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莱特辅以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158例

周红霞;王佳宏;王晓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康莱特, 护理
摘要:目的报告158例联用康莱特介入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提出介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以及静脉滴康莱特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护理配合,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本组病人护理中未见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用康莱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减轻病人癌痛、缩小肿瘤、减轻化疗副作用;介入术前、术中、术后及静滴康莱特的护理配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行弓上胃食管单层吻合术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行弓上胃食管单层吻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7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食管胸中段癌和食管胸下段癌16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154例,姑息性切除13例,切除率100%.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4例,包裹性脓胸2例,返流性食管炎8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9%(15/167),无吻合口狭窄及乳糜胸病例发生.结论该术式操作方便,食管病变能得到较大范围切除,吻合口周围松弛,上下通畅,血运佳,符合生理要求,疗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何宗战;向佐敏;杨运启;王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放疗加辅助治疗治疗溃疡型食管癌

    溃疡型食管癌是放疗抗拒性的肿瘤,其疗效差,且易穿孔.对禁忌手术治疗的患者如何提高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是当前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我院从1996年8月至1998年2月,对80例溃疡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放疗加辅助治疗,40例行单纯放疗,放疗加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高飞;赵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端粒酶逆转录酶、P53、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P53、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取自手术切除及肺穿刺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组织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端粒酶逆录酶、P53、PCNA的表达,并取癌旁肺组织10例作对照.结果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P53、阳性率分别为78.3%(47/60)和53.3%(32/60),PCNA的指数为58.63±10.61.癌旁组织依次为0%(0/10),10%(1/10)和30.3±7.3,(P<0.01);在鳞癌中的表达依次为72.7%,51.5%,57.78±10.68;在腺癌中的表达依次为88.2%,52.9%,59.18±11.47;在腺鳞癌中依次为80%,60%,61.2±10.67,(P>0.05).临床分期的关系为:Ⅰ期依次为71%,35.5%,55.74±10.71;Ⅱ期为87.5%,70.8%,59.79±9.14;Ⅲ期为80.4%,80.1%,71.6±7.31.(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为89.7%,60.9%,61.72±9.74;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例中为67.7%,38.7%,55.74±10.71,(P=0.028);病理分化较高组织中的表达为70.4%,29.6%,55.63±9.72,分化中等的为84.2%,68.4%,58.26±10.26,分化较低的组织中为85.7%,78.6%,64.93±10.76,(P=0.028).结论端粒酶逆转录酶、P53、PCNA与肺癌组织有显著关系,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之间有正相关性,而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作者:刘东华;胡华震;黄文斌;王莹;张丽琴;徐国祥;张菊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性别对肺癌术后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各种特征和手术治疗后生存率,性别对肺癌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2000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1242病例,其中女性病例337例(27.1%),对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肿瘤直径、位置、吸咽习惯、术前、术后CEA、Brinkman index可能影响生存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女性病人有如下特征:年龄相对低,女:男=62.5:64.1;腺癌发生率高,女:男=86.0%:48.3%;肿瘤直径小,女:男=32.7mm:38.3mm;周围型更常见,女:男=71.8%:50.6%;有吸咽史686例,女:男=12.8%:91.4%;完全切除相对低,女:男=79.6%:85.2%.相同条件情况下,女性完全切除后的生存率比男性长.女性术后癌胚抗原(CEA)阴性对预后的预测相对男性更有意义.然而女性术后CEA阳性则反之.相同条件下,女性≥60岁生存率比男性长,而<60岁的反之.结论一旦肿瘤完全切除,女性生存率较长,部分可能受预期寿命长影响有关.然而,女性非小细胞肺癌外侵率高,切除率相对男性病人低.

    作者:施民新;许广照;高俊;樊天友;王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化疗配合平消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附28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配合EMM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总结1997年到2001年资料共128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70例,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EMMP化疗同时口服平消胶囊,观察疗效,毒性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7.2%,对照组为42.9%(P<0.05),血液学毒性治疗组轻且恢复快(P<0.05),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配合化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提高生存率,是有效的辅助用药.

    作者:惠双;万里新;屈中玉;孙晓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7例四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A125、CA242、CA15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P<0.05),肺癌Ⅳ期患者血清三种肿瘤标志物含量明显高于Ⅲ期(P<0.01或P<0.05),宫颈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宫颈癌Ⅳ期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Ⅱ、Ⅲ期(P<0.05),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鼻咽癌患者(P<0.05).血清CA125敏感性高低依次是肺癌>NHL>宫颈癌>鼻咽癌(P<0.05).结论血清CA125 CA242、CA153水平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孙延亮;赵帆;胡湘军;肖拥军;周养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吉粒芬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

    目的探讨吉粒芬对鼻咽癌患者升白细胞的作用.方法抽取60例患者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进行治疗后观察.对白细胞总数分析用有效率和均数的χ2和t检验.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增加总有效率91.2%,对照组为42.1%,二组有显著差异(P<0.001)白细胞均值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吉粒芬对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邱素芳;杨凌;张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生场热疗与胸腔药物灌注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内生场热疗与胸腔药物灌注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病人分为热疗加灌注化疗联合组和单纯灌注化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统计以卡方检验.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8.2%(15/17),对照组有效率55.6%(10/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热疗结合胸腔内药物灌注,提高了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介.

    作者:张泉;李燕;杨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胫骨成骨肉瘤的保肢治疗

    目的探讨胫骨成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方法对1992年~2001年收治的胫骨成骨肉瘤75例,采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辅以手术前、后化疗及术后免疫治疗,并按Enneking标准评价肢体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4.5年,术后6个月~2.2年内因肿瘤转移而死亡者17例,存活58例,存活率77.3%.存活者中,3例因局部复发而截肢,1例复发者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植骨融合.对58例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优39例;良15例;因复发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融合者可;3例截肢者配带假肢功能差.结论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胫骨成骨肉瘤,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安全、有效,可望普及推广.

