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亲孕期心理状况与出生缺陷关系的研究

吴腾燕;仇小强

关键词:孕期, 心理状况, 出生缺陷
摘要: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胎儿形态结构的异常,大体的或细微的异常),及功能、代谢和行为的异常[1].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014‰,每年有20-30万缺陷儿出生,而此统计数据只是实际数据的1/3~1/4.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的临床特点、孕产期处理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7月我院59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103例未并发腹水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患者占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人数的11.5%,59例患者均有低蛋白血症,其总蛋白、白蛋白量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损害亦比后者严重(P<0.05).[2]51例经剖宫产证实腹水量为300~8000ml,腹水量与孕周无关(P=0.235),B超提示26例患者同时合并有胸水.([3]并发腹水患者中51例行了剖宫产(86.4%),1例死亡未分娩,余7例经阴道分娩,平均终止妊娠时间为(32.95±3.37)周,早于对照组患者(P=0.000).[4]25例孕妇出现严重并发症(42.37%).FGR发生率高达60.9%,高于对照组患者(x2=7.177, P=0.005);围产儿平均体重为(1544±537)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率达51.6%.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是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发病早,围产儿预后差,孕期应加强母婴监护,合理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欧阳运薇;周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

    妇幼保健机构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它从事的妇幼保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繁衍发展.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妇幼保健机构正面临综合医院、民营医院、药品零售企业和新的医疗技术革命的四面夹击.

    作者:岳慧;岳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岳阳地区328份阴道分泌物标本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岳阳地区女性生殖道真菌感染率和选用有效抗真菌药物.[方法]用328份2006年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病人的阴道分泌物(白带)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328份白带标本中共培养出真菌112株,真菌感染率为34.2%,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为41%;在药敏试验所选7种抗真菌药物中二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真菌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白色念珠菌仍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真菌;真菌对大多数抗真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对二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低.

    作者:方惠祥;彭泽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南充市179例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南充市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小儿烧伤发生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南充市2所医院收治的烧伤患儿年龄、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季节、致伤原因和有无旁人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热液烫伤是各年龄段儿童主要致伤原因,多发生在室内,74.3%的烧伤发生时有成人在旁.7时~21时为烧伤发生高峰期,冬夏季烧伤发病率高.[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热液烫伤对儿童生活构成的威胁较其他类型烧伤大,应成为防治重点.家庭是烧伤发生主要场所,客厅环境复杂容易发生意外.

    作者:周国富;向小燕;师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生活饮用水浑浊度与耗氧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生活饮用水浑浊度、耗氧量在各季节、不同类型水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2006年三门峡市区饮用水资料,对同时测定浑浊度与耗氧量的328份水样先进行两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再对原始数据正态性转换后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浑浊度与耗氧量之间有较强关联性(x2=43.21, P=0.000),各季节、类型水中除第3季度、自备水外均有较强关联性;浑浊度与耗氧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01, P=0.000),除第3季度外其余各季度、类型水样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黄河为源水的生活饮用水浑浊度与耗氧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有机污染物是两者相关关系的内在因素.

    作者:武景福;张爱霞;刘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POEMS综合征相关性血栓事件

    POEMS综合征(P: polyneuropathy, O: organomegaly, E: endocrinopathy, M M-protein, S: skin change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多系统紊乱综合征,它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多发性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损害,其次比较少见的有发热、胸、腹水、外周水肿、视乳头水肿及肺动脉高压、肾脏病变、心肌缺血和血管栓塞[1].

    作者:王维萍;冉兴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氨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剂量50~100mg/d,治疗6周.对照组112例服用卡托普利,剂量25mg/次,每天2~3次.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所有参与者血压、血脂、肾功能.[结果]监测血压显示氯沙坦组降压与卡托普利对照组无差异,对胆固醇甘油三酯没有影响,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和降低尿酸的作用,与卡托普利对照组相比.咳嗽发生率低,并能改善肾功能及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结论]氯沙坦同卡托普利对于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对血脂、肾功能无影响;氨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咳嗽发生率低.

    作者:杨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化疗药物对胰腺功能的影响

    胰腺位于腹膜后,是腹膜外位器官,与胃、十二指肠相邻,血供丰富,是同时具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主要激素.

