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

邵予;祝万君;李有国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胎龄, 出生体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罹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近6年期间,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6周并且存活时间≥28 d的VLBWI 69例病史资料.比较27例BPD(BPD组)和42例非BPD(对照组)VLBWI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时间、生后24~48 h液体摄取量、反复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小、极低出生体重、NRDS、机械通气时间≥10 d、反复肺部感染是VLBWI罹患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是VLBWI罹患BPD的高危因素(OR=0.656,P=0.031).[结论]避免极低体重早产儿长时间机械通气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防治BPD的关键.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贡市暗娼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目的]了解自贡市暗娼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基于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定量调查.[结果]暗娼对艾滋病仍处于一知半解,相互间关于艾滋病的谈论较少;暗娼使用安全套的意向普遍较高,但不能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暗娼与嫖客间存在关于安全套使用的谈判过程;性病预防已成为暗娼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暗娼患性病时常到个体诊所治疗.[结论]暗娼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待改善,求医方式需加以规范,坚持、正确和全程的安全套使用是今后安全套推广的重点.

    作者:陈颖;刘鹏;范双凤;董利民;钟明良;栾荣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醉酒度浓香型白酒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醉酒度浓香型白酒对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以48.0%乙醇溶液为对照,以一次性及连续4周的方式分别经口给予BALB/c小鼠两种不同醉酒度浓香型白酒,测定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灌胃4周后,与醉酒度高的酒样组相比,低醉酒度组小鼠TG和MDA含量低(P<0.05),GSH含量高(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灌胃后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结论]低醉酒度浓香型白酒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程度低于高醉酒度浓香型白酒.

    作者:彭彦卿;张梦妍;党好;许欣;齐亚娜;李春艳;饶家权;马斌;杜礼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高血压相关性及意义探讨

    [目的]以C反应蛋白观察指标,探讨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按入选标准纳入高血压患者64人入试验组.门诊就诊的正常患者30人入对照组.将高血压组分为两个亚组:A组(无左室肥厚)37例,男21例,女16例;B组(伴左室肥厚)27例,男17例,女10例.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亚组问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高血压两个亚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伴左室肥厚)hsCRP浓度比A组(无左室肥厚)组高(P<0.05);血浆CRP水平与个体平均动脉压显著相关(P<0.01),血浆CRP水平越高,个体的血压值也越高.[结论]炎症在高血压的发生、维持与复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RP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情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余灵燕;何晓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利用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肠黏膜损伤状态下细菌易位的初步研究

    [目的]临床上各种疾病会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并伴随大量的细菌易位发生.本实验拟使用发光细菌的小鼠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肠黏膜损伤状态下易位细菌的动态移位过程.[方法]构建重组荧光脂酶基因(LUX)的质粒pXen-1、pXen-18,转化大肠杆菌DH5a,筛选阳性细菌克隆,扩增培养后,定量(107)注射到肠黏膜屏障损伤模型小鼠肠腔不同部位内,利用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进行细菌易位的病理生理观察研究.实验分为四组:小肠注射菌实验组和对照组、盲肠注射菌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发光细菌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到,存在肠黏膜损伤的小鼠肠腔内的细菌数量及分布发生明显的改变,提示细菌易位在肠黏膜损伤时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注入小肠内的发光细菌数量在试验过程中明显下降,提示小肠肠腔环境可以杀灭一定的细菌.[结论]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可靠、敏感地观察肠道内细菌的存活状态,并可观察肠黏膜损伤状态下细菌易位的动态过程.该技术为肠黏膜屏障损伤细菌易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作者:郭丹;柳欣欣;萧文泽;王彭;徐锡霞;刘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某大型外企员工高血压现患率的研究

    [目的]了解外商独资企业员工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某外商独资企业员工1398人进行高血压测量并采用x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该企业员工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夜班也是外企员工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上夜班的员工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不上夜班的员工;且患高血压的员工血清总胆固醇、血糖都显著高于不患有高血压的员工.[结论]在外企中,高血压的防治对象除了老年人以外,青年人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对象,青年人应注意安排好休息时间,关心外企员工特别是青年男员工已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任务.