    作者:张杏泉;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TSGF与AF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PLC患者33例检测血清TSGF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AFP水平,对两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LC患者血清TSGF明显高于对照组(63.89±11.40vs.53.47±4.95u/mll,P<0.05);AFP与TSGF呈高度正相关(r=0.644,P<0.05).结论TSGF是一项较AFP更为敏感的PLC血清指标,特别对AFP阴性患者可显著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朱波;万里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初步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对一线治疗无效的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从2002年5月至2003年3月应用平消胶囊联合其他常用化疗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2例,小细胞肺癌11例.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68.2%,血液毒性:WBC减少为68%,其中Ⅲ度占13.3%,无Ⅳ度反应.PLT减少为59%,其中Ⅲ度占9.1%,无Ⅳ度反应.无严重非血液毒性.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平消胶囊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小细胞及非细胞肺癌获得68.2%的疗效并且未有明显的血液及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是有效、经济和安全的.

    作者:李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在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2002年5月~2003年8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化疗科采用美国ARROW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通过留置细导管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21例,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妹兴;王中吉;陶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93例扁桃体鳞癌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鳞癌治疗方式.方法本院自1987年到1996年共收治扁桃体鳞癌9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扁桃体鳞癌预后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等诸多因素相关.本院采用根治手术+术后放疗的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扁桃体鳞癌22例,5年生存率达68.18%.结论治疗除早期病例可考虑行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外,中晚期病例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郑雄;陆伟;林秀安;欧阳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贲门癌组织P53、P2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53、P2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贲门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1例贲门癌组织进行P53、P21和CD44V6蛋白的测定.结果贲门癌组织中P53、P21和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5.6%、53.6%和41.4%,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CD44V6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53、P21和CD44v6蛋白阳性者预后比其阴性者差.结论P53、P21和CD44v6蛋白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贲门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可能还存在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陈万源;毛伟敏;倪型灏;陈国平;孙文勇;赵力;张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家族性大肠癌1例报告

    1 病例摘要患者,男,46岁,因右侧腹痛、肿块伴不全梗阻于2001年6月手术,诊断右结肠腺癌术后正规HLFP化疗(羟喜树碱10mg 1d~5,亚叶酸钙100mg d1~5,DDP20mg d1~5,5-Fu3g/m2化疗泵持续96小时)4周期,1年后局部复发,并伴肝转移.患者之大哥:1999年50岁因右侧结肠腺癌手术,术后4月去逝.患者之二哥:44岁时发现直肠癌晚期末及手术死亡.患者父亲:46岁时便血腹痛,诊断为结肠癌,未手术死亡.

    作者:徐天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一代铂类药物-奈达铂研究进展

    奈达铂名为顺式-乙醇酸-二氨合铂,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铂类注射制剂,1995年6月在日本获准上市.奈达铂的英文名字为Nedaplatin,商品名为Nedaplait、Aqupla,因为其易溶于水(aqua)和铂类(platin)化合物而命名.该药已经由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国产化,商品名为捷佰舒.进入细胞后,甘醇酸脂基上的醇性氧与铂之间的键断裂,水与铂结合,导致离子型物质(活性物质或水合物)的形成.然后,断裂的甘醇酸脂基配基变得不稳定并被释放,产生多种离子型物质,与DNA结合而阻碍DNA复制,而发挥其抗肿瘤效果[1].奈达铂的毒性谱与顺铂不同,其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80%,血液学毒性较顺铂高,肾毒性和胃肠道副反应较顺铂有所降低[2].现就其药理学等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汾;李树业;孟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爱迪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胸腹膜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爱迪注射液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先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尽量抽取积液后,将爱迪注射液50ml缓慢注入患侧胸膜腔或腹腔内,每周2次,疗程为3周.结果共治疗25例,CR1例,PR9例,SD5例,PD10例,有效率40%(10/25).结论爱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一定的疗效,而且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副作用少,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刚;周朝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超分割放疗结合同期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放化疗同步与放化序贯2种方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60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放化疗同时进行组(治疗组)和放化疗序贯进行组(对照组).治疗组放疗采用超分割方法,每次1.2Gy,2次/天,间隔4~6h,5天/周,总剂量为69.6Cy.化疗采用卡铂100mg+VP-16 100mg,每周1次,共5~6周.对照组放疗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每次2Gy,每天1次,每周5天,共6周,总剂量为60Gy,化疗於放疗前和(或)放疗后1个月进行,采用MVP方案(MMC10mg第1天,VDS3meg/m2第1~3天,DDP30mg/m2第1~3天)2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其中CR6.7%(2例),PR 56.7%(1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及胃肠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3%(23/29)、72.4%(21/29)、75.9%(22/29),均高于对照组的30.0%(9/30)、46.7%(14/30)、33.3%(10/3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分割放疗结合同期化疗治疗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辉;钟军;熊建萍;徐建华;康恭礼;刘明之;龚小昌;汤轶强;邬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7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总结1997~2002年我院应用中药关节腔注射及手术结合治疗的17例患者,随访半年~3年.结果12例肿痛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无复发;5例好转,肿痛明显减轻,但过累后仍感疼痛,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具有以下优点:①疗效明显提高.②减少复发率.③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党省民;郑江;胡亚军;李三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康赛迪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康赛迪(R)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生存质量疗效研究.方法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有影像学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结果近期疗效:对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统计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康赛迪(R)能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向华;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