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现状与展望

苏莱;李其勇;李刚;陶剑虹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药物, P2 Y12受体抑制剂, 阿司匹林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生发展的实质是血栓事件,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新型P2 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在改善缺血和预后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但也增加了出血风险。本文拟对近几年ACS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热疗联合腹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单纯腹腔内灌注化疗以及联合热疗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收集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腹腔恶性肿瘤并腹腔积液患者12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59例与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6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药物毒副反应。结果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55.88%,明显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的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0,P=0.011)。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例数显著高于单纯腹腔灌注化疗组(χ2=5.530,P =0.019)。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损害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荐给部分具有适应证患者。

    作者:田述梅;赵翼;金韬;张羽;胡书佳;吴吉进;吴远鹏;谢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一次性完成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估,且无电离辐射,被称为心脏“一站式”无创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负荷心肌灌注首过磁共振成像、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胜中(综述);郭应强(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2017年《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都汉族人群血脂异常与候选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与血脂相关候选基因(APOC1,CELSR2,BUD13)多态性与汉族成都地区人群血脂亚组分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将成都地区1900例受试者按TC、TG、LDL-C和HDL-C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单碱基延伸测序法分别对rs17035630( CELSR2基因),rs4420638( APOC1基因),rs11556024( BUD13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rs17035630( A/G)等位基因分布在LDL-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P =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7035630 A等位基因携带者对增高LDL-C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396倍( OR=1.396,95%CI:1.145~1.697,P =0.001)。结论 CELSR2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亚组份LDL-C异常有关。

    作者:张雪萍;郝芳;谭英彩;林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 itrin 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 , NICC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分析5例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5例NICCD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大;血生化改变如GGT、ALP、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白蛋白降低、低血糖、高血氨等;串联质谱分析示以瓜氨酸为主的多种氨基酸升高;尿有机酸分析示尿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升高;4例患儿行基因分析,均是我国常见的突变基因。结论 NICCD 是小儿特发性胆汁淤积症的一种重要原因,需要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熊复;谢丹凤;陈丽洁;杨莉;蔡艳;庞英;廖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67与胸腺激酶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67(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67,Ki-67)和胸腺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 TK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TK1在40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Ki-67、TK1阳性细胞数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CINⅡ-Ⅲ) Ki-67、TK1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Ki-67和TK1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TK1和Ki-67在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组高于无复发或转移组。结论 Ki-67与TK1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预后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TK1对判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及宫颈癌是否有复发倾向具有参考价值,且优于 Ki-67。

    作者:廖媛;简燚;罗克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利弊之争

    近期,由于美国FDA批准了首个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及TCT2016会议上公布了ABSORB II3年的随访结果,关于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利弊之争已成为介入心脏病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作者:沈雳;葛均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八字钢板骺阻滞不同螺钉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不同螺钉固定方式运用于儿童股骨畸形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运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不同螺钉固定方式患者245例,比较四种不同的螺钉固定方式对患儿畸形矫正率的治疗效果。结果四种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时,双八字钢板固定的年畸形矫正度数高于平行固定、张开固定及汇聚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八字钢板骺阻滞中双八字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好于平行固定、张开固定和汇聚固定。

    作者:宋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处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胰腺远端切除是治疗胰腺体尾部疾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术后高胰漏率一直是胰腺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胰腺残端的处理被认为是有效减少术后胰漏的关键,但胰腺残端的处理方式众多,目前仍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就胰腺远端切除术中胰腺残端处理方式及特点进行综述。

    作者:张杰;赵小龙;金琦智;尹树君;汪旭(综述);董科(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副院长一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正林教授团队的“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局限期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及其预后的关系,为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初次治疗的16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局限期组76例,广泛期组88例,分别检测血清LDH,并评价疗效。通过随访记录对比局限期和广泛期患者生存时间及疗效。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限期的生存时间均明显大于广泛期,治疗后有效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广泛期,LDH水平明显低于广泛期;LDH水平正常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大于LDH水平升高的患者;LDH增高的患者肿瘤肝转移率与多部位转移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的预后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映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现状与展望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生发展的实质是血栓事件,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新型P2 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在改善缺血和预后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但也增加了出血风险。本文拟对近几年ACS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苏莱;李其勇;李刚;陶剑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基础上加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肩周炎治疗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作者:程明;王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皮肤科医疗纠纷鉴定案例分析和对策

    因皮肤科疾病引发的医疗纠纷在司法鉴定中主要考量医疗行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及注意义务。笔者分析两个典型纠纷案例的根本原因,结合皮肤科诊疗特点和鉴定焦点提出对策,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作者:熊健;宋成;刘启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房颤严重的并发症。卒中预防是Af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皮左心耳封堵是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预防的一种有效替代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苏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当前治疗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但是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常诉膝关节肿胀、皮肤发热。本文对近几年与TKA术后皮温变化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正常情况下切口局部皮温变化规律,为鉴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无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波;王煜朝;吕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剂量 CT 与迭代重建技术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进展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首位。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设备分辨力的提高,低剂量CT(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和迭代重建技术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当下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介绍目前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尹芳艳(综述);蒲红(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区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手术治疗后1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和健康教育各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DVT发生率(1.39%)低于对照组(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降低骨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环肿瘤 DNA 检测及相关研究进展

    组织活检是目前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肿瘤基因分型的一种方法,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疾病的进展,组织活检对肿瘤的进展、预后、治疗和基因分型的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更优化的检测方法。基于血浆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液体活检对基因突变的筛查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持续动态观测肿瘤的进展。利用ctDNA的检测能准确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有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还能准确判断肿瘤的进展、预后及协助靶向治疗。

    作者:张孝欢;周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冠心病介入影像技术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是人类生命和健康大的威胁。由于其发病的普遍性,故早期、准确的诊断成为冠心病目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预后、危险分层、功能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进步表现在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展望未来,伴随着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心脏磁共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

    作者:马敏(综述);贺勇(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