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娅芳;刘利亚;黄培林
目的 了解江西省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率.方法 对南昌市、宜春市和景德镇市所有县级及以上医院2007~2009年发病且年龄≤14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病例进行调查.结果 3市26个县区共调查77所医院,共搜索到549例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20/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8.70/10万,女性为5.51/10万;0~4岁儿童发病率高为15.75/10万,每年5、10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江西省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率为7/10万左右,男性、婴幼儿易高发,无明显季节性.
作者:郑敏;潘雪娇;谭祥永;谭楚生;张洪荣;涂秋凤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介入输卵管内注射氨甲蝶呤(MTX)在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2例,均有保守治疗指证,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氨甲喋呤肌肉注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放射性介入输卵管内注射氨甲喋呤保守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2.31% (24/26),对照组治愈率69.23% (18/26),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69% (2/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77% (8/26),血HCG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为(12.20±8.84)d,对照组为(14.43±6.53)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82±2.13)d,住院费用(5 310.00±539.50)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43±6.53)d,住院费用(2 768.50±453.20)元,两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异位妊娠采取放射性介入输卵管内注射MTX治疗安全,临床治愈率高.
作者:张学鸿;郝天然;王庆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颅脑外伤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3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SLT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切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d、3d、7d颅内压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和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15.8%、20.8%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x2=7.107、3.843、8.389,P< 0.05).术后1、3、7d治疗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9.175、9.916、10.093,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56.7%,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3,P< 0.05).治疗组重残和植物状态发生率为35.0%,死亡率为8.3%,显著低于照组(x2=3.215、3.375,P< 0.05).结论 SLTC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金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采用采用医用硫酸钙作为人工材料治疗骨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缺损患者62例,采用美国Wright公司生产的医用硫酸钙颗粒和硫酸钙粉剂制作人工替代骨填充骨缺损,术后1、3、6、12周及半年、1年、1年半复查X线片,观察硫酸钙吸收情况,成骨过程及骨粒吸收情况.结果 术后8个月,所有患者硫酸钙颗粒吸收,髓腔再通.术后4-6个月,62例骨缺损处达到临床愈合.功能恢复达到优和良.结论 硫酸钙颗粒是修复良性骨病损中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作者:彭智;李波;简月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筛查作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某科进行产前筛查诊断为先天性畸形的胎儿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①彩超筛查发现胎儿畸形共计83例,其中中枢神经21例,心血管15例,颜面部畸形13例,四肢及骨骼畸形7例,前腹壁缺陷5例,颈水囊瘤5例,呼吸系统畸形5例,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各3例,其他畸形6例.②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颜面部的畸形相对多见,分别占25.3%,18.1%和15.7%;20周以内检查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多,占38.5%;20~24周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占23.7%,心血管畸形和颜面部畸形占15.8%,四肢骨骼畸形为13.2%;超过24周的畸形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占21.8%,心血管系统占46.9%,颜面部为21.8%.③经随访及产后检查发现,超声诊断中误诊为2例,均为唇裂,而漏诊5例,为多发畸形中足内翻2例,单纯腭裂1例,唇裂1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1例.胎儿缺陷的超声诊断灵敏度达94.3%,特异度达99.9%,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99.8%,以及与产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99.9%.结论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产前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掌握不同孕周的胎儿超声下的图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蔡雪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回顾分析12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某中心2011年12例HAML的临床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多样.10例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2例经肝穿活检确诊后未手术,随访4个月~6年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HAML临床较少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而肝穿活检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尚丽明;张斌;彭涛;叶新平;苏志雄;苏浩;朱广志;覃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心理及饮食护理观察组,进行SAS评分、测量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 SAS评分41.74±5.0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与术前30 min时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术中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术前30 min;观察组发生各类并发症的例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使术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聂晓东;吕彩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的聚集性,探讨集中度和圆分布法的应用.方法 应用集中度结合圆分布法对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集中度M值为0.595.圆分布法平均角(α)对应日期即手足口病集中发病倾向时间为5月11日,5月11日前发病数占全年49.65%,5月11日及以后发病数占全年50.35%.发病时间的68.28%可信区间为3月11日~7月10日,此时间段实际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4.15%.平均角雷氏检验P<0.01.结论 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上旬~7月上旬,集中发病倾向时间为5月中上旬.
作者:孙建伟;许汴利;陈豪敏;康锴;王彦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分析床旁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某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床旁血糖仪组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检测结果,检测消耗以及治疗依从性等临床指标.结果 床旁血糖仪组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患者血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组患者相比,床旁血糖仪组患者的进针深度、所需血量以及结果耗时等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自动分析组患者相比,床旁血糖仪组患者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自我检测以及饮食控制等依从性指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血糖仪在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任永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深入分析江苏省梅毒流行特征,对未来发病趋势进行定量预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描述江苏省2005~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基础上对2011~2013年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0年江苏省累计报告梅毒108 788例,年均发病率为23.90/10万;2005~2009年发病率逐年增长,但涨幅逐渐下降,2010年较2009年已略有降低.病例以Ⅰ期、Ⅱ期为主,分别占梅毒病例总数的33.87%、34.69%.根据月发病数据拟合了ARIMA(3,1,1)(0,1,1) 12模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1~2013年梅毒发病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近几年来江苏省梅毒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梅毒仍是全省重要的传染病负担之一,未来3年梅毒发病将缓慢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性病综合防治力度,并根据流行特征适度调整防治策略.
