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苏梅;李小妹;顾炜;韩冬芳;石晓婷

关键词:宫颈癌, 放疗,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调查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FACT-G)对109例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64.92±14.32,社会/家庭状况得分高,为18.84±3.34,功能状况得分低,为13.52 ±4.43.经济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疼痛及睡眠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对经济条件差、年轻、单身、疼痛及睡眠质量差的患者的干预,以提高生存质量.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 A549 细胞株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试验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榄香烯乳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IC软件计算10%的细胞抑制浓度(IC1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榄香烯乳作用24h后A549细胞的Bcl-2、Bax、Survivin及VEGF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榄香烯乳作用24h后IC10为43.49μg/ml,Bax蛋白表达增加,细胞质着色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降,细胞质着色减弱;增殖蛋白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下降,且具有药物浓度相关性.结论: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榄香烯乳可上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诱导凋亡.

    作者:周兴芹;仇晓军;赵洪瑜;王燕;季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凝血酶混合液治疗晚期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凝血酶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放疗后晚期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61例妇科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晚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以凝血酶冻干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生理盐水或温米汤等混合液保留灌肠,每天1-2次.结果:161例患者经保留灌肠治疗1周-2月后,41例轻度患者均痊愈,112例中度患者中,痊愈32例,好转80例,8例重度放射性肠炎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结论:凝血酶冻干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等混合液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放疗后晚期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会霞;丁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阴道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采取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无包膜,剖面均一灰白色、胶质样,有黏液性间质分隔.病检示: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疏松排列于黏液间质背景中,有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显示:Virmentin(+),Actin(+),CD34(+),HMB45(-),S-100(-),Myoqlobin(-).结论:AAM是一种罕见的、局部浸润性间质肿瘤.侵袭性、复发性是其重要特征,需提高首次诊断的正确性,首次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为宜,且需长期随访监测.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膜联蛋白-1在精原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1(Annexin-1)在精原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5例精原细胞癌组织,25例正常睾丸组织中膜联蛋白-1的表达情况,并对膜联蛋白-1表达与精原细胞癌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睾丸组织及精原细胞癌膜联蛋白-1阳性率分别为:76.00%、16.00%,膜联蛋白-1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膜联蛋白-1检测有助于提高精原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赵宪龙;陆玲;常斌;王建平;张虎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罗哌卡因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的优越性.方法:选择0.375%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的甲状腺一叶/全切除术患者480例,与1%利多卡因组(450例)相比较.评价术中麻醉效果和麻醉后对心率、血压变化的影响以及声嘶、呼吸困难并发症的比较.结果:罗帕卡因与利多卡因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罗哌卡因组发生心动过速(P=0.007)、血压升高(P=0.001)、声嘶(P=0.011)及呼吸困难(P=0.026)频率远远低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对心率、血压的影响以及声嘶、呼吸困难并发症较1%利多卡因轻,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中安全性更高.

    作者:林志强;李义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平消胶囊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平消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单纯3DCRT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方法:60例局部中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中位年龄79岁,年龄70-89岁,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放疗组(30例).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64.8) Gy/(30-36)次/(6-7)周,联合组放疗同时口服平消胶囊4-6粒、一日三次,出院后仍继续服用平消胶囊.结果:联合组和放疗组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0%和66.7%(P=0.024).两组生活质量好转率分别为72%和40% (P =0.013).两组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食管炎、血液学毒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平消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较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显著提高,并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呈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管状胃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管状胃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贲门癌214例,按手术方法分为管状胃组和对照组,管状胃组:118例,男99例,女19例,年龄58.81 ±8.39岁(38-80岁).其中食管癌104例于左颈部吻合49例,弓上吻合32例,弓下吻合23例;贲门癌根治14例.对照组:96例,男74例,女22例,年龄58.54±9.05岁(27-80岁).食管癌89例于左颈部吻合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56例,弓下吻合25例;贲门癌根治7例.观察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残胃瘘7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4例,残胃瘘1例;手术时间管状胃组与对照组( 257.77±79.77 min vs 244.26±63.68 min,t=1.342,P =0.181),吻合口瘘(P>0.05)及残胃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14.90±5.65dvs 17.20±8.49d,t =2.279,P=0.024),胸胃综合症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操作简单、安全,胸胃综合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军科;张勇;李新举;陈健;张广健;吴齐飞;王哲;杨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DAM-9 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ADAM-9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7例HCC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结果:167例HCC标本中,49例(29%)标本为ADAM-9阴性,118例(71%)标本为ADAM-9阳性;而在56例正常肝组织中间质ADAM-9的表达阳性率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ADAM-9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型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AM-9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袭转移、高AFP水平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ADAM-9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ADAM-9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9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DAM-9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作者:边振光;汤雨;千年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拟态(VM)是一种不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微循环模式,VM的形成通过多条信号通路的转导.存在VM的肿瘤预后不良,因此在抑制肿瘤微循环的治疗中应兼顾VM与血管生成,尤其重视VM的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惠起源;魏晓萍;杜中红;王圣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前列腺癌中 P504S、34βE12、p63 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和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0例前列腺癌(PCa)、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6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29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组织中P504S、p63、34βE12的表达.结果:28例PCa阳性表达P504S,1例灶性阳性,5例PIN灶性阳性表达P504S;P504S在PCa组阳性明显高于BPH、AAH、和PIN组(P<0.01),灶性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1例PCa灶性阳性表达p63和34βE12,49例BPH、4例AAH和26例PIN为p63和34βE12阳性,2例AAH和3例PIN为灶性阳性,PCa组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病变组(P<0.01),灶性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合理利用P504S、p63、34βE12的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

