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英;张慧玉;岳爱红
[目的]了解动物伤害人群的基本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被动物伤害人群狂犬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和制定相应的征犬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广西宾阳县大桥镇卫生院防保科预防接种门诊.收集2008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有608例狂犬病暴露人群,全年平均动物伤害率为831.89/10万,0~9岁组受伤率高为1 924.83/10万,伤人动物主要是家狗和猫,占总数的92.44%,暴露人群全程注射人狂犬病疫苗率为78.29%,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率为45.57%,在未全程注射人狂犬病疫苗者中因经济困难占62.12%.[结论]加强犬猫管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强化群众防止动物致伤的防范意识是降低动物伤害率的有效措施:狂犬病可防不可治,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措施,为提高暴露人群人用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率,建议把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者用于预防狂犬病的疫苗费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作者:黄凤英;霍小兴;韦柳青;肖海霞;张惠红;韦寅初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方法]按照河南省和南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方案对油区内所有4岁以下适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活动.活动结束后对油区各预防接种点的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工作报表以及市区两级强化免疫督导员的现场抽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报告接种率均在98%以上.对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农村和集贸市场漉动儿童的抽查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不同年龄的抽查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多次实施强化免疫活动可有效减少和消除易感人群的累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覆盖率,在短期内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避免出现免疫空白.但从0~岁至3~岁组均不同程度存在0剂次儿童.多次强化免疫并未完全解决流动儿童中0剂次免疫几童的积累问题,提示流动儿童仍是今后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的重点人群之一,今后还必须加强强化免疫活动的工作力度.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汞、砷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预处理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汞、砷的含量.[结果]汞、砷的含量分别在0.0~2.0μg/L、0.0~20μg/L的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002 2、0.018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67%、3,24%,回收率分别在97.3%、101%之间.[结论]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汞和砷是可行的.
作者:刘双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从有骨力学负荷意义的三个常用体测指标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中找出与峰值骨量(PBM)相关密切的指标,并进行PBM的标准化以用于OP的诊断.[方法]纳入114例20~40岁青年男女样本,比较不同部位的骨量(BMC、BMD)与体重、身高和BMI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出相关系数佳,标准化其骨量,并计算其变异系数是否适合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结果]①不论男女,BMC与体重、身高和BMI3个指标的相关都强于BMD与这3个指标的相关,并且BMC与体重的相关强于BMC与身高和BMI的相关,其中女性的下肢、躯干和全身BMC与体重的相关为密切(r=0.846 6、0.877 0和0.8470).②经体重标准化(BMD/BMC÷体重)后男女间各部位的BMC较BMD更接近相同.③全身各部位BMDBMC中,下肢、躯干和全身的BMC经体重标化后的变异系数小(11.48%~13.54%),均接近10%.[结论]使用体重标准化BMC的指标可用于OP诊断,能较好排除骨力学负荷对骨量的影响.可首先应用与女性的诊断,应用部位以下肢、躯干和全身为佳.
作者:徐健;杨定焯;马锦富;王文志;张菊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高脂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唐山开滦煤矿工人的高脂血症相关危险进行了研究,对照病例来源千参加健康体检煤矿工人.配比条件为居同一地区,同性别,同民族,年龄不超过±3岁.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18个因素与煤矿工人高脂血症可能有关.多因素分析:选入6个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吸烟、高血糖、高脂饮食、家族史、生活饮食不规律.[结论]煤矿工人高脂血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煤矿工人重体力工作者体育锻炼控制高脂血症发生同样重要.
作者:刘铁楠;吴春涛;马立国;韩春萍;王曼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开展症候群监测实践,全面、早期捕获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评估临床诊断的准确程度,分析病原种类,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分析提供资料.[方法]以临床表现筛检病例,装配快速诊断网络实验室,开展主动监测作为质量控制措施,建立症侯群监测系统.[结果]监测系统运行18个月,共评估病例883例,病毒学检测阳性率37.60%,细菌学检测阳性率7.47%,系统阳性预测值为41.68%.实验室确诊的93例乙脑病例中临床上漏诊73例,乙脑以外的病毒性脑炎病例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44.77%.[结论]症候群监测系统在捕获病例的效力上高于传统监测系统,临床上对各类急性脑炎、脑膜炎的诊断上存在一定漏洞.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是当前开展症状监测实践较为可行和合理的选择.