    作者:夏瑜;许元根;韩卫宁;田润芳;王临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冬虫夏草应用于危重症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在危重症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8例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剂进行临床观察.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分别进行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的比较,得出结论.[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冬虫夏草组优于能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虫夏草在危重症肠内营养中应用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重症患者的免疫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郝春艳;路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将全科护士按年资梯度分成7个小组,相同年资水平的在一组,每个组由5~7名护士组成,每组随机抽出1位合成一个班,每个班均由不同年资的护士组成.[结果]体现层级管理,促进护士工作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结论]设置分层次小组制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士专业业务水平,保证了ICU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马静;陈燕春;陈倪;杨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癌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川北高山地区妇女宫颈癌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该地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有效得降低该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北部广元高山地区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该地区妇女的一般情况、对宫颈癌知识的认知程度、对宫颈癌的态度及官颈癌的行为情况,对有效样本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妇女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半文盲为主占86%;家庭年收入≤1万元占57.9%;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占47.7%;有2个及以上性伙伴占14.5%;初婚年龄≤20岁占17.8%;初次生育年龄1≤20岁占25.6%;两次生育间隔时间≤2年占30.4%;不知道宫颈癌常见症状占85.8%;不知道易导致宫颈癌的原因占85.7%;不知道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与宫颈癌关系占99.8%;认为早期宫颈癌不能治愈占40.7%;认为宫颈癌不能预防占 39.5%;不知道怎样预防宫颈癌占72.8%;不采用避孕套避孕占88.9%;从不进行妇科检查占42.8%;从未参加过宫颈癌筛查占90.2%,[结论]川北高山地区妇女缺乏宫颈癌相关知识,对待宫颈癌处于被动态度,无预防宫颈癌意识.因此在该地区宫颈癌防治工作中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作者:王琪琳;李亚伦;杨开选;杨帆;杨晓清;罗彩霞;杨琴;方堃;杨堃;王红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河北省2005~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5~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为预防控制流脑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河北省流脑死亡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相关特征分析,并对不同年份流脑病例的临床诊断环节进行比较.[结果]河北省流脑死亡病例多发生于12月和1~5月占死亡病例总数的89.47%,且5岁以下儿童占76.30%,尤其是散居儿童,但无男女性别差异;地区差异较强;临床特征比较明显;实验室检测以A群较多,但C群有增加趋势;仅发生一起暴发疫情.[结论]河北省流脑报告病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增加,死亡病例的平均诊断时间较长,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地域差异明显.上述特征可能与临床诊断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和地域卫生习惯等有关.

    作者:马洪生;孙印旗;刘洪斌;李月平;甄素娟;姜霞;钱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罹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近6年期间,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6周并且存活时间≥28 d的VLBWI 69例病史资料.比较27例BPD(BPD组)和42例非BPD(对照组)VLBWI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时间、生后24~48 h液体摄取量、反复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小、极低出生体重、NRDS、机械通气时间≥10 d、反复肺部感染是VLBWI罹患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是VLBWI罹患BPD的高危因素(OR=0.656,P=0.031).[结论]避免极低体重早产儿长时间机械通气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防治BPD的关键.

    作者:邵予;祝万君;李有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ETP基因突变位点的组合分析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CETP基因TaqIB、1405V、D442G 3个突变位点多态性组合与海南汉族CHD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34例海南汉族CHD患者及30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CETP基因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个位点多态性组合与CHD的关系.[结果]TaqIB、I405V、D442G多态位点分别可检测出B1B1、B1B2、B2B2 3种基因型,II、IV、VV 3种基因型和DD、DG 2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组合分析发现B1B1-IV-DD(x2=23.027,P<0.01)和B1B2-Ⅱ-DD(x2=20.43,P<0.01)在对照组出现的频率远高于病例组,而B1B1-Ⅱ-DG(x2=15.835,P<0.01)、B1B1-VV-DG(x2=20.538,P<0.01)、B1B1-IV-DG 3(P=0.02)和B1B2-VV-DG(x2=17.651,P<0.01)4组基因型串联则在病例组中出现的频率远大于对照组.[结论]B1B1-IV-DD和B1B2-II-DD两组基因型串联可能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而B1B1-II-DG、B1B1-VV-DG、B1B2-VV-DG和B1B1-IV-DG 4组基因型串联可能会增加CHD几率.

    作者:张云霞;云美玲;周代锋;蔡望伟;张勇;习隽丽;王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TLR7和TLR9的mRNA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患者TLR7、TLR9表达的差异,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新鲜外周血3~5 ml,分离白血病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肿瘤细胞TLR7和TLR9 mRNA表达水平.[结果]TLR7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TLR9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无差异.[结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患者可表达TLR7、TLR9、但只有TLR7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有所差异,提示TLR7在肿瘤的免疫逸逸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增荣;许玉霞;杨婧;杨明辉;刘青松;刘剑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GSH-PX、MDA的影响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干预的衰老大鼠下颌下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探讨何首乌饮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的干预作用分治疗和预防两部分,观察下颌下腺GSH-PX和MDA改变.[结果]预防性实验部分GSH-PX水平以正常组高,模型组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PM组仅低于正常组,效果好(P<0.01),MDA水平以模型组高,正常组低,各预防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Pm仅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性实验部分GSH-PX水平以阴性对照组高,S-R组低,各治疗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TM组仅低于NC组(P<0.01),MDA水平以S-R组高,NC组低,各治疗组处于中间水平,其中TM组仅高于NC组(P<0.01).[结论]何首乌饮具有抗模型大鼠下颌下腺衰老的作用.

