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伟;万海龙;熊春梅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职业和意外伤害暴露及暴露后预防的现状,分析暴露后预防的影响因素,防止职业及意外伤害感染HIV. [方法]给予暴露人员咨询服务,进行暴露等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预防性用药,随访中进行咨询与艾滋病病毒的检测. [结果]2005~2007年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人员构成主要是医务工作者,占64.86%;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共32例,占86.49%;暴露源中,HIV(+)7例,占20.59%,AIDS 7例,占20.59%;34起暴露事件中,37例被暴露人员均排除感染HIV.[结论]研究表明,根据暴露评估进行预防性服药很好的阻断了HIV的感染;随着艾滋病疫情的蔓延,普遍性防护原则值得推广.
作者:汤雪琴;徐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常规治疗+纳洛酮)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12、24、48 h和72 h抽取肘静脉血5 ml,检测各组各时间点血浆的NO和ET含量,同时通过NDS评定治疗期内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治疗后6 h血浆NO含量开始上升,ET含量下降,而对照组NO和ET含量变化不明显,在治疗期内NO和ET的含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DS评定纳洛酮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且纳洛酮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可能通过纠正脑内NO和ET比例失衡来改善梗死区的缺氧症状达到治疗目的,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天照;伍雪英;任鸿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晚期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四大恶疾之一,成千上万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费用昂贵,但收效甚微,不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作者:刘琴;朱方;廖志林;杨绍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川省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获取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的暴露因素. [结果]共调查了50对病例和对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1759,P>0.05),可比性好.在P<0.05显著水平下,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家中有柴草堆或稻草堆(OR=4.2798,β=1.4539),吃过鼠接触过的东西(OR=3.5478,β=1.2663)和直接接触过家禽家畜的排泄物(OR=3.9519,β=1.3742).[结论]家中有柴草堆或稻草堆,吃过鼠接触过的东西,直接接触过家禽家畜的排泄物可能是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危险因素,这对当地EHF的综合防治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淑萍;李宁秀;杨淑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对室间质评活动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加强室内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鉴定水平.[方法]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四川省临检中心发放室间质评标本,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共对150株细菌进行鉴定,并对部份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菌株鉴定正确率90.7%,鉴定正确率较低的是革兰阳性杆菌和真菌,分别为77.8%和89.5%,药敏试验符合率为90.3%.[结论]参加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可促进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加强室内质量控制、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细菌学诊断水平.
作者:张健;肖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妊娠围生期胰岛素变化与管理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4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围生期胰岛素的管理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4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根据围生期特殊的内分泌变化情况,孕早期胰岛素使用情况较孕前变化不大,孕中晚期胰岛素逐渐加量,至32~34周达到高峰,产后2-4 d恢复孕前水平,血糖控制良好,母儿预后好.[结论]围生期胰岛素的管理应根据患者不同孕期特殊的生理变化,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
作者:何毛毛;刘正飞;王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低年级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现状、AIDS知识来源及其对AIDS/HIV感染者的态度,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为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05级在校医学本科生和2008级医学新生进行AIDS相关问题的现况调查,并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医学本科生对艾滋病知识均有一定认识,高年级学生对回答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2005级和2008级学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P<0.001).高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专业课程、专题讲座以及校园网络;低年级学生主要来源于父母亲戚、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等媒体.[结论]医学本科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知,但仍需加强医学本科生特别是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栾玉泉;王国富;吴利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Ⅰ组),分别经左侧侧脑室注射PJ34(Ⅱ组)、生理盐水(Ⅲ组)和假手术组(Ⅵ组);通过Klenow标记及TUNEL染色技术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PARP-1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脑组织及血浆中TNF-α、IL-6及IL-8含量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鼠脑缺血侧DNA单、双链断裂,PARP-1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Ⅱ组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ARP-1的表达明显减少,TNF-α、IL-6及IL-8含量和凋亡减少.[结论]PARP-1抑制剂PJ3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唐焕文;胡大林;梁海荣;罗皓;高羽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主成分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中的应用. [方法]将成都市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月发病数和同期气象因素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 [结果]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以夏秋季(5到10月份)较多.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与气温、降雨量呈正相关(r1=0.930,P1<0.05;r2=0.896,P2<0.05),与雾日呈负相关(r=-0.585,P<0.05);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菌痢发病与气象因素的预测方程,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有风速、气温和降雨量.[结论]高温高湿易引起细菌性痢疾的高发;主成分回归建立的方程可对细菌性痢疾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
