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氧化二砷联合TNP-470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影响

王耀;秦叔逵;刘琳;赵伟

关键词:As2O3, TNP-470, 裸鼠, 原发性肝癌
摘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烟曲霉的提取物烟曲霉醇(TNP-470)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转移模型(HCC)-LCI-D20原位移植瘤裸鼠32只,随机分4组(每组8只)给药:As2O3联合TNP-470组、As2O3组、TNP-470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给药21天后,对裸鼠移植瘤大小、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结果进行观察.结果:As2O3组、TNP-470组及联合组的平均瘤重及平均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计算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值:瘤重CDI(0.95)<1,体积CDI(0.89)<1,两药有协同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As2O3组抑制移植瘤VEGF、EGFR的表达;TNP-470组抑制移植瘤EGFR的表达,对移植瘤VEGF的表达无影响;联合组明显抑制移植瘤EGFR的表达,抑制移植瘤VEGF的表达作用等同As2O3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光镜、电镜下观察结果有意义;各用药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MV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s2O3联合TNP-470协同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血管新生,能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氧化二砷联合TNP-470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烟曲霉的提取物烟曲霉醇(TNP-470)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转移模型(HCC)-LCI-D20原位移植瘤裸鼠32只,随机分4组(每组8只)给药:As2O3联合TNP-470组、As2O3组、TNP-470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给药21天后,对裸鼠移植瘤大小、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结果进行观察.结果:As2O3组、TNP-470组及联合组的平均瘤重及平均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计算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值:瘤重CDI(0.95)<1,体积CDI(0.89)<1,两药有协同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As2O3组抑制移植瘤VEGF、EGFR的表达;TNP-470组抑制移植瘤EGFR的表达,对移植瘤VEGF的表达无影响;联合组明显抑制移植瘤EGFR的表达,抑制移植瘤VEGF的表达作用等同As2O3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光镜、电镜下观察结果有意义;各用药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MV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s2O3联合TNP-470协同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血管新生,能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

    作者:王耀;秦叔逵;刘琳;赵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分析(附6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内死亡的原因.方法:对112例食管癌手术后围手术期内死亡病例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死亡病例中,3例死于ARDS,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吻合口瘘致水电解质紊乱、胸腔感染.结论:食管癌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肺部及心脏并发症为其主要死亡原因,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孝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局部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初探

    目的:对局部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方法、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探讨.方法:50例病例分为3DCRT组(三维适形放疗)和CF组(常规等中心三野放疗),比较其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3DCRT在摆位、剂量分布、正常组织损伤等方面均优于CF组.讨论:3DCRT方法在食管癌放疗中既可增强疗效又减少了毒副作用,是一种食管癌放疗的较好方法.

    作者:宋文军;张志新;周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survivin启动子调控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的干涉作用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表达的肿瘤特异性封闭作用.方法:合成针对人stathmin基因的siRNA cDNA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经BamHI和HindIII双酶切后的pSilencer4.1-CMV neo真核表达载体.PCR扩增suvivin基因启动子并测序,用EcoRI和BamHI分别双酶切,连接至经相同内切酶消化的载体,获得survivin启动子调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入HeLa细胞,G418筛选.RT-PCR扩增stathmin基因,检测其对stathmin基因表达的干涉效果;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HeLa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RT-PCR结果显示所构建的干涉载体可有效封闭stathmin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Hale细胞在stathmin siRNA作用下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survivin基因启动子调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有效地封闭HeLa细胞中stathmin基因表达并使HeLa细胞阻断于G2/M期,为以stathmin基因为靶点的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王燕;吴冰;苏海川;高萍;林芳;刘丽;任继鸿;赵辉;张惠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长春花碱(NVB),顺铂(DDP)静脉化疗与热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22例)仅予常规NP方案化疗,28天为一周期,完成2周期,热化疗组22例使用NP方案化疗联合射频热疗,每周热疗2次,共12次.结果:热化疗组PR 9例,有效率41%,单纯化疗组PR6例,有效率27%,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相似,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以及胃肠道反应.结论:NP方案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便、安全,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成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95%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尽管肝癌的临床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其术后高复发和高转移率,治疗预后不佳,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仍高居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第二位.

