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UC5AC、CDX -2、Ki67在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胆囊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平凡;张东生;李岚;邱娜;张晶晶;卫陇;拓晓娟

关键词: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 胆囊腺癌, MUC5AC, CDX -2, Ki67
摘要:目的:观察 MUC5AC、CDX -2、Ki67在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胆囊腺癌中的表达,探讨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胆囊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40例、胆囊腺癌40例,25例胆结石胆囊正常黏膜做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MUC5AC、CDX -2、Ki67三种蛋白质在胆结石胆囊正常黏膜、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和胆囊腺癌中的表达。结果:MUC5AC 在胆结石胆囊正常黏膜、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胆囊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2.00%(3/25)、62.50%(25/40)、20.00%(8/40)。CDX -2在胆结石胆囊正常黏膜、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胆囊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0%(0/25)、75.00%(30/40)、50.00%(20/40)。Ki67在胆结石胆囊正常黏膜、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胆囊腺癌中的增殖指数分别为0%~2%、3%~15%、25%~95%。三组间比较 MUC5AC 在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X -2在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胆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结石胆囊正常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Ki67在三组间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结论:胆囊黏膜肠上皮化生可能是胆囊腺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MUC5AC、CDX -2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结合 Ki67标记核增殖指数,可协同判断胆囊黏膜异型增生,为胆囊黏膜异型增生及胆囊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检测依据。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简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原发性肝癌主要采取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与序贯治疗,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其治疗方式及疗效这些年也取得了明显进步。本文就原发性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杨婉婷;侯恩存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循环 miRNA 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微小 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小分子非编码 RNA,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的调节。循环 miRNAs 是在外周血中发现的 miRNAs,新近研究资料显示,循环 miR-NAs 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可能在肺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高俊;胡斌;段影;李振源;江其生;吕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超声对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化疗后乳腺癌原有病灶较前清晰、形态不规则、周边声带部分消失、内部回声增多、后方回声倾向无变化(P <0.05)。PR 组化疗后肿块体积、PSV、RI、肿块弹性评分显著低于 SD +PD 组(P <0.05)。PR 组化疗后腋窝淋巴结大径、纵横比、PSV、RI 显著低于 SD +PD 组(P <0.05)。以病理学对于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作为金标准,超声疗效评价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57.57%。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采用超声评价乳腺癌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英华;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依托泊苷对人骨髓瘤细胞 RPMI822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对人骨髓瘤细胞 RPMI822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依托泊苷作用于骨髓瘤细胞,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半定量 RT -PCR 检测 Bax 及 Caspase -3 mRNA 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 Bax 及 Caspase -3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依托泊苷可抑制 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时间(r =0.926)和浓度(r =0.938)依赖性增强。24h 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依托泊苷组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可见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48h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典型凋亡改变,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依托泊苷组 RPMI8226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 <0.05);依托泊苷作用48h 后将 RPMI8226细胞阻滞于 S 期(P <0.05);依托泊苷作用48h,Bax、Caspase -3 mRNA 及蛋白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依托泊苷可诱导 RPMI8226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激活细胞内、外源性凋亡通路有关。

    作者:齐美颖;刘心;把环环;周柰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金葡素联合顺铂与顺铂单药控制恶性胸腹水疗效的 Meta 分析

    目的:评价金葡素联合顺铂与顺铂单药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4)、维普数据库(1990-2014.12)、万方数据库(1990-2014.12)、PubMed (1990-2014.12)、Cochrane Library(1990-2014.12)纳入金葡素联合顺铂(试验组)与顺铂单药(对照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Jadad 改良法制定的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RevMan 5.2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00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16篇。Meta 分析结果:金葡素联合顺铂用药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率上明显优于顺铂单药[OR =2.12,95%CI(1.64,2.74),P <0.00001],金葡素联合顺铂较顺铂单药组易引起发热[OR=2.26,95%CI(1.36,3.75),P =0.002],但两组在胸闷胸痛[OR =1.09,95%CI(0.55,2.17),P =0.81]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在胃肠道反应[OR=0.34,95%CI(0.18,0.64),P =0.0007]、白细胞下降[OR =0.27,95%CI(0.16,0.46),P <0.00001]发生率上金葡素联合顺铂组明显低于顺铂单药组,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优于顺铂单药[OR =4.83,95%CI(2.96,7.87),P <0.00001]。结论:金葡素联合顺铂较顺铂单药组在治疗恶性胸腹水上更为有效,并且毒副反应轻,安全性高。

    作者:刘艳;张晓晔;黄鲁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Dicer 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究 Dicer 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对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方法:收集5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样本,利用实时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 Dicer 在这些样本中的表达情况。选用2株人胃癌细胞系 AGS 和 MGC803,RNAi 技术干扰下调 Dicer 的表达,CCK -8法分析 Dicer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迁移小室实验分析 Dicer 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56例胃癌患者中,14例(25.0%)患者 Dicer 表达水平升高,27例(48.2%)患者表达降低,15例(26.8%)患者表达无明显变化;Dicer mRNA 的表达降低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 TNM分期存在关联,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沉默 Dicer 表达后,两株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能力显著升高。结论:Dicer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 TNM分期相关,其低表达有利于胃癌细胞的恶性生长和侵袭转移。

