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王素萍;宋秀霞;李淑珍;王新丹;冯丽萍;渠轶群
[目的]研究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及苷元(SI)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脂及肾、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提取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经硅胶分离出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给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按一定剂量给予所提取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灌胃10 d,检测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项指标,观察小鼠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切片.[结果]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组比较,SI中、高剂量组血糖显著降低(P<0.05);SI的3个剂量组比较,SI中、高剂量组降低血糖的效果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降低率分别达到18.996%和28.447%;SI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C、TG和升高HDL-C含量(P<0.05),SI中剂量组只能显著降低TG的含量;SI高剂量组的肝、肾组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由糖尿病引起的高血脂症,并对小鼠的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郭瑞华;王和平;焦丽艳;劳凤云;武智宇;胡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病房消毒隔离与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病房护理管理.[方法]本文通过设监控护士,对病室治疗室、隔离室空气进行生物监测,采样细菌培养.结合医院每月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器械、消毒物品、消毒液等细菌监测结果进行控制.[结果]总结出适合于肾移植病房的消毒隔离与护理管理方法.[结论]系统整体护理适合肾移植病房的管理.关健词:肾移植病房;消毒隔离;护理管理
作者:段雨;董秋波;陈妙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IL-21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表面表达升高,本文分析IL-21对RA患者PBMC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收集24例RA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体外细胞培养,使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和人重组IL-21刺激.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使用ELISA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并探讨IL-21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体外培养48 h后,检测上清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主要包括TNF-α、IFN-γ和IL-2,结果发现RA患者外周血PBMC分泌TNF-α、IFN-γ和IL-2水平比健康者比较显著升高(P<0.005).RA患者接受有效药物治疗后,发现PBMC分分泌上述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IL-21可显著诱导RA患者PBMC激活,并分泌大量促炎症细 胞因子,提示IL-21在关节炎症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阻断体内IL-21的生物学活性可以用于治疗RA的发生.
作者:兴华;董忠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某市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及流行因素,提出乙型肝炎防治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定性的访谈和观察相结合的办法获取乙肝流行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乙肝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输液史、牙科手术史、家庭中有乙肝患者、经常在外就餐是该市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经济收入高、乙肝疫苗接种是乙肝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其比值比分别为2.033,3.247、1.087、1.983、0.714,0.137.[结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是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申旭波;周远忠;雷鹏远;李进;李安平;李其虎;范奇元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商丘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网络直报的1080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商丘市手足口病以5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占84.7%),以4岁及以下儿童感染为主(占92.0%),发病多为散居儿童(占89.2%);临床表现以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流行的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为主,健康人群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2.8%.[结论]商丘市手足口病的流行重点人群为4岁以下农村散居儿童,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此次流行为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所致的轻型感染为主,但不可放松对重症病例的警惕.
作者:刘利容;许世禄;余瑞芳;李红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对化妆品质控样品中的铅、汞、砷的均匀性进行检验.[方法]铅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汞和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F检验联合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铅、汞、砷3种元素瓶内与瓶间各组测定结果的均值与方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妆品质控样品中的铅、汞、砷是均匀的.
作者:宋钰;董兵;范文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儿童高血铅的流行情况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为采取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基本生活信息,抽取儿童空腹静脉血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水平.将2007年与2004年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2004年成都市0~6岁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63.97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12.8%;住房临街、母乳喂养、几乎每天吃膨化食品是导致儿童高血铅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2007年平均水平为63.88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8.2%,代乳食品、居住临街、底楼或者平房是导致高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成都市属铅中毒中高度流行区,2007年高血铅检出率比2004年有所下降.血铅水平受居住环境、喂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周伟;江咏梅;石华;李佳圆;柳晓琴;于凡;旷凌寒;杨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描述与分析某省辖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2007年经济运行及其补偿现状,调查、分析和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补偿的政策建议. [方法]对某省辖市社会经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2004~2007年,某省辖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总收支结余率分别为0.86%、2.27%、2.14%和2.23%,业务收支结余率分别为-2.31%、-0.59%、-2.56%和-4.05%,医疗收支结余率分别为-47.08%、-43.19%、-43.17%和-58.84%,药品收支结余率分别为18.08%、18.67%、17.34和21.15%;在总收入构成中,财政补助占总收入比分别为6.70%、6.41%、8.47%和9.73%,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分别是32.10%、32.58%、33.87%和31.78%,药占比分别是58.24%、57.73%、54.24%和54.18%,其他收入所占比分别为2.96%、3.43%、2.78%和4.31%. [结论]某省辖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不合理,突出表现在:政府投入不足;承担大量的无偿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不合理;以药补医等,亟待调整与完善.
