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杨叶;王超;陆晓梅;李磊;吴倩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组60例(轻中度组15例,重度组45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25羟维生素D (25OHD)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FEV1占预计值%及FEVl/FVC%.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组血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且降低程度与肺功能恶化程度呈正相关(r=0.825,P< 0.05).对哮喘患者血维生素D水平进行监测有助于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凤;张绍坤;董丽萍;张勇;刘光福;潘兆宝;潘建亮;杨国儒;李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肿瘤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1年8月~2011年12月,随机选取唐山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000名,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老年人实施问卷调查,并采用体格检查收集老年人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状况.结果 所调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833名,占84.48%,无任何慢性病的老年人153人,占15.52%.有慢性病老年人评价生存质量较好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无慢性病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无慢性病老年人(P<0.05);患有脑血管病、肿瘤的老年人在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城市老年人生存质量低,脑血管病、肿瘤影响大,应重点防治.
作者:李淑杏;陈长香;赵雅宁;马素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利用系统评价方法探讨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1990~2011年公开发表的噪声与工人心电图异常关系的研究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出数据,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22篇.统计结果显示:噪声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7,95%CI (2.48,3.32),P< 0.000 01)].噪声对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电轴偏转、ST-T该变、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异常分类指标均有影响.结论 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异常率有显著影响.
作者:于金宁;张昌运;武珊珊;李新鸾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被犬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为制定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该区在2005~2011年间犬伤医学门诊记录,对就诊病例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以及伤人动物类别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间该区共有59 960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狂犬病暴露人数逐年递增,年平均暴露率为605.39/10万.伤人动物主要是犬伤占75.66%,夏秋季为致伤高峰,暴露者主要是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1:0.85),患者大部分及时规范地进行了伤口处理(93.84%),进行全程规范免疫者占97.17%,但Ⅲ级暴露者中仅有部分人(20.90%)联合使用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加强犬、猫管理,降低动物对人的伤害;加大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使狂犬病暴露人群得到及时、规范进行处置;提高暴露人群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的接种率等综合措施是防制狂犬病有效的措施.
作者:崔利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2001~2010年南京市典型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南京市3个典型区域大气中SO2、NO2和PM10的日平均浓度.结果 10年间SO2日均浓度先上升后下降,但总的趋势上升(R2=0.050,P<0.001),NO2日均浓度先缓慢上升后小幅下降,但总的趋势上升(R2=0.070,P<0.001),PM10日均浓度总的趋势下降(R2=0.041,P<0.001);SO2浓度冬季高,夏季低,PM10浓度春季高,夏季低.结论 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为NO2和PM10,且颗粒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较严峻.
作者:崔亮亮;周连;陈晓东;张秀珍;汪庆庆;吴俊;丁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潍坊市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化管理情况,为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金苗免疫助手系统》软件,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个案数据库,通过磁卡识别系统进行接种.结果 截止2010年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常住与流动儿童分别录入794 015和117 192人,录入管理率分别为99.80%、96.11%;流动儿童建卡、证与信息化电子网络管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O.O1<P<0.05), “七苗”全程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34,P<0.01,x2=278.16,P<0.01).结论 实施网络化管理后提高了流动儿童接种率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效地解决了流动人口异地接种难的问题,通过先进的服务系统及时为儿童家长提供接种信息,有效地防止了漏种、错种和重复接种现象的发生.
作者:邱德山;孙永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针对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的现状,通过调研,探讨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方法,调研江苏省5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人才现状.结果 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医师人数、有执业资格人数都严重不足,学历偏低.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的大多数服务项目,都是由非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承担,影响服务效果.江苏省已10年没有专科层次的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补充到基层医疗机构.结论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公共卫生人才,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输血”,已经势在必行.建议在高职院校设置预防医学专业,以解决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短缺问题.
作者:范群;连燕舒;马恩才;吉华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市2010~2011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方法 对克拉玛依市2010~2011年流感监测资料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暴发疫情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月是克拉玛依市ILI高发月份,ILI高峰一般出现在2~4月份,单峰,持续时间短,呈典型的尖峰型.15岁以下儿童ILI是高发人群.新甲型H1N1、季节性甲型H3N2和乙型是2010~2011年流感流行毒株,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流行毒株不同.结论 克拉玛依市的流感疫情多发于冬春季节,在9~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是科学合理的.加强学校、托幼机构聚集性呼吸道疾病疫情监测、报告是对流感监测系统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作者:王峰;李君梅;郭秀梅;夏玛丽;黄玉莲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强化免疫前后福建省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比较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3年福建省麻疹发病情况.结果 福建省强化免疫前后3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4.65/10万、5.49/10万、3.67/10万、0.28/10万、0.06/10万和0.24/10万,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60/10万和0.19/10万.强化免疫前后季节和地区分布没有发生改变,但发病年龄构成发生变化,强化免疫前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6.51%,强化免疫后非免疫目标人群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0.42%.免疫空白病例仍然是发病的重点人群.结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使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改变,但对季节和地区分布影响不大.
