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科室护士职业疲劳现况调查

刘韦淞;田冶;王小丹;高允锁

关键词:疲劳, 临床, 护士
摘要:[目的] 探讨海南省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护士职业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评定量表-14对海南省3家三甲医院共744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①疲劳量表-14总平均得分为(8.03±3.02)分,疲劳得分高于健康人群,不同科室间疲劳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临床护士职业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饮食不规律、健康状况、舒张压、每周值夜班两次及以上和工作年限.[结论] 影响临床护士职业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881例唐山市离休老干部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分析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的代谢状况和特点.[方法] 对参加体检且资料齐全的881例离休老干部按性别、年龄分组,并进行各组血糖(GLU)、血脂(TG和TCHO)和平均体重指数(BMI)的比较及各组高血糖、高血脂和高体重指数构成比的比较.[结果] 女性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HO)浓度明显高于男性,P<0.01;GLU90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TCHO 90岁~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高GLU检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离休老干部代谢水平趋于下降.

    作者:张红岩;任彩丽;吴颖利;杨凤;齐彦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价值再探讨

    [目的] 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价值再次经行探讨.[方法] 比较我院近行20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腹腔镜组8例患者中转开腹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病36 h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治疗较开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肛门排气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过36 h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经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病36 h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而对于发病超过36 h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困难,中转率高,术后恢复较开刀手术没有明显优势,应用价值不大.

    作者:赵小波;任亦星;赵国刚;彭祥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BiPAP呼吸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作为治疗组,并取同期达同样标准的90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都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高;治疗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l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例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失败行气管插管6例,对照组治疗失败行气管插管21例.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COPD合并轻,中度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可降低PaCO<,2>,提高PaO<,2>,减轻症状,有利于呼吸肌疲劳恢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

    作者:周玉国;宁燕;李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某县暗娼面对不同顾客时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某县暗娼在商业性性行为中面对不同顾客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对112名暗娼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采用双变量两水平Logistic对面对不同顾客时安全套使用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检验同一协变量对面对不同顾客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是否有差别.[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7岁,受教育程度普遍初中以下,艾滋病知识完全正确掌握者仅占17.0%.近1周接待熟客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0.5%,近1周接待新客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7.3%.多因素分析显示暗娼自认为使用安全套是否超出自身控制范围以及是否会主动提出使用安全套,对其接待熟客和新客人时均产生影响,且该两因素针对面对不同客人时安全套使用的影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今后的干预工作中应重点营造利于安全套使用的社会规范,同时增强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的自我效能.

    作者:李青青;范双凤;刘鹏;宋国蓉;胡永彬;栾荣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对使用安全套的态度调查

    [目的] 调查民族大学学生对安全套使用的认知状况、接受程度和对安全套教育的态度.[方法] 对690名中南民族大学学生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9%大学生知道如阿正确使用安全套,59.3%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性交时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3.7%要远高于汉族的7%;53.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学校安置安全套售卖机;高达47.4%大学生没有受过性教育.[结论] 大学生对安全套的认知还有一定的欠缺;少数民族学生对安全套的使用意识较弱;需要更多的加强安全套教育.

    作者:王意;陈思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北京市西城区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风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8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风疹1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5/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发病高峰从青少年向青年转移,<15岁儿童风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比例由2003年的40.00%下降到2008年的6.90%,15~29岁组风疹病例鼓占病例总数的比例由40.00%增加到89.66%.[结论] 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的风疹抗体筛检工作,建立综合免疫策略,对大年龄组进行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流行和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庆;孙木;崔长弘;王兆华;王红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徐汇区2005~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和病原学监测

