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鹏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侯艳霞;李定超;夏华;蒋靖

关键词:带状疱疹, 神经痛, 青鹏软膏, 半导体激光,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评价青鹏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对照1组予青鹏软膏外用,对照2组予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另外治疗组的有效率(87.50%)均优于对照1组(62.50%)和对照2组(72.5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青鹏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检测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水平,探讨Tfh与SLE的发生及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45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Tfh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1,IL-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BMC中CXCR5mRNA的表达.结果 活动组SLE患者外周血Tfh,CXCR5mRNA的表达和血清中IL-21,IL-17水平均高于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SLE患者外周血Tfh水平与CXCR5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SLEDAI亦呈正相关,与抗核抗体滴度及补体C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其中CXCR5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DAI呈高度的正相关(r=0.92,P<0.01).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董大群;王忠永;李海英;邱会芬;王静;付文静;张俊花;安荣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刺络拔罐法和中药治疗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针刺、刺络拔罐、BMP红外光疗仪照射及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对照组予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疗程均为5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68.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陈媛媛;李乃芳;崔诚;黎静;都姣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掌跖角皮症伴牙周病一家系及文献复习

    患者女,9岁,手足、掌跖面皮疹8年余,牙齿脱落4年余.皮损特点为弥漫性对称分布的角化粗糙性红斑,上覆白色鳞屑,皮疹以掌跖面至肘膝部为重.乳牙发育正常,恒牙长出后相继松动脱落.诊断:掌跖角皮症伴牙周损害病.

    作者:肖安菊;何勤;余德厚;龙娟;马锦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5-羟色胺与瘙痒

    瘙瘁是皮肤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研究发现5-羟色胺(5-HT)与瘙瘁的关系可能有以下几点:5-HT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2型(PAR2)介导瘙痒;5-HT通过鸦片受体介导瘙瘁;5-HT通过5-HT2受体介导瘙痒;对5-HT敏感的长效发射型(C)神经元负责将瘙痒信息传输到脊髓;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帕罗西汀,能介导中枢性瘙痒的信号传导;5-HT3受体亚型拮抗剂昂丹司琼(ondansetron)治疗瘙瘁有效.由此可见,5-HT可能是一种强效的致瘁因子;研究5-HT在瘙痒中的作用 机制为开发5-HT类新药,为临床治疗瘙瘁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建国;黄朝頔;龚启英;李桂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成人Spitz痣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右大腿后侧出现斑块状黑色增生物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右大腿后侧出现一绿豆粒大小黑色斑块,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皮损缓慢增大,近来增长明显,遂来本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右大腿后侧见一1.5×0.5cm大小的黑色斑块,略高起皮面,表面光滑,界清(图1).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层多数黑素细胞巢,细胞为上皮样或梭形,异型性不明显,巢较规则,与周围表皮细胞间有裂隙(图2~3).诊断:Spitz痣.

    作者:江彬彬;江潍岩;王秋枫;张继刚;杨维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9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例,给予0.03%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8例,仅采用0.03%他克莫司外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86±0.62)d,疗程第2周、第4周及疗程后第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3.10%,96.55%和93.10%;对照组分别为(6.30±1.55)d,64.29%,78.57%和67.86%.疗程第2,4周及疗程后第8周时两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0.03%他克莫司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起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海璐;李冬芹;罗杨;姚新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别嘌呤醇药疹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别嘌呤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1998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别嘌呤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发病年龄32~83岁,平均为60.39岁,其中男性40例(86.96%).潜伏期平均为25.50d,肝肾损害率分别为63.04%(29/46)和63.04%(29/46).43例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4.16d,长为43d,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重症药疹17例,发生率为36.96%,病情反复3例.结论 别嘌呤醇药疹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潜伏期长,肝肾功能损害率高,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合理应用别嘌呤醇可以减少其药疹的发生率.

    作者:祝伦;蒋法兴;胡白;赵政龙;刘金丽;张思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女阴溃疡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右外阴肿胀疼痛1月余1个月前右外阴出现单发黄豆大结节,未予重视;2d后右大阴唇内新发溃疡刺痛明显,予洁肤阴治疗,效果不佳;2周后以“疖肿”予抗生素治疗,疗效不显.患者诉口苦、口干、小便黄、睡眠差,否认发热、关节痛、眼部不适等症状.顽固性口腔溃疡7年,反复发作 否认其他疾病、药物过敏及不洁性生活史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细.皮肤科情况:右大阴唇内侧黏膜单发约1.5 cm×2.0 cm卵圆形溃疡,上覆较厚黄色脓性分泌物,无异味,周围黏膜充血肿胀;右外阴皮肤紫红肿胀,皮温略高,界限清楚,触之韧,无波动感及破溃(图1).

