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间生物学暨时间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王正荣;王浴生

关键词:时间生物学, 近日节律, 生物节律, 生理参数, 节律基因, 基因分析, 机理研究, 产生机理, 时节律, 生物钟, 应用, 体内
摘要:时间生物学的研究从多种生理参数的不同节律(包括年、月、周、日节律到3.5天,12小时节律)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到应用和机理研究。关于节律的产生机理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节律钟为一派的认为生物节律的产生是体内的生物钟所决定的,并通过基因分析找到与近日节律有关的节律基因,如pcr、tim、clock和cycle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综合中专医学专业在临床实习管理的探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一年临床实习是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同学是否能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事,如何使同学们在临床实习好,着重要抓好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

    作者:朱春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肠杆菌对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抑制

    目的:探讨细菌对大鼠β-防御素-2(rBD-2)基因的表达调控.方法:将大肠杆菌E. coliML-35和绿脓杆菌27853大鼠气管内接种,于24小时后提取肺组织RNA,用RT-PCR法检验大鼠β-防御素-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气管内接种大肠杆菌使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mRNA的表达受抑制.结论:大肠杆菌及其产物直接或通过炎症细胞因子间接抑制rBD-2mRNA的表达.

    作者:陈新年;黄宁;吴琦;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炎合剂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观察胃炎合剂对两种溃疡模型的作用,结果表明胃炎合剂对醋酸烧灼型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胃液的总酸度.

    作者:饶凡;杨宁宁;许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抗菌多肽探讨

    用酶低温消化获得的人气管上皮细胞,气-液界面无血清培养,细胞呈现复层生长,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可确认为上皮细胞.琼脂糖弥散法显示培养细胞表面分泌物对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随底层培养基NaCl浓度的增高,杀菌环直径逐渐减小.当NaCl浓度分别为0、20、40、80、160、320mmol/L时,杀菌环直径分别为12、11.5、10、9、4.5、3mm.

    作者:黄宁;程德云;潘小玲;吴琦;唐彬;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2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观察了我院近3年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61例患者中真感染22例(36.0%)、慢性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72、73%.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并发医院真菌感染并不少见,感染后预后差,主要防治措施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诊治真菌感染.

    作者:洪文昕;张玲;张复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创新-21世纪教育的选择

    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水平.所以,创新是21世纪教育的选择.要实现创新思想的教育,就必须要打破旧的传统教育.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青少年抓起,创新是人脑本身的一种潜能的开发,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育的开放性以及注重智能教育的创造性.要使创新思想在教育中实施,首先是教育方针必须反映创新精神,扭转教育观念,并注意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而开展素质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必要途径.一、创新思想的提出二、创新精神的内涵三、创新思想教育的实施和要求四、开展素质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必要途径

    作者:梁建清;王永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胡崎主编的《生理学》教材几处表述的修改建议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氯胺酮对缺氧大鼠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

    脑缺血时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浓度增高,增高的兴奋性氨基酸将通过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及非NMDA受体门控的离子通道导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增高,终将导致神经元的损害或坏死.另一方面,脑缺血也诱导产生多种自身代偿机制,以拮抗各种病理性损伤及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其中钙激活钾通道(Kca通道)激活产生超极化电位,使细胞兴奋性降低,减少Ca2+的内流及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这对于避免各种损伤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氯胺酮为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对Kca通道具有激活作用,但氯胺酮对缺氧神经元Kca通道作用情况尚未见报道.

    作者:唐兴江;范生尧;李小刚;曾晓荣;杨艳;贺军;李妙龄;刘智飞;周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药川芎近年来药理学研究进展

    川芎为伞形科值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根茎或川芎Ligusticum?Wallichii?Franceh的根茎,亦名芎穷、抚芎等,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具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冷头痛、胁痛腹疼、寒痹筋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难产、产后瘀阻疼痛、痈疽闪疡。1988年王普善曾以“中药川芎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认为,川芎是著名的传统中药之一,我国古代对川芎单味药及其方剂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历代本草及医书均有详细记载,但前人对川芎的化学成分并未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生物活性的研究也不多见,故关于川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则是近几十年才进行研究。但已有一些专著中作了综述,故现就川芎近几年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小的综述,作为对川芎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参考。

    作者:包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药理实验中动物给药途径的改进方法

    为解决药理实验教学中,动物来源不足的矛盾,在我校97、98级、99级药剂专业和其它统招生实验课中,将教材中有关家兔耳静脉注射给药法的内容改进为小白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法,实验结果与原实验方法相一致。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增加了学习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调动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同时也节省了经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临床操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苟英;马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附子多糖FI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附子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侧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回阳救逆、温补肾阳、祛寒止痛之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附子提取液尚具有强心、抗癌、抗衰老和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因此,对附子中所含多糖的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我们将白附片经热水抽提、Sevag法脱蛋白、乙醇沉淀、DEAE-C32柱层析分离,再通过SephadexG-20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一种纯白色粉末状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为97%,Sephadex G-200柱层析测定其平均分子量为2.6(105.熔点测定结果为270℃.经完全酸水解,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葡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这种多糖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保湿性,且能显著降低小白鼠的血清糖水平,增强其常压下耐缺氧能力.