    [目的] 通过对徐汇区2005~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患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2005~2009年徐汇区户籍人口手足口病发病率波动在5.86/10万~69.30/10万之间,200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高,2006年低.户籍人口发病以幼托儿童为主,外来人口以散居儿童居多.2009年病原学监测显示89例轻症病例96份样品中(89份咽拭子,7份疱疹液)肠道病毒阳性率62.75%,其中EV71占19.71%、CVA16占37.50%,EV71和CVA16均阳性占1.04%,其他肠道病毒占4.17%.2008~2009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7例,以外来散居儿童为主,无死亡病例.EV71占重症总数的42.86%.[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点,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沈红;陈洪波;刘景壹;陈远方;周羊娣;张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联合热疗对局部晚期及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近期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将45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两组的放化疗方法一致:化疗采用卡培他滨口服1 250 mg/(m<'2>.d),分为两次口服,d 1~14,休患7 d后重复下一治疗周期.放疗采用6MVX线照射,总剂量DT 60~66 Gy/1.8~2 Gy/次/d,5次/周.观察组采用放化疗联合热疗,热疗每周两次,每次60 min,每次间隔72 h,共进行6~8次,在放疗前后1 h内进行.对照组单纯采用同步放化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疼痛缓解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90.9%,对照组65.2%,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近期有效率、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毒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代素梅;卢玉娟;刘洪敏;陈红;张绍华;王瑞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海市松江区治愈麻风病人畸残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治愈麻风病人畸残情况,为制定麻风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病人基本人口学信息,临床检查手、足、眼等畸残及功能障碍情况.首先采用大值、小值、中位数等指标描述年龄、发病年龄等,其次描述手部、足部、眼部等畸残及功能障碍情况,并采用χ<'2>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其身体左右侧位分布有无差异.[结果] 调查48例,畸残率为64.58%,不同性别间发病年龄及畸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发年龄=1.524,P=0.217;χ<'2><畸残率>=2.231,P=0.135);尺神经感觉功能障碍12人,运动功能障碍23人;正中神经感觉功能障碍5人,运动功能障碍8人;桡神经运动功能障碍1人;胫神经感觉功能障碍13人,腓总神经运动功能障碍15人;6人面神经功能障碍.功能障碍身体左右两侧分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麻风病人畸残率较高,手部畸残率较其他部位高,手部和足部受害主要表现为瘫痪,未发现病菌对身体左右侧位有选择性,政府和防治部门需要加强对麻风病预防和病人的治疗救助.

    作者:王海银;查燕芬;钱文平;黄中敏;郭晓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HCMV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CRP及LP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观察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溶血磷脂酸(LPA)等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探讨HCMV感染、hs-CRP及LPA在AC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43例ACS患者、20例S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23例,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测定HCMV-IgG、HCMV-IgM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散射法检测各组的hs-CRP、比色法测定LPA的浓度.应用SPSS version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 ACS组HCMV IgG、HCMV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SA及正常对照组,HCMV-IgG阳性率分别为88.37%、85%、60.87%,HCMV-IgM阳性率分别为37.21%、25%、8.69%,ACS组与SA、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LPA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ACS组中HCMV IgM(+)与同组HCMV IgM(-)组比较hs-CRP、LPA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水平与LPA正相关.[结论] 急性HCMV感染或HCMV潜伏感染的活化与ACS的发生有关,可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MV感染可能通过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导致ACS的发生.

    作者:韩卫红;李国良;王强;王燕;王淑霞;金玉怀;王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68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治疗前2周,所有病例内均未服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 mg),早晨空腹服用,每日1次.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莫沙比利(5 mg)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3次.所有患者治疗6周后复查胃镜,比较治疗效果,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者患者炎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P<0.05),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82%),其中稀便1例,头晕1例,倦怠1例.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1.76%),其中,稀便1例,头晕1例,口干1例,恶心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35分、年龄≥65岁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奋乃静组各30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总疗效和对情感障碍、意志障碍的改善明显优于奋乃静.阿立哌唑在行为毒性、神经系和植物神经系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奋乃静.阿立哌唑副反应轻且相对安全、依从性高.[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效果确切、安全性强、依从性高,能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阿怀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HIV阳性者告知后高危行为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在获知感染艾滋病(AIDS)后,各种高危行为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感染HIV的既往病例250例,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和性行为情况,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近3个月,86(34.40%)例静脉吸毒者(IDUs)中,28人(32.56%)分别存在注射毒品等各种不安全吸毒行为;超过半数(62.71%)阳性者性行为活跃,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等多种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与获知感染HIV前相比,不少阳性者安全套使用频率下降,而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洗针水或棉球的危险行为无任何下降趋势.[结论] 不少HIV阳性者在获知感染AIDS后,仍然继续各种高危行为.因此,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更强的干预措施,以控制HIV的二代传播.

