39岁年龄组病例报告多;重点人群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和农民多.结论 根据萍乡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作者:舒红萍;王樨霞;刘力;何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06-2010年夏秋季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调查

    目的 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06-2010年夏秋季节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监测及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河西5市选取的8个市、区(县)辖区内县级及以上医院574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结果 574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中以病毒性脑炎病例为主,占75.09%,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常见,占44.60%,多见于学生、农民、幼托及散居儿童.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多急性起病,以轻型、中型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痛、恶心、精神萎靡、发热、呕吐及头晕,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头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精神神经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及结核性脑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是河西走廊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主要病种,结合历史数据,仍不能排除河西走廊地区存在乙脑病例的可能性.

    作者:金娜;董茂星;王旭霞;张晓曙;李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九江县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九江县农村饮水卫生状况,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探讨日常性水质卫生监督的必要性.方法 对九江县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现况调查;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抽取49个监测点,分两期采出厂水和末梢水,检测五大类共24项指标.结果 全县分散式供水覆盖人口占总人口的73.06%,162个工程中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占总数11.11%,所有制水人员均未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水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浑浊度等6项指标合格率为20.83%~89.90%,水质总体合格率为58.16%.结论 农村安全饮水覆盖人口比例低、集中式供水比例低、水质总体合格率低等是“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开展日常性卫生监督和监测工作,实施卫生许可制度.

    作者:柴钦斌;刘学文;柴文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广东省18岁以上居民饮酒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提出合理建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全省21个市的21个县区9 60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居民的饮酒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样本18岁以上居民过去12个月内饮酒率为30.2%(标化率为31.3%),其中男、女性饮酒率分别为47.7%、13.9%,男性高于女性(x2=1 290.72,P<0.01).城市、农村居民饮酒率为31.0%、2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P>0.05).饮酒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上升,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饮酒率高,为57.1%.不同职业居民饮酒率有差别,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饮酒率高,为50.3%.49.5%的饮酒者每周饮酒1d以上,啤酒饮用率高,为48.1%,其次为高度白酒(36.0%).饮用高度白酒时酒精摄入量高,达到54.2 9纯酒精,其次是低度白酒(40.3 9纯酒精).结论 广东省居民的饮酒行为流行状况并不乐观,需针对其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作者:蔡秋茂;许燕君;许晓君;胡正路;钟智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江西省霍乱外环境监测菌株分子分型研究

    目的 分析江西省1999-2006年外环境监测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之间的分子分型特征和遗传相关性,为霍乱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霍乱毒素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 V5.01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3株O139群霍乱弧菌中15株为产毒株,28株为非产毒株;43株O139群霍乱弧菌以NotⅠ酶切后脉冲场凝胶电泳可分为22个型别.结论 江西省外环境分离菌株PFGE型别呈多态性.要加强对环境水体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工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霍乱暴发或流行提供预测预警.

    作者:李育强;杨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从济南市布病疫情形势探讨其防控策略

    目的 了解济南市布病的疫情形势和流行持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济南市布病监测资料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全市共报告布病137例,布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尤以2011、2012年上升迅速,分别为33、52例.发病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的青壮年发病108例,占发病总数的78.83%.男女性别比为2..81∶1;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结论 济南市布病疫情上升速度加快,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综合性防治力度,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徐淑慧;隋庆梅;许华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站核酸检测试剂的选择与应用

    目的 选择血站适用的核酸检测试剂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5个厂家的试剂进行比选招标,选择进口和国产各1家试剂用于血液核酸检测.结果 美国罗氏、上海科华核酸检测试剂为中标试剂.美国罗氏核酸检测试剂检测ELISA检测合格的血液标本75 638份,检出43例核酸阳性;上海科华核酸检测试剂检测ELISA检测合格的血液标本49 373份,检出4例核酸阳性.结论 2种中标核酸检测试剂的使用情况良好,满足预期要求.

    作者:李文;李执如;习燕;李莹;王欢;赵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氧化二砷及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及联合紫杉醇用药对人体外胃癌细胞株MGC803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形态变化.方法 胃癌MGC803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后,在不同时间段内,MTT法观察不同浓度As2O3以及As2O3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人体外胃癌细胞株MGC803的生长抑制情况和集落形成情况;电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的MGC803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MTT显示随着As2O3或联合紫杉醇作用时间的延长,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强,其中单独三氧化二砷对肿瘤细胞d3抑制强,d4有所下降;除0.5μmol/L As2O3作用下,d3抑制率(29.50±0.41)%,与对照组(19.17±0.63)%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抑制率就越高,与对照组(19.17±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一As2O3浓度下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单一用药,两者比较P<0.05;集落形成实验表明随着As2O3及联合药物浓度的增加,胃癌细胞的集落形成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90.34±0.57)%比较P<0.05;电镜下,肿瘤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改变,伴有细胞的坏死.结论 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d3抑制作用强,并且联合紫杉醇用药可以增强其疗效,延缓耐药性的发生,提高化疗的疗效,适合在临床上短期小剂量应用化疗.