    作者:葛志华;许倩;王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艾滋病病人心电图与血清蛋白检查的关系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心电图改变与血清蛋白定量检查的关系.[方法]按白蛋白、球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对401例艾滋病病人分组,对各组病人的心电图作出诊断,分析其心电图改变与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定量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组和白蛋白、球蛋白均减少组艾滋病病人心电图快心律失常发生率>血清蛋白正常组和球蛋白增加组,白蛋白减少组艾滋病病人心电图快心律失常发生率>球蛋白增加组(P<0.05).[结论]艾滋病病人白蛋白减少是其心电图出现快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中健;郭森;李世锋;井艳;朱涛;潘运萍;吕聪敏;杨丽红;苑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右室间隔起搏技术

    近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有着不利的影响,用其他部位来替代心尖起搏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研究多的是右室问隔部起搏.现综述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优点和右室间隔部的解剖结构及具体起搏部位,电极的定位方法等,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作者:王军;姚远;李天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溶血因素对血清蛋白电泳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来探讨溶血因素对血清蛋白电泳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程度溶血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Sebia电泳仪上分别测定无溶血血清和溶血血清的血清蛋白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红蛋白迁移到Alpha-2球蛋白和Beta球蛋白区带间,血红蛋白含量≥0.16 g/L时,Alpha-2+Beta区带百分比增加,P<0.05,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血红蛋白含量≤0.08g/L时,P>0.05,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可导致电泳中血清蛋白含量的改变,且随溶血程度的增加,对结果影响加剧,溶血标本不应用于血清蛋白电泳.

    作者:梁惠强;牛映红;梁佩婵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南充市返乡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从农村社区的角度(流出地),评估当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在流出地选择返乡流动人口450人,利用自制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干预情况及艾滋病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现状.[结果]57.5%的调查对象在流入地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且艾滋病认知水平明显提高,但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仅为9.7%,高危行为发生率达到24.8%;女性人群、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者接受干预的机会少;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能明显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OR=2.07,P<0.01)和相关知识(OR=2.01,P<0.01)的掌握,但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态度、安全套使用率以及高危行为的发生没有明显改变作用.[结论]目前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工作开展力度大,但针对性、合理性和效率有待调整.

    作者:田小兵;姜晶梅;张孔来;吴汉奇;韩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十堰市2006~2009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了解2006~2009年十堰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十堰市防治狂犬病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2009年十堰市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6~2009年十堰市共报告34例狂犬病例,均死亡.患者均为犬伤,除1例散居儿童和2例为城镇中学生外,其余均为乡村成年农民;Ⅲ度伤24例,70.6%;以肢体伤为主,32例,94.1%,头面部受伤2例,5.9%;2例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冲洗和消毒,其余均未进行伤口处理;仅2例注射狂犬疫苗;所有病例均未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或杭狂犬免疫球蛋白.[结论]加强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提高农民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提高咬伤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Ⅲ度伤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等行为比例,并将狂犬病防治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等,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策略.

    作者:熊晓红;沈红;肖德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护士法律风险防护意识现状调查及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在执业过程中法律风险防护意识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6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68.2%的护士,有时或经常在日常护理行为中执行口头医嘱;有54.5%的护士,有时或经常在医生迟、漏、停、改医嘱时,执行在前或没有请医生补开医嘱;有25.7%的护士,有时或经常不能在日常护理行为中及时与患者沟通;有28.8%的护士,有时或经常不能在护理操作失败时诚恳地向患者表示歉意;有59.1%的护士,有时或经常涂改、不按要求修改护理记录.[结论]临床护士的法律风险防护意识淡薄,外科护士差于内科护士,日常护理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敏;于作芳;张桂荣;李彬彬;高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166例男男性行为者HIV、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梅毒、丙肝检测.数据经双录入核对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招募调查对象1166例,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3%,近1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4.9%,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7.3%.艾滋病病毒、梅毒、丙肝感染率分别为14.8%、8.7%、2.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艾滋病病毒感染影响因素有年龄(30岁及以上:OR=2.1)、户籍(本市其他地区:OR=2.1,外省:OR=2.0),梅毒感染(OR=5.4),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性伴个数(35个性伴:OR=2.0 )、付钱获得同性性行为(OR=2.9)和HIV感染(OR=5.1).[结论]男男性行为人群保护性肛交性行为比例低,HIV流行形势严峻,急需推广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周超;丁贤彬;冯连贵;郭晓嘉;韩梅;徐世明;欧阳琳;凌华;徐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