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唐焕文;胡大林;梁海荣;罗皓;高羽亭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ARP-1抑制剂,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干预治疗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Ⅰ组),分别经左侧侧脑室注射PJ34(Ⅱ组)、生理盐水(Ⅲ组)和假手术组(Ⅵ组);通过Klenow标记及TUNEL染色技术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PARP-1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脑组织及血浆中TNF-α、IL-6及IL-8含量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鼠脑缺血侧DNA单、双链断裂,PARP-1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Ⅱ组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ARP-1的表达明显减少,TNF-α、IL-6及IL-8含量和凋亡减少.[结论]PARP-1抑制剂PJ3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PAR-γ2及UCP2基因多态性与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相关性初探

    [目的]初步研究肥胖候选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物受体-γ2(PPAR-γ2)基因Plo12Ala的变异以及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Ala55Val的变异与成都地区人群单纯性肥胖的关系,并考察两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从而为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PCR-RFLP)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PPAR-γ2、UCP2基因的变异情况,分析两个基因的变异以及联合变异在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UCP2基因的变异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AR-γ2基因变异以及两者的联合变异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可能与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相关,而PPAR-γ2的Plo12Ala基因的变异不是成都地区人群肥胖的危险因素,且两者不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嵬;张薇薇;谢志梅;李永儒;裴晓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消毒剂中熊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目的]建立中药消毒剂中熊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样品经乙醚提取,氮气吹干,流动相定容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结果]熊果酸含量在1.0~50.0μg/ml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μg/ml,标准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RSD)为7.88%,样品峰面积RSD为9.06%.用于中药消毒剂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9.0%~104.0%.[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适用于中药消毒剂的分析.

    作者:张思维;邹晓莉;江波;曾红燕;彭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

    [目的]对室间质评活动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加强室内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鉴定水平.[方法]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四川省临检中心发放室间质评标本,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共对150株细菌进行鉴定,并对部份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菌株鉴定正确率90.7%,鉴定正确率较低的是革兰阳性杆菌和真菌,分别为77.8%和89.5%,药敏试验符合率为90.3%.[结论]参加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可促进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加强室内质量控制、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细菌学诊断水平.

    作者:张健;肖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甘肃某县家贮小麦寄生螨引发皮炎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农村家贮小麦与皮炎的关系,了解全县螨虫分布范围与螨虫皮炎发病情况,制订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措施. [方法]按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将全县按海拔高度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6个调查点,每点随机调查3户村民,现场调查接触小麦后是否发生皮炎,观察小麦贮存现场,并采样送检验室查找螨虫. [结果]该县共抽取19个调查点,采样54份,在6个调查点11份标本中检出虱状蒲螨,检出率20.37%.螨虫主要分布在本县南部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台河谷地带.调查54户村民中,有皮炎发生的16户,其中10户在家贮小麦中检出螨虫,调查点螨虫检出与家庭皮炎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住海拔在1700 m以下调查点村民皮炎罹患率68.06%,接触小麦后发生皮炎与小麦中螨虫分布范围趋于一致.[结论]螨虫与村民接触小麦后发生皮炎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通渭县农村家储小麦中存在大量虱状蒲螨寄生,查清了分布范围,提出了预防及贮粮灭螨的基本措施,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何巨堂;南兴远;安熙兰;吴志敏;王富学;张铎;何飞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为对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进行营养干预打基础. [方法]以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田径、足球、羽毛球4项目共13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用自编并经检验的运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营养知识平均得分54.1分;基础营养知识得分高于运动营养知识得分(P<0.05);女运动员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运动员(P<0.05);年长运动员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年轻运动员(P<0.05).②营养态度平均得分81.1分.③饮食行为平均得分70.1分;羽毛球运动员饮食行为得分高于其他运动员(P<0.05).[结论]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运动营养知识水平较差、营养态度普遍较好,但饮食行为不够好.建议按不同项目和性别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以促进运动员合理营养.

