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关节内骨折围手术期系统康复临床研究

闫汝蕴

关键词:康复, 四肢, 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效果.方法 四肢关节内骨折患者137例,于伤后7~10天实施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从入院后即开始实施系统康复治疗;随机选择116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自行锻炼).结果 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平均康复疗程(7.2±4.6)周,131例(95.6%)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完全恢复伤前工作,6例患者并发关节僵直,无一例因早期康复治疗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废用性骨质疏松;对照组8例(24.1%)患者术后并发关节僵直须行二次关节松解手术.结论 四肢关节内骨折实行围手术期、个性化、系统性康复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使伤肢功能障碍降低到低程度,从而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骨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脑萎缩CT动态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继发的脑容量改变、脑萎缩CT表现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轻中度(GCS≥9)TBI患者伤后1年内动态CT,利用脑容积计算机自动定量检测法,测定脑实质容量分数(VBP)变化,并对29例脑室扩大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与正常人群29例的CT表现比较.结果 TBI组两个时间点患者的VBP 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5.19±1.78)%和(-1.18±1.62)%, P = 0.022.脑萎缩CT表现为脑室扩大而脑室周围无低密度区,脑室扩大分流术前后脑实质容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轻中度脑损伤后脑萎缩发生率增高,发生的脑萎缩为全脑性的,手术治疗对脑实质容量和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不佳.

    作者:邹学林;谭海斌;陶客言;石军;陈光林;赵宇翔;牟儒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估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高龄患者使用DHS内固定,对围手术期、手术操作、术后治疗及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骨折均愈合,优42例,良31例,可5例,髋关节优良率93.6%.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只要围手术期处理得当、操作规范,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青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指套水囊止血法用于上颌窦根治术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上颌窦根治术的止血方法 .方法 对上颌窦根治术11例患者采用无菌手套指模水囊填塞窦腔止血,术后测量下鼻道窗孔大小.结果 手术均有效止血,黏膜反应轻.隨访1年,11例患者下鼻道开窗通畅,其中8例窗孔大于1 cm×1 cm,3例窗孔大于0.5 cm×1 cm.结论 指套水囊上颌窦根治术止血,患者耐受性好,对防止术后下鼻道窗孔封闭有一定作用.

    作者:胡敏;张玉琳;李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卒中理疗方案选择

    康复治疗应贯穿于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全过程,本文重点介绍脑卒中各期的康复目标及理疗方法 .

    作者:潘福琼;杨玉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体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早期体位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96例急性偏瘫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做常规治疗、神经内科整体护理和功能康复锻炼,实验组入院后第1天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体位护理能减轻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朱桂香;周生芬;陈善宏;常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米诺环素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TB微生物分析系统的药敏试条对225株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进行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红霉素的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对108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进行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头胞他定、亚胺配南药敏试验,按照CLSI2005年药敏试验执行标准判断其结果 .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它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86%、94%、89%、86%、8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敏感率分别为53%、38%、2%、62%、90%.结论 米诺环素对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作者:刘华;向旭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白血病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报告

    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可有效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无病生存率,但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大剂量HDMTX治疗ALL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景清;李戈;季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损害的语言及吞咽障碍诊治新进展

    失语症和吞咽障碍是目前临床上脑损害患者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本文重点介绍国内外关于失语症的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新进展,以及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功能检查和康复训练新进展,以便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陈卓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预后

    本文重点介绍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神经恢复及行走功能预后,同时阐述运动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及提高远期康复目标的新治疗方法 .

    作者:许光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筛查和健康教育在防治妊娠糖尿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筛查(糖筛)及健康教育在防治妊娠糖尿病(GDM)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产科门诊孕妇6 147例进行糖筛和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结果 糖筛查试验(GCT)异常者1 360例,GDM 136例,对GDM孕妇进行饮食指导及定时监测血糖,仅有3例需要应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其余全部通过单纯性饮食控制血糖.健康教育前后GDM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 糖筛及健康教育有利于GDM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实施饮食管理,对提高防治GDM的知识水平和自控能力,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芦新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斑蝥致儿童急性肾功能损伤5例报告

    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救治5例被狗咬伤服用斑蝥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维群;郭爱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 有剖宫产手术史因妇科良性疾病再次开腹患者106例,其中曾行新式剖宫产术54例为Ⅰ组,曾行传统剖宫产术52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粘连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腹腔粘连重、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影响比传统剖宫产术大.

    作者:聂敦利;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家庭氧疗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缓解期肺心病低氧血症患者61例,均接受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家庭氧疗(氧疗组)30例,双侧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 L/min,氧疗时间10~15 h/d;未进行家庭氧疗(对照组)31例.治疗前、治疗1年及2年分别测定周围血象、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分.结果 治疗2年后,氧疗组死亡7例,病死率23%;对照组死亡11例,病死率3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氧疗组在治疗1年和2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年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年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P < 0.05);氧疗组1年和2年后心电图RV1+SV5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年和2年后心电图RV1+SV5均高于治疗前(P < 0.05),2年后高于1年后(P < 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1年和2年后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治疗前下降(P < 0.05),2年后低于1年后(P < 0.05);2年后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内径较治疗前减小(P < 0.05),对照组1年和2年后的右心室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大于治疗前(P < 0.05),2年后mPAP较1年后增加(P < 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入A组(参松养心胶囊4粒tid)、B组(倍他乐克12.5~25 mg tid)、C组(参松养心胶囊4粒tid+倍他乐克12.5~25 mg tid ),治疗8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65.7%、B组总有效率68.6%、C组总有效率82.8%,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P < 0.05);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干痛、干咳、便结等.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各种原因的室性早搏都有良好的疗效,与β-阻滞剂合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秦方;闫亚非;吴时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2例加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62例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

    作者:刘宗庆;阮晓兵;黄桂荣;赖龙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患者265例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65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合理氧疗、正确的处理伤口等措施维持患者的呼吸与循环.结果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46例,占92.8%,中度残疾8例,占3%,重度残疾3例,占1.1%,持续性植物生存1例,占0.3%,死亡7例,占2.6%.结论 快速、准确、有效、有序护理能提高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王端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源性腺样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0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X射线表现病变呈单房性透明阴影,含未萌出的牙齿,部分囊性肿瘤囊壁内衬立方上皮、扁平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增殖并突入囊腔内,并查见类似于前成釉细胞的立方状或柱状上皮细胞所增生形成的条索状或筛孔状结构.结论 牙源性腺样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治疗结果 等方面均有其独立的特点.

    作者:韩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妇科活检小标本制片程序的改良

    随着妇产科活检的增多,常规制片法在微小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中呈现出一些不足之处.为了给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报告,笔者对制片程序进行了改良,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绥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CA125测定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标记物CA125的水平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恶性卵巢肿瘤88例(Ⅰ组)、良性卵巢肿瘤34例(Ⅱ组),正常人24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测定各组术前血清中的VEGF与CA125的水平.结果 Ⅰ组VEGF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Ⅱ组及对照组(P < 0.01);Ⅰ组(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与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组(Ⅰ~Ⅱ期)(P < 0.01);血清VEGF组织类型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血清CA125组织类型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 血清VEGF、CA125的水平与卵巢肿瘤的恶性行为有关,作为诊断卵巢肿瘤具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孙红兵;谢兰;岳军;陈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日常保养和故障排除

    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由液流、激光和电路及机械系统几个基本部分组成,能替代显微镜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快捷、准确定量,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现结合使用过程中的经验,介绍该仪器的日常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作者:李玉芹;滕飞鹏;熊志刚;喻奇燕;宋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