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
目的 探讨某院患有生殖道炎症患者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0年2月~2011年10月285例生殖道炎症的患者,采集患者的泌尿生殖系标本,对大肠埃希菌培养、鉴定进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20例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株为125,阳性率为56.8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类药物全部敏感;对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分别占87.27%、71.36%;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同时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分别为2.27%、4.0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以及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部分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在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应该根据药敏情况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邵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描述北京市2010年城区成年人的能量摄入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个城区732户居民,以3d24h回顾和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能量摄入量,对18岁及以上且每日能量摄入量≥500 Kcal的居民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842名调查对象平均每日摄入能量(1 671.7±576.2)Kcal,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分别为52.1%、34.8%、13.1%,谷类、蔬果、动物性食物、速食、糕点饮料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41.1%、5.7%、17.0%、5.3%、6.2%,早餐、中餐、晚餐及零食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28.5%、33.9%、32.3%、5.3%.男性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谷类供能比高于女性,而蔬果、糕点饮料供能比低于女性;60岁及以上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于、脂肪供能比低于60岁以下居民;经济状况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来自动物性食品和糕点饮料的能量更多,来自谷类的更少,其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相对低而脂肪供能比相对高.结论 北京市城区成年人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较低,谷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尽合理,三餐能量分配较合理,性别、年龄、体型、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是能量或其来源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耀;喻颖杰;金庆中;黄磊;滕仁明;沙怡梅;马晓晨;信信;李春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大同市妊娠期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PCR以及线形杂交法(LA)对177例妊娠期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 大同市妊娠期女性HPV感染率为38.42%,妊娠早期感染率高(57.35%,P< 0.005),且以多型别为主(73.92%).HPV-16、HPV-58、HPV-18、HPV-11以及HPV-6的感染率高,分别为15.82%,4.52%,3.95%,3.95%和3.39%.结论 大同市妊娠期女性HPV的感染较为普遍,HPV亚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妊娠早期女性为易感人群.
作者:郭俊成;车秀英;刘润花;赵富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急性胸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MA、H-FABP,根据AMI诊断标准分为AMI患者、非AMI患者,计算IMA、H-FABP及IMA+H-FABP对AMI诊断的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AMI患者血清IMA、H-FABP明显高于非AM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 0.01);IMA、H-FABP、IMA+H-FABP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9.5、93.7、100.特异度分别为:73.8、80.9、71.4.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6.1、91.8、100.阳性预期值分别为:79.6、84.9、80.结论 IMA、H-FABP是诊断AMI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AMI诊断价值更优.
作者:王治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衡水市中心血站血液检验科2007~2010年的血液感染指标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减少血液报废的途径,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率.方法 HBsAg、抗-HCV、抗-TP、抗-HIV均采用ELISA法,ALT采用速率法,采用x2检验,使用简明统计软件CS20010.3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2010年衡水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指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x2=125.19,P<0.01).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前现场询问、采血前HBsAg金标试纸条筛查和ALT检测、对检测阳性者进行计算机信息屏蔽、积极发展固定的无偿自愿献血者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杜雪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PCI治疗术后缺血修饰蛋白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后30 minMA水平分为MA升高组和MA正常组,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nT、CK-MB水平.结果 治疗后30 min,MA水平(0.37±0.06) ABSU、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TnT、CK-MB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后6h和24 h cTnT、CK-MB水平明显升高,并且MA升高组上述心肌损伤指标明显升高,而MA正常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在PCI治疗后30 min内就会发生改变,是预测PCI治疗后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孙慎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宫颈癌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在宫颈癌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共收治宫颈癌患者共73例(宫颈癌组),按照FIGO分期标准其中Ⅰ期24例,Ⅱ期27例,Ⅲ期13例,Ⅳ期9例,按照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其中高分化17例,中分化35例,低分化21例.选取同期因各种原因切除子宫并且病理检查确定宫颈为正常组织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人群(宫颈正常组).进行血清IL-17水平检测.结果 IL-17正常宫颈组(5.58±1.27)pg/ml,宫颈癌组为(57.78±11.36)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1,P<0.05); FIGO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IL-17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IL-17水平检测有助于对宫颈癌诊断及其治疗,并且对病情发展程度判断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评价64排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外科切除术后GIST病例的临床、64排螺旋CT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GIST其中7例(占58.33%)发生在胃,2例(占16.67%)发生在肠系膜;CT显示低度危险性病灶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界面清楚,腔内生长;高度危险性病灶内见液化坏死、囊变、出血、钙化,瘤旁簇状血管及增粗供血动脉,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64排螺旋CT对显示GIST内部结构、肿块与胃肠道关系和肿瘤血管情况等具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严睿;万慧;刘力;张剑;丁薇;贺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颅脑外伤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3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SLT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d、3d、7d颅内压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15.8%、20.8%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x2=7.107、3.843、8.389,P< 0.05).术后1、3、7d治疗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9.175、9.916、10.093,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56.7%,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3,P< 0.05).治疗组重残和植物状态发生率为35.0%,死亡率为8.3%,显著低于照组(x2=3.215、3.375,P< 0.05).结论 SLTC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金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增加对脑梗死后脑神经损伤作用机制的认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010年1月~2011年10月某院治疗的42例发病24 h内的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白介素-6 (IL-6)、白介素-10 (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在24 h、3d、7d、14 d、21 d时动态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在24h、3d、7d、14 d、21 d各点时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24 h内即升高,1~7 d呈上升趋势,在7d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但在21 d时仍显著正常水平(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中TNF-α在24h、3d、7d、14 d、21 d各点时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24h内即升高,1~3 d呈上升趋势,随后下降,在3d时达到高峰,为(102.76±23.21) ng/ml,但在21 d时仍显著正常水平(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6、TNF-α和IL-10含量均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爱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声像,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AHCM的价值.方法 AHCM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比较心尖部心肌厚度,左房径、左室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等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HCM患者心尖部心肌显著增厚,左房径增大(P<0.05),左室径与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AHCM准确、易行的无创方式.
