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胡雪飞;张群慧;赵蓉;李泽月;田静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或者重型肝炎等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无任何邻近组织炎症(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近年研究表明,重症肝损害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0%~30%。细菌移位是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的关键。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来自于诊断性腹腔穿刺后腹水的相关检查。积极诊断以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既往曾发生SBP的患者应长期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作者:王蜀强;杨兴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e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nt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因缺乏可编码蛋白的开放阅读区,曾被视为基因转录的副产物。近些年大量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人类肿瘤组织和细胞中伴有lncRNAs的异常表达,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 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 ,HOTAIR)在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显著异常表达,并与肿瘤发生、侵袭转移、患者预后等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lncRNA-HOTAIR与多种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予以综述,为深入探讨HOTAIR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临床分子诊断与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鹏;朱世凯;汤首俊;杨洪吉;邓绍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月30日,2015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尹立雪主任及其团队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缺血性心脏病机制及相关临床干预治疗的超声可视化研究”荣获三等奖。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近期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81例,术后两周行基底节区CT灌注成像,术后3月为患者行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评估,了解患者近期预后与术区局部脑血容量( rCBV)、局部脑血流量( rCBF)、平均通过时间( MTT)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CBV、rCBF及MTT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近期预后与rCBV、rCBF呈正相关,与MTT呈负相关( 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对预测患者近期预后有指导意义,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术区周围脑组织的灌注状态密切相关,灌注越好,患者的近期预后越好。
作者:郑念东;张道宝;万晓强;王山;卫正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以来是胃肠病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因其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而小肠的特殊解剖结构给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新的影像技术如CT小肠造影( CTE)、磁共振小肠造影( MRE)等不仅可以观察黏膜,同时能够分析肠管周围的改变,提高了人们对小肠疾病影像诊断的认识。本文对小肠成像的各项影像学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诗墁(综述);蒲红(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应用CT评价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异常灌注( 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及相关机制。方法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HAP阳性组和HAP阴性组,分析两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比较两组间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出现率的差异。结果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11例(34.4%)出现HAP,CT影像表现为邻近胆囊的肝组织条带状异常强化,肝左叶或肝右叶斑片状或楔形异常灌注。 HAP阳性组与HAP阴性组间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HAP可能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本身炎症扩散和胆源性因素相互共同作用导致。
作者:甘锐;余文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或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或放疗后均行多部位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 CT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4例,肺部转移2例,骨转移3例,心包积液2例,胸腔积液1例,食管纵膈瘘1例,吻合口复发1例;而放疗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12例,肝脏转移2例,肺部转移3例,放射性肺炎1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多排螺旋CT可显示出食管癌患者术后或放疗后的并发症、复发及转移等临床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这些患者多存在相对或绝对铁缺乏。铁剂补充是肾性贫血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铁剂补充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铁的靶目标,用法,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问题。需要合理补充铁剂,才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益。
作者:夏菊花;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是一种由于基因激活或者突变诱导的表皮黑素细胞的肿瘤,是遗传、体质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MM具有高度侵袭性,是一种具威胁性的皮肤肿瘤。该病在全球各地的发病率目前呈逐年递增趋势,是皮肤肿瘤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分子水平的改变已被认为是判断其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只有极少数与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被验证。本文就近年来与MM预后有关的组织学和血清学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MM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思路。
作者:张兴露;李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并行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的27例鼻眼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均经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3~24月,平均随访时间12月。其中,1例眶周骨折伴泪道阻塞患者内镜下手术失败,改为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1例眶内高分化脂肪肉瘤复发,1例因考虑眶内淋巴瘤而放弃治疗;1例眶内扩张性静脉畸形术后视力下降,经治疗后恢复;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病变部分残余,1例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3月后失访;1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改为长期抗微生物治疗;其余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良好。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或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鼻眼相关性疾病具有独特优势,但也有失败和产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对于鼻内镜手术或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鼻眼相关性疾病的手术径路、方法、原则、范围等方面仍需不断探讨和严格的界定。
作者:樊建刚;陈力;李静娴;古庆家;李德炳;赵李冰;何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合并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为研究组,单纯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心肌酶、肌钙蛋白T( TnT)水平。结果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K-MB、TnT、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AMD与CK-MB、TnT、hsCRP成正相关(P<0.05),HAMA与hsCRP成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血清心肌酶、TnT和hsCRP 有相关性。
