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在全身治疗的同时,胸腔内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40~60万单位)治疗56例恶性胸腔积液,用药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反应.结果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后胸水明显减少,且胸水中大部分病人癌细胞转阴,仅少部分病人有副反应,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重组人白介素-2配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副反应较轻.
作者:张国平;赖淑珍;刘丹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一点癌指胃粘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而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节段性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能再发现癌组织,通常认为这是微小胃癌的特殊和罕见表现[1].现报导1例一点癌.
作者:赵博元;李安兴;任顶会;李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性改变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临床检查及近红外线乳腺透照检查或B超、X线钼钯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性改变,其中治疗组60例,采用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的平消胶囊,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4~6粒,服药一个月.对照组60例,采用乳癖消口服,每日3次,每次5粒,服药一个月.治疗后仍采用临床检查,近红外线乳腺透照,B超或X线钼钯检查,并观察疗效.结果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性改变的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为41%.结论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性改变疗效好,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乳腺增生性改变的首选药物.
作者:郑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N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4例,男25例,女9例.病理类型为腺癌19例,鳞癌15例,ⅢB期11例,Ⅳ期23例;初治26例,复治8例.结果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7例,进展(PD)12例,总有效率(RR)45.0%.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85.0%,Ⅲ度、Ⅳ度为26.0%,静脉炎发生率为53.0%.结论 NP方案治疗ⅢB/Ⅳ期NSCLC疗效可靠,毒性反应能够耐受,安全性较好,价格相对便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NSCLC的方案.
作者:朱朝勇;马婕;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乳腺癌能够跳过低水平(levelⅠ)的淋巴结而直接转移到高水平的淋巴结(levelⅡ、Ⅲ)的现象已经被认识许多年了,称之为跳跃式转移.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发生率大约在5.5%~19.2%之间.认识发生跳跃式转移的重要性在于这类患者如果未行完全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将会被错误分期,将不能接受到恰当的辅助治疗,增加了腋窝复发的危险性.由于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途径的认识程度决定着乳腺癌外科手术淋巴结清除的范围,所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模式要有一个清晰、完整、准确的认识.随着前哨淋巴结研究的深入开展,跳过前哨淋巴结的转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认清跳跃式转移的发生规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为哨位淋巴结切检取代全腋窝淋巴结切除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作者:惠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氟脲嘧啶(5-FU)持续输注联合低剂量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5-FU200mg/m2/d,持续静脉输注3~4周.DDP6mg/m2/d,静脉输注1小时,每周用5d,连用3~4周.以上方案连用二周期为一疗程,化疗后休息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全组34例,总有效率为64.71%,其中PR22例.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62.50%、100.00%、33.33%、50.00%;中位缓解期4.8个月(2~9个月).没有Ⅲ°~Ⅳ°毒副反应.结论低剂量5-FU持续输注联合低剂量DDP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一个有效低毒的化疗方案.
作者:郭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c-myc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垂体腺瘤的MVD、c-myc表达情况;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MVD与c-myc的表达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VD为6.78± 1.67;非侵袭性垂体腺瘤MVD为3.72± 1.02;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各型垂体腺瘤中c-myc均有表达,总阳性率为37.9%;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阳性率为55.56%,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阳性率为22.58%.差异有显著性(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c-myc高表达.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myc表达强度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54,P<0.01).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MVD增高、c-myc高表达,是反映垂体瘤侵袭能力及预后的有用指标.侵袭性垂体腺瘤MVD与c-myc表达强度密切相关,提示c-myc表达强度与垂体腺瘤MVD在判定垂体腺瘤侵袭性方面有意义.
作者:姬传林;孙炜;秦艳平;罗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4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以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为主,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作者:钱才友;吴永红;刘卫怀;李向国;沈世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51岁.7月前发现左股部有玉米粒大小的结节,无痛,未重视,4月前突然迅速生长,术前增至鸡蛋大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右股部沿腹股沟肿块触之质韧,无分叶状,固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B 超探查为5.1cm×2.6cm×2.8cm混合包块,位于髂外动、静脉外侧,包膜完整.X线拍片检查:左股关节、骨盆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胸片、腹部B超、ECG及脑C T阴性.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行左股部肿物切除术,术中包块5.5cm×4.0cm×2.8cm大小,基底部沿股外侧肌肉走行,包膜完整.术后病理检查,肉眼:送检不规整形状的肿瘤组织一块,总体积为 14cm×9cm×2cm大小,肿瘤表面似有薄层包膜,灰红色,较光滑,切面呈灰白色,胶冻样,质地较软,局部区域有囊腔形成,直径2cm,内壁灰红,略粗糙,部分肿瘤切面呈红色,似出血样,范围 1.5cm×1.5cm.显微镜下:(HE×100)粘液样背景中可见短梭形的瘤细胞成束状排列.免疫组化:S-100(+),VIM(+),SMA(-),CK(-),EMA(-).病理诊断:左股部粘液样软骨肉瘤.