作者:廖洪秀;张强;杜长慧;蒋小花;邓长飞;陈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OprF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以期进一步开展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增出OprF基因.采用T-A克隆构建pMD18-T-OprF重组质粒,测序正确后经BamH Ⅰ、Hind Ⅲ双酶切获得OprF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获得pET32a-OprF重组表达质粒并在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利用Ni-NTA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进行鉴定. [结果]克隆OprF基因(459 bp)并经DNA测序证实,表达重组蛋白OprF并获得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鉴定正确.[结论]成功克隆了OprF基因并获得原核表达物,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研究和开展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建国;苏兆亮;柳迎昭;戴晓莉;薛渊;王胜军;邵启祥;许化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别山区自1996年6月实行全民食盐加碘10年来碘缺乏病的流行状况,客观评价干预措施(碘盐为主,重点人群服碘油丸为辅)落实及防治效果,为修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安徽省大别山区两县(金寨县、舒城县)10年来的现场调查数据与碘缺乏病防治统计资料.利用碘盐合格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中位数、儿童智商测定、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对比情况等指标对安徽省大别山区10年监测结果和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碘盐覆盖率由1996年的85.0%上升至2005年的99.0%;8~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6的127.6μg/L上升歪2005年的290.7μg/L;甲肿率由37.0%下降至4.0%,儿童弱智比例由18.0%下降至4.0%;人口生命素质指数由79.8上升至88.3.[结论]安徽省大别山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通过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正逐步取得显著效果,其意义不仅仅是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降低,更为重要的是对儿童智力发育的保护,使得当地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孙国梅;马茹君;余元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某院2008年临床分离菌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医院2008年1~10月细菌培养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TB药敏试剂条及配套系统进行操作. [结果]共分离病原菌2 642株,其中革兰阳性(G+)占20.4%,革兰阴性(G-)占79.5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常用的22种抗菌药物中,已有19种对细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有多重耐药菌株出现.如安苄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SMZ等药物有2~3种G+和G-菌都对之产生了高耐药性.[结论]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监测,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华;史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及其健康危害. [方法]选择唐山市市区在2001~2006年装修的152户装修居室,进行室内空气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并对留居者进行自觉症状问卷调查. [结果]装修后时间在半年内的居室室内甲醛浓度为0.098 mg/m3,超标率为47.06%,随着装修时间的延长甲醛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装修后不同时间组的甲醛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6).装修时间≤1年的和>1年的居室苯超标率分别为88.89%和30.77%,而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无超标,两组苯和二甲苯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 9和0.030 2).控制年龄、性别和吸烟等混杂因素后,甲醛和苯浓度超标组和不超标组的留居者上呼吸道黏膜、皮肤黏膜刺激症状、眼睛刺激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日居室停留时间>12 h的40岁以上年龄的留居者的皮肤刺激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0 3,P=0.029 6).[结论]唐山市居室室内装修所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不容忽视.留居者长时间暴露VOCs,皮肤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蒋守芳;于立群;李君;沈福海;曹红艳;陈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贵州省南部磷矿区城乡不同年龄组人群口腔健康现状,探讨口腔疾病患病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 (第4版)的要求,对贵州省南部磷矿区4、12、30,40、60~70岁4个年龄组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4岁组乳牙患龋率为81.26%,龋均为5.57,农村明显高于县城.12岁组:患龋率为56.26%,龋均为2.94.30~40岁组:患龋率为68.77%.龋均为4.02.60~70岁组:患龋率为77.38%,龋均为3.38.农村的中老年人患龋率和龋均远高于县城.11.25%的老年人为无牙颌.[结论]贵州省南部磷矿区儿童和成人的患龋率患龋情况比较严重,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的口腔健康意识,推广适宜的牙防技术十分重要.
作者:谢雄伟;李溥;丁舒;郑慧;张承宁;胡瑾;樊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40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40例口服莫雷西嗪片(莫雷西嗪组),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 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7 438±3 940)个和(1 924±1 126)个, (10.82±4.61)次和(2.38±1.24)次;莫雷西嗪组则分别为(7 122±3 375)个和(3 886±1 687)个,(10.60±3.92)次和(4.89±2.18)次,P均<0.05.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莫雷西嗪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莫雷西嗪.
作者:胡英;曾锐;曾智;刘潇霞;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的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81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营养行为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 [结果]大学生营养不良者达45.90%,营养过剩者占1.78%;膳食蛋白质、能量、钙、维生素A、B2等摄入量与推荐的DRIs相比,都普遍不足.[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尽快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推广营养早餐,合理调配膳食,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作者:郭爱伟;万海龙;熊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r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发的威胁母婴健康的严重病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死因[1],降低HDCP发病率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苏莉;孙荃荟;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证节日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使大家过个健康祥和的春节,并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依据. [方法]按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对龙岗区内各大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的糖果、果脯、速冻食品、烘炒坚果、调味品、熟食、凉菜7类食品进行卫生学检测. [结果]调味品类、烘炒坚果的各项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糖果、果脯、速冻食品、熟食和凉菜的合格率分别为91.0%、94.1%、70%、59.4%和17.6%.[结论]该区的食品卫生状况是调味品、糖果类合格率较高,熟食类和凉菜类合格率较低,尤其是凉菜类污染严重,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作者:李静媚;凌玲;赖妙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黄石市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地区镉污染暴露人群血、尿等生物样品的检测,在血镉、尿镉中筛选出能敏感反映镉性肾早期损伤的暴露指标. [方法]现场采集污染区389人和对照区居民260人的血液和尿液,检测血镉、尿镉、尿肌酐、尿β2-MG及尿NAG酶等5项生物指标,以尿β2-MG及尿NAG酶两者之一超标为肾早期损伤阳性判断标准,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来判断暴露指标血镉、尿镉的敏感性. [结果]649份样本中,血镉ROC曲线下面积(0.569,P<0.05)小于尿镉的ROC曲线下面积(0.725,P<0.05);相对肾早期损伤,尿镉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5036)大于血镉(-0.021 2).[结论]对于肾早期损伤的判断,暴露指标尿镉优于血镉.
作者:赵焕虎;王齐;陈建伟;张裕增;周宜开;叶临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初步研究肥胖候选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物受体-γ2(PPAR-γ2)基因Plo12Ala的变异以及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Ala55Val的变异与成都地区人群单纯性肥胖的关系,并考察两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从而为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PCR-RFLP)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PPAR-γ2、UCP2基因的变异情况,分析两个基因的变异以及联合变异在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UCP2基因的变异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AR-γ2基因变异以及两者的联合变异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可能与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相关,而PPAR-γ2的Plo12Ala基因的变异不是成都地区人群肥胖的危险因素,且两者不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嵬;张薇薇;谢志梅;李永儒;裴晓方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