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GVHD的预防性治疗

乌仁娜;冯凯;陈虎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GVHD, 预防性治疗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它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急慢性GVHD仍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GVHD的发生主要机制包括:①受者的预处理 ;②供者T淋巴细胞的激活;③效应细胞介导的GVHD.T细胞活化是GVHD的中心环节,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其它新的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使异基因抗原反应性T细胞失活是预防GVHD的有效措施.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策略现状

    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靶向治疗,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成为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中有希望治愈的亚型.ATRA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效果显著.APL细胞对蒽环类药物敏感,目前多采用以此为基础的化疗.联合应用阿糖胞苷并非必要.对于难治或复发的病例,应用As2O3或干细胞移植已见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另外,除PML-RARa外,CD56等预后相关因素对临床治疗亦有指导作用.

    作者:黄曙;周建伟;沈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0对3.0抗体筛选检测的供血者HCV RNA检测的量比较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多发性骨髓瘤主动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恶性肿瘤,常规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不超过5%,中位生存期短于3年.骨髓移植的广泛开展给治愈MM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复发是其大的弊端.主动免疫治疗利用MM的独特型蛋白(idiotype protein,Id),特异性地杀伤骨髓瘤细胞,有助于消除微小残留病变,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作者:林秀;张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小板特异抗原的基因定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技术

    在许多不同临床情况下,人们需要对病人的血小板特异性(人类血小板)抗原(HPA)进行准确定型,血液服务机构也需要备有已HPA定型的单采血小板供者和全血供者的名单,以帮助已被HPA同种免疫的病人.现报道有6种临床相关的HPA同种抗原系统,而且很多HPA同种抗原其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具高度不对称性或者有极低的免疫原性.某些已被很好鉴定的双等位基因系统如Gov还未被包括在HPA命名法内,但包含在本综述内.生物化学的研究使人们清楚认识了HPA抗原所在的血小板膜蛋白,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对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进行了克隆,还发现新鲜血小板中含有多量的mRNA ,这使人们得以揭示HPA的分子基础.所有的(除1个以外)双等位基因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均是基于DNA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它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单个氨基酸取代.同种抗原的遗传基础的揭示使得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用基因组DNA 进行HPA基因定型的技术得以充分发展.本综述讨论了HPA 同种抗原的遗传基础、常用的基因定型技术及其缺点和未来的发展.

    作者:浙江省血液中心(310006)组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反应停的少见副作用

    反应停因其免疫调节、抗血管新生的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多需长期使用.除嗜睡、疲倦、便秘等常见副作用外,也出现了一些相对少见的副作用,甚至影响治疗,如反应停周围神经病、深静脉血栓、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等.了解相关的信息对于临床医生十分必要.

    作者:孙洪波;李桥川;李云涛;钱林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链与轻链随机结合后抗D亲合力的调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绍国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的系统综述

    在瑞典健康技术评估委员会的领导下,一些著名的血液和肿瘤学家对血液系统中的某些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我们选择其中的AML介绍给临床医师.

    作者:王小钦;林果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美国血液成分细菌污染评估报告系统

    作者:河北省血液中心(050071)组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GVHD的预防性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它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急慢性GVHD仍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GVHD的发生主要机制包括:①受者的预处理 ;②供者T淋巴细胞的激活;③效应细胞介导的GVHD.T细胞活化是GVHD的中心环节,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其它新的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使异基因抗原反应性T细胞失活是预防GVHD的有效措施.

    作者:乌仁娜;冯凯;陈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骨髓基质细胞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

    骨髓基质细胞(BMSCs)是组成骨髓微环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在维持造血上起关键作用.它易于获得,易于体外培养和扩增,易于移植,还具有向多种细胞系分化的潜能,对造血器官具有靶向特异性.这些特点使其有望成为基因治疗中理想的靶细胞.本文对BMSCs的生物学特性,BMSCs基因治疗常用的病毒载体以及以BMSCs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尹芳;周淑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凝血因子浓缩物热处理后传播微小病毒B19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在输血传播HBV感染的高发地区需要更敏感的方法筛查HBV携带者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日本进行HCV、HBV和HIV病毒核酸筛查的现状

    日本红十字会输血部对自愿献血者血液的细胞成份以及做血浆蛋白分离的血浆,在预筛后与发出前,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用核酸扩增检测(NAT)方法检测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使用多重NAT试剂对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存活时间短的血小板检测,可节省检测时间、费用和人力.在2000年2月1日-2001年4月30日期间,采用50份血样品混合筛查,从血液和血液成分中查出112份HBV阳性、25份HCV阳性和4份HIV-1阳性.

    作者:成都市血液中心(610041)组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患内脏利什曼病的病人的红细胞相关性IgG:前瞻性研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血的重大危险调查计划(SHOT)在启动:英国血液监测的方法

    作者:河北省血液中心(050071)组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在体外持续流动的条件下少WBC能降低与保存相关的RBC对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Diego血型系统DNA基因分型方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毒标志物筛选试验改变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采献血者的迷走神经反应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采血小板保存7天:体外研究报道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