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分析

王奉雷;尚宪平;马宽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板固定, 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 人工肱骨头置换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 选取近5年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不同Neer类型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30例患者行锁定板内固定术,22例患者行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术,8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ASES评分稍低(P>0.05).结论 加压锁定钢板可用于移位相对较小的Neer二、三部分骨折.对于移位较大的三、四部分骨折应该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而人工肱骨头置换适用于严重粉碎骨折不易行内固定术的患者.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在修复四肢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各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 采用以深筋膜及其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共40例,其中软组织毁损性伤32例,肿瘤切除后创面5例(皮肤鳞癌3例、烧伤后瘢痕恶变的鳞癌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3例,皮瓣面积2 cm×4 cm.~4 cm×12 cm,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40例筋膜皮瓣中33例完全存活良好,6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l例皮瓣皮肤层完全坏死,但皮下组织尚存活,经换药、植皮二期愈合.术后对25例进行随访2月~1年,术后创面覆盖满意,远期皮瓣色泽、弹性均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切取方便,供区创伤小,转移灵活,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适合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的创面.

    作者:杨抒;陈祥军;雷雨;杨亚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于二次响应面模型的硫酰氟熏蒸除虫条件优化研究

    目的 研究硫酰氟熏蒸除虫的优化条件.方法 采用静式呼吸道吸入染毒法对试虫(德国小蠊)进行熏蒸处理,观察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运用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 响应面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1),总决定系数R2=0.784 8,模型的一次项、二次项与交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149 3、0.190 2和0.445 3.应用该模型对硫酰氟熏蒸灭蟑的剂量与作用时间值进行预测与分析.结论 基本确定硫酰氟熏蒸灭蟑的佳剂量与作用时间的关系,为该熏蒸剂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林军;张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上海市宝山区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宝山区2004~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为麻疹消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数据,对2004~2008年宝山区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宝山区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621例,确诊443例,年发病率高13.01/10万,低2.06/10万,明显高于往年.病例以15~35岁人群为主,时间相对集中于13~24周,发生暴发疫情共12起,呈局灶性暴发.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6.46%.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阳性率为88.92%.结论 麻疹发病人群逐渐向大年龄人群转移,病例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应加强儿童(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并提高成人麻疹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作者:李晓军;杨佳平;徐慧清;吴铭;朱奇;陈永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探讨我院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客观分析我院模拟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临床技能中心利用率不高,模拟教学团队建设不完善,以及缺少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模拟教学管理团队,规范教学流程和建立评估体系等对策.

    作者:马雪;孙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80名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于术中手术总时间、出血量以及术中进行输血的例数,于术后观察患者因病情不稳定进入ICU观察的例数以及患者引流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并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观察指标和术后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膜后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在肾上腺肿瘤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辜振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乐山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乐山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趋势及其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按照《四川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要求,对乐山市23所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缺陷进行监测,由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汇总上报.结果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9.81%,5年来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历经波峰后稳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产妇20岁及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率明显增高;男性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乐山市出生缺陷前6位是多指/趾、小耳/无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并腭裂、唇裂、尿道下裂;产前诊断率12.26%;出生缺陷发生与遗传及孕前产前监测有一定关联.结论 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及其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增强“三级预防”体系功能,重视婚前孕前检查与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置,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改善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生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医生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368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SAS9.0统计软件CALIS过程进行隐变量通径分析.结果 模型的整体拟合度的x2为19.357,对应的P值为0.055 (P> 0.05),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87,均方根残差(RMR)为0.037,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78等指标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医生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终导致人际关系敏感的发生.医政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减轻医生工作压力的措施,引导医生积极应对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赵铁牛;杨晓南;王泓午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9月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患者25例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70 min.术后随访未发现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微创的.

