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胸腺瘤内乳淋巴结转移的初步观察

常立功;赵志华;杨静;杨维芬;杨维敏;张克良;王义芬

关键词:胸腺瘤, 内乳淋巴, 转移
摘要:恶性胸腺瘤原发于前纵隔,因毗邻周围重要脏器,所以局部外侵、播散、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而有关其淋巴转移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尚未见有关内乳淋巴结转移的观察报道.本文总结19例经我院诊治的原发恶性胸腺瘤患者内乳淋巴结检查结果,探讨其转移特点,旨在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一种思路.1 资料与方法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癌浸润NK细胞活化性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肾癌及癌旁组织中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p44、NKp46表达情况,探讨活化性受体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肾癌及癌旁组织中NK细胞含量及活化性受体NKp44、NKp4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组织浸润的NK细胞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肾癌与癌旁组织中活化性受体NKp44表达差异性明显.肾癌病理分级越高NK细胞含量越低,活化性受体NKp44表达也降低.而肾癌与癌旁组织中活化性受体NKp46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癌组织中有大量NK细胞浸润,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p44表达很低,且NK细胞的含量及活化性受体NKp44的表达是与病理分级相关的.肾癌的发病可能与NK细胞减低及活化性受体NKp44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张海洋;尹航;王文涛;杨巍;陈永胜;李长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BRCA-1基因表达和其它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RCA-1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35例健康女性体检者、4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9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BRCA-1基因表达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CA153、CA125和CE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RCA-1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CA153、CA125和CEA.BRCA-1在手术和化疗后显著升高,CA153、CA125和CEA在手术和化疗后均显著下降.结论:BRCA-1基因表达水平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邓君;孙昌瑞;传良敏;洪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ENO1(Enolase-α)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构建人ENO1(human Enolase-α)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利用纯化后的蛋白制备具有活性的ENO1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方法从胃癌MKN45细胞全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ENO1,将目的基因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分别双酶切,回收酶切产物并用T4连接酶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ET30a(+)-ENO1.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菌株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利用纯化的ENO1活性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性.结果: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大小与理论值相符,测序结果表明重组人ENO1基因序列与NCBI(NM_001428.3)公布序列一致.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在47kDa,条带单一,无杂带出现,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 blot证实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ENO1融合蛋白,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肿瘤疫苗的研制和肿瘤标志物快速诊断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王玉凤;幺坤;关泉林;祝秉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调查我院近5年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750例,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伤口拭子法采集标本,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对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株和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检测,计算不同致病菌的耐药率和产耐药酶菌株的比例.结果:75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45株,其中G-杆菌占64.85%(548/845),G+球菌占31.72%(268/845),G-杆菌和G+球菌分别以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分别为48.65%(72/148)和22.89%(19/83),阴沟肠杆菌产生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的菌株占22.58%(14/62),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21.84%(19/87),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26.67%(20/75)和20.45%(18/88),未发现MRSA和MRCNS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万古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仍然分别是G+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药物.结论:本院肿瘤患者术后感染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以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较严重,其他细菌也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继续加强耐药性监测调查,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刘荣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下微波固化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微波固化术在治疗特殊部位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1年01月至2012年06月住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肝癌微波固化术的45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病例均未出现出血导致的介入止血及开腹手术止血、空腔脏器穿孔导致腹腔感染、气胸、血胸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波固化术在治疗特殊部位肝癌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涛;杜锡林;谭凯;臧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107例大肠病变组织标本PTEN的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等级相关的秩和检验分析PTEN在大肠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即在大肠正常组织、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中PTEN蛋白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是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相关.

