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断Hh信号通路活性增敏Let-7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牛云霞;张博;王培礼;肖国栋;刘大鹏;蒙锦莹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Hh信号通路, let-7 miRNA, Cyclin D1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阻断Hh信号通路活性增敏Let-7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组化(IHC)和免疫荧光(IF)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实验方法,从临床标本及体外细胞实验的角度探究Let-7增敏TNBC的作用及可能与Hh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果:阻断Hh信号通路降低了MDA-MB-231及BT-20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增强了Let-7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Let-7对MDA-MB-231及BT-20细胞内Cyclin D1水平的影响微弱,但是通过Hh通路的抑制剂环巴胺则有效的增强了Let-7对Cyclin D1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在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亚群中,Hh通路抑制剂降低了MDA-MB-231及BT-20细胞系中ALDH1阳性干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了Let-7对乳腺癌干细胞亚群自我更新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Hh通路抑制剂通过对Cyclin D1的共抑制可以增强Let-7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上皮间质化现象及机制

    目的:建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命名为MCF-7/ADM,探讨耐药细胞的上皮间质化(EMT)现象及机制,为耐药乳腺癌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中等浓度间歇法建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M.采用MTT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耐药对细胞增殖、迁移与转移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MCF-7/ADM细胞EMT相关分子标志物E-钙黏蛋白及间质细胞分子标记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的表达.ELISA检测TGF-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及Smad2/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的耐药指数为32.2,对5-氟脲嘧啶、顺铂、环磷酰胺产生交叉耐药性.与MCF-7细胞相比,MCF-7/ADM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E-cadherin表达降低而N-cadher-in表达显著增高,细胞上清中TGF-β1表达增加,细胞内TGF-β及磷酸化Smad2/3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结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发生EMT现象,可能与经典TGF-β通路激活有关.

    作者:冀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19对外阴鳞癌细胞A431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外阴鳞癌细胞系A431、人正常表皮细胞Hacat中的表达,及沉默H19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变化.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A431细胞中H19的表达水平;用siRNA瞬时转染A431细胞,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及Annexin V-FITC/PI双标记实验分别检测H19对A431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H19在外阴鳞癌细胞系A43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人正常表皮细胞Hacat,A431细胞中H19的表达下调能够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且促进凋亡.结论:H19-siR-NA下调H19的表达,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促进凋亡,提示H19在外阴鳞癌中可能发挥促癌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程蓉蓉;赵晓宇;欧阳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远端胃切除术后影响胃排空延迟的多因素分析及生活质量评价

    目的:探讨远端胃部分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两种胃肠吻合方式的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初步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远端胃部分切除术后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远端胃部分切除术后DGE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采用EORTC QLQ-C30对患者短期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5例患者术后发生DGE,发生率为23.5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胃肠吻合方式、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与DGE的发生相关;按吻合方式进行分组,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在功能领域和症状领域均有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胃空肠吻合方式(OR=2.997,95%CI:1.010~8.896,P=0.048)、有无糖尿病史(OR=5.687,95% CI:2.004~ 16.141,P=0.001)均为远端胃切除术后DG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远端胃部分切除术后DGE的发生率较高,积极的围手术期准备、治疗、科学合理的控制血糖可有效预防术后DGE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短期生活质量.

    作者:王奇龙;王明;王森;吕铁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Six1基因异常表达促癌机制及药物靶点

    Six1基因在肿瘤中表达异常增高,如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及白血病等.过表达的Six1调控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及新血管、淋巴管生成,通过转录及蛋白互作调控相关靶基因.本文概括了Six1基因过表达的促癌机制,集中于Six1如何影响TGFβ通路及这一网络中可能的药物靶点.

    作者:赵丽娇;孙慧;鲁静;巩培;万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后对多药耐药基因MRP1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究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后对多药耐药基因MRP1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est染色法检测亚砷酸处理、照射处理及联合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不同处理后HepG2细胞中MRP1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显著增强caspase 3的表达,显著降低MRP1的表达.结论: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可通过增加caspase 3的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有可能通过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RP1的表达来降低肝癌细胞的耐药性.