    作者:丁睿;窦科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

    人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会经常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应激过程,而长期的心理应激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癌症虽然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引起,但在这多种因素之中,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因素是通过影响机体内分泌和脑神经介质,进而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癌症发生、进展.

    作者:惠起源;魏晓萍;高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在头颈癌放疗后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头颈癌放疗后因肿瘤复发进行挽救性手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7例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了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颈淋巴结清扫,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7例移植的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出现切口裂开,愈合困难.结论:在头颈癌放疗后手术中,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涛;周顶斌;缪爱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对卵巢癌细胞skov3耐药性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阿霉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产生耐药性的过程中米非司酮所起的作用.方法:在阿霉素诱导skov3产生耐药过程同时使用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产生出各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与阿霉素诱导后的skov3细胞亚株,免疫组化SP法观察各细胞亚株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情况;MTT法及annexin V-FITC/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亚株死亡率及凋亡率;以罗丹明123(Rohdamin 123,Rh123)作为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细胞亚株胞内罗丹明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亚株的P-gp含量.结果:诱导过程中使用米非司酮使诱导后的skov3的P-gp表达降低;胞内罗丹明蓄积增加并可以提高同浓度阿霉素诱导后的细胞致死率及凋亡率.结论:米非司酮可以减慢卵巢癌耐药性的表达.

    作者:史欣;辛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格拉司琼与恩丹西酮防治食管癌术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格拉司琼与恩丹西酮防治食管癌术后患者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研究439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格拉司琼和恩丹西酮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吻合口位于颈部患者比位于胸内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格拉司琼对化疗后急性(1 d)恶心、呕吐有效率为81.6%,延迟性恶心呕吐(2~5d)的有效率分别为75.0%、64.2%、60.8%、56.1%.恩丹西酮对化疗后急性恶心、呕吐有效率为71.4%,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8.7%、57.7%、52.0%、47.1%,两组差异显著(P<0.05),格拉司琼治疗效果优于恩丹西酮.两者不良反应基本相似.结论:格拉司琼对于防治食管癌术后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较好.

    作者:张瑞;王英禹;周勇安;程庆书;孙晓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的克隆性状态与HPV感染的关系

    目的: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克隆性状态的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以及类型,探讨不同克隆性状态的CIN与HPV感染的关系,明确HPV(特别是高危型HPV)在单克隆性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4例CIN Ⅰ标本(2例单克隆性增生、22例多克隆性增生)、20例CINⅡ标本(13例单克隆性增生、7例多克隆性增生)、19例CINⅢ标本(均为单克隆性增生)HPV16/18、HPV6/11的表达状况.结果:34例单克隆性增生CIN中HPV16/18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0/34),HPV6/11的阳性表达率为26.5%(9/34),两者均为阳性5.9%(2/34),两者均为阴性20.6%(7/34);29例多克隆性增生CIN中HPV16/18的阳性表达率为10.3%(3/29),HPV6/11的阳性表达率为24.2%(7/29),两者均为阳性6.9%(2/29),两者均为阴性72.4%(21/29).结论:单克隆性增生CINHPV16/18感染率明显高于多克隆性增生CIN(P<0.01).HPV16/18感染是诱发单克隆性增生CIN重要因素.HPV16/18可能通过引起宫颈鳞状上皮的克隆性增生,促进细胞的转化和增殖,导致CIN的发生,并终引起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朱少君;张伟;王姝妹;李艳红;巩丽;韩秀娟;兰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2-calpo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H2-calponin在胃癌原发灶、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探讨H2-calponin与胃癌发生、分化程度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为对照进行染色以观察H2-calponin的表达分布和定位情况.结果:H2-calponin在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粘膜炎(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56.7%、66.7%、58.6%,无显著统计学差异.H2-calponin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有浆膜浸润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浆膜浸润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组织分化等因素无关(P>0.05).肿瘤细胞中H2-calponin均表达于细胞质中.结论:胃癌组织中H2-calpon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H2-calponin可能与胃癌的转移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颖;靳海峰;李晓华;雷婷;白飞虎;吴开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行EPOCH方案化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CR 9例(30%),PR10例(33.3%),总有效率63.3%(19/30).结论:EPOCH方案是治疗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解救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感,化疗后的护理使治疗能顺利完成,增强了治疗效果.