    作者:张文琪;白彦萍;张晓艳;李锘;梁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特应性皮炎60例疗效观察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全部患者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和外用保湿修护剂治疗,另外,治疗组还予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治疗组嗜酸性细胞数和血清总IgE水平平均下降率(48.45%和54.45%)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和36.0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可有效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和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及EOS数,并降低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天雷;刘丹;黄尾全;范飞翔;王丽;张弦;王明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幼儿疱疹性瘭疽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9个月.右手拇指深在性疼痛性水疱10d.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3周前右侧口角曾出现水疱、糜烂及结痂,有疼痛感,在外院按“单纯疱疹”予阿昔洛韦软膏对症处理后痊愈.10d前患儿右拇指出现豆大深在性聚集的丘疱疹、水疱,疱壁厚,周围红肿,触碰时患儿哭闹,自行外用消炎药膏及口服消炎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近3天来患儿精神及食欲较差,伴发热,T 38.5℃.患儿有吸允手指习惯.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拇指可见簇集豆粒大小的深在性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疱壁厚,周围红肿,屈侧皮损融合成蜂窝状大疱(图1),触碰时患儿哭闹,其它手指均正常.

    作者:刘俊国;李俊峰;韩莉;崔利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面部肉芽肿性感染合并颅内占位病变1例

    患者女,61岁.面部浸润性红斑2年,头晕、右侧肢体乏力半个月.皮肤科情况:鼻部、眶周、面颊以鼻梁为中心的大片蝶状暗红色浸润性皮损.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示:感染性肉芽肿改变,主要为浆细胞、淋巴和组织细胞浸润,考虑炎症性病变,伴浆细胞浸润.头颅MRI示:左侧顶叶占位,两侧额窦、筛窦、上颌窦炎症.诊断:面部肉芽肿性感染合并颅内占位病变.手术切除占位病变后,给予药物联合治疗,1个月后皮损基本消退.

    作者:赵婧;张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酞丁安搽剂治疗面部扁平疣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酞丁安搽剂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90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治疗组:他扎罗汀凝胶联合酞丁安搽剂治疗;对照1组:单用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对照2组:单用酞丁安搽剂治疗.3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分别在治疗2,4,6和8周末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1组(53.33%)和对照2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均有个别病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 他扎罗汀凝胶联合应用酞丁安搽剂治疗面部扁平疣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优于两药分别单用组的临床疗效.

    作者:韦侃侃;高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乳腺癌术后局部出现Paget病1例

    患者女,60岁.3年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浸润性导管癌.近20d来左侧胸壁皮肤出现粟粒大小丘疹及结节,伴破溃、结痂.组织病理示:表皮全层见肿瘤细胞浸润,此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呈空泡状,核较大、深染,异型性明显,符合Paget病.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CEA阳性,CK7阳性,Her-2阳性,ER和PR均阴性,S100蛋白阴性,60%肿瘤细胞Ki67阳性,此结果与该患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同.诊断:乳癌切除术后,胸壁Paget病.

    作者:张旭焱;李雪;牟妍;常莉;王一宇;于凯;赵桓玉;朱文静;夏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目的 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清中Th17与Treg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A,IL-10,TGF-β的含量.结果 白癜风患者血清IL-6含量(296.31±92.10) pg/mL,IL-17A含量(11.94±8.76)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的(153.83±62.78) pg/mL和(6.35±3.9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癜风患者血清TGF-β含量(141.67±38.48)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的(198.01±82.6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IL-10含量(46.07±22.03) pg/mL,与健康对照的(52.32±25.9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IL-6与IL-17A在白癜风患者中呈正相关,IL-17A与IL-I0在白癜风患者中呈负相关,IL-6与IL-10在白癜风患者中呈负相关.结论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Th17/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过程.