    作者:和瑞斌;王晓;叶小娟;高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BD 和 VAD -T 方案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 BD 方案和 VAD -T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4例和38例患者分别用硼替佐米联合的 BD 方案治疗和沙利度胺联合的 VAD -T 方案治疗。每例患者接受同一方案治疗至少4个疗程。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国际统一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并按 WHO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毒副反应。结果:BD 方案组中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非常好地部分缓解(VGPR)11例,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2例,总有效率(CR +VGPR +PR)91.7%;VAD -T方案组38例患者中 CR 1例,VGPR 3例,PR 18例,SD 11例,病情进展(PD)5例,总有效率5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主要毒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呕吐、便秘、感染、血小板减少、静脉血栓等,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减轻。BD 方案组患者毒副反应较 VAD -T 方案组患者重,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与 VAD -T 方案相比,BD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 MM更有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BD方案的预后处理很重要。

    作者:韩潇;白海;王存邦;吴涛;杨柯;赵丽萍;王蕾;陈吉祥;艾邵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 CNE -2细胞放疗的增敏作用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 CNE -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四唑盐比色法(MTT)测定塞来昔布对人鼻咽癌 CNE -2细胞株的抑制率。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塞来昔布处理的 CNE -2细胞经不同剂量 X 线(0、2、4、6、8和10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并通过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增敏比(SER)。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结果:MTT 实验显示塞来昔布在(10~80)μg/ml 范围内对 CNE -2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时间呈依赖关系;在2~10Gy 照射范围内,10、20、40、80μg/ml 塞来昔布处理后的 SF 均低于0μg/ml(P <0.05),且 SF 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0μg/ml,10、20、40、80μg/ml 塞来昔布处理后的 SER 分别为1.06、1.79、2.29和3.34;流式细胞仪测得塞来昔布可呈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 CNE -2细胞凋亡(P <0.05),S 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人鼻咽癌 CNE -2细胞增殖,诱导 CNE -2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李超;成浩;肖华光;王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调气消积汤对人肺腺癌 A549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调气消积汤对人肺腺癌 A549细胞周期及肿瘤相关基因 IL -8、S28、Sp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调气消积汤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5%、15%、20%)及顺铂组,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以不同剂量的调气消积汤及顺铂制作含药血清并分别作用于 A549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 RT -PCR 法检测各组 IL -8、S28、Sp1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调气消积汤各剂量组的 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S 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 <0.01)。调气消积汤各剂量组及顺铂组 IL -8、S28、Sp1 mRNA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调气消积汤高剂量组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气消积汤可以阻止肿瘤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下调相关基因 IL -8、S28、Sp1 mRNA 的表达水平,可能是调气消积汤发挥抑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梁靓靓;陈苏宁;宋海英;张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癌基因 MSP58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 MSP58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干涉 MSP58基因对体外培养的 U2OS 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 Real -time PCR(n =15)和 Western blot(n =7)方法分别检测新鲜骨肉瘤及癌旁组织中 MSP58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用癌基因 MSP58特异的 siRNA 转染 U2OS骨肉瘤细胞,而后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SP58基因 mRNA 和蛋白水平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5)。干涉 MSP58基因表达明显抑制 U2OS骨肉瘤细胞增殖,同时 G1期细胞明显增多,G2/M期和 S 期细胞明显减少(P <0.05)。结论:MSP58基因在骨肉瘤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下调 MSP58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

    作者:尹战海;李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D -1/PD -L1通路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其配体 PD -L1/PD -L2是一组负性共抑制分子,在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肿瘤患者 PD -L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总生存时间呈正相关性。对 PD -1/PD -L1通路的研究可以更深入了解肿瘤细胞在免疫监控环境下如何发生发展,同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作者:田坤;何雯婷;李玉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苦参碱衍生物 M19对于肿瘤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苦参碱衍生物 M19对于肝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肝癌细胞Hep3B、MHCC -LM3和黑色素瘤细胞 B16F10经 M19处理后,检测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建立 C57BL/6小鼠黑色素瘤 B16F10和裸鼠肝细胞癌 MHCC -LM3转移模型,经 M19体内给药后,观察肿瘤细胞肝、肺转移情况。结果:M19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迁移。M19体内给药使 B16F10细胞在小鼠肺的转移减少,且还能抑制 MHCC -LM3细胞在裸鼠肺和肝的转移。结论:M19能在体内外抑制肝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