作者:黄晓光;荣超;韦广锋;耿文进;张晋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ICU患者临床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ICU 2007年3月~2008年3 月临床诊断IPA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3例IPA患者入选,其中8例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仅3例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IPA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早期胸部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炎性渗出和实变.即使给予积极治疗,IPA的预后很差.[结论]ICU患者IPA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预后不良,应早期、足量、足疗程给予抗曲菌治疗.
作者:李志强;邱方;安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对饮食中蛋白质及总热量的摄入与各项营养指标,包括干体重(D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白蛋白(ALB)、前自蛋白(PA)、转铁蛋白(TF)、总胆固醇(CHO)、血红蛋白(HB)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SGA)进行营养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及指标闻的相关分析.[结果]营养干预后,随着蛋白质及热量摄入的增加,各项营养指标除TF和CHO外,均呈显著提高(P<0.05).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进行常规的营养评价及合理的营养干预对预后有着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蓓;田小莲;莫伯善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发生大面积脑梗塞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按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6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与严重脑组织挫伤、局部血管机械性受压、严重颅高压血液流变学改变、血管内膜机械性损伤等等因素密切相关.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塞病情危重,预后较差,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红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描述并探讨结核病感染者的情况,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结核病人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对阜阳市下属5个县、市、区2007年9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新登记的结核病人进行了现况调查,并填写专门设计的调查表.[结果]研究对象中新发病例1 044人(86.1%),复发88人(713%),其他情况者80人(6.6%),其中主要为肺结核(1 156人,9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类型在地区、病人登记分类和痰涂片检查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痰涂片结果在性别、地区、确诊结核病类型和病人登记分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阜阳市农村地区结核病感染情况较严重,感染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多因发病以后就诊或转诊,二次传染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胡冰;张栋栋;张秀军;崔光辉;孙业桓;徐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指导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合理膳食和寻找科学的控体重方法. [方法]采用食物称重法和记录法对24名四川省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进行为期5 d的膳食调查,并对其身体成分进行监测. [结果](1)调查对象多种食物、能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钾、锌、动物源性铁摄入不足,脂肪摄入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偏低;女运动员加餐过多. (2)与国内外优秀体操运动员相比,调查对象体脂比较高,基础代谢较低.男运动员的基础代谢率、女运动员的体重、瘦体重、肌肉量均与能量和多种营养素摄入量呈正相关. [结论]四川省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应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钾、钙、锌、镁、磷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减少脂肪摄入量,以达到合理营养和有效控制体重的目的.
作者:于爽;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江阳区乙脑趋势分析,为制定乙脑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江阳区历年乙脑疫情资料、气象资料、三带喙雌库蚊密度监测结果、乙脑疫苗整体接种水平、健康人群乙脑抗体保护水平调查结果对乙脑发病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结果]江阳区的乙脑发病与去年相比将有所上升;乙脑发病数在6~30例之间:发病仍将集中在2~6岁儿童.[结论]乙脑是江阳区主要的蚊媒传染病,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与预测,是控制乙脑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杜斌;刘生楠;李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保定市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分析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以及河北省脊灰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保定市2004~2007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331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年均为3.62/10万.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全部排除脊灰.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均大于80%.2004~2007年,全市每年均开展了两轮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2004~2007年保定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规定的要求,OPV强化免疫质量良好.
作者:张锦霞;崔立周;曹丽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无肾脏改变者32人,合并早期肾病微量蛋白阳性者40例,临床肾病者32例,肾功能减退者12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7例,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肾功、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肽、血清胰岛素、眼底等临床指标.[结果]糖尿病肾病(DN)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对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东红;苏雁;徐滨华;程瑶;李征寒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本文对乳制品中乳酸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嗜热链球菌以及片球菌、明串珠菌)的抗药性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乳酸菌抗药性转移做了简单介绍,以期加强人们对抗药性菌株的防范意识.
作者:赵丽坤;刘新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提示四川省保险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四川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全国和四川省历年保费收入、人口、GDP等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四川省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保险业在四川的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 [结论]四川省应努力提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使四川省保险业健康发展.
作者:钱正军;周毅;藤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少数精神疾病状态之一.人们对心理社会应激源的情绪和神经生物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对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及随后的心理健康结果中潜在的个别差异的影响.从心理生物学角度对创伤和PTSD进行持续性研究将提高人们对心理社会应激源适应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人们治疗相关的心理和生理后遗症.
作者:罗增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 [方法]采用称重法称量每名运动员连续5日三餐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并从数据库中提取运动员的血生化指标. [结果]运动员畜禽类食物摄入过多,粮谷、蔬菜及水果类食物摄入不足,女运动员乳类食物摄入不足;能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普遍不足、蛋白质摄入量偏高;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早餐摄入不足,晚餐摄入过多;运动员维生素B1、维生素C普遍缺乏,女运动员维生素A、钙摄入不足;血红蛋白值偏低,肌酸激酶偏高. [结论]调整膳食结构,增加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以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营养水平.
作者:古燕;吕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