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靳丽珍

关键词:子宫肌瘤, 平消胶囊, 治疗
摘要:我们在应用平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疗效,现在总结报告如下.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表达水平与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及CEA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8例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CEA的表达水平,根据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分组,分别比较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并比较单检与联检VEGF、CEA在诊断大肠癌肝转移中的价值.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CE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肝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联合检测血清VEGF、CEA对诊断大肠癌肝转移的敏感性可达89.5%.结论:VEGF和CEA与大肠癌的病情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密切相关性,临床上,血清VEGF、CE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了解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禹立霞;任伟;钱晓萍;邹征云;刘宝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间隙连接蛋白32和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Cx32,Cx43基因表达水平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分析Cx32和Cx43基因在不同分化类型胃癌细胞株GES-1、N87、BGC-823中的表达,并分析该基因表达对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影响.结果:在Cx32表达谱中,N87、BGC-823与GES-1相比明显低表达甚至缺失(P<0.05),N87与BGC-823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Cx43表达谱中,BGC-823表达均低于低转移潜能细胞株GES-1和N87.结论:Cx32、Cx43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雯;刘丹;张波;周红凤;吴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行CEF方案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32例;阳性对照组(化疗+胸腺肽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24例.对三组患者外周血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予以观察对比.结果:化疗前后,实验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患者化疗毒性,是配合化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药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作者:朱琨;李康;党诚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Ⅰ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作者:曲文志;涂巍;于作夫;赵曼;金光华;王勤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1例并文献回顾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报道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头颅CT表现为右侧额骨及顶骨局部骨质缺损,右侧大脑半球多囊性占位性病变.组织学表现为梭形肿瘤细胞,形似纤维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排列呈束,编织样.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呈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S-100蛋白阳性.结论: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发生于婴幼儿的脑部肿瘤,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姚丽;巩丽;张伟;尚凤霞;朱少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药在放射性肺损伤防护中的作用

    由于肺组织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照射,致使许多患者发生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这不但限制了肿瘤靶区辐射剂量的提高从而影响放疗的疗效,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对于放射肿瘤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发病的细胞因子机制、中医药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其实验室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王景娜;刘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h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刺激因子[1].

    作者:王立君;林成海;谢春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电视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研究(附87例)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1年1月-2007年6月底我院行电视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肾上腺肿瘤中,经后腹腔途径8l例,经腹途径6例;6例中转开放.结论: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经后腹腔途径优于经腹腔途径.后腹腔入路虽然技术难度较大,但手术效果优于经腹人路.肿瘤小于6cm,肿瘤无转移、无局部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浸润和黏连均适合行腹腔镜手术切除.

    作者:张运涛;袁建林;杨力军;邵晨;秦卫军;刘贺亮;张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在58例肺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1)mRNA在58例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58例肺腺癌蜡块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1hRl mRNA的表达.结果:TrxR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组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小于3cm,3cm-5cm之间及大于5cm的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xR1 mRNA的表达与肺腺癌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薇;王君丽;石玉枝;周小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生活质量评价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包括牛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在肿瘤治疗领域中,QOL评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决策、治疗效果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评定、肿瘤药物效应评价等方面,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终点之一.

    作者:程志祥;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胃癌组织hMLH1启动子甲基化是造成其蛋白表达降低的主要原因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诊断明确且未经放化疗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41例及同病例癌旁黏膜.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hMLH1蛋白表达情况.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标本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胃癌组与癌旁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4%(24/41)和80.49%(33/41)(P<0.05);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80.49%(33/41)和24.39%(10/41)(P<0.05);完全甲基化率分别为41.46%(17/41)和19.51%(8/41)(P<0.05);部分甲基化率分别为39.02%(16/41)和4.88%(2/41)(P<0.05).无论胃癌组织还是癌旁组织,完全甲基化病例均出现hMLH1蛋白表达缺失,部分甲基化病例和启动子未甲基化病例均有hMLH1蛋白表达.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胃痛患者性别、年龄、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hMLH1蛋白表达降低的主要原因;胃黏膜hMLH1蛋白表达降低有助于胃癌的预警.