作者:刘文东;吴莹;艾静;胡建利;梁祁;李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愿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出与大学生自杀高度相关的三个核心因素: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有效策略,构建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
作者:曹加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的肠内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3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7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肠外营养组)和B组(肠内营养组)每组各36例,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2周的营养状况、细胞免疫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B组干预后1周、2周的血红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幅度均大于A组,干预后的1周及2周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A组,P均< 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营养和免疫状态,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远方;唐洪波;张伟;陈微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伊诺肝素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主要为肺癌、食管癌等),按入院顺序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和Ⅱ组.观察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以及抗-Xa因子活性等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术前3组PT、APTT、Fib、D-D和PLT值均在正常范围内,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PT延长,APTT逐渐减少,Fib、D-D升高,抗-Xa园子活性手术后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的体重范围内,固定剂量(4 000 U)的伊诺肝素对改善术后高凝状态、避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桡动脉钙化与腕部动静脉内瘘术中血栓形成的关系;并探讨尿毒症患者血管病变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 35例尿毒症患者,初次行腕部动静脉内瘘吻合术,采用端-端吻合的方法于术中取小段桡动脉.并对35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以及桡动脉病理改变(按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35例桡动脉中20例血管有钙化(57.14%),18例管腔内见不同程度的新鲜血栓形成,其中16例患者伴发桡动脉钙化(88.89%),主要定位于桡动脉的平滑肌层和弹力板下方,在未形成血栓的患者中桡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22.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n=40)比较,存在血浆胰岛素(INS)、C肽、甲状旁腺激素(PTH)、皮质醇、血清脂蛋白(a) [Lp(a)]、三酰甘油和平均动脉压(MAP)增高(P<0.05),同时存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AI)降低(P<0.05),其中重度血管病变组的INS、PTH显著增高(与另两组比较P< 0.05),血浆皮质醇增高也较明显(与中度组比较P< 0.05).Lp (a)水平有随血管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 尿毒症血管钙化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栓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内瘘手术有一定关联.
作者:陈运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及使用态度.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9月门诊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125例,对其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及使用态度进行相关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胰岛素笔操作情况,使用过程中检查胰岛素性状、有效期患者占60%,正确安装笔芯和针头占100%,消毒方式正确占68%,准确调节计量占100%,注射完毕后将针头丢弃占18.4%;胰岛素笔相关知识情况,知道胰岛素不能冷冻,新笔要冷藏占63.2%,知道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占75.2%,知道胰岛素笔携带方式占67.2%,知道如何防止低血糖占69.6%,知道出门带救助卡,防止意外占73.6%;102例不更换针头原因情况,怕浪费占38.24%,怕麻烦占35.29%,不知道占26.47%.125例患者能做到针头1次1换的只有1例,其余患者更换频次均在2次以上,Ⅰ组、Ⅱ组两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胰岛素笔使用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规范教育,使其充分认识胰岛素笔,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认识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性,可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和使用态度.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大同市妊娠期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PCR以及线形杂交法(LA)对177例妊娠期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 大同市妊娠期女性HPV感染率为38.42%,妊娠早期感染率高(57.35%,P< 0.005),且以多型别为主(73.92%).HPV-16、HPV-58、HPV-18、HPV-11以及HPV-6的感染率高,分别为15.82%,4.52%,3.95%,3.95%和3.39%.结论 大同市妊娠期女性HPV的感染较为普遍,HPV亚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妊娠早期女性为易感人群.
作者:郭俊成;车秀英;刘润花;赵富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持续超滤,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两组分别在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前抽取患者动脉血液样本,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并进行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转流结束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采用超滤,可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提高了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蛋白的浓度.
作者:熊际月;陈界名;杨璨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桂林市学前儿童蛲虫感染健康干预及效果.方法 3年抽取学前儿童1 584名,采用透明胶纸粘肛法检查蛲虫;对幼儿家长、幼儿教师1 678名进行问卷调查;卫生宣教.结果 桂林市幼儿蛲虫感染率为2008年5.30%、2009年3.90%、2010年1.78%,3年学前儿童蛲虫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干预后,蛲虫感染率下降明显.结论 学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不容忽视,防治重点是加强卫生宣教和健康干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防早治.
作者:莫刚;农子军;李云萍;蒋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1 055例TCD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诊断、遗传病史等),研究TCD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为血压增高者的脑血管功能学评价提供客观血流动力学资料.结果 进行TCD检查的1 055例被检者中,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518例;颈内动脉系统单支或多支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703例,其中,涡流及湍流54例;收缩期血流速度减低1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599例、减低8例.由统计学分析可知,除在男70~90岁组、女60~组外,余病例组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去除年龄因素的作用后,可认为男、女高血压患病均与动脉硬化有关(CMH x 男2=52.384,x 女2=13.747,均P<0.001);另ORMH 男=2.861,ORMH 女=1.718,说明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优势比为2.861、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优势比为1.718.TCD检测异常率高于被检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结论 TCD检测可较灵敏地反映高血压时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的血管功能学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控制层流重症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 与院内感染科密切配合,实施质量监控,加强素质教育,实行全员培训,落实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等.结果 规范层流重症烧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方法.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层流重症烧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静涛;徐刚;王立新;曹云虹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