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癌临床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意义

钱彪;王勤章;丁国富;王燕;李应龙;倪钊;王新敏;李强;王江平

关键词:膀胱癌, 数据库, 预后
摘要:目的 膀胱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膀胱癌治疗方式有多种,但由于目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对照研究,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尚有很大争议,需寻找更多的循征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建立数据库,寻找影响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对膀胱癌患者进行密切随访,指导患者膀胱灌注及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并远期随访.结果 通过上述研究,旨在寻找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膀胱癌诊治体系,加深对膀胱癌的认识,提高石河子地区膀胱癌的整体防治水平,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论 此研究能有效地降低膀胱癌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卫生资源消耗,减轻国家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教学对护生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目前护理教学对护生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提高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 选取1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知识水平的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护生知识水平的因素.结果 学历、课堂气氛、护理培训、护理实践对护生知识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专科学历、讨论型课堂气氛,参与护理培训和护理实践是影响知识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开展讨论型授课方式,增加实习或者护理培训等实践机会,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能力.

    作者:吕向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发酵豆乳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拮抗作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从抗氧化角度研究发酵豆乳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豆乳对照组、发酵豆乳低、中、高剂量对照组.各对照组分别灌胃10 ml/(kg·d)豆乳和5 ml/(kg·d)、10 mL/(kg·d)、20 ml/(kg·d)发酵豆乳,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3周;干预1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自由饮用5% DSS溶液建立UC大鼠模型.实验期间,记录大鼠的活动状况、粪便、体重变化等,实验结束,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程度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并测定大鼠血清和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发酵豆乳对照组血清MPO活性显著降低,结肠和血清MDA含量下降,SOD、GSH-Px活力与T-AOC能力显著增加,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明显改善,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论 发酵豆乳可以明显提高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宁;曹文婷;李新平;郝亚楠;邱服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遵义市2001~201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遵义市2001~201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全市伤寒副伤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2001~2011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1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8 975例,年均发病率为25.06/10万,波动在1.92~86.36/10万之间,死亡7例,年均病死率为0.036%,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城镇高于农村,发病年龄以5~39岁年龄段是高发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6.77%;职业以学生和农民为主,分别占32.17%和19.74%,其次是工人占10.74%;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夏秋季为主.结论 加强饮用水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督,搞好农村改水改厕,规范治疗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或流行的关键.

    作者:张仁俊;王世平;陶宏;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78例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目的 了解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中病毒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在监测点医院采集确诊为ARTI的患儿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178例标本中共检出99例阳性,阳性率为55.62%.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A(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type A,RSV-A)占首位(占24.24%),其次递减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腺病毒(Ade-novirus,ADV)、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2种及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病例14例,阳性率为7.87%,以HRV合并其他病毒的感染占首位.患儿不同季度感染病毒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三季度病毒阳性率高,第一季度低.在不同的季度,患儿感染HEV、ADV、RSV-A、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type A,IVA)、副流感病毒2型(Parainfluenzavirus type 2,PIV2)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一季度感染ADV、PIV2阳性构成高于其他3个季度,第二季度感染IVA、第三季度感染HEV、第四季度感染RSV-A阳性构成各高于其另外3季度.4种主要病毒病原中RSV-A感染主要出现在第四季度,HRV和ADV在第一季度,HEV在第三季度.结论 RSV-A、HRV、ADV和HEV是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以HRV联合其他病毒为主.随季度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特征.

    作者:刘艳芳;韩光跃;李岩;刘兰芬;齐顺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传染病,其症状与粒细胞无形体病极为相似.部分病例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且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与该综合征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包括病原学、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本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作者:许祝平;喻荣斌;钱燕华;施超;谭文文;周建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水样中多种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

    目的 建立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水中多种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 水样中8种二苯醚类除草剂(苯达松、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苯草醚、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除草醚、乙氧氟草醚)的残留经中空纤维膜萃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三乙胺-盐酸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为300 nm处测定.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进行液相微萃取,分别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萃取剂种类、水样pH值、盐浓度、搅拌速度及萃取时间等条件,并对待测物检测波长、流动相梯度洗脱、流动相pH值、流速和柱温等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在优化的条件下,待测除草剂的质量浓度在0.001~0.20 mg/L(苯达松、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苯草醚)、0.001~0.10 mg/L(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除草醚、乙氧氟草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水样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0%~9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0%~6.90% (n=5);对于10.0 ml水样,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20~0.40 μg/L.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环境友好、灵敏度高,能满足环境水样中多种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分析要求.