    作者:阮期平;赵莉;陈吉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孤啡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995年Meunier和Reinscheid等几乎同时从脑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孤啡肽(OFQ)或痛敏肽,并证明孤啡肽特异性结合阿片样受体(opioid-like?receptor?1,OLR1)为OFQ的同源性配体。由于孤啡肽前体的分子结构与阿片类前体,如强啡肽和脑啡肽原的前体分子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它也可能有着巨大的潜在生物学功能。为此,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唐勇;郝亮;罗群英;蒲艺;余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细胞在切应力刺激后Toll基因的表达变化

    目的:本室先前的实验观察到原代培养的贴壁融合脐静脉内皮细胞层流刺激后,IL-8 mRNA的增强表达和NF-κB的活化.本文探讨Toll蛋白在切应力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趋化细胞IL-8基因表达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从正常对照和层流刺激后的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提取总RNA,根据TLR-2和TLR-4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其cDNA片段,并经DNA序列测定于以证实.RT-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在凝胶成像分析仪上进行电泳条带的灰度半定量分析.

    作者:梁峰;黄宁;王伯瑶;吴立志;陈槐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组人beta防御素基因在COS-7细胞的转染表达

    为探索建立持续稳定表达hBD-2的哺乳类动物型工程细胞的可能性,本研究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MV.tag2B/hBD-2以进行COS-7细胞转染表达实验.将本室克隆获得的hBD-2全长cDNA片段插入带有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tag2B构建出hBD-2的重组表达裁体pCMV.tag2B/hBD-2,并经DNA顺序证明hBD-2 cDNA片段的插入方向和其全长cDNA的硷基组成顺序均准确无误.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pCMV.tag2B/hBD-2导入COS-7细胞.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到被转染的COS-7细胞系能有效表达hBD-2.

    作者:蔡绍晖;杜军;陈新年;黄宁;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吗啡成瘾大鼠脑电图的频谱信号分析

    在系统观察大鼠吗啡成瘾不同阶段脑电图时我们发现大鼠成瘾后脑电图有特殊改变,表现为波形、频率及幅度的变异.为了考察该变化的含义,我们将经过A/D转换记录与贮存于计算机内的大鼠脑电图信息依频率(H2)分为0-0.5、0.5-4、4-8、8-13、13-40、40-50等6个频段,采用频谱分析方法对大鼠脑电图各频段能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别比较大鼠未用吗啡(对照)、吗啡成瘾、短期戒断、长期戒断、复用及纳络酮阻断等不同时期各频段能量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大鼠吗啡成瘾后4-8H2波段(θ波)能量明显增多,并随戒断逐渐恢复,而戒断后复用吗啡该波段又增多,纳络酮阻断后该波段明显减少;8-13H2波段(α段)也随吗啡成瘾而增多,并且在戒断期持续不变,但随纳络酮阻断而恢复.而13-40H2波段(β波)则呈相反改变,即成瘾后减少,戒断期逐渐恢复,复用吗啡又减少、纳络酮阻断后则明显增多.上述现象似可作为吗啡使用不同阶段的指征.由于脑电图反映了大脑容积导体综合电变化,而脑电图的记录与电脑离分析技术联系起来用于成瘾研究可能有潜在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周明康;罗代升;周颖恒;杨辉;何倩;李智;张莉;刘应兵;张益珍;徐建国;赵妍君;蒋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大鼠不同发育阶段β-防御素-2基因在肺组织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β-防御素-2基因在肺组织表达的发育调控.方法:根据Genbank大鼠β-防御素-2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在大鼠不同发育阶段的肺组织总RNA中,扩增其特异cDNA片段,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借助Genbank中BLAST程序,将从该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的hBD-2和大鼠的rBD-1做相似性分析.结果:从足月胎鼠、出生8h和4日以及成年大鼠相同重量肺组织所提取的总RNA中,均扩增出一条密度相同、长度约为220bp的cDNA片段.

    作者:周慧;黄宁;陈新年;吴琦;王伯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酚妥拉明加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分析

    血管扩张剂及黄芪注射用于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重视.自1996-1998年用酚妥拉明加黄芪注射液(中科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2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4岁.两组病例均为心衰Ⅲ°的病人.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史世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要重视老药新用的临床价值及研究

    药物除了其常规或原有治疗作用外,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一些其它疾病或临床症状群,且通过临床实践具有较好的效果,这无论是对于药物本身还是整个临床医学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在药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基础医学的研究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和意义。(1)老药新用是药理学发展的过程和形式;(2)老药新用推动了医学基础理论和发展;(3)老药新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具有“多,快,好,省”的特点。由于当前药物新用种类繁多,新用途广泛,涉及疾病多。

    作者:王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心脏缺血预处理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1986年Murry等发现当反复短暂的缺血和再灌注之后心脏对缺血状态产生适应,这种适应可以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保护效应有能量消耗的降低和在缺血过程中细胞损伤状况的延迟,由此他们提出了“缺血预处理”这一概念,此概念的提出纠正了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反复短暂心肌缺血会造成累积性损伤,终导致心肌梗塞的观点,从此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其机理探讨开始了崭新的一页。

    作者:杨艳;曾晓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Ⅱ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胰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缺失,表现为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抗性的疾病,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抗性关系密切,Ⅱ型糖尿病在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能控制血糖水平时,需要求助于药物治疗。传统的磺酰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由于易引起低血糖或酸中毒使两类药使用受限。近年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一些优秀品种先后用于临床,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作者:佟红岩;刘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四川省生理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