作者:吴兴华;仇小强;董柏青;杨进业;林玫;谭毅;谢艺红;权怡;闭福银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直接入口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对丰台区9类餐饮业7种直接入口食品进行了调查,检测方法按照WS/T 9-1996进行.[结果]调查的1 129件食品中检出变形杆菌117株,检出率为10.36%,其中奇异变形杆菌占71.8%;夏秋季检出率高于冬季,8月份高达33.57%;熟肉制品及凉拌菜中变形杆菌检出率高,分别为20.00%和12.07%,炝拌菜、爆炒菜和盒饭全餐中则未检出变形杆菌.[结论]直接入口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污染比较严重,以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夏秋季严重,污染的高危食品主要是熟肉制品及凉拌菜.
作者:封会茹;董晓根;余红;赵伟;阎双缓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预防和减轻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CMB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查,用频数统计、相关和分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达到75.5%,其中,轻度倦怠为35.4%,中度倦怠为32.2%,高度倦怠为7.9%.艾滋病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651,P<0.001).其消极应对与耗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r=0.242,P<0.01;r=0.144,P<0.01);积极应对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340,P<0.01).积极应对对其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t=-6.380,P<0.01);消极应对对其耗竭和人格解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4.338,P<0.01;t=2.215,P<0.05).[结论]应对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并考虑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
作者:崔冠宇;李慧民;张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芪丹煎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干预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比较对照组、高脂组、西药组和芪丹煎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变化;检测各组血清血脂水平;免疫组化结合RTPCR法分析Bcl-2、Bax在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结果]芪丹煎组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低于高脂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高脂组Bcl-2、Bax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芪丹煎的干预可以调节Bax/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结论]芪丹煎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调节Bcl-2/Bax表达可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周玲生;包东武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对云南省化妆品质量及其安全性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方法]对1996~2005年云南省常规监管的化妆品进行卫生化学、微生物学及毒理学项目检测分析,对化妆品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病例进行调查,开展祛斑、美白、祛痘3类功能化妆品的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分析.[结果]进行卫生学检验的化妆品10年间合格率均较高,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理化指标合格率较低.出现化妆品引起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全身慢性汞中毒等新病种.对3类功能化妆品随机采样检测,合格率为:美白类52.4%,祛斑类39.5%,以汞超标为主;氢醌检出率为:美白类2.4%,祛斑类4.7%.[结论]建议尽快增加化牧品中其他禁限用物质的检测;应重视化妆品引起全身慢性汞中毒问题,加强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汞检测.
作者:孙灿;耿菊敏;杨萍;董海燕;万玉萍;王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对肺外结核及时作出准确诊断,为肺外结核的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蒸馏水低渗溶液稀释蛋白浓度溶解各种血细胞,降低比重离心浓集结核杆菌.[结果]对302份样品涂片镜检朔性率43.04%,这就大大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结果.[结论]对样品的采集特殊处理,在显微镜上多视野反复查找,会极大提高肺外结核病人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那些因素会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消极和积极应付方式产生影响,为在校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修改的应付方式问卷对在校大学生456名进行调查.[结果]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应付方式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在所有12个应付方武影响因素中参加社会活动、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父母亲关系进入回归方程,对应付方式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对消极和积极应付方式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学校有关部门在对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作者:张述萍;成丽娟;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拟观察噪声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噪声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噪声组在80 dB(A)噪声下持续暴露1个月.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Morris水迷宫定航实验中,噪声组大鼠寻找平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搜索实验中噪声组大鼠第一次寻找原平台的潜伏期、穿越原平台的次数、时间百分比以及距离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发现噪声组大鼠海马组织无明显异常,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噪声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噪声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无器质性损害.噪声暴露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可能只与海马神经元功能改变有关.