作者:宋琴;冯纯正;宋波;宁杨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40余年,复发加重20余天”于2013年12月15日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呼吸内科。4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咳嗽、咯痰,伴间断喘憋,病程中逐渐出现心累气促,反复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长期使用“舒利迭50/5001吸bid ”及口服激素、抗生素治疗。近20余天,患者上诉症状加重,咯黄白色黏液痰,伴胸闷、食欲不振,稍活动后心累气促明显,夜间喜高枕卧位,无咯血、晕厥,予以自服拜复乐0.4 qd 3天无缓解,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发”收入我科。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差,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高血压158/90 mmHg ,长期口服波依定5 mg qd 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可。吸烟指数400,已戒2年。家族中父亲死于“肺心病”。查体:T37.3℃, P90次/分, R22次/分,血压110/67mmHg,SpO295%。慢性病容,表情焦虑,神志清楚,高枕卧位。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桶状,肋间隙增宽,语颤减弱,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以左肺为主。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节律整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肿胀。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7.35×109/L,中性粒细胞15.2×109/L,中性率87.6%。PCT 0.53 ng/ml,sCRP170 mg/L。血沉15mm/h。1-3-β-D葡聚糖( G试验)73 pg/ml。痰涂片:G+球菌2+,G-杆菌2+,未查见真菌。结核杆菌涂片(-)。肺功能:FEV1/FVC 65%,FEV145%,小气道气流重度受阻,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中度受损。心脏彩超:右室稍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叶多段斑片影,伴部分实变,左下肺似见空洞性病变(图1)。初步诊断:肺炎,COPD,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入院后予以鼻导管低流量吸氧(3 L/min),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ivgtt q8 h联合左氧氟沙星0.4 ivgtt qd控制感染,同时予异丙脱溴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氨溴索祛痰等对症治疗;入院后第4天患者体温达39.3℃,咳嗽喘息明显,吸氧状态下血气分析提示PO27.6 kPa,两联抗生素使用无效,考虑耐药阴性菌感染,予以更换抗生素为美罗培南1g q8h,患者体温逐渐下降,治疗有效。入院后第9天,患者咳嗽有所改善,仍咯黄白色粘痰,伴明显喘息,给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检查,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查见真菌及菌丝2+,培养回示烟曲霉,分析患者既往有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史,入院后使用广谱抗生素后症状部分改善,胸部CT存在空洞性病变,临床诊断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成立,选用伏立康唑250 mg ivgtt q12 h(首日加量)抗真菌感染,抗生素方面随着时间及疗程逐渐降档至停用。经治疗患者咳嗽咯痰减少,喘息症状逐渐缓解,复查患者胸部CT(图2),患者胸部斑片实变影逐渐吸收。出院后随访至今,患者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换用口服伏立康唑200 g bid治疗5周,复查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后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COPD,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
作者:刘晓姝;梁宗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法检测97例胃癌患者和20例癌旁组织中SATB1蛋白的表达,应用Spearman法分析其与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高于癌旁组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ATB1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 P<0.05),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 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预示胃癌恶性程度高,临床分期晚,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因此检测SATB1表达可作为临床筛选胃癌高危转移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作者:胥颖;董丹丹;李科;李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MR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青壮年因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败率比因其他原因而行关节置换的病例高,故在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之前,应选择保留股骨头的姑息性治疗以延缓或替代髋关节置换。如何在软骨下骨塌陷之前阻止病程进展。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模型制作的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王安;谭波(综述);王跃(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的复杂病例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如何减少印模和托盘分离,提高印模精确度。方法使用背面带有U形凹槽的一次性塑料托盘,分别采用托盘背面涂抹法(A组)与常规取模法(B组)对牙列缺损复杂病例制取印模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A组修复成功30例(100%),B组可摘局部义齿成功23例(76.7%),失败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P<0.01)。结论对牙列缺损的复杂病例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采用托盘背面涂抹的取模方法修复,可有效防止材料与托盘分离,提高印模精确度,操作简便,效果确实,可临床推荐。
作者:卢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平滑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致病性真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其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粘附力、生物膜形成和水解酶等。其中水解酶是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在其入侵宿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真菌的诊断和治疗也有重要引领价值。为此我们综述了近平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焱斌;吕晓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联合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 Case-based Study,CBS)对急诊科轮转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轮转的38名低年资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轮转的42名低年资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士运用PBL联合CBS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专科考试成绩、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考试成绩、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总体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PBL联合CBS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轮转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作者:黄春蓉;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噻吗洛尔联合肩垫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眼内压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ASAⅠ~Ⅱ级,建立气腹后,均采用头低脚高30°体位,试验组在摆好体位后将楔形10°~15°头肩垫垫在头肩下,同时于患者两侧眼睛滴噻吗洛尔滴眼液,比较两组全麻后平卧位( T0)、气腹后5 min( T1)、气腹并头低位30 min( T2)、气腹并头低位60 min( T3)、气腹结束后10 min(T4)时的眼内压(IOP)、平均眼灌注压(MOP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 CVP)与心率( HR)。结果两组T1、T2时点的MOPP、SBP、DBP、MAP、CVP及对照组T2、T3时点的IOP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T3时,试验组IOP、CVP明显低于对照组,MOP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噻吗洛尔联合肩垫能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与中心静脉压水平,提高眼灌注压水平,从而发挥视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蒋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ual energy perfusion imaging,DEPI)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严重程度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经双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 computer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确诊的24例APE患者,观察DEPI图像肺灌注缺损的位置及形态,CTPA图像上肺动脉栓塞(PE)的位置、类型,测量双室短轴大径,分别计算灌注缺损分数、栓塞分数及双室短轴大径比( RV/LV)。根据临床指标分为严重组和非严重组,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肺段为单位DEPI及CTPA诊断PE的符合率为83.958%, KAPPA系数值为0.658。严重组中灌注缺损分数、栓塞分数及RV/LV均显著高于非严重组( P<0.05)。灌注缺损分数与栓塞分数及RV/LV均有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肺灌注缺损分数评价APE的严重程度及右心功能有可行性及一定价值。
作者:孔维芳;蒲红;王娜;陈光文;李迎春;陶客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0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行肌间沟径路,B组经锁骨上径路。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镇痛时间、臂丛神经主要分支麻醉阻滞完善情况、手术中辅助镇痛药使用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术后镇痛时间、20 min阻滞完善率、手术中辅助镇痛药使用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臂丛神经阻滞均是安全有效的上肢麻醉阻滞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熊显良;黄咏梅;陈东;何应钦;伟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