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现状

刘凯奇;王建祥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 PS-341, 多发性骨髓瘤
摘要: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及NF-κB等机制使肿瘤细胞凋亡,在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PS-34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作一综述.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112.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高强度化疗后限制红细胞输血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检测及临床意义

    阿司匹林是为广泛应用的预防血栓的药物之一,但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在人群中并不一致,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反应不良,其中阿司匹林抵抗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检测手段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武文漫;王鸿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浓缩血小板保存期间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不同的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之间的差异

    在真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PS)在质膜的内外分布不对称.在血小板中也有这种PS在双分子层中的选择定位通过ATP依赖性氨基磷脂移位酶来产生和维持这种选择性定位.一些机制与血小板膜外部PS暴露增加有关:公认的机制是ATP水平降低的代谢损伤,以及血小板激活.而且一些作者提出与年龄有关的氧化还原状态改变对膜的脂质转运蛋白产生氧化损伤的可能性.

    作者:Lai M;Rumi C;D'onofrio G;洪缨;史久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血病+8染色体异常的研究现状

    +8作为常见的白血病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之一,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必然存在某种潜在联系.本文就白血病+8染色体异常流行病学情况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张嵩;刘晓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095.英国国家卫生中心血液制品未来供应和需求评估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用氟达拉滨治疗后引发输血相关的GVHD

    输血相关GVHD是一种发病率低但却致命的输血并发症,它以存在于血液制品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宿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发展成TA-GVHD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严重免疫缺陷,或者是由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新生儿,或者是作为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程序中的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强烈作用,给1例具有免疫能力的杂合子受血者(如一名家庭成员)输入HLA抗原单倍体相合的血液,也可能引发该反应.

    作者:Leitman SF;Tisdale JF;Bolan CD;杨晓芬;赵凤绵;彭慧花;刘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4.Amicus Crescendo细胞分离器采集CD34+干细胞的推荐优化设置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输血相关的GVHD:贝鲁特美国大学医学中心10年的经验

    输血相关的GVHD(TA-GVHD)是一种罕见的并具致命的、由输用非照射血细胞成分引起的并发症,其机理是由于将献血者具有免疫能力的淋巴细胞移植给受血者所致.

    作者:Aoun E;Shamseddine A;Chehal A;彭慧花;赵凤绵;赵淑芳;刘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Smac--一种新的促凋亡蛋白

    Smac(DIABLO)是一种新发现的线粒体蛋白,在细胞发生凋亡时与细胞色素c一同释放入胞浆,在细胞色素c/Apaf-1/Caspase-9凋亡途径中促进Caspase的激活.Smac通过解除凋亡抑制蛋白对Caspase 3,-7,-9的抑制作用而诱导凋亡.Smac高表达可增加细胞对凋亡刺激的敏感性.Smac可促进化疗药物、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诱导的凋亡,对肿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静;林凤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联合抗击输血相关的GVHD

    输血相关的GVHD(TA-GVHD)从发病率极低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不常见的,但是从它是个值得我们协作的全球性问题的意义来说,它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期本栏目刊登了两篇TA-GVHD文章:Aoun等报告贝鲁特美国大学医学中心(AUBMC,黎巴嫩)对10年记录回顾性研究10例GVHD病例,Leitman等报告美国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用氟达拉滨治疗后1例发展成GVHD的病例.

    作者:Nollet KE;Holland PV;赵凤绵;张爱红;梁晓虎;刘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093.哪些人群因素影响献血决定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3.根据血红蛋白量输血的规程成功减少红细胞输注单位数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机制及调节

    骨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一大特征,据统计70%~80%患者有骨的累及.骨质破坏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如破骨细胞活化因子(OAFs)、黏附分子、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通过上调破骨细胞活性,使成骨与破骨之间平衡失调而出现溶骨.在这些因素中哪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MM骨病机制及其调节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董丽华;申建凯;张广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6.重组血型糖蛋白C和D作为研究Gerbich血型抗原的工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8.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VW因子抗原,VW因子裂解蛋白酶和S蛋白的比较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采集和单采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项单中心研究

    通常认为异体血液采集的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和损伤的发生率低,但自体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则自相矛盾,单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预测献血者反应的因素还知之甚少.本文分析了作者输血中心1998年1月到2001年6月记录的血液和单采献血者的所有不良反应.作者对发生不良反应与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之间的人口统计学和身体特征进行比较,以便确定不良反应预测因素的存在.

    作者:Franchini M;Gandini G;Gandini AR;洪缨;史久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干扰RNA:抗病毒、抗肿瘤的新途径

    小干扰RNA是一种依赖Dicer酶的长度为21~23nt的双链RNA,它具有很强的基因关闭功能,能够介导RNA干扰作用,降解特定的靶mRNA,在基因功能分析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在抗病毒、抗肿瘤方面又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为临床病毒感染和肿瘤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张颖;徐开林;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1.降低异体干细胞移植准备的程度后RBCTs减少:移植前HB水平的预测价值评估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17.妊娠时人嗜中性粒细胞抗原-2a(NB1)表达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CML发病是由具有异常增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所致.当前对CML的治疗存在种种问题,如缓解的持久性、是否延长存活期、能否根除恶性克隆、耐药等,为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降低治疗费用,联合用药成为国外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印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