    作者:陈岷;程萌;尹如铁;张伶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影响健康体检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

    健康体检是筛查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有不少体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出现种种疏漏,影响体检结果准确性,造成体检后健康指导的偏差,致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

    作者:廖雪梅;邱桂华;万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一起家庭自办喜宴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7年6月13日上午10时55分,公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闸口镇卫生院报告:该镇某村有部分村民因参加喜宴后出现发热、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公安县CDC立即派出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随后荆州市CDC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指导.经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黄继贵;章光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手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加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辅以超短波加手关节功能操锻炼.[结果]康复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疼痛程度×疼痛关节数),关节活动范围及展僵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配合手功能操的锻炼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淑香;史同焕;张建芳;李秀女;李红娜;董薇;李秀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南宁市2002~2006年乙型肝炎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南宁市乙型肝炎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南宁市2002~2006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宁市2002~2006年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17849例,年均发病率为55.16/10万.市区和6县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在32.33/10万~98.37/10万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39岁报告发病数较高,占53.0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06%,其次为学生,占12.36%,第三是工人占7.55%.[结论]南宁市近5年来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起伏不定,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提示应加强学校、工厂和农村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继续抓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制定乙肝的防病控制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黄夏萍;石健;唐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腺病毒介导的人CD40配体基因抑制裸鼠卵巢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人CD40配体基因(Ad-hCD40L)对卵巢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卵巢癌裸鼠动物模型,检测腺病毒介导的人CD40配体基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瘤内注射Ad-hCD40L明显抑制裸鼠卵巢癌生长,Tunel法检测和HE染色肿瘤组织石腊切片观察调亡细胞明显增多,并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结论]腺病毒介导的人CD40配体基因抑制裸鼠肿瘤生长,增强诱导肿瘤细胞调亡,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吴红兵;田聆;王虎;文艳君;魏于全;郑广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体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体位中的作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共同参与下,根据生理、解剖知识,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的舒适为度,并以有利于手术部位暴露,不妨碍麻醉医生监测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实施标准手术体位.[结果]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实施标准手术体位后,未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而引起的损伤.1148例患者满意度为99%以上.[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手术的顺利与安全.

    作者:杨小蓉;陈永庆;罗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调查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其中用MTX治疗的病人30例,用阿维A治疗的病人20例.用t检验比较发热、红斑和脓疱的平均消退时间,x2检验随访1月的复发率.[结果]发热、脓疱的平均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平均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维A组优于MTX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中,用阿维A的疗效优于用MTX疗效.

    作者:陈吉辉;罗轶波;李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7年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初步掌握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病毒毒株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龙岗区2005~2007年流感流行病学、病原学、血清学监测资料,并找出龙岗区的流感基线、预警值和警戒曲线、水平曲线.[结果]2005年2月~2007年12月报告流感样病例26644例,占监测诊病例的5.30%(26644/503182);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83.17%);全年均有病例发生,5~9月发病数占62.70%(16707/26644).分离出流感毒株48株,阳性率为4.71%;其中A型36株和B型12株.3年共发生暴发疫情37宗,累计发病人数605例;暴发时间多在3~6月;2005年、2007年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占73.33%),2006年乙型流感为主(占68.18%).龙岗区流感基线值为4.72%,预警值为7,28%.[结论]2005~2007年我区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病毒毒株未发现明显变异,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作者:李水明;徐亚军;曹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淡豆豉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淡豆豉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为因素,考察各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0.5h,煎煮2次,温度100℃,加水12倍量.[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淡豆豉多糖的提取.

    作者:劳凤云;李小娜;王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长期深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共计26例患者,其中颈内静脉24例,股静脉2例.留置长时间达36.5个月,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8.6个月.1例患者因死亡拔管,1例因患者烦躁而自行拔出.2例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拔管,其余22例患者仍然继续应用该导管透析.[结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长,栓塞率、感染率低,可满足血液透析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保章;尹良红;陈湛华;郑绮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质量影响因素,为三峡工程四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参与万州区三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的51名工作人员所整理的889卷档案进行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万州区三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质量与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是否专职、是否参与现场工作、有无二期工作经验、专业与否等有关,与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关系不大.[结论]专业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多、专职、有二期工作经验、全程参与现场清理工作的人员整理的档案质量较好,合格率较高.

    作者:郑代坤;毛德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0年间急诊死亡病例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死亡病例的疾病谱以及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997~2007年间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545例死亡病例分为2个时间段和4个年龄组,比较疾病谱的构成比和死亡率.[结果](1) 各年龄组中,2003~2007年间构成比的排序从高到低为中年、青年、老年和高龄组,与1997~2002年间相比,中年组比例增高和老年组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2) 各种外伤、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居前3位,各种外伤、循环系统疾病比例上升和神经系统疾病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各年龄组病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病死率高(7.2%);(4) 各系统疾病的病死率除循环系统和各种中毒外,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环系统疾病病死率高(7.4%);(5) 各年龄组病死率居第1位的疾病,在青年组、中年组为循环系统疾病,老年和高龄组均为各种中毒.[结论]从急诊科抢救病例死亡率上看,中年组是临床抢救的关键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和各种外伤是临床抢救的重点疾病,而且要重视老年中毒患者的抢救.

    作者:朱子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