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WinWho改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出血时间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血小板减少症
摘要: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病患者输注Rh(D)不相合的血小板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与输血相关的可预防差错的来源

    简介在输血传播疾病日益受到输血医学领域的关注的同时,如何大限度地减少输血相关差错方面却始终没有明显的改进.

    作者:赵云珠;葛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沙利度胺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沙利度胺(Thal)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综述了Thal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包括其治疗的适应证、临床剂量及用法、疗效、副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等.

    作者:于珊珊;肖健;杜晓煜;李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近年来,PNH的治疗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GPI锚连蛋白、补体受体治疗PNH溶血发作;免疫抑制剂、造血生长因子治疗低增生PNH;低剂量联合化疗、骨髓移植、基因治疗对PNH的根治性治疗.本文叙述了PNH的治疗进展及机制.

    作者:赵明峰;邵宗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急淋白血病

    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催化巯嘌呤类药物的S-甲基化.TPMT具有遗传多态性,属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约1/300为TPMT缺乏.TPMT缺乏的急淋白血病(ALL)患儿,用标准剂量6-巯基嘌呤(6-MP)治疗,其血液组织中累积大量的巯嘌呤核苷酸(6-TGN),可导致严重的骨髓毒性.TPMT基因型与红细胞和肿瘤细胞内酶活性有关,而且与毒性反应密切相关.目前,TPMT的分子基础基本明确,绝大多数变异是序列上的单个核苷酸的不同,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6-MP的剂量强度是儿童ALL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而TPMT基因型也可能与继发性肿瘤有关.因此,进一步明确TPMT对巯嘌呤治疗效应的影响,以及毒性反应的危险性,有利于提高巯嘌呤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马晓莉;朱平;胡亚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表明,反应停(thlidomide)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特别是难治性和复发性MM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应停治疗MM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它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抗肿瘤活性:①抗血管增生;②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③调节粘附分子的表达;④调节淋巴细胞的活性;⑤对骨髓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或促凋亡作用.加强反应停作用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

    作者:陈玉宝;侯健;孔宪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输血与术后机械式辅助呼吸的时间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使用辐照血液制品的检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D33单克隆抗体在AML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CD33在90%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原始细胞表面表达,为AML的特异性治疗提供了理想靶点.CD33单抗通过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产生抗肿瘤效应;并且通过与放射性核素、细胞毒药物偶联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增强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D33单抗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钱军;林江;李建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非洲蟾蜍卵母细胞Rh和Rh相关蛋白的功能表达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09例采用3.5%的DMSO防冻剂-80℃冰冻非控温降温保存自体外周血祖细胞移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Survivin与白血病

    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apoptosis protein,IAP),含有-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baculovirus IAP repeat,BIR),通过抑制半胱天冬蛋白酶(caspase)活性发挥抗凋亡作用.在白血病细胞中survivin高表达,且与预后有关.转染survivin天然反义基因、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Hector cell protease receptor-1,EPR-1)基因,可降低survivin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以达到治疗白血病之目的.

    作者:芦志红;李香群;张圣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德国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的HCV、HBV和HIV-1 NAT筛查结果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造血干细胞转分化研究现状

    造血干细胞转分化研究因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而倍受关注,各种体内体外的观察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类型的非血液细胞,但造血干细胞转分化研究中还存在转化效率低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程范军;邹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镰状细胞输血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WinWho改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出血时间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e-mail作为21世纪招募新献血员的补充手段:一家血液中心的经验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试验的研究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手段,树突状细胞(DC)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疫苗治疗的临床实践之中.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都已开展了DC治疗的临床试验.与之相反,我国在DC的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对近来国际上DC疫苗临床试验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我国DC疫苗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王黎;沈志祥;陆华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因此研究vWF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WF的生物合成、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祝怀平;阮长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康涅狄格州的供血者中持续巴贝西虫感染的血清学和寄生虫学证据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