作者:林凌;杨炳昂;唐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某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讨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15 771例,分析阳性结果并排序.结果 检出主要疾病从高到低分别是高血脂症(34.4%)、高血压(30.1%)、脂肪肝(28.7%).结论 做好健康体检及疾病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徐宾;时利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肠球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 329份尿液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肠球菌占泌尿系感染的10.2%,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35.3%)所占比例高于粪肠球菌(27.2%).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其中粪肠球菌还对青霉素G、呋哺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1.6%、27.0%.结论 肠球菌属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且不同种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邢志广;吕壮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素质的影响,为今后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所有村卫生室进行普查,并将2010年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中西医结合的村卫生室占34.30%,比2007年增加了4.94%;中医为主的仅占1.55%,比2007年减少0.16%; 2010年卫生人员拥有中专学历的占80.92%,比2007年增加了3.77%;而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52%,比2007年增加1.87%.2010年卫生人员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占6.51%,比2007年增加了1.35%.结论 江西省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素质总体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一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作者:周伟;袁兆康;黎国庆;杜峥;王希;冯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E2F-1和cyclinD1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腺癌、2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息肉以及30例大肠腺瘤E2F-1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 E2F-1和cyclinD1在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大肠患肉以及大肠腺瘤(P<0.05).E2F-1和cyclinD1表达与大肠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E2F-1和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关系密切,是大肠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杨建华;孙冬霞;王蕾;时志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D-二聚体、CRP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某院住院确诊AECOPD患者60例(有呼吸衰竭的30例,无呼吸衰竭30例)与30例对照组(非AECOPD患者)的血浆甲状腺激素定量结果、D-二聚体、CRP进行比较.结果 AECOPD患者(呼吸衰竭组)血浆甲状腺激素定量结果、D-二聚体、CRP明显高于AECOPD(无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PD(无呼吸衰竭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D-二聚体及CRP明显升高,并且其降低及升高程度与AECOPD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之一.
作者:李少丹;林日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肾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为后腹腔镜组30例(LRN组),组2为同期传统开放手术组15例(ORN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诊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何伟;吴彩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持续超滤,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两组分别在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前抽取患者动脉血液样本,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并进行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转流结束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采用超滤,可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提高了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蛋白的浓度.
作者:熊际月;陈界名;杨璨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聊城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单纯餐后高血糖的流行情况,探讨餐后2h血糖(2hPG)水平与冠心痛发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冠心病合并单纯餐后高血糖患者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加深冠心病合并单纯餐后高血糖危险因素的认识,为其及早诊断、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400例冠心病病人和30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检测2hPG,血浆Hcy,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2hPG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浆Hcy与血糖呈正相关.冠心病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有糖代谢异常组高于单纯冠心病组.结论 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餐后2h血糖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早期发现及干预,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Hcy,CRP与冠心病病发病密切相关,并且糖代谢异常可伴有Hcy、CRP增高.
作者:傅绪栋;王海彦;郭健飞;朱海燕;翟魁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及使用态度.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9月门诊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125例,对其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及使用态度进行相关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胰岛素笔操作情况,使用过程中检查胰岛素性状、有效期患者占60%,正确安装笔芯和针头占100%,消毒方式正确占68%,准确调节计量占100%,注射完毕后将针头丢弃占18.4%;胰岛素笔相关知识情况,知道胰岛素不能冷冻,新笔要冷藏占63.2%,知道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占75.2%,知道胰岛素笔携带方式占67.2%,知道如何防止低血糖占69.6%,知道出门带救助卡,防止意外占73.6%;102例不更换针头原因情况,怕浪费占38.24%,怕麻烦占35.29%,不知道占26.47%.125例患者能做到针头1次1换的只有1例,其余患者更换频次均在2次以上,Ⅰ组、Ⅱ组两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胰岛素笔使用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规范教育,使其充分认识胰岛素笔,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认识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性,可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和使用态度.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