    作者:王迪;蔡朋朋;王东红;李雪松;邵月春;范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壳聚糖成膜剂的杀菌效果与毒理学研究

    目的 了解壳聚糖成膜剂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结果 该样品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min,杀灭对数值>5.00,作用白色念珠菌2min,杀灭对数值>4.00,稳定性试验结果证明,该产品稳定性好,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皮肤无刺激.结论 壳聚糖成膜剂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性能,毒性低,稳定性好,可广泛用于皮肤、伤口等消毒.

    作者:王余华;王晓;刘科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东西部两城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东部徐州与其西部对口支援城市伊犁居民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及两地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的异同.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和伊犁城乡展开调查,由调查员入户进行访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 伊犁居民的综合卫生服务利用率高于徐州居民.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患慢性病、吃饭口味、卫生价格满意度、获取保健知识途径以及医疗保险类型是两地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共同影响因素;年龄、婚姻状况、社区卫生机构能否满足健康需求影响了徐州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是否经常锻炼、卫生服务要求水平、宗教信仰影响了伊犁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结论 西部居民的潜在卫生服务需要正集中转化为需求和利用,要因地制宜地指导居民进行有效的卫生服务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卫生援疆工作的发展.

    作者:丁伟洁;宋慧;卓朗;李新明;黄水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昆山市2005-2012年戊肝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戊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昆山市2005-2012年戊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昆山市2005-2012年共报告戊肝病例1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3/10万,发病高峰时间段为1-7月;年龄分布以25~64岁人群为多,占发病人数的87.66%;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1.结论 冬春季是戊肝发病高峰,中青年是戊肝的高发人群,且以男性居多,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戊肝防治工作.

    作者:薛黎坚;王文明;王华;陈权;田昌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黔南州部份县(市)开展消除麻风普查前后对比分析

    目的 大限度发现病人,加速黔南州各县市同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方法 成立消除麻风危害领导小组;选择2010年麻风患病率≥0.0l‰的9个县(市),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参与消除麻风普查工作的县(市)、乡(镇)、村卫生人员及村干部进行候施方案》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宣传、在中小学开设皮肤病防治课、村民访谈、鼓励提供麻风可疑线索等方式,广泛对麻风密切接触者及乡(镇)、村学生进行体检,发现可疑病例逐级上报,经县(市)及以上麻风防治机构确诊,并对普查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确诊麻风新病例31例,发现率1/10万,显著高于2010-2011年平均发现率0.61/10万(x2=4.34,P<0.05),其中7个县(市)新发现病例数分别是2010、2011年新病例平均数的1.3~7倍;诊断延迟期<2年、MB、Ⅱ畸残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家内接触感染、发现方式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 开展消除麻风普查与常规工作相结合能有效发现麻风新病例;麻风疫情仍较严峻,病例早期发现工作亟待加强;60%以上新发现病例系家外感染;自报、互报、线索调查、皮肤科门诊是病例的主要发现方式.

    作者:吴昌华;吴芙蓉;古明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压氧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给予高压氧(HBO)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32只家兔随机等分为4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高压氧预处理组(HBO-P组)、缺血期HBO治疗组(HBO-I组)和再灌注期HBO治疗组(HBO-R组).I/R组在结扎前降支1h后恢复血流灌注,HBO-P组在制作模型前高压氧治疗1h,HBO-I组在心肌缺血时高压氧治疗1h,HBO-R组在恢复血流灌注后高压氧治疗1h.再灌注3h后测定心功能指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心肌凋亡阳性细胞指数(AI).结果 与I/R组比较,HBO-P组和HBO-I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明显好转(P<0.01),CK和LDH明显降低(P<0.05),心肌凋亡阳性细胞指数明显降低(P<0.01);而HBO-R组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治疗时机不同效果也不同.在缺血前和缺血期应用HBO治疗均有效,再灌注期应用则无效.

    作者:刘明新;陶贵周;刘奇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南京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排列疾病时间、收集病例诊疗经过、确定密切接触者;通过现场勘调查揭示病例暴露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病例.结果 确诊的11例病例中,有2例从事家禽宰杀,4例常去农贸市场.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流感样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并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20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缺少H7N9禽流感人传人的证据;加强对禽类检疫管理,可以消除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作者:许阳婷;张钟;吴小清;王炜翔;苏晶晶;洪镭;丰罗菊;马涛;谢国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