    作者:田华;宋于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开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腹腔镜(LRC)和开放手术(ORC)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近期效果的差异.方法:搜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CNKI、Sinomed等,检索和筛选已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及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筛查,提取相关数据,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678名患者.其中4篇中文文献,6篇外文文献.由于涉及伦理原因,均为回顾性NRCT文献.各研究间年龄、性别、BMI等基础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Meta分析结果提示:LRC相比ORC,手术时间更长(P <0.0001),术中出血量少(P <0.0001),切缘阳性率低(P =0.014),淋巴结清扫数多(P=0.04),肠道恢复时间短(P<0.0001),住院时间短(P <0.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P =0.007),新膀胱容量无差异(P =0.704).结论:在根治性全膀胱术的选择中,除手术时间外,LRC各项指标均优于ORC.鉴于临床RCT实验文献较少,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RCT实验,进行长期随访.

    作者:孟旭辉;黄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恶性胸腺瘤内乳淋巴结转移的初步观察

    恶性胸腺瘤原发于前纵隔,因毗邻周围重要脏器,所以局部外侵、播散、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而有关其淋巴转移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尚未见有关内乳淋巴结转移的观察报道.本文总结19例经我院诊治的原发恶性胸腺瘤患者内乳淋巴结检查结果,探讨其转移特点,旨在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一种思路.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常立功;赵志华;杨静;杨维芬;杨维敏;张克良;王义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iRNA下调Notch3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Notch3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Notch3在NSCLC及其伴骨转移患者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包装Notch3 siRNA载体抑制Notch3的表达后,通过体外迁移和侵袭试验观察Notch3 siRNA对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体外ELISA法检测骨转移相关分子pTHrP和IL-6的表达,研究阻断Notch3的表达后是否能够逆转TGF-β诱导的肺癌骨转移.结果:Notch3在NSCLC发生骨转移的患者肺癌组织中过表达.体外试验发现,通过慢病毒包装Notch3 siRNA载体抑制Notch3的表达后,NSCLC细胞的转移能力下降,且Notch3-si可明显抑制NSCLC细胞中由TGF-β介导的pTHrP和IL-6的表达.结论:Notch3高表达在促进NSCLC骨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晓峰;张宁;王亚芳;刘理礼;张贺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目的:浆母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罕见亚类.我国对浆母细胞淋巴瘤的报道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对其共性的研究.为了探求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方法:对10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检测MYC基因的易位和扩增.结果: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结外器官,发现时即为临床晚期,生存期短;其发病和HIV感染或免疫抑制无明显相关性.其EB病毒感染率为50%.免疫组化结果不常具有B淋巴细胞标记,但生发中心后表型常为阳性.MYC易位发生率为10%,扩增的发生率为10%.结论:我国浆母细胞淋巴瘤多发生于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HIV感染鲜有阳性,EBV感染率略低,存在MYC基因异常但发生率较低(约20%),但其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的特性、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临床表现与西方报道相似.

    作者:范国庆;刘一雄;文璐;王映梅;王璐;张月华;王哲;闫庆国;杨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chloffer瘤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征(附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报告schloffer瘤16例诊疗结果.方法:回溯性研究2000年-2013年本院根据病理学及影像学确诊并治疗的患者.结果:其中发生于阑尾炎术后9例,癌肿切除后4例,妇科节育手术术后1例,剖腹产术后1例,斜疝手术术后1例.B超例行检查可见特征性表现:瘢痕附近的大小不一低回声,其内有液体状回声不均.CT检查:16例中仅5例行此检查,表现为于腹壁脂肪层和/或肌层内可见片状高密度影,不与腹膜相连.结论:所有病例均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全部16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本病为炎性良性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如及时手术预后均良好.

    作者:尚妍;葛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输血对乳腺癌术后细胞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血对乳腺癌手术后细胞因子IL-6和IL-10以及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对7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血清IL-6和IL-10检测,术后患者跟踪随访.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IL-6和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成分输血患者术后血清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输全血患者血清水平,并随时间推移下降.未输血患者IL-6和IL-10水平低于输全血组,但与成分输血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成分输血组患者较输全血组预后好.结论:不同输血成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和预后有影响.