    作者:叶家才;黄赖机;张秀萍;邓瑾;丁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以期加强防范,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124例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患者,对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复发等患者从年龄、性别、术前情况、术中情况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24例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不良有11例,发生率为8.87%.这其中影响因素有肿瘤部位(眶内)、肿瘤性质(恶性)、肿瘤累及范围(深部)、肿瘤边界(不清晰)、开眶方式(改良开眶)、存在合并症、手术时间长(≥3 h)、联合脏器摘除、肿瘤低分化等均有关(P均<0.05);而和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入路无关(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累及范围、肿瘤边界、开眶方式、合并症、手术时间、联合脏器摘除、肿瘤分化是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眼眶肿瘤摘除术后影响因素较多,术前合并并发症、开眶方式、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联合脏器切除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玉红;马凌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MRI与CT融合图像对卵巢体积勾画结果及放疗剂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MRI与CT的融合影像在放射治疗时确定卵巢勾画范围的价值,并分析卵巢勾画结果对放射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宫颈癌手术并进行卵巢移位病例,其中25例手术中使用银夹标记卵巢位置,作为卵巢位置参考.分析使用银夹作为参考勾画卵巢与使用MRI与CT的融合影像作为参考勾画卵巢体积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卵巢勾画结果对放射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结果:CT影像下以银夹标记为基础勾画的卵巢体积与MRI/CT融合影像为基础勾画的卵巢体积有明显差异.使用CT影像勾画的卵巢体积均值大于使用融合图像勾画的卵巢体积均值.以MRI与CT融合影像作为参考勾画卵巢在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时其结果更具优势.结论:MRI影像对确定卵巢体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能合理的确定卵巢的体积和位置,从而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中对卵巢进行更好的保护,并且得到更好的剂量分布.

    作者:常晓斌;胡艳;白丽华;曲喜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的免疫吸引作用

    虽然肿瘤是免疫逃逸的结果,但肿瘤中也经常发现肿瘤相关性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各种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攻击肿瘤.肿瘤吸引免疫细胞主要通过肿瘤新抗原、肿瘤体、肿瘤外泌体和肿瘤细胞死亡等方式来实现.理解肿瘤免疫吸引作用可以改变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强调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的重要性.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肾透明细胞癌阴道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肾细胞癌阴道转移临床少见,肾细胞癌阴道转移的常见途径是泌尿系统、淋巴循环,血行转移少见.转移部位多见于肺、脑、肾上腺等,阴道转移罕见.本例肾癌术后1年余发现阴道转移,且病理类型与术前基本相似,主要为透明细胞癌,考虑应为血行转移.我院2015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既往于2014年6月主因查体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10天来我院求治,既往发现糖尿病病史2年,血糖控制尚可.行CT检查示:左肾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根据强化方式考虑肾癌.大小约5 cm×6 cm.B超检查示:左肾中下极可见大小约5.0cm×6.2cm,向包膜外突起,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其内可见短条状血流信号.遂在全麻下行经腹腹腔镜下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示:左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核分级1-2级,癌组织未侵及肾被膜.

    作者:付强;高闫尧;毛天赐;王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纤维蛋白黏合剂在硬膜内脊髓肿瘤术中的应用

    目的:在偶发的和计划的硬膜内脊髓肿瘤手术中使用纤维蛋白黏合剂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计划性开颅手术未要求使用纤维蛋白黏合剂.评估纤维蛋白黏合剂对原发性硬膜内脊髓肿瘤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500名原发性硬膜内脊髓肿瘤且无硬膜外伴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中纤维蛋白黏合剂的使用情况,分为对照组(未使用纤维蛋白黏合剂,100人)和实验组(使用纤维蛋白黏合剂,400人).评估主要指标是并发症,次要指标是住院时间、手术后1天以及2天身体高体温和引流液量.结果:28人发生并发症(对照组7人,实验组21人,P=0.50).手术后行走状态和手术时间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纤维蛋白黏合剂的使用不是手术结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硬膜内脊髓肿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纤维蛋白黏合剂的使用无相关性.手术中使用纤维蛋白黏合剂可根据手术情况确定.

    作者:刘涛;薛建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Ⅰa1期宫颈癌诊治策略的探讨

    目的:探讨Ⅰa1期宫颈癌诊治策略的选择.方法:对云南省肿瘤医院90例病理诊断为Ⅰa1期宫颈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Ⅰa1期宫颈癌35例,符合率为38.89% (35/90).76例患者行冷刀锥切术(cold kinfe conization,CKC),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宫颈癌Ⅰa1期,23例患者年轻、有生育要求,选择密切随访.53例因无生育要求,补充行子宫切除.76例患者中5例失访,其余随访过程无复发证据.14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诊断与原诊断均相符,术后补充子宫切除,14例患者中1例失访,其余随访过程无复发证据.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活检诊断Ⅰa1期宫颈癌存在局限性,宫颈锥切是诊断过程中不可省略的重要部分.CKC对有保留生育意愿的患者是可行、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无生育要求的Ⅰa1期宫颈癌患者建议子宫切除.对于无生育要求的Ⅰa1期宫颈癌患者,阴道镜联合LEEP可能是取代冷刀锥切,简化诊疗过程的一种尝试.