作者:陈俊磊;蔡志坤;林光灿;周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三明市1990~2011年甲肝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1990~2011年三明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11年三明市累计报告甲肝病例9 186例,年平均发病率16.03/10万,甲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月份均有发病,3~5月份稍高;发病平均年龄26.29岁,病例以0~34岁青壮年和儿童为主,共报告6 474例,占总病例数的70.48%;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以农民、学生、工人、干部职员、散居儿童居多,其中农民比例大,占36.97%.结论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控制甲肝的关键.
作者:蔡和宋;池家煌;郑丽滨;曹才生;柯自立;黄帆;蒋东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时辰化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晨峰型高血压的疗效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将入选的老年晨峰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清晨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d-1,晚间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d-1;B组清晨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d-1,左旋氨氯地平2.5 mg.d-1.采用CB-1804-B动态血压监测仪(无锡中健科仪有限公司)观察A、B2组病人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结果 A、B2组服药后4周末与服药前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24HMSBP)/舒张压(24H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晨峰血压(MBPS)程度、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均较服药前显著下降(P< 0.01或P<0.05);服药治疗4周末A组与B组比较,以上各指标A组较B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24周后A组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PWT)、舒张期左心室内经(LVDd)均较B组减小(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时辰化服用更能平稳、有效控制24h血压,改善血压昼夜节律,逆转左心室肥厚,保护靶器官功能.
作者:杨秀英;任建刚;贾茹芹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某油田检验所职工5种常见疾病的检出率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某油田检验所全体职工2011年体检资料,引入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方法分析5种常见疾病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 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电图异常均高于女性.而高血脂、脂肪肝和高血糖的患病率与性别无关联.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糖的发病率与年龄存在线性趋势,并随年龄递增.结论 应该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疾病的特点,尽早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贺志锐;陈冬峨;廖倩;彭正同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掌握上海世游赛金山赛区接待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保障比赛期间卫生安全.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卫生检测,分析接待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提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对空调冷却塔进行连续消毒的主要干预措施.结果 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等指标总体初检合格率为92.5%,实施干预措施后复检合格率为100%.结论 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对冷却塔进行连续消毒等主要干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保障了赛事期间无嗜肺军团菌感染及其他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广普;谢劲松;曾德才;汤慰芬;倪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按照ABCD2评分标准对1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评分,据评分(0~7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随访3个月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中、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相比,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发生率与ABCD2分值呈现明显正性相关性,且ABCD2各变量均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影响.结论 ABCD2评分标准是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应通过评估,预测预后,对中、高危组,特别是年龄≥60岁及发作时间≥60 min的患者,更应加强各种可控危险因素的系统治疗和分层管理.
作者:吕达平;韩咏竹;程楠;汪永全;陈欣;杨莹;喻绪恩;周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为解决卫生微生物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本中心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包括:开展模块化实验教学,增加综合创新性实验比例,改革实验考核方式,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时更新教学实验设备等.旨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能跟踪学科发展和时代需要的,可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王钰;杨叶;王超;陆晓梅;李磊;吴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 2011年版为判断标准,采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株非重复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标本来源为呼吸道分泌物,占78.9%;病区分布重症监护病房所占比例大,达到46.2%;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90.4%,其次为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过65.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3.8%.结论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用药,慎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李梦薇;韦柳华;莫善颖;彭华;黄志卓;蒋利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槟榔相关知识与态度,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5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槟榔相关知识与态度调查.结果 不足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接触过有关避免嚼食槟榔的知识或活动,患者对槟榔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足20%,多数患者在对待嚼食槟榔的态度上保持中立.在社交场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能够做到拒绝槟榔社交.结论 在槟榔使用地区积极开展防止嚼食槟榔的一级预防工作,努力改善患者对槟榔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是减少患者嚼食槟榔行为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启文;符永健;许开宁;杨庆雄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查明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暴发调查步骤建立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调查,描述病例三间分布,初步得出危险因素假设;开展卫生学调查,设计调查表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寻找该次疫情的危险因素,明确暴发原因.结果 该次暴发疫情搜索到76例菌痢临床诊断病例,均为4~6年级住校生,罹患率为24.4%.食堂餐具无消毒措施,该次疫情可能是由健康带菌者污染餐具引起的暴发,住宿条件差,接触传播是发病另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次疫情暴露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病例管理和校舍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在重视教学和安全管理同时,加强学校群发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吴家兵;张进;龚磊;王爱红;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回顾研究泰州市2010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方法 用进口血清进行O、H抗原血清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图谱分析,并与PusleNet China全库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结果 36株菌株共产生15种沙门菌血清型,有13株根据现有条件无法明确血清型,火鸡、德尔卑和阿贡纳为优势血清型.用PFGE方法,按照条带100%相似度可分为21种PFGE带型,JHXX01.CN0009和DessauX01.CN0002为优势带型.结论 泰州市2010年沙门菌高度散发,需警惕小范围暴发,应加强监测.
作者:杨海玉;聂艳妮;刁保卫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搬迁后的某电池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和建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危害因素采样、检测.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乙炔碳黑、CH4、MnO2、NH4Cl、ZnCl2、沥青类烟气、CO、CO2、氮氧化物(NxOy)、H2S、SO2等,除噪声有25%的点不合格外,其余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 该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行.
作者:钟汉怀;赵文政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