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零切迹颈前路融合系统应用于创伤颈椎不稳的疗效分析

方钦正;陈磊;徐芳;李江华

关键词:Zero-P, 融合, 颈椎不稳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应用于创伤性颈椎不稳前路融合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11月使用Zero-P治疗创伤性颈椎不稳患者28例,记录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评估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等级(Bazaz评分标准),术后随访12~22个月,使用VAS评分、NDI评分等指标评估手术疗效,记录椎间隙融合时间.结果 手术时间(77.5±15.9)min,术中出血量(107±38)ml,术后6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例出现中度吞咽困难,均于术后2周内症状消失,随访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均于术后3个月内融合.结论 Zero-P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早期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零切迹颈前路融合系统应用于创伤颈椎不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应用于创伤性颈椎不稳前路融合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11月使用Zero-P治疗创伤性颈椎不稳患者28例,记录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评估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等级(Bazaz评分标准),术后随访12~22个月,使用VAS评分、NDI评分等指标评估手术疗效,记录椎间隙融合时间.结果 手术时间(77.5±15.9)min,术中出血量(107±38)ml,术后6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例出现中度吞咽困难,均于术后2周内症状消失,随访VAS评分、NDI评分较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均于术后3个月内融合.结论 Zero-P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早期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钦正;陈磊;徐芳;李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蛋白水解酶,作为该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受HER-2、Vav3、E-Cad/β-catenin通路等多种蛋白分子,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调节.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主要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癌性抑制因子,在胃癌细胞的增殖、转化及抗衰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芮昆昆;章波;邰小华;冯联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TORC1信号通路对能量代谢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C1)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感受器,能感受营养和激素、与能量需求相关的多个细胞功能的调节相关的上游调节信号.调节下游信号从而影响不同的细胞代谢,从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到线粒体活性等不同方面调节细胞代谢.作为对细胞代谢过程的调节,mTORC1的活性在外周激活有利于脂肪细胞活化,脂肪生成,葡萄糖摄取和β细胞数量的增加.本文综述了现有的知识对mTORC1的作用在能量平衡和能量代谢的调节,特别是旨在提供有关mTORC1在功能细胞中心能够整合不同激素的作用的背景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继维;张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室性早搏发生频率、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较为良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迮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组合型人工肾技术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组合型人工肾技术在治疗尿毒症透析中防范低血压发生的价值分析.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实施组合型人工肾技术,参照组患者行常规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应用的组合型人工肾技术使得分子物质甲状旁腺激素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透析2~3 h血压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技术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情况,降低治疗的风险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一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解脲脲原体属于支原体科中的脲原体属,与男女性生殖道炎症、HIV感染、不孕不育、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疾病等有关.该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就解脲脲原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进行阐述.

    作者:杨英杰;谈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胸腔镜下肺磨玻璃结节定位的研究进展

    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普及于健康体检及早期肺癌筛查,肺部磨玻璃结节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也逐年提高,其恶性倾向很高,虽然目前已提出很多鉴别其性质的方法,但准确判断仍依赖于病理检查.电视胸腔镜下肺局部切除术是目前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主要手段,但常因结节体积小、位置处于肺实质深部、质地较软使术者在术中难以对其精确定位.胸腔镜下如何精准、快速定位肺GGN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作者:李建锋;杜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和芬太尼组(P组)以及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组(EP组).术前2 min给予芬太尼0.5μg/kg静注,术中丙泊酚以靶控(TC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以恒速模式输注,根据患者镇静深度适当调整注射速度.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间,并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和注射痛等不良事件.结果 EP组围术期低血压、心动过缓、缺氧、注射痛发生率较P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P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较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出室时间以及出室前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注射痛发生率更小,显著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作者:杨进斌;韩建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羊水栓塞的发病机制与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而危重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羊水栓塞的临床过程极其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免疫反应可能是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过敏反应、炎症反应及补体反应等均参与其中.据此展开的羊水栓塞血清标志物研究对于预测、早期诊断及防治羊水栓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杰生;苏放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心脏外科手术进入了新的纪元,由于手术理念的革新,心脏外科手术适应症也逐步增宽,随着手术患者数量的增加,不仅对外科医生手术难度要求增加了,更加对手术术后管理提出了不小的考验.而体外循环(CPB)是直视下心脏手术的必备条件,CPB所涉及的心脏降温、血流动力学改变、持续血液抗凝、组织缺血后再灌注等,都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产生了影响,因此心脏手术术后多伴随诸多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损伤等.而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又是体外循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它风险高,病情重,一旦出现往往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本文旨在收集和汇总近年来关于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研究报道.