    作者:王应海;张红平;李春琳;卢义函;李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滤泡性淋巴瘤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具有易向DLBCL转化、缓解后复发率高等特点.美罗华的问世明显改善了滤泡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并没有改变FL患者易复发的结局.随着针对FL的治疗新靶点包括Bcl-2、PI3K、PD-1等发现及其机制的进一步阐明,针对相应靶点的新药也开始进入临床试验,为改善FL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可能.

    作者:杜晓艳;王晶;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MSLN、HE4和Ki67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SLN、HE4和Ki67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MSLN和HE4在40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分析Ki67在40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临床及病理学意义.结果:MSLN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20.0%和13.3%;HF4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10.0%和6.7%;卵巢癌组织中MSLN和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良性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分别在良性与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MSLN、HE4和Ki6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80.0%和85.0%,MSLN、HE4和Ki67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MSLN、HE4和Ki67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MSLN、HE4和Ki6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MSLN、HE4和Ki67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是否淋巴结转移有关,但是否合并腹水关系不统一.MSLN、HE4和Ki67的高表达可能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赫慧;毕芳芳;杨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阻断Hh信号通路活性增敏Let-7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目的:探讨阻断Hh信号通路活性增敏Let-7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组化(IHC)和免疫荧光(IF)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实验方法,从临床标本及体外细胞实验的角度探究Let-7增敏TNBC的作用及可能与Hh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果:阻断Hh信号通路降低了MDA-MB-231及BT-20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增强了Let-7对三阴乳腺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Let-7对MDA-MB-231及BT-20细胞内Cyclin D1水平的影响微弱,但是通过Hh通路的抑制剂环巴胺则有效的增强了Let-7对Cyclin D1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在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亚群中,Hh通路抑制剂降低了MDA-MB-231及BT-20细胞系中ALDH1阳性干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了Let-7对乳腺癌干细胞亚群自我更新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Hh通路抑制剂通过对Cyclin D1的共抑制可以增强Let-7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牛云霞;张博;王培礼;肖国栋;刘大鹏;蒙锦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具有明显浆细胞特征的骨原发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1例具有明显浆细胞特征的骨原发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例原发于右股骨远端的具有明显浆细胞特征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患者为16岁男性,因右膝关节疼痛6月,加重伴功能障碍3周入院.MRI显示:右股骨下段骨质及周围软组织可见团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压脂呈高信号影,骨质呈明显破坏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浆样细胞组成,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浸润周围骨组织.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CD30、ALK-1、CD4、EMA及GramB(+).结论:骨原发性ALCL非常罕见,具有明显浆细胞特征的ALCL形态学特殊,明确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作者:罗清雅;曾英;马瑜;马强;钟鹏;肖华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Maspin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和子宫内膜癌中Maspin和Ki67的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spin和Ki67在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和72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中,Ki67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 =0.043;P =0.020),Maspin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 <0.05);Ki67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Maspin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Maspin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231,P =0.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Maspin和Ki67的表达提示两者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子.

    作者:宁海丹;杜杨君;梁科庆;温伟;莫秋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凋亡诱导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在结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类,不仅参与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还能诱导不依赖天冬半胱氨酸蛋白激酶(caspase)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AIF可能参与了肿瘤形成的不同阶段.通过AIF诱导癌变细胞凋亡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综述通过总结归纳AIF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其在结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更深入的了解AIF的功能,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作者:鲁梦甜;赵相轩;蒋珊;唐浩杰;任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微环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群体日趋年轻化.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的侵袭转移过程并非乳腺肿瘤细胞单方面的作用,而是乳腺癌与其所处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故应从乳腺肿瘤微环境中整体研究其发生发展,乳腺癌的治疗也应置于肿瘤微环境中综合考虑,这对寻找新的抗癌作用靶点意义重大.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中几种主要细胞和因子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对乳腺癌新的抗癌作用靶点进行探索.

    作者:李伟;李文杰;刘春晓;钱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超声检查在宫颈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Adler分级法、弹性超声的弹性评分法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宫颈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三种超声检查方法对140例宫颈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绘制ROC曲线,确定截点值,并分别计算三种超声检查手段的敏感度(Se)、特异度(Sp)、准确度(ACC).结果:140例宫颈占位性病变中良性组63例,恶