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亚平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沙利度胺自化疗开始时给药,剂量200mg/d晚上睡前顿服,以后每周增加100mg至400mg维持12周以上;DVP化疗方案,氮烯咪胺250mg/m2,静脉滴注,d1-5,长春酰胺3mg/m2,静脉注射,d1,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3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DVP方案化疗,方法及药物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作者:蒋骑;黄俊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angiostatin)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NSCLC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48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管抑素mRNA表达,并观察其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血管抑素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7.853±1.734)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5.558±1.396)(P0.05).结论:血管抑素mRNA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在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英;王睿;田大力;张玲;郝利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对小檗碱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深入,发现小檗碱对多种肿瘤有抑制效应,本文就近年来小檗碱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许成山;周克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路径减少手术中医源性传播的可能.方法:比较我院134例Ⅰ、Ⅱ期部分ⅢA期乳腺癌术后病例,采用不同手术路径对肿瘤医源性播散的预防.结果:采用改进方法与传统Auchincloss术式方法比较无论在术野的暴露、患侧肢体功能、神经保留及术中出血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2.95%和26.03%.结论:此改进方法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医源性播散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立军;叶青青;王茁;聂铮;黄冰;张吕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化疗期间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1.5%和39.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化疗期间便秘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分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组30例(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32例(对照组).两组化疗采用NP方案,完成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3.30%,对照组为43.8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l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权;鲍英春;张洪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起源于前体和成熟NK细胞,是临床少见但重要的一组肿瘤.大部分NK肿瘤具有侵袭性,死亡率高.新近研究发现,CD4+CD56+原始NK细胞淋巴瘤来源于浆样树突细胞,因而真正的前体NK细胞肿瘤主要起源于CD4-CD56+NK细胞亚群.髓细胞/前体NK细胞白血病来自前体NK细胞.成熟NK细胞肿瘤中,结外NK/T淋巴瘤相对常见.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罕见,预后差.慢性NK淋巴细胞增多症是外周血成熟NK细胞的长期扩增.本文介绍正常NK细胞的发育和各型NK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作者:于亚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用时(251±24)min,术中出血量(185±65)mL,清扫淋巴结(14.5±5.7)枚/例.术后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8±0.6)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8±1.2)d,术后效果良好,没有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有效,可行性好.
作者:于宏;吴硕东;苏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脾脏复合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复合性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l例发生于脾脏的复合性T与B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组织学、免疫组化、电镜和基因重排等方法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患者男性,36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影像学检查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组织学显示瘤组织在脾脏内弥漫性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的梭形,胞浆丰富,核染色质粗糙,可见核分裂像,部分核呈空泡状.瘤细胞表达B细胞免疫表型:CD20、CD79、Bcl-2(+),CD10、CD23(-);表达T细胞免疫表型:CD3、CD8、CD45RO(+);CD4(-).S-100、CD1a、CD21、CD30、ER、HMB45、Act、Fascin、ALK均(-).基因重排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基因及TCR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均为阳性.电镜示瘤细胞的胞质内游离核糖体丰富,有少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结论:复合性淋巴瘤临床发生率较低,而本例复合性T与B细胞淋巴瘤更为罕见,诊断比较困难.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分子和分子遗传学并结合临床特点综合分析.
作者:余璐;马世荣;陈玲;郭英;李擒龙;杨守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早期乳腺癌(EBC)的预后差异非常大,重要的预后因素有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是有所帮助的,肿瘤的分子特征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R、Her-2已经被作为治疗反应和预后的预测指标.Ki-67虽然不作为必须的标记,但常用来作为增殖活性的静态标志,或通过治疗期间的多次测量,来反映动态变化的中间状态,以及作为疗效的替代指标.现应就Ki-67在早期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的预测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何湘萍;马祥君;汪洁;高雅军;高海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胶片剂量测量方法对放射性同位素131I辐射剂量测量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活度的131I对Kodak EDR2胶片进行0.5小时的辐射,并应用加速器建立的标准剂量曲线对照进行的剂量分析.结果:2.4、3.1、5.0、9.2mCi131I的0.5小时的大胶片测量剂量分别为155.3、164.6、166.9、180.9cGy;大胶片测量辐射距离分别为12、14.2、16.9、33.3mm.结论:胶片剂量测量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131I辐射剂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但定量分析仍有一定的误差.
作者:施常备;常晓彬;袁梦晖;冯涛;袁彬;吴湘阳;汪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和利血平对肺癌细胞株A549和H460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的阻断差异机制及意义,探讨CD133作为肺癌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方法检测和分选A549和H460中的SP和非SP细胞.分别应用维拉帕米、利血平作为SP细胞的阻断剂.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和非SP细胞内ABCG2、MDR-1、CD13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阻断A549和H460的SP细胞对Hoechst3342的外排方面,利血平的阻断效果更好.阻断剂在低浓度加入并提前给药效果较好.A549和H460的SP细胞中ABCG2、MDR-1均高表达.CD133在A549和H460肺癌细胞株的SP内过表达.结论:针对ABCG2编码蛋白的阻断剂或许可以更好的克服肺癌因ABC转运蛋白产生的SP细胞耐药.CD133可能被用来作为肺癌干细胞的分子表面标志.