    作者:何成艳;黎源倩;孟庆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家庭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农村居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62例,延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研究组(家庭干预组)59例,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家庭干预;疗程12个月,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实施家庭干预前与家庭干预12个月末,进行对照测评比较.结果 在12个月末,研究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GQOLI-74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中;研究组GQOLI-74总分及物质生活、躯体健康2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2个维度评分,更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改善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跃坤;张勇辉;黄芹;唐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腰椎融合术对发生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腰椎融合术对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发生的影响.方法 286例已经进行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按照融合节段的数目分为3组,研究其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的发生情况.并且统计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和年龄、性别、融合节段的数目以及部位的影响.结果 55岁以上腰椎融合术后的患者发生ASD21例,发病率23.9%,55岁以下患者发生25例,发病率12.7%,55岁以上发生ASD明显高于55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5岁以上男性患者发生ASD7例,女性发生ASD14例,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发生ASD的患者合计10例,B组患者中发生ASD的患者合计18例,C组患者中发生ASD的患者合计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更容易发生ASD,尤其是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ASD; ASD的发生和融合节段的多少成正变关系,并且ASD更容易发生于融合节段的上端.

    作者:王秀军;褚建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纳入195例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独立因素.结果 年龄<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 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危险因素,对该类人群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需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托槽脱落的发生率.

    作者:李大建;龚犁玲;王娜;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医院标准住院流程可行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

    目的 流程重组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标准流程在某院实施是否可行.方法 随机选取实施住院标准流程后的1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病历,对住院时间、诊疗项目、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本地区少数民族患者特殊的术前变异进行现状分析.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状住院流程与标准住院流程基本符合,现状流程更接近临床实际工作.结论 该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标准流程是可行的.

    作者:林红;李宁秀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机能和躯体疼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焕英;丁小敏;邢凤梅;杨坤;邓荣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控烟干预效果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青少年吸烟干预研究,探讨不同干预研究实施时间和1偏倚风险对控烟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16篇对照研究文献被纳入研究,包括以吸烟率为指标的11篇文献(干预/对照:16 057/18 289)和以尝试吸烟为指标的7篇文献(干预/对照:15 786/14 701),并根据干预实施时间和偏倚风险程度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吸烟组中,吸烟率总RR值(95%CI)值为0.42 (0.31~0.57),≤半年、半年~一年和>一年亚组的合并RR(95% CI)值分别为0.74 (0.63~0.88)、0.31 (0.14~0.68)和0.30 (0.18~0.52);尝试吸烟组中,尝试吸烟率总RR(95%CI)值为0.61 (0.48-0.77),≤半年、半年~一年和>一年亚组的合并RR (95%CI)值分别为0.86 (0.75~0.99)、0.54 (0.37~0.78)和0.50 (0.36-0.71).结论 控烟干预总体效果和稳定性均较好,但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经亚组分析后,部分亚组异质性降低或消失,且干预实施时间越长的亚组干预效果越好.

    作者:陈心月;彭传章;徐力;杨茜;易晓丽;杨淑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贵州省2008~2009年4起甲肝暴发疫情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别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贵州省4起甲肝暴发疫情的病原及其基因型别,建立省内甲肝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血清中甲肝病毒IgM抗体(HAV-IgM)和戊肝病毒IgM抗体(HEV-IgM),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肝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中的病毒核酸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60份血清标本HEV-IgM均阴性,HAV-IgM阳性标本54份.HAV-IgM阳性血清标本中28份HAV RNA阳性,其中15份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均为ⅠA亚型.结论 贵州省2008~2009年4起甲肝暴发疫情中的15株甲肝病毒均属同一基因型,且相互间亲缘关系较近.同一时期不同县(市)存在不同流行株,同一县(市)不同时期存在不同流行株.

