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LR4表达的影响

庞英;李敏;张剑波;姚斌

关键词:哮喘,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oll样受体4, 糖皮质激素,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NS)、哮喘组(OVA)和哮喘糖皮质激素治疗组(OVA/GC)制备动物模型,每组10只.取小鼠左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改变;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 CD25+ Tr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25+ Tr上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哮喘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 CD25+ Tr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但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小鼠CD4+CD25+ Tr百分率和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哮喘小鼠CD4+ CD25+ Tr数量的增加及TLR4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哮喘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医院急诊专业质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加强综合性医院急诊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根据上海市急诊质控标准,对浦东新区19家公立医院2008 ~2010年急诊运行情况进行质控考核.结果 持续急诊质控检查使各医院在急诊管理及急诊技能等方面不断改善,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急诊质控管理是促进急诊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建设和发展管理严格、配置合理、技术精湛的急诊队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作者:黄豪;李文放;林兆奋;杨兴易;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胰腺炎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慢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至2010年8月5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11例,占19.6%;酒精性29例,占51.8%%.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营养不良、消瘦、黄疸、脂肪泻等症状.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胰管狭窄、管壁结石与钙化情况.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论 慢性胰腺炎应尽早明确诊断,去除诱因,给予内外科综合治疗,以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陈杰;李俊;邓腾刚;何晓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3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替代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36例,在超声定位下穿刺乳腺脓腔,抽吸脓液,用含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结果 本组36例共穿刺104例次,平均2.8次/例.拔针后暂时出现漏液3例,无需特殊处理,1~2天后自行愈合;13例经3次治疗痊愈;19例经4次治疗痊愈;4例经5次治疗痊愈.随访4周至6个月,无复发病例,局部无瘢痕,恢复哺乳20例,治愈率100%.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创伤小,恢复快,无手术疤痕,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王励;龚菁菁;孙莹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硬膜外麻醉失败的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先在局麻下打开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4~5ml作为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脊麻征象后,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6~7 ml.结果 术中置管作硬膜外麻醉后,上、下界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分别为T9 ~ T10和S3以下.所有患者均无切口疼痛及下肢放射性酸痛.术中血压稳定,血氧饱和度( SpO2) >96%,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结论 腰椎间盘手术中硬膜外置管作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是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

    作者:邓邦连;张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临床发病率逐渐增高,延迟治疗死亡率高.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易导致延误治疗.同时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医疗费用高,疗程长,有时不可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故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IPFI的早期诊断做一综述.

    作者:毛建川;刘跃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由我国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阐述国内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关于临床试验用药物管理模式的思考:建立以临床试验用药房为中心枢纽的药物管理模式,实行专人、专职、集中管理.

    作者:肖妤;曾代文;严晓梁;陈达;胡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四川省自贡市儿童与成人分离肺炎链球菌株的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性比较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自贡市儿童与成人分离肺炎链球菌株常见血清型及抗菌素敏感性分析比较,了解不同人群分离肺炎菌的血清型特点及药物敏感特点,用于指导本地区疫苗及抗菌素的合理运用.方法 以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从自贡四家医院门诊、住院部分离的166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低抑菌浓度( MIC)及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通过荚膜肿胀实验检测其血清型,对菌株敏感性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常见血清型为19、23、14、6和15群,成人分离的菌株常见血清型为19、23、18、5和33群,两人群分离菌株除19和23群外,其余血清型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成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P<0.05);两人群分离出的菌株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均较低,对头孢唑林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省自贡市儿童和成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常见血清学型群存在差异,对于疫苗选择存在差异;两人群分离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青霉素敏感率相对较高,对阿奇霉素及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均低.