    作者:孔粼;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04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以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 [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3~2005年住院患者16 738人次,医院感染病例404例. [结果]3年来医院感染率为2.41%,以呼吸道真菌感染居首位.[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建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重视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真菌感染.

    作者:施志勇;江艳;周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和态度的健康教育影响评价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初中学生青春期生殖卫生知识和态度的影响. [方法]以387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有关青春期生殖卫生的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教育后学生青春期生殖卫生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5.43分提高到10.32分(满分14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后对青春期生殖卫生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文字教育、电化教学、讲座是学生希望获得青春期生殖卫生知识的途径.[结论]在初中学生中开展有关青春期生殖健康的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和有效,对增加学生青春期生殖卫生的基本知识、树立与青春期生殖卫生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励;汪洋;王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STD门诊536例性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某地区性传播疾病(STD)的分布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中心STD门诊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的性病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近3年来,梅毒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性别分布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非婚性接触是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结论]STD门诊作为艾滋病性病监测的前沿哨点,可以及时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徐莉立;石锋;马玉芝;吴斌;张艾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主成分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与气象因素关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主成分回归分析在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中的应用. [方法]将成都市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其月发病数和同期气象因素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 [结果]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以夏秋季(5到10月份)较多.相关分析表明细菌性痢疾月发病率与气温、降雨量呈正相关(r1=0.930,P1<0.05;r2=0.896,P2<0.05),与雾日呈负相关(r=-0.585,P<0.05);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菌痢发病与气象因素的预测方程,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有风速、气温和降雨量.[结论]高温高湿易引起细菌性痢疾的高发;主成分回归建立的方程可对细菌性痢疾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

    作者:廖洪秀;张强;杜长慧;蒋小花;邓长飞;陈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的实现

    [目的]探讨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的分析方法. [方法]通过构造统计模型,并结合实例给出SPSS程序来实现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 [结果]给出了完全随机设计模型对处理因素和时间顺序因素进行比较的具体做法.[结论]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可以很好的实现.

    作者:曲瑶;钱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7765名大学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的大学新生接种乙肝疫苗的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检测大学本科入学新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的大学新生接种乙肝疫苗. [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的大学新生3 618人中,接种乙肝疫苗的2 571人,接种率为71.06%,男生1 292人,65.52%,女生1 279人,77:70%(X2=64.79,P<0.01),女生高于男生.[结论]大学新生对乙肝的预防意识仍需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大学新生要加大乙肝防治的宣教力度.

    作者:黄旭强;余起美;赵霞;余小华;于秀珍;李萌;陈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南通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南通大学低年级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AIDS相关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通大学的18个学院中,以班级为单位,按学院专业分层,抽取一年级和二年级共计800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匿名调查,计算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得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85.89±0.32.态度平均得分为:76.07±0.48.[结论]南通大学低年级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好,对AIDS及HIV感染者的态度有一些问题,今后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

    作者:朱奇;金晶;陈晓峰;洪源;陈森博;赵欣;宗海勇;庄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广西城乡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对3 362名15~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向心性肥胖率以及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0.63%、1.38%、22.43%和18.16%,标化率分别为27.44%、1.13%、18.73%和13.54%;人群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25.57%、37.75%.居民能经常步行或骑车比例占49.36%,能经常锻炼占29.12%,久坐少动活动平均时间为3.9h/d.饮食方面,每天吃早餐占77.46%,膳食结构中每天摄入蛋类、鱼虾类、畜肉类、禽肉类食物、奶及其制品、豆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均明显不足.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城市、性别、年龄、低教育程度、职业、休闲活动、静坐时间、食用早餐是超重、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超重率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人群总吸烟率高、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身体活动明显不足,应作为城乡居民预防与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的重点环节.