    作者:刘志敏;刘丽娜;王彦;李梅;冯璐;吕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江阴市2002年-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江阴市近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人群分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发病并确诊为恶性肿瘤或白血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2年-2006年江阴市恶性肿瘤标化总发病率为194.92/10万,其中男性220.35/10万、女性132.45/10万;发病率顺位依次为: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卵巢癌、白血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不同性别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由45岁起迅速上升.结论:江阴市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防控制应以中老年人群为重点.

    作者:洪淇;宋山;朱爱萍;匡培青;周平南;徐轶;翟新华;王卷霞;沈伟生;陈华;耿雪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整合素β1与肿瘤的转移

    整合素β1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整合素β1参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β1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简要综述.

    作者:刘鹏飞;张剑青;冯义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亚砷酸(As2O3)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As2O3联合ATRA治疗初治APL患者16例,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点滴,持续4h,1次/d;ATRA40-60mg/d,分2次口服,观察完全缓解(CR)率,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获得CR,CR率93.8%,获得缓解时间(27.3±3.6)d,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初发APL患者疗效好,能缩短CR的时间,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朱贵华;林圣云;李秀梅;韩秀华;庄万传;胡致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附34例报道)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常用于肿瘤患者,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输液方便.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盲穿的,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易失败.自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我科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大大提高,几乎无风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恩锋;邵春燕;唐毅灵;孟祥灵;史福敏;刘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24例乳腺癌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于2007年手术治疗的1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年龄、肿瘤位置,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及切口,其中改良根治术106例,根治术18例.横梭形切口82例,纵梭形切口42例.结果:临床甲级愈合108例,乙级愈合16例.轻度皮缘坏死14例,皮下积液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18例,上肢淋巴水肿12例.并发症发生率14.5%.结论:Ⅰ期-Ⅱ期及Ⅲ期未侵及胸肌者以改良根治术为主,Ⅲ期侵及胸肌者以根治术为主.合理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少上肢淋巴水肿.合理设计切口皮瓣,正确放置引流管,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作者:赵骞;张长安;任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对宫颈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30例和芬太尼组(F组)30例.R组:瑞芬太尼1ìg,继以0.2ìg/(kg穖in)静脉泵注.F组:芬太尼3ìg/kg,继以0.03ìg/(kg穖in)静脉泵注.记录术前、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测定麻醉前、切皮后60min、切皮后120ra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结果:两组切皮后60min、120min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切皮后60min、切皮后120rain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R组高于F组(P<0.05).R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 min和120 min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F组血糖浓度在切皮后60min和120min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能够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时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增高.

    作者:赵新京;王伟;张义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化疗前后宫颈癌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宫颈癌化疗前后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及VEGF表达的变化,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和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宫颈癌经单一拓扑替康化疗前后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癌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前MVD和VEGF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腺癌明显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MVD值比VEGF阴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VEGF与MVD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化疗前、后MVD值分别为76.22±31.25,52.22±32.56,差异有显著性(P<0.005);化疗前、后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1.9%)、12(22.2%),差异有显著性(P<0.001);化疗疗效Ⅱ级(有效)和Ⅲ级(显效)的MVD和VEGF表达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能促进宫颈癌新生血管形成.拓扑替康化疗可降低肿瘤细胞VEGF阳性表达率,对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一定的作用.肿瘤中VEGF促进肿瘤微血管生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化疗药物发挥药效.

    作者:魏万里;王岩;杨艳青;陈芸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MTT方法体外应用新进展

    化学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终都会由于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导致化疗的失败.

    作者:秦婷婷;唐东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宫颈恶性肿瘤治疗后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官颈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6例宫颈癌治疗后的妇女给予HRT,通过病人主观症状的变化了解替代效果;通过阴道宫颈涂片、B超、胸片、ECT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总结其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复发转移占12.05%(20/166),对照组中复发转移占15%(24/160),两组无明显差异.肿瘤的复发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与是否采用HRT关系不大.结论:HRT对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曾燕;何爱琴;李咏;贾美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