    作者:丁佩芬;杨道华;戎丹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iR-224、miR-135a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检测miR-224与miR-135a两种microRNA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 time RT-PCR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的miR-224与miR-135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由2(-ΔΔCT)处理,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相对内参U6,miR-22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量为4.2761±0.8731,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8967±0.2154,两者相比P<0.05,miR-135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量为0.3551±0.0985,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7443±0.3125,两者相比P<0.05.miR-224与miR-135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miR-224高表达及miR-135a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miR-224有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作者:张洪岩;鲁继斌;杨伟;陈宽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4例,采用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RR)为14.7%,中位TTP 3.2个月,中位生存期7.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志敏;孙秋实;杜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与 EBV-DNA 血清学标记物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与EB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方法:收集首诊鼻咽癌患者721例,按“中国鼻咽癌2008 TNM分期”标准对咽后淋巴结进行判断并分为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记录每个病例EB病毒血清学标记物:EB-DNA拷贝数、EB-VCA抗体滴度、EA-IgA抗体滴度,统计咽后淋巴结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与EB病毒血清学标记物:EB-DNA拷贝数、VCA-IgA抗体滴度、EA-IgA抗体滴度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阳性者较阴性组有较高的EB-DNA拷贝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VCA-IgA抗体滴度下咽后淋巴结的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IgA抗体滴度越高咽后淋巴结阳性率越高;不同EA-IgA抗体滴度下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不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A-IgA抗体滴度越高咽后淋巴结阳性率越高.结论: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与EB病毒血清学标记物:EB-DNA拷贝数、VCA-IgA抗体滴度、EA-IgA滴度呈正相关.

    作者:赵淑芬;朱超纲;陈新林;古模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电子束旋转照射的临床应用

    放射治疗是高危乳腺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胸壁和锁骨上区是重要的术后辅助放疗部位.目前有多种胸壁照射方式,由于胸廓特殊的几何形状,传统的照射方法难以达到合理的剂量分布.电子束旋转照射技术利用电子束的剂量分布特点,根据胸壁的形状和靶区的深度选择不同的能量,能使靶区达到理想的剂量分布,同时降低心、肺晚期放射损伤,在胸壁照射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及其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电子束旋转照射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坚贤;吴三纲;黄广优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HuR 蛋白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HuR蛋白在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胸腺瘤是否发生侵袭邻近器官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uR在50例胸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uR的表达与胸腺瘤是否发生侵袭相关(P<0.05),无侵袭及有侵袭阳性率分别为40.91%及78.57%.HuR的表达与胸腺瘤的组织学分型相关(P<0.05).结论:HuR在胸腺瘤细胞核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胸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影响胸腺瘤的术后治疗.

    作者:张明明;李晓晗;姜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康肤霜治疗恶性肿瘤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Ⅱ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我院烧伤科自制的康肤霜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羊毛脂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体力状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进行结果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 (30/30)、80.0% (24/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治疗组(7.5±1.7)d,对照组(9.6±3.5)d,治疗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康肤霜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岳云;田秀荣;龚震宇;童亚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癌患者EG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及甲基化状态与EGFR外显子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基因克隆测序技术和荧光偏振技术,检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GF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结果:76例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者23例,检出率为30.3%,甲基化状态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吸烟对甲基化的相对危险度(OR)为1.88,40例NSCLC患者中,29例未检测到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有10例甲基化为阳性,甲基化率为34.5%,而11例TKI敏感突变的患者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肺癌患者EGFR基因存在启动子甲基化,EGFR外显子的突变状态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强少盈;张菊;姜英浩;刘文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槲皮素对人结肠癌 SW480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结肠癌SW480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用Transwell小室的方法检测其体外黏附、侵袭和运动能力.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SW480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结肠癌SW480细胞经槲皮素处理后,体外侵袭、运动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SW480细胞MMP-2及MMP-9的分泌下降(P<0.05).结论:槲皮素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转移能力,这可能与槲皮素抑制MMP-2及MMP-9的分泌有关.

    作者:林增海;马涛;孟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TNFRSF19 基因研究性进展

    TNFRSF19基因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在检测的大多数组织中表达,但不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关于TNFRSF19基因的生物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发现该基因的表达与众多疾病具有相关性,例如在神经母细胞瘤、鼻咽癌、血管性痴呆等.

    作者:陈灿;刘(岑鸟);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肿瘤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脂联素作为血清学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92例不同肿瘤患者和60名健康人血清中脂联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男女之间血清脂联素水平无差别;60名乳腺癌患者血清平均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30名健康女性平均血清脂联素水平,66名结肠癌患者血清平均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60名健康对照者,胃癌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与正常人血清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别;肝癌和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平均水平略高于正常人,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和结肠癌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正常人;肝癌、肺癌、胃癌患者体内脂联素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循环系统中低水平脂联素可能是某些肿瘤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建巍;马学斌;王芳;刘敏;齐勇志;王珍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