作者:张龙;宋丽萍;安怀伦;张学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5-Fu、MTX、VP16-213联合化学治疗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4月至2003年4月11年本院91例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患者采用5-Fu、MTX、VP16-213三联化疗方案治疗,其中绒癌36例,有2例为复发性绒癌;侵蚀性葡萄胎(侵葡)55例.Ⅰ期16例,Ⅱ期26例,Ⅲ期56例.结果 91例患者中,采用此三联化疗方案治疗有86例获治愈,总治愈率高达94.51%.此三联化疗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27.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占7.4%,Ⅲ度恶心呕吐占19.8%,Ⅲ度腹泻占2.4%,Ⅰ度肝功损害占2.1%,在19.69%的疗程中发生口腔溃疡,其中Ⅲ度占8.36%.结论 5-Fu、MTX、VP16-213联合方案治疗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达满意的临床效果,对其他药物耐药或复发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安瑞芳;王姝;白晓琴;朱克修;张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胰腺癌先行动脉灌注化疗,2周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5~6Gy,共7~8次.结果有效率(CR+PR)为7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6.7%.结论动脉灌注化疗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对胰腺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贾锋;马龙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hepatitis C virus core gene,HCV C基因)调控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构建成功的HCVC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CV-C和空载体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共转染人胆管正常上皮细胞(human normal biliary epithelial cells,BEC)和胆管癌细胞QBC939,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转染后细胞内hTER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cDNAHCV-C在BEC和QBC939细胞中的转染率为16%和32%,转染HCV C基因的BEC组表达hTERT mRNA,而转染空载体的BEC不表达hTERT mRNA;表达HCV C蛋白QBC939中hTER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组.结论转染的HCV C基因可以上调hTERT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有关.
作者:李志花;陈汝福;谢德荣;林显敢;姚和瑞;陈岱佳;梁新文;刘天浩;江志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肾胚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科实体肿瘤,该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WT1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WT1cDNA导入G401细胞,研究WT1基因对G401细胞生长凋亡及致瘤性的作用.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WT1基因在肾胚瘤中的表达、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G401细胞的凋亡情况、并且对G401的致瘤性进行分析,探讨WT1基因在肾胚瘤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WT1 cDNA可诱导G401细胞凋亡,并且使其致瘤性有所降低.结论该结果为确定WT1在肾胚瘤病因方面的作用、为肾胚瘤的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胡兰;姜又红;舒红;魏雷震;任常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听力的变化.方法对63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纯音测听检测听觉功能.结果鼻咽癌初次放疗对内耳感音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中耳传音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鼻咽癌所致听力下降通过放疗可使听力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
作者:黄志刚;钟小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联合化疗药物腹腔内灌注对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穿刺灌注白花蛇舌草、顺铂与单用顺铂疗效对照.结果白花蛇舌草+顺铂组40例,有效率60%,化疗组顺铂41.7%(P<0.05).结论腹腔灌注白花蛇舌草+化疗药物,疗效明显优于腹腔单纯灌注化疗药物,白花蛇舌草腹腔内灌注不失为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罗丽莹;张涵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myc和p7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NSCLC40例,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myc和p7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myc和p7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在肺支气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myc蛋白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支气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73蛋白在上述两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myc和p73蛋白在肺鳞癌与腺癌的同类癌蛋白阳性表达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myc和p73蛋白在肺癌中高、中、低分化阳性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蛋白阳性表达比较:C-myc阳性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p73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C-myc与p73两者具有相关性(rn=0.6537,P<0.01).结论 C-myc和p73表达上调均可能是NSCLC发生的重要因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C-myc和p73具有协同作用,推测两者具有诱导细胞增生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p73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和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推测p73上调可能促进肺癌的浸润与转移,这一基因变化可作为肺癌恶化进展、预后不良的动态监控标志物.
作者:李奇志;张胜名;毛永荣;刘铭球;吴建平;吴昌明;李蓓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呈年轻化趋势.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病例的增加和综合治疗的进展,患者多能长期生存,甚至获得治愈,乳腺癌是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佳的实体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国内治疗乳腺主要的手段.因此,乳房缺如(全切除)或乳房毁形(部分切除)的病例持续增加,形成了术后长期生存与心理压力的巨大反差.有资料显示,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乳腺肿瘤切除加放疗或单纯乳房切除的患者[1].国内研究还显示,41.94%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对乳房再造持积极态度,要求乳房再造的患者呈增多趋势[1].截止目前,乳房再造是唯一能解决由乳房切除引起自我形象改变的途径和恢复女性第二性特征的手术[1].
作者:余建军;温景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健择、卡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对50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健择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卡铂3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对照组足叶乙甙0.1/m2第1、2、3天静脉滴注,卡铂3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3周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25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56%,中位缓解期3.8 月;对照组25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7例,有效率36%.结论健择、卡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好.
作者:许真;严丽;陈玲;寇长元;崔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放射肿瘤学科的不断发展,治疗照射技术日趋复杂和精细.在治疗计划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避免,除采用固定器外,激光定位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使激光定位灯发出的激光线束误差小,使摆位简捷、方便、精确、重复性好,校正激光定位灯的方法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简易方法,现整理如下,请广大同行参考.
作者:谷晓华;陈国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其治疗手段往往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女性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需更多的关怀与支持,使患者能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使晚期恶性妇瘤患者在尽可能少的痛苦中走完人生旅程.现将我科2001年9月~2003年9月收治的105例恶性妇瘤患者在施行临床护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整体护理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敏;李桂肖;孙小茹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