    作者:孙晓燕;牛妍艳;张美芳;吴广华;杨励;惠海英;吴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乙酰胆碱受体对HaCaT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乙酰胆碱途径药物对HaCaT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HaCaT细胞至融合状态后,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乙酰胆碱途径药物(M受体抑制剂阿托品,N受体抑制剂筒箭毒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用细胞黏附检测方法检测细胞黏附的变化情况,结果 以细胞碎片数表示;分别用Triton X-100和RIPA裂解细胞,得到胞浆蛋白和总蛋白,用蛋白免疫印迹测定细胞表面与黏附相关的蛋白桥粒芯蛋白1、桥粒芯蛋白3、桥斑珠蛋白、E-钙黏素的变化;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检测上述细胞表面蛋白在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阿托品、筒箭毒碱、卡巴胆碱作用后细胞碎片数目分别为6.33±1.15,35.00±2.65,6.33±1.53,6.00±1.00;阿托品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减少桥粒芯蛋白3表达,并使桥粒芯蛋白3从胞膜脱离,卡巴胆碱可增加桥粒芯蛋白1、桥粒芯蛋白3、桥斑珠蛋白表达,并促使桥粒芯蛋白1、桥斑珠蛋白黏附于胞膜.筒箭毒碱对各种细胞表面蛋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HaCaT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可以调节细胞间黏附分子,尤其是桥粒分子的表达,并影响这些分子在细胞膜上的稳定性,从而介导细胞间黏附,这种作用主要通过M受体实现.

    作者:李志量;张洁尘;杨永红;冯素英;王宝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脉冲激光联合氢醌乳膏、左旋维C治疗色素沉着1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脉冲激光联合氢醌乳膏、左旋维C对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后发生遗留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黄褐斑:光斑7 mm,能量:2.2 ~ 2.5J/cm2,频率:5Hz,照射3~5次;色素沉着:光斑4mm,能量:3 J/cm2,频率:10 Hz,照射4~8次,皮损处微红为临床终点,同时导入左旋维生素C,1次/周,共治疗6 ~10次;另外氢醌乳膏分早、晚各1次外搽,疗程2个月.结果 12例患者经过6~10次治疗后,面部色素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痊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没有无效病例,显效率83.33%,总有效率100%.也未见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随访18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脉冲激光、氢醌乳膏和左旋维生素C导入三联疗法对光子治疗黄褐斑后发生色素沉着患者的疗效好,起效快,而且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作者:钟淑霞;周俊峰;姚蕾;王园园;闫冬雪;李珊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男男性行为者486例性别认同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486例男男性接触人群(MSM)的调查,分析其儿童期和成年期性别认同与艾滋病(AIDS)高危行为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AIDS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从486例MSM回收的问卷中有关性别认同的内容进行一般性描述,并将这部分内容与艾滋病高危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儿童期偏好女孩身份的MSM,成年后更偏向被动肛交(OR=2.26),更少参与群交(OR =0.44),近一年更少与偶遇性伴发生性关系(OR =0.39);成年后不喜欢自身性别(偏好女性身份)和性行为中认同女性角色者较多进行被动肛交(OR=4.22).认同男性者累计性伴中位数更多(P<0.05),近一年有偶遇性伴情形更多(OR=2.56),更多主动吻肛(OR=2.30).结论 MSM儿童期和成年期性别认同都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密切,提示可根据心理状况采取侧重点不同的AIDS预防干预措施.

    作者:胡铁中;张北川;刘殿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真皮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患者男,38岁.四肢反复起水疱、大疱伴痒38年,右踝部溃烂3年.小腿水疱处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形成.直接免疫荧光:lgG、IgA、IgM、C3均阴性.右外踝溃疡边缘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肥厚,肿瘤位于真皮内,与表皮相连,由鳞状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细胞排列紊乱,可见角珠及角囊肿.诊断:真皮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发皮肤鳞状细胞癌.

    作者:胡凤鸣;戴品;罗来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骨膜增生厚皮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头面部皮肤增厚、皮纹加深,伴四肢末端增生并肥大5年.5年前无明显诱因前额及双颊部皮肤出现增厚、皱褶,表而油腻,头皮部亦出现类似皮损,皱褶明显.双手足指/趾末端皮肤增厚、肥大,指/趾渐呈鼓槌状.同时,头皮和面部表面异常油腻.发病以来,无关节疼痛、变形等不适.既往身体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智力、发育均正常,营养中等,忧郁面容,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皮肤粗厚,形成皱褶(图1).

    作者:万川;苏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母子同患毛囊角化病2例

    患者女,43岁.面、颈及躯干部出现丘疹20余年.皮肤科情况:头皮、面部、颈部、腹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均可见粟粒至豌豆大的坚实丘疹,部分融合呈疣样斑块,其上有油腻性痂皮,手背及足背部可见扁平疣样丘疹.患者儿子,22岁.面、颈及躯干部出现相同丘疹7年.诊断:毛囊角化病.

    作者:王健;赵婧;顾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