    作者:向丽娥;鲁明骞;徐光川;房民琴;田玉凤;王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切除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186例Ⅰ、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7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89例)手术切除ICBN,两组术后均行康复运动.结果:经随访6个月,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异常分别为15.5%及77.5%,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1.6%及86.4%,有显著区别.试验组上肢麻木和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楠;朱江;宋张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相关性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遗传学表达机制,也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胃癌的发生是多阶段、多因素异常累计的结果,其中基因的甲基化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关系密切.这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关系进行阐述.

    作者:轩菡;顾康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细胞因子协同活化的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协同活化的T细胞抗肿瘤的活性.方法:采用CD3AK法,CD3/CD28共刺激法,CIK法,并作细胞扩增能力检测.测定刺激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刺激后的T细胞表型变化.结果:抗CD3单克隆抗体可通过CD3成分启动T细胞,使淋巴细胞表型发生变化,联系细胞因子诱导的T淋巴细胞能有效提高T细胞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活性,CIK方法诱导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能保持良好的扩增活性.结论:不同细胞因子协同活化的T细胞抗肿瘤活性不同,CD28联合CD3诱导的T细胞抗肿瘤活性较高,CIK法效果好.

    作者:方慧云;程伟民;季明芳;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食管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的研制与考评

    目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问卷表QLQ-OES18为蓝本来研制其中文版,并对其进行考评.方法:通过量表的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制定出中文版的QLQ-OES18,并通过考查133例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对量表进行评价.对EORTC QLQ-OES18中文版量表主要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三方面的考评,采用克朗巴赫系数考察内部一致性;计算各个领域及方面间相关系数来分析量表的内容效度;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第1、2次测定及第1、3次测定得分均数的比较,考察量表的区分效度.结果:EORTC QLQ-OES18显示出较好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鉴别能力,能显示出化疗带来的生存质量改变.各领域内部一致性的信度都在0.61以上;各条目与其领域的相关系数值在0.6以上.结论:QLQ-OES18显示出较好的心理测定学和临床有效性,可推荐其与核心量表QLQ-C30联用,用来评估化疗后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皖湘;钱勇;陈振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蛋白激酶C激活剂及抑制剂对紫杉醇耐药的卵巢癌细胞中P-糖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PKC(protein kinase C)激活剂及抑制剂对紫杉醇诱导的卵巢癌耐药细胞系A2780/Taxol中P-gp(P-glyco-protein)的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P-gp和PKC-α在耐药细胞A2780/Taxol及其亲本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KC激动剂佛波脂(PMA)和抑制剂十字孢碱(SP)作用后P-gp在2种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以罗丹明123(Rohdamin 123,R123)作为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A及SP对细胞膜P-gp功能的影响.结果:P-gp在耐药细胞A2780/Taxol中呈阳性表达,在亲本细胞中不表达;PMA处理细胞,细胞内R123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低,Pgp的功能增强而表达量无明显变化;SP处理细胞,细胞内R123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加,Pgp的功能减弱而表达也无明显减少.结论:PKC通过对P-gp功能的调节而参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的形成.

    作者:任睿;辛晓燕;刘淑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研究进展

    适形放疗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主要手段.文章就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技术要点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勇;周道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颅底肿瘤的术式选择及颅底重建

    目的:探讨前颅底肿瘤的手术方式及术后颅底缺损重建技术.方法:对25例前颅底肿瘤患者根据原发肿瘤的生长部位和颅内外受累的情况,分别采用冠状切口经额颅内入路手术、鼻侧切开或扩大鼻侧切开术或颅面联合手术,采用带蒂骨膜瓣或帽状腱膜骨膜瓣重建颅底缺损.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改善,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至13年,存活1年以上者22例,3年以上者12例,5年以上者9例,10年以上者3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9/16)、37.5%(3/8).结论:术式选择取决于原发肿瘤的生长部位和颅内外受累的情况;颅面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带蒂帽状腱膜骨膜瓣可用于较大颅底缺损的重建,具有安全、取材方便、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莫立根;曾先捷;杨剑波;李伟;韦正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