    作者:高黎黎;李宏彬;吴辉;徐慧芳;陈维清;王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水平模型在调查员变异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结合实例探索评价调查员变异的方法,并探讨当存在调查员变异时,如何分析产生调查员变异的原因以及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方法] 以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为例,采用多水平模型评价灾区居民SF-12量表的MCS和PCS得分测量中是否存在调查员变异,并比较存在调查员变异时,考虑和不考虑调查员变异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SF-12量表心理方面的测量存在调查员变异,但SF-12量表生理方面的测量不存在调查员变异;将调查员变异在MCS得分中分离后,模型3中汶川与北川居民MC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3中房屋垮塌的居民MCS得分比没有房屋垮塌的居民低,均比模型4的结果解释合理,且模型3拟合效果更好.[结论] 多水平模型适用于评价调查员变异和探索产生调查员变异的原因,为今后改进调查员培训,提高调查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袁野;廖贵蓉;李娜;陈博;朱彩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卡巴胆碱对危重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危重病人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09年12月唐山市3家综合性三级医院ICU 172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卡巴胆碱组(67例)和莫沙比利组(63例),分别给予不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随着治疗的进行,各组血浆细胞因子均有下降之势,卡巴胆碱组不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C15),而其他两组不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同时间点卡巴胆碱组和莫沙比利组血浆CRP、II-6、TNF-α水平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卡巴胆碱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莫沙比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巴胆碱能抑制危重病人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在改善胃肠道缺血和炎症反应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作者:程爱斌;陈辉;贺瑞新;张树华;邱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踝关节融合3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踝关节融合3种内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其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9~71岁,平均59.5岁.均行踝关节融合,分别采用螺钉、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结合髂骨植骨术,对其疗效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踝关节融合位置适中,本组均获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踝关节融合成功的愈合时间13~30周,平均19.5周.术后12月疗效分析螺钉组75.0%,钢板组87.5%,髓内钉组90.9%.[结论] 本组3种手术策略比较各有优势,但髓内钉组固定稳定可靠、无需外固定、可早期负重及骨性融合良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葛建华;张德绸;陈歌;鲁晓波;张忠杰;尹一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死亡受体途径在丙烯酰胺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丙烯酰胺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神经毒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水平(0.5 mmol/L,1mmol/L,5 mmol/L,10 mmol/L)的丙烯酰胺染毒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12细胞Fas、Fas-L、TNFR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Fas、Fas-L、TNFR1蛋白含量及PC1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丙烯酰胺各剂量染毒后PC12细胞凋亡率及Fas、Fas-L、TNFR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烯酰胺可能通过死亡受体Fas诱导PC12细胞调亡.

    作者:刘燕群;吴丽娜;鲁雄兵;宋文剑;乐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

    [目的] 进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方武,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者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对象主要担心推广技术效果,但是其依从性仍然较高.适应症者缺乏和相关仪器缺乏影响适宜技术的良好推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技术略优于西医和生殖卫生技术,而西医技术与生殖卫生技术基本相当.绝大多数技术推广者认为适宜技术掌握与操作性较易.[结论] 四川省三类推广技术的适宜性均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是,尚需注意加大技术筛选和宣教力度,强化技术培训与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有效性.

    作者:孙荣国;曾智;饶莉;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目的] 评估汶川地震6个月后极重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在都江堰、北川、青川3个极重灾区的安置点中随机抽取≥15岁的居民11 845人,以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筛查,以SCID-I/P临床定武检查诊断.[结果] GHQ-12评定后高危组2 048人(17.3%),中危组1 797人(15.2%),低危组8 000人(67.5%).发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为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躯体疾病、目睹人员伤亡,家中房屋严重损毁,损失50%以上的财产.已婚、地震后得到心理救助为保护性因素.PTSD、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酒精依赖、睡眠障碍是灾民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结论] 汶川地震6个月后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孙倩;孙学礼;李静;徐佳军;黄明金;宋辉;张英辉;陈若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运动对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体育专业并有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运动组,非体育专业并无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相关指标值.[结果] 性别和运动分别是影响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骨强度值、t值和Z值的因素.并且运动对体脂百分比和骨密度各指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规律的运动对人体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并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秦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