    作者:章成;董一山;黄文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双腔股静脉置管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双腔股静脉置管与一次性内瘘针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4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健康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7例.分别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试验组)与16 G内瘘针(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术中舒适度及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计数.结果 两组供者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计数均达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术中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股静脉置管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并能增加供者舒适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

    作者:潘秀玲;王晓靖;彭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LR4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NS)、哮喘组(OVA)和哮喘糖皮质激素治疗组(OVA/GC)制备动物模型,每组10只.取小鼠左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改变;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 CD25+ Tr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及CD4+ CD25+ Tr上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哮喘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 CD25+ Tr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但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小鼠CD4+CD25+ Tr百分率和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哮喘小鼠CD4+ CD25+ Tr数量的增加及TLR4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哮喘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作者:庞英;李敏;张剑波;姚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肿瘤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肿瘤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方法 采用家庭负担量表(FBS)对100例住院老年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78.0%的家属存在家庭负担,FBS总分(29.17±8.784)分,家庭负担6个方面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家庭经济负担(8.88±2.285)分、家庭日常生活(6.06±2.292)分、家庭娱乐活动(5.35±2.308)分、家庭关系(4.87±2.719)分、家庭成员心理健康(2.2±1.148)分与家庭成员躯体健康(1.8±1.015)分.结论 大部分老年肿瘤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负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老年肿瘤患者家属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

    作者:封燕;李永波;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脐旁皮瓣修复会阴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脐旁皮瓣修复会阴部烧伤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整形外科收治会阴部烧伤瘢痕畸形患者32例.术中完全松解及切除会阴部瘢痕组织,使尿道口、阴道口及肛门恢复到解剖位置.肛门严重狭窄者,需彻底切除肛门周围及肛管的瘢痕组织,完全解除狭窄,使肛门口充分开放,将形成的脐旁皮瓣行明道转移至会阴部.在皮瓣中间对应尿道外口及肛门位置切开形成尿道及肛门外口,肛门外口与直肠黏膜缝合,将皮瓣缝合于会阴创面.结果 32例患者中3例出现皮瓣远端发绀,经检查发现2例皮瓣下积血,1例因缝合张力过大引起.清除血肿及拆除部分缝线后皮瓣远端循环得到改善,皮瓣完全存活,经延迟拆除缝线后伤口愈合.1例出现皮瓣感染,导致远端部分坏死,后通过植皮进行创面修复.术后随访0.5 ~1年,术后皮肤质地、会阴外形功能及生殖器位置均良好;双髋活动度除2例因缺乏功能锻炼及皮瓣皮片后期挛缩恢复不理想外,其余双髋活动度良好.结论 脐旁皮瓣不受会阴瘢痕限制,组织相似度好,血管恒定,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会阴部瘢痕畸形的理想皮瓣.

    作者:杜丽平;游晓波;刘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85例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特征及三冷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寒冷性荨麻疹( cold urticaria,CU)的临床特征,增强对CU的认识.方法 采用频数分布法和集中度法分析185例不同年龄段CU患者的临床和三冷实验资料.结果 18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85;高发年龄段为31 ~40岁,未表现出明显季节集中趋势;55.68%的患者冷凝集素、冷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阳性,且存在三种异常免疫蛋白同时存在的现象,冷凝集素(滴度≥1:32)阳性率高达21.62%,其余次之.结论 CU作为一种冷刺激所诱发的荨麻疹,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麦涛;王有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科研单位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科研单位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2010年某科研单位420名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结果 420例受检职工中79.8%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异常检出率位列前五位的是体重超重及肥胖(32.5%)、肝功能异常(32.3%)、血常规异常(16.9%)、肺功能异常(15.9%)、胸部X射线异常(15.4%);男职工体重超重及肥胖、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超过女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工龄组之间体重超重及肥胖、肝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胸部X射线异常、心电图异常、超声检查肝胆肾异常、血压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科研单位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0岁及以上男性职工是今后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的重点人群.