    作者:陈利平;叶辉;李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肺癌易感性与4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4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209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2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基因细胞色素P450 1A1 (CYP1A1),Ⅱ相代谢酶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M1 (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1 (GSTT1)及环氧化物水化酶(mEH)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CYP1A1基因Ⅱe462Val位点纯和突变型、GSTM1缺失型、mEH基因Tyr113His位点纯和突变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3种变异基因型携带者与野生型携带者相比发生肺癌危险度分别为1.968倍(OR=1.968,95%CI 1.197~3.236)、1.775倍(OR=1.775,95%CI1.226~2.568)、1.983倍(OR=1.983,95%CI 1.260~3.121).CYP1A1基因Msp1位点、GSTT1及mEH基因His139Arg位点多态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YP1A1Ile462Val突变基因型与GSTM1缺失型、CYP1A1 Ile462Val突变基因型与mEH Tyr113His突变基因型之间在肺癌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这两种联合基因型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度分别为4.86、3.27 (P< 0.05).结论 代谢酶基因变异及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肺癌患癌危险度增高有关,其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娜;周舫;吴拥军;周晓蕾;吴逸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网络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对大学生影响尤其严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长期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增进父母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加强学校管理,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切实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作者:聂岚;罗霞;代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723例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某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各科室的出院病历723份,进行用药数据的统计,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率74.7%,临床诊断与用药相符率98.3%,剂量规范率为94.1%.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广泛,临床诊断与用药相符率较高,存在用药的疗程不当、溶媒选择及剂量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评价.

    作者:符颖;陈小蕾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ICP-AES法测定药包材中的锑浸出量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药包材中玻璃输液瓶的锑浸出量方法.方法 样品液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2,方法的检出限为0.063 5 mg/L.RSD为3.40%,回收率97.12%.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周红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 选取近5年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不同Neer类型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30例患者行锁定板内固定术,22例患者行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术,8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ASES评分稍低(P>0.05).结论 加压锁定钢板可用于移位相对较小的Neer二、三部分骨折.对于移位较大的三、四部分骨折应该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而人工肱骨头置换适用于严重粉碎骨折不易行内固定术的患者.

    作者:王奉雷;尚宪平;马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CIN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7例.单缝手术组行LEEP术,联合治疗组在术后次月月经干净后使用保妇康栓,连用6d.将两组切下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阴道镜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观察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77.6%.联合治疗组的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管狭窄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联合保妇康栓是治疗CIN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术后排液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预处理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后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35例,先口服米非司酮150 mg,每日2次,共2d,d3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5例,予抗生素止血药,d3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34例保守性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7.1%,1例因手术中输卵管撕裂而行切除.对照组17例保守性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48.6%,另18例均因输卵管病灶处渗血不止而行切除.实验组较对照组保守性手术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预处理后再进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好,保留输卵管成功率高,能有效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洪静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就诊的210名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中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段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治疗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科及以上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另外40~50岁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多次就诊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且与年龄、就诊次数和文化层次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欧海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南昌地区人体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血涂片镜检的方法检测南昌地区的不同人群764人.结果 南昌地区人群附红体总感染率为8.25%,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男女两组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P>0.05).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职业人群中,农牧渔民、学生、城区企事业单位3种职业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3,P<0.01).附红体感染率与人体健康状况有关,患有肺部疾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 南昌地区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职业分布差异和与健康状况相关等特点.

    作者:文海蓉;熊丽;吴景文;夏文;涂正波;吴玉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组织微阵列技术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组织微阵列技术可实现高通量、并行性、大规模、快速准确的基因、蛋白质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可分别在基因、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等3个水平上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组织微阵列的原理、制作方法,在医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筛选、运动基因选材、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卡孕栓、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剖宫产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之间共60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A、B、C3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含服卡孕栓1mg,术后再予卡孕栓1 mg塞肛门;B组术后予米索前列腺素0.6 mg塞肛门;C组单用缩宫素.3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观察3组术中、术后2h、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联合用药较B组和C组在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需要输血者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术中、术后出血率及严重产后出血率低,术后胃肠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巧捷;彭小莹;黄建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三峡库区开县鼠疫疫源地调查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开县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及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笼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193只,总鼠密度为3.56%,黄胸鼠总密度为2.63%.啮齿目动物161只,分1科3属6种;食虫目动物32只,为1科1属1种.检获蚤107匹,鼠染蚤率为18.65%,总蚤指数为0.565,其中黄胸鼠染蚤率为18.88%,蚤指数为0.566.鼠体表蚤经鉴定分3科3属3种,缓慢细蚤(96.33%)占绝对优势,主要来自黄胸鼠,印鼠客蚤占2.75%.采集193份鼠血清和20份犬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全部阴性.共布放3 000张粘蚤纸,捕获地面蚤6匹,蚤指数0.002.结论 三峡库区开县尚未发现动物间鼠疫疫情,但啮齿类动物和媒介蚤类种群和分布广泛,存在鼠疫疫源地的条件.

    作者:毛德强;李洪;陈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