    作者:倪晨旭;齐阳;许维恒;白志惠;张俊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的有效性。方法:61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34例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27例患者单纯随访,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膀胱肿瘤的发生率以及发生时间,并观察药物灌注毒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吡柔比星灌注组膀胱癌发生率为14.7%,观察随访组膀胱癌的发生率为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再发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4个月,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灌注过程中均耐受,未出现中止灌注的情况。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吡柔比星预防性膀胱灌注可有效减少膀胱肿瘤的发生,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树林;伍鼎;黄泳富;朱平宇;龚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心理援助缓解癌症患者心理压力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建立癌症患者心理援助系统进行心理支持干预对降低癌症患者心理压力水平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3例住院化疗并自愿接受心理援助的癌症患者,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支持干预,分析比较患者每次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压力评分。结果:43例患者的心理压力评分首次干预后(31.442±9.898)较首次干预前(44.512±13.708)明显下降(P <0.001);主动接受第2次心理干预后的37例患者的心理压力评分(26.162±4.266)较首次干预前(42.270±11.690)和首次干预后(30.189±7.453)明显降低(P <0.001);主动接受第3次心理干预后的22例患者的心理压力评分(26.364±5.178)较首次干预后(32.091±8.479)和首次干预前(41.636±10.158)压力评分明显下降(P <0.001)。通过4次干预后的心理压力评分(24.444± 4.613)较首次干预前的评分(46.000±12.083)显著下降,说明坚持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质量。结论:心理援助干预能有效降低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水平,使患者摆脱恐惧心理的折磨,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郭洪霞;千年松;黄瑛;穆婷婷;罗莎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INPP4B mRNA 及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INPP4B mRNA 及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5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 INPP4B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 INPP4B mRNA 比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 INPP4B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IN-PP4B 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845.118±293.560)ng/L],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浓度[(2089.204±603.829)ng/L](P <0.05)。INPP4B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胃癌外周血中与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 <0.05)。结论:外周血中 INPP4B mRNA 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有效分子指标。

    作者:杨明;王红兵;胡勤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替吉奥与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疗效与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替吉奥与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与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比较替吉奥和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挑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纳入5个临床 RCT,共867例患者。Meta 结果显示,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完全缓解率 CR[OR=0.60,95%CI(0.18,2.02),P =0.41]、部分缓解率 PR[OR =1.40,95%CI(0.96,2.04),P =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mPFS[OR =0.78,95%CI(0.43,1.42),P =0.41]和中位总生存时间 mOS [OR =1.02,95%CI(0.59,1.77),P =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化疗方案中,替吉奥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卡培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周围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差异性不明显。结论:替吉奥与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有效,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替吉奥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卡培他滨组,其余毒副反应差异不明显,其毒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林丹丹;张一桥;陈能;高嗣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Her2/ECD -sf162/TM嵌合 VLPs 的制备及抗肿瘤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成功制备 Her2胞外段基因与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包膜蛋白sf162跨膜区基因融合的 Her2/ECD -sf162/TM病毒样颗粒(VLPs),并在小鼠体内进行初步的抗肿瘤免疫效果研究。方法:利用前期构建好的 Her2/neu 与 SIV -gag 嵌合的表达载体 Her2/ECD -sf162/TM,制备 Her2/neu 与 SIV -gag 嵌合型 VLPs 疫苗,并用该疫苗免疫小鼠。结果:VLPs 可成功激发小鼠体内免疫应答反应,产生血清抗 VLPs 的抗体;VLP 免疫后接种 Her2/neu +小鼠乳腺癌细胞 EMT6,结果显示该疫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同时,VLP 对荷瘤鼠治疗结果也显示,该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结论:VLPs 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免疫后对肿瘤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龙敏;董柯;王希;林芳;刘冲;张惠中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LncRNA 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non -coding RNA,ncRNA),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作为非编码 RNA 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LncRNA 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调控及表观遗传学三个层面影响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本文介绍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长链非编码 RNA,阐述其调节胶质瘤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的机制。

    作者:覃向蓝;乔丹丹;于鑫;邓觉龙;罗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全胸腔镜与辅助小切口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与辅助小切口腔镜在肺癌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外科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全腔镜组(n =79)及小切口组(n =108),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炎症反应因子变化以及生存复发情况。结果:全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全腔镜组并发症为13.9%,低于小切口组的26.9%(P <0.05);两组术后 CRP、TNF -α、IL -6、IL -10均显著升高,小切口组CRP、TNF -α、IL -10升高更为显著(P <0.05),而 IL -6升高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平均随访时间(33.91±7.25)个月,两组1、2、3年复发及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全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癌切除均可做到彻底淋巴结清扫,有效控制复发率及死亡率。而腔镜更具微创伤、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更低机体生物学应激反应的特点。

    作者:邓海青;杜正隆;凌毅;钟齐庆;谢常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对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对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辅助治疗和30例单用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 CD3、CD4 T 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用化疗(对照组),T3与 T4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苯美司能有效提高化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疗骨髓抑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涛;许彬;万越;赵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