    作者:黄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临床科研特点及北京临床科研环境状况研究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定性调查,初步了解临床研究的特点及北京地区临床科研环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临床科研管理,制定符合临床科研特点和规律的科研管理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姜昊;张晓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4~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4年~2016年所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依照CLSI制定的新判断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年间共检出10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痰标本,占83.49%,ICU病区检出高,占36.70%;其次为急诊科、血液科和神经外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分别为88.99%和79.82%;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为74.31%.结论 我院2014年~2016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集中在ICU,其次为血液科和神经外科,以呼吸道感染居多.药敏结果显示对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好,替卡西林/棒酸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

    作者:尹利娟;杨振华;杨乐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艾滋病患者临床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临床症状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CD4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卡洛夫斯基积分、CD4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可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改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低钠血症及血钠波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中低钠血症与血钠波动的特点,分析低钠血症与钠波动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8月收治的189例aSAH病例,根据血钠波动大值,分为<6 mmol/L,6~12 mmol/L,>12 mmol/L三组,以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钠波动与患者预后的联系.结果 mRS≥4组的患者发病后入院时间间隔短于mRS≤1组,mRS≥4组的患者鞍上池出血区域CT值均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预后差,Fisher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较Ⅰ~Ⅱ级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位置在后循环的患者比颈内动脉段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与不良的神经功能预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钠波动6~12 mmol/L组中,mRS≤1者26例(31.71%),2≤mRS≤3者25例(30.49%),mRS≥4者31例(37.80%);>12mmol/L组中mRS≤1者1例(6.67%),2≤mRS≤3者2例(13.33%),mRS≥4者12例(80.00%).病程中血钠波动6~12 mmol/L及>12 mmol/L组,较<6 mmol/L组患者mRS评分更高,预后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H患者中,血钠的波动,而非低血钠本身,与不良神经功能预后有统计学关联,这与现行的理念存在冲突,有待更进一步的临床探索.

    作者:石油;朱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碳酸酐酶Ⅸ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碳酸酐酶Ⅸ属于跨膜蛋白酶,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核,CAⅨ基因是乏氧诱导因子-1(HIF-1)的下游靶基因,乏氧条件能诱导其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相关.近年来CAⅨ已成为一个肿瘤潜在的靶向治疗热点,本文就CAⅨ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立基;李先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情况评估

    目的 评估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自我科2014年6月~2016年10月住院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并采用超声刀对有手术指征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手术,对手术前1周及术后1、6个月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4+,CD8+及CD4+/CD8+进行检测.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外周血CD4+,CD8+及CD4+/CD8+比值与术前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CD4+及CD4+/CD8+比值较术前提高(P<0.01).术后6个月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行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可恢复正常水平,在避免反复炎症发作引起其他器官并发症的同时,对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有益.

    作者:罗育新;李锐键;林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首次排便、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预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东;单静;曹翔;李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患风寒感冒患儿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观察组以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咳嗽、咳痰、咽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咳嗽、咳痰、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仅对照组1例发生轻微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效果明显,可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尽早缓解,有助于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谷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cy、BNP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Hcy和BN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A组(n=20,正常蛋白尿组)、B组(n=20,微量蛋白尿组)、C组(n=20,临床蛋白尿组),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血浆Hcy、BNP及Cys-C、UmALB、Scr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UmALB无论被定性为阴性或阳性,A、B、C三组的Hcy、BNP、Cys-C、S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LB被定性为阳性时,B组、C组的Hcy、BNP、Cys-C、Scr高于A组,组间比较,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BNP与UmALB均存在密切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损害程度进行推断,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朱津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耳穴热敏灸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的热敏现象及耳穴热敏灸治疗常见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普通艾条点燃后选择耳穴行灸法,治疗手部冻疮、颈腰痛、面瘫患者共计31例.结果 31例患者经过1~8次治疗后均临床治愈,总有效率100.00%.结论 出现热敏及经络感传现象对症状的好转和治愈呈正相关性;局部灸耳穴存在热敏感传现象.

    作者:夏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