    作者:冯军;王欣;王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电生理法评价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影响

    目的: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评价文拉法辛联合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80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谷胱甘肽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联合维生素B6治疗.结果:治疗组右侧尺神经、正中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左侧尺神经、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谷胱甘肽联合文拉法辛可提高外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改善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

    作者:吕晶晶;邹明雷;庞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将40例确诊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帕米膦酸二钠组(20例)、唑来膦酸组(20例).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6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4h;唑来膦酸注射液4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20min.两组均每4周给药1次,共2次给药.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血碱性膦酸酶(AKP)、血钙的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组的获益率分别为90%及8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未发生下颌骨坏死.2组治疗后AKP及血钙均明显下降(P<0.05).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5)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应用于本研究中的肺癌病人,在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益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茹恬;王立峰;孟谊;程磊;刘芹;杨杨;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EGFR、Cyclin 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细胞周期素A(Cyclin 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胃上皮组织和58例初治胃癌组织中EGFR、Cyclin A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正常胃组织未见EGFR及Cyclin A的阳性染色,EGFR与Cyclin 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48.3%.正常组织EGFR和Cyclin A表达与胃癌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EGFR、Cyc-lin A均与血管累犯正相关,此外,EGFR还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Cyclin A还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EGFR与Cyclin 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EGFR和Cyclin A在胃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靶点.

    作者:赵坤;姚型锋;黄俊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Reprimo基因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Reprimo基因是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2q23,它由X线照射后的细胞分离产生并依赖于p53的表达.2000年之后,对Reprimo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寻找肿瘤基因治疗的特异性靶点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它的认识仍不足,尤其对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有限.本文就此做一综述,旨在阐述Reprimo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Reprimo基因在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德馨;谢蕊;李燕京;白玉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SMD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CSMDI(CUB and SUSHI multiple domains-1)位于人染色体8p23.2,是一种单次跨膜蛋白,由14个CUB和28个SUSHI结构域组成.该基因的表达缺失或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也发现了CSMD1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作为一种新的候选抑癌基因,CSMD1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作者:朱乔;陈春伟;巩丽;姚丽;韩秀娟;朱少君;兰淼;张佳瑞;任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对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一开放、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试验组(100例)采用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化疗联合传统腹水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化疗者与传统腹水治疗联合化疗者,治疗腹水的有效率分别为61.0%和47.0% (P =0.047).两组病人以病种为亚组进行生存分析,经log-rank检验结果并未显示出试验组在2年累积生存率上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是胃癌0.315、卵巢癌0.285、大肠癌0.758、肝癌0.471,两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化疗联合腹腔循环热灌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安全并且有良好近期疗效,但目前未显示出对患者2年累积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向勇;刘文超;燕忠生;杨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联合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XELOX方案新辅助放化疗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8例)和开腹手术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切缘距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接受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客观有效率为58.3%、临床获益率为86.7%;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切缘距离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同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开腹手术有相同的效果.

    作者:王璟;韩晓鹏;苏琳;李洪涛;于建平;李三党;刘宏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DEC1通过调控cyclinD1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和BE1的增殖

    目的:分析differentiated embryonic chondrocyte expressed gene 1(DEC1)在肺癌细胞系A549和BE1中对肿瘤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siRNA和过表达质粒双向调控DEC1的表达后,通过MTT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肿瘤细胞增殖的变化.并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DEC1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的调控作用.结果:在肺癌细胞系A549中,通过siRNA敲除内源性DEC1的表达后,cyclinD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同时,MTT和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肿瘤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在肺癌细胞系BE1中,通过转入DEC1过表达质粒上调DEC1的表达后,cyclinD1的表达下调.同时,MTT和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肿瘤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在肺癌细胞系A549和BE1中,DEC1通过负向调控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进而抑制肿瘤的增殖.

    作者:赵思文;吴雪琼;范倩岩;马骥;刘洋;邱雪杉;王恩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