    作者:杨虹;蒙晓宇;韦元元;黄颖;陈娜萦;苏莉;黄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乡镇防保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

    [目的]了解乡镇防保人员满意度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方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了299名乡镇专职防保人员对人际关系、未来认同感、薪酬、压力感等10个维度的满意情况. [结果]防保人员总体满意度均数为63.50分,处于基本满意水平;不满意的方面是压力感(2.44分)和薪酬(2.72分),两者平均得分处于较不满意水平.[结论]乡镇防保人员总体满意水平一般,压力感和薪酬为其主要限制因素.

    作者:武芳;黎慕;陈浩;袁黎丽;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ACCP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几所中学的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研究将HACCP体系应用于食堂的管理中,探索出一条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的有效途径. [方法]应用HACCP理论针对调查发现食堂卫生现状,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结果]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环节为: (1)原料采购、验收;(2)烹调加工、熟制; (3)餐具消毒、保存; (4)从业人员; (5)学生.并且针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并严格索证;食品熟制应彻底加热,改善厨房、库房布局、设施等;熟食容器每次使用后消毒,并且正确存放;对于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和考试;对学生开设食品卫生知识的相关课程,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在学校食堂实施HACCP系统,对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学生群体食物中毒的发生不仅是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胡世洪;李云;涂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贵州省南部磷矿区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贵州省南部磷矿区城乡不同年龄组人群口腔健康现状,探讨口腔疾病患病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 (第4版)的要求,对贵州省南部磷矿区4、12、30,40、60~70岁4个年龄组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4岁组乳牙患龋率为81.26%,龋均为5.57,农村明显高于县城.12岁组:患龋率为56.26%,龋均为2.94.30~40岁组:患龋率为68.77%.龋均为4.02.60~70岁组:患龋率为77.38%,龋均为3.38.农村的中老年人患龋率和龋均远高于县城.11.25%的老年人为无牙颌.[结论]贵州省南部磷矿区儿童和成人的患龋率患龋情况比较严重,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的口腔健康意识,推广适宜的牙防技术十分重要.

    作者:谢雄伟;李溥;丁舒;郑慧;张承宁;胡瑾;樊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E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醚溶解样品和萃取维生素E,KOH-甲醇皂化除干扰,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结果]维生素E标准曲线在0~10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4 ng,回收率为(95.4±5.44)%,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88%~3.75%,与我国食品中维生素E测定国家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双侧>0.1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的分析.

    作者:罗赟;孙成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

    目前,许多学者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其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影响胃液分泌、黏膜血管充盈和胃壁蠕动.当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各种体质因素联合作用时,就可能产生消化性溃疡.本文就以上两种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张燕;张伟;魏以召;杨拯;赵钦;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镉性肾损伤敏感暴露指标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对黄石市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周边地区镉污染暴露人群血、尿等生物样品的检测,在血镉、尿镉中筛选出能敏感反映镉性肾早期损伤的暴露指标. [方法]现场采集污染区389人和对照区居民260人的血液和尿液,检测血镉、尿镉、尿肌酐、尿β2-MG及尿NAG酶等5项生物指标,以尿β2-MG及尿NAG酶两者之一超标为肾早期损伤阳性判断标准,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来判断暴露指标血镉、尿镉的敏感性. [结果]649份样本中,血镉ROC曲线下面积(0.569,P<0.05)小于尿镉的ROC曲线下面积(0.725,P<0.05);相对肾早期损伤,尿镉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5036)大于血镉(-0.021 2).[结论]对于肾早期损伤的判断,暴露指标尿镉优于血镉.

    作者:赵焕虎;王齐;陈建伟;张裕增;周宜开;叶临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省(区)乡镇预防保健工作现况调查

    [目的]评价2006年我国乡镇防保工作开展情况,为研制乡镇防保工作工具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在根据课题要求选取的江西、贵州、广西和浙江4个省中随机选取94个乡镇防保机构,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收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2006年四省区抽样乡镇防保机构均开展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5种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了95.0%以上.开展地方病监测工作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机构很少.[结论]乡镇预防保健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作者:武云青;王园;黎慕;郭婷;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