    作者:宋明瑛;兰亚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WWOX与相关基因p73、Bax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含有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基因(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p73、Bax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中WWOX、p73及Bax的表达,并以20例结直肠黏膜炎症为对照.结果 ①WWOX、Bax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86%、58.62%,显著低于结直肠黏膜炎症的65%、85% (P<0.01,P<0.05);二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 0.01,P<0.05),且WWOX的表达在癌组织与浸润深度相关(P<0.05);②p73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炎症组(63.79%vs 30%,P<0.0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③WWOX与p73的表达无关(x2=0.072,P> 0.05),而与Bax的表达有关(x2=6.561,P<0.05).结论 WWOX、p73及Bax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且WWOX与Bax协同作用,在结直肠癌的预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者:陈志英;何常;李佽;刘莉;刘都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发生硬膜外麻醉后漏出液1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13例硬膜外麻醉后穿刺点漏出液原因及临床特征,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硬膜外麻醉后漏出液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13例硬膜外麻醉后穿刺点漏出液发生于手术后2~3天,手术前6例有低蛋白血症,术后13例患者检查蛋白均降低致正常水平以下.结论 低蛋白血症可致硬膜外麻醉后穿刺点漏出液.麻醉后要及时随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相关麻醉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涵;刘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局部应用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和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A组切皮前脐部切口及剑突下、肋缘下切口各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4 ml,手术结束前腹腔内喷洒0.5%盐酸罗哌卡因20 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术后持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4、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4、8、12小时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和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范丹;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与不同剂量曲马多预处理缓解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剂量曲马多和利多卡因预处理缓解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250例ASA分级Ⅰ~ Ⅱ级、接受门诊手术的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各50例.T50、T100和T150组分别静脉预注射曲马多50、100和150 mg,L50组静脉预注射利多卡因50 mg,对照组(C组)接受等渗盐水静脉预处理,1分钟后注射异丙酚,注射期间采用四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T50、T100、T150和L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50和T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00和T1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L50和T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0和T150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与利多卡因预处理均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50 mg曲马多和50 mg利多卡因减轻异丙酚注射痛具有同样的效果,曲马多100 mg和150 mg预处理具有更好的效果,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广民;林涛;范丹;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bg)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确诊的AECOPD住院患者(AECOP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43例,检测并比较AE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浆Fbg水平,同时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与肺功能相关指标,将AECOPD患者血浆Fbg水平相关的因素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血浆Fbg水平治疗前高于治疗后,且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均P<0.05);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the ratio of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and the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动脉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Fbg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检测血浆Fbg水平可反映AECOPD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郭璐;解郑良;刘跃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室抢救患者滞留状况的研究

    目的 调查某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抢救患者在急诊室的滞留状况,为进一步加快急诊抢救患者的分流,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急诊预检分诊数据库,回顾性调查分析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0年全年急诊室抢救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不同月份、不同科室、不同去向抢救患者的滞留时间及可能的原因.结果 ①该院全年7966例抢救患者在急诊室滞留的时间为0.5~ 2998 h,中位数10 h(四分位数3~23 h);②不同月份抢救患者的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69,P=0.018),其中2月份短,5月份长;③患者对急诊抢救室床位占用时间长的4个科室依次为急诊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合计达91.8%的总床位占用时间.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长的4位科室依次为急诊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④不同去向的抢救患者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1.471,P<0.0001),其中以直接住院和自动出院患者的滞留时间长;⑤滞留时间24 h以上的抢救患者中,83.4%与相应的专科病房无床有关.结论 该家医院急诊室抢救患者的滞留状况比较严重,其中急诊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3个科室尤为严重,主要与相应专科的病房床位供应不足有关,医院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叶立刚;张茂;周光居;沈伟锋;何小军;干建新;徐少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方法 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观察术前及术后1~6月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腹部B超.结果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第4周随访时,34例(85.00%)患者纳差、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1例(77.50%)患者停止输注人血白蛋白及使用利尿剂后,在随访时间内未再出现腹水;9例(22.5%)患者逐渐停止使用利尿剂后B超提示腹腔少量积液.术后l~6月血清白蛋白(ALB)较术前上升(P<0.05);第2月后患者总胆红素(TB)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第5月有轻度波动.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纠正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清总胆红素.

    作者:马代全;陈杨;黄茂涛;季代金;冯早明;周炜;汤敏;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