作者:曹宝山;贾军;任军;马博;鲁智豪;邸立军;宋国红;方健;马力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OPN对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测定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6.96%,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显著(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同其细胞分化有关,低分化者高于中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无明显差异,OP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OPN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OPN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OPN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负性预后因子.
作者:谭同焕;关婷;况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DF/NP方案化疗鼻咽癌肺转移疗效.方法:A组初治予DF(DDP 20mg/m2 D1-5 5-FU0.5/m2 D1-5)化疗,有效者共3-4个周期,化疗2周期无效者改用NP方案化疗2周期;复治(以前用DF方案化疗有效后进展)予DF化疗2周期.B组初治予NP(NVB25mg/m2,D1、8,DDP30mg/m2,D2、3、4)方案化疗,有效者共3-4个周期,化疗2周期无效者改用DF方案2周期;复治(以前用DF方案化疗有效后进展)NP方案化疗2周期.结果:初治者两组有效率相近,P>0.05,无显著差异;白细胞血红蛋白毒性显著差异,P<0.05:NP方案对DF方案化疗达CR、PR后进展或无效者有效率也分别达35%、22.22%,相反NP方案化疗无效者DF化疗也无效;DF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时间4个月,NP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结论:鼻咽癌肺转移者NP方案二线使用更有优势,缓解期延长2个月.
作者:陈卓明;苏贞栋;黄羽;陈燕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原癌基因Pokemon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86例鼻咽癌和30例鼻咽慢性炎中Pokemon的表达,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56例鼻咽癌与3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Pokemon mRNA表达情况.结果:Pokemon在86例鼻咽癌组中高表达有67例(77.9%),明显高于在30例鼻咽慢性炎组中表达的7例(23.3%),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O.05).RT-PCR显示鼻咽癌组织中Pokemon基因mRNA呈阳性表达(阳性率91.1%),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无表达,两组间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对于不同TNM分期的患者中Pokemon mRNA相对表达量,早期患者(I期+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9.7%,明显低于晚期患者(Ⅲ期+Ⅳ期)阳性率9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kemon在NP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高伟;隋军;李晓江;马静;任艳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Survivin在进展性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指导进展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Fas、Sur-vivin在59例前列腺癌及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9例前列腺癌标本中,Fas、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5.8%(27/59)、44.1%(26/59);35例BPH标本中,Fas、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6%(24/35)、22.9%(8/35),前列腺癌与BPH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Sur-vivin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前列腺癌中Fas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Fas和Survivin在进展性前列腺癌中发生异常表达;联合检测Fas和Survivin蛋白,有助于对进展性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许学文;宋彦;由凯;宋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内皮素(ET)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有3种异构体(ET-1,ET-2,ET-3),目前研究多也清楚的是ET-1,在正常组织中它通过与其受体(ETR)发挥强大的缩血管及促有丝分裂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ET-1及ETR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分泌和表达,并起到促进肿瘤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贾刚;张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58岁,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肝门区胆管细胞癌,5例病变位于肝总管,4例位于左主肝管,3例位于右主肝管,致相应肝内胆管扩张.肿瘤组织于T1W呈稍低信号强度,T2W呈略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3例显示早期强化明显,9例早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扫描12例均有中等程度的强化,表现为肿块团块状强化,受累胆管管壁不规则增厚并环行强化,2例梗阻区腔内可见到软组织肿块,4例观察到病变远近端胆管内播散结节.结论:肝门区胆管细胞癌于T2W显示伴随高信号的扩张胆管有略高信号的肿块影,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呈持续性强化是其MRI表现特点.
作者:勾素华;李丹萍;申大光;胡臣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构建针对人Livin基因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shRNA)表达载体,并观察该载体对Livin基因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设计并合成4个Livin靶向的发夹状siRNA靶序列,退火后分别连接入pGCL-GFP慢病毒表达载体,转化,扩增后测序.以含有Livin基因的质粒为模板,扩增Livin基因cDNA序列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3FLAG.将构建好的Livin基因过表达克隆质粒和不同靶点的RNAi表达载体质粒,经lipfectamine2000包裹,共转染人人293T细胞,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检测L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判断不同靶点的干扰效果.结果:Livin基因RNAi的表达载体pGCL-GFP-shLivin和Livin基因过表达载体pdsRED2-N1-Livin的阳性克隆序列正确.人293T细胞Livin蛋白表达90%被阻断.结论:成功构建高效阻断Livin基因表达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应用RNAi进一步研究Livi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焦伊胜;张淑兰;王永来;刘晓梅;王桂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发生在伞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发展中国家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严蕈影响了患者的放疗依从性.本文综述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
作者:赵恒芳;代丽;刘孜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