    作者:蒋维佳;庄丽;李世军;周敬祝;唐光鹏;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为其临床相关性研究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20例入住某院神经内科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根据其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与消化道未出血组,分析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消化道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部位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丘脑出血、小脑出血及脑干出血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与相应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叶出血患者不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在所有脑出血中所占比例高,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亦高,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脑出血量均≥50 ml,且均破入脑室.消化道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出血量多数30 ml以上,有50.0%的患者出血量达到50 ml以上,明显高于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数量,与相应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与脑出血的部位及脑出血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出血位于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患者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于30 ml的患者出血风险亦比较高,针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临床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止血药及质子泵抑制剂.

    作者:赵晓红;蒋绍军;侯宇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2011年11月,12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明显升高,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广州市某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知识调查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社区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加强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症知识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苑秋兰等翻译和修订的骨质疏松知识问卷,对广州市某社区随机抽取的210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13.95±2.95)分,得分率53.65%,高84.62%,低0%;其中危险因素得分(5.24±2.38)分,得分率47.64%,高100%,低0%;运动知识得分(3.46±1.34)分,得分率49.43%,高100%,低0%;钙知识得分(5.07±1.59)分,得分率63.38%,高100%,低0%.被调查对象对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答对率高的题项为低钙饮食、缺乏运动,其答对率分别为92.4%、71.2%;答对率低的题项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缺乏维生素,其答对率分别为12.2%、16.7%.具体知识方面,慢跑或跑步能减少患病机会、虾是好的钙来源,其知晓率分别为82.8%、91.1%;运动强度必须足以使呼吸快但可以讲话、花椰菜也是钙的好来源,其知晓率分别为22.2%、12.8%.不同的文化程度对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3,P=0.020),学历越高,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越高.结论 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知识不足,不同个体之间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的程度差异很大,学历越高,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掌握越全面.

    作者:曾文;刘卓;陈新;张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血压调查

    目的 对滨城区18~69岁居民血压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4个乡镇/办事处的12个村/居委会,对1 300位18~69岁居民进行血压测量.结果 (1)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平均血压水平为120/78 mm Hg,其中男性平均血压水平为124/81 mm Hg,女性为115/76mmHg; (2)高血压患病率为22.1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24%,女性为17.13%; (3)正常高值血压比率为36.56%,其中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比率为45.53%,女性为28.78%.结论 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该在居民中广泛开展以预防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作者:于俊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微囊藻毒素对AGS细胞作用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目的 寻找微囊藻毒素LR与宿主细胞(AGS)作用后的差异蛋白.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微囊藻毒素LR与胃黏膜AGS细胞相互作用前后的蛋白,应用ImageMaster 2Dv3.1软件对蛋白图谱进行比较,对目的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搜库.结果 共监测到4个差异蛋白斑点,经质谱分析鉴定证明为两种蛋白,分别为热休克蛋白60与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结论 微囊藻毒素LR与宿主细胞(AGS)作用后,宿主细胞热休克蛋白60与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两种蛋白表达异常,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为进一步探讨蓝藻微囊藻毒素与宿主细胞作用后续致病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周磊;吴庆刚;薛强;何恩奇;钮伟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分布

    目的 探讨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流行的季节性流行规律,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413,2004~2007年的M值为0.425,2008~2011年的M值为0.393;圆形分布总的集中趋势r值为0.426.2004~2007年的发病高峰日、流行高峰期及高峰期时间跨度分别为7月29日、5月18日~10月8日及144 d,2008~2011年的则为8月1日、5月8日~10月25日及171 d.结论 细菌性痢疾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5~10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河南省该病的季节性在逐渐减弱,应根据其流行特点的变化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作者:聂轶飞;王海峰;李孟磊;黄丽莉;许汴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四川省城市孕妇对优生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市孕妇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宣传教育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4个维度分析研究对象的孕前保健知识水平,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研究知识获取途径、知识掌握水平和教育经历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选取四川省8个城市的1 057位孕妇,其优生知识问卷的正确率为69.27%.其中风险预防知识正确率为90.62%,疾病预防知识正确率为61.06%,生育史知识正确率为55.50%,叶酸增补知识正确率为46.89%.结论 孕妇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特别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中,风险预防知识维度掌握情况较好,在某些方面认识不足(如叶酸增补和生育史方面);选择培训讲座、宣传手册或咨询医生途径获取知识的人群,其优生知识水平较高;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群与初中及以下低学历人群相比,前者更容易选择这3种途径获取知识.

    作者:吕行;吴艳乔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