作者:汤艳;李祥;苏小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以及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患儿血清及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及HSP的免疫变化.[方法]依据<实用儿科学>第7版关于过敏性紫癜诊疗标准选择病例.血清及尿液TGF-β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各指标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HSP组患儿TGF-β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早发肾损伤组TGF-β1水平高于无肾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HSP患儿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病程的延长,HSP患儿血清及尿液TGF-β1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及尿液TGF-β1呈正相关(P<0.001);且血清及尿液TGF-β1检测结果与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优于尿常规(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及尿液TGF-β1水平升高;过敏性紫癜合并早期肾损伤患儿血清及尿液TGF-β1水平均高于无早期肾损伤者,经治疗后水平下降.与尿常规检测结果相比,优于尿常规.
作者:王兰英;张慧玉;岳爱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蔬菜、水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assay,FRAP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1种蔬菜和30种水果的抗氧化活性、总黄酮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蔬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8,水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10.[结论]蔬菜、水果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相关性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陈伟;曹杰;张莹;张宇秋;赵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本院ICU与普通病区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年1~12月ICU病区和同期普通病区5种主要的感染病原菌进行比较分析,用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进行药敏实验和ESBL检测.[结果]本院ICU感染率较高的5种感染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ICU病原菌从痰液标本中分商所占比例高(81.65%),主要感染病原菌的酎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区.[结论]本院ICU主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区,且病原菌呈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对ICU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的各项规定,尽早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将ICU的医院感染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梁鹏;吴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分型方法,对广西HIV-1 CRF01-AE毒株env和gag基因区进行亚型鉴定.[方法]从HIV阳性样品中提取核酸,使用HIV-1 M组通用引物对env和gag基因区进行第一轮扩增,第二轮则使用CRF01-AE亚型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目的带位置来判断亚型.将通用引物扩增出的所有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以验证结果.[结果]43份CRF01-AE样本中,经env基因区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得出39份(90.70%).灵敏度为90.70%,面gag基因区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得出42份(97.34%),灵敏度为97.34%.将基因测序法和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经差异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在两基因区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nv基因区两方法检测结果结果一致者占90.70%.而gag基因区则高达97.34%.重复实验显示env基因区平均重复性为93.80%(61/65),gag基因区为98.30%(59/60).[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HIV-1 CRF01-AE env和gag基因区分型法,能够直接对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进行鉴定.
作者:罗皓;梁浩;邵一鸣;张志勇;刘伟;邢辉;沈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8年度扬州市流感监测网络数据,了解本地区流感流行情况,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哨点医院每周上报流感样病例(ILI)资料,并采集流感样病人咽拭子标本5~15份:暴发疫情由所在县市区CDC人员流调,采样.采集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病毒鉴定.[结果]2008年哨点医院上报流感样病例7 129例,病例以青少年及成人为主,2008年平均ILI%为3.92%,暴发疫情1起,为H1型.全年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356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8株,分离率为10.67%.其中H1N1亚型28株,占73.68%,H3N2亚型5株,占13.16%;B型Yamagata系5株,占13.16%.[结论]2008年扬州市流感流行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星现较为明显的冬春、夏秋两个流行阶段,其中1~3月由H3N2型和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共同流行,7~9月以H1型为主,2009年应密切关注H1型流感.
作者:黄瑶;周乐;张军;朱道建;张小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食品质量的好与差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各地时有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的报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重拳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要取得整治工作的显著成效,必须提高全社会对食品中违法添加硼砂的危害性认识,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作者:林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的鼠疫菌分离株其生物学特性、基因特征等.拟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传染源和传播关系.[方法]对8株于鼠疫患者(尸体)分离的鼠疫苗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检测其毒力、毒力因子、质粒、生物型、基因型;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流行的传染源.[结果]8株鼠疫菌全都为甘油+、阿胶糖+、脱氮+,生物型为古典型.具备强毒鼠疫菌的4个毒力决定因子,为Fral+、VW+、PstI+、Pgm+;对小白鼠的小致死量介于50~1 000个菌,为强毒株;具备我国多数鼠疫菌所携带的6、45和65 Mdal质粒;基因组型全部为10型.[结论]根据分子流行病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此次肺鼠疫暴发流行来自同一个传染源.
作者:慕有;魏绍振;金丽霞;杨汉青;赵小龙;谢辉;王梅;赵忠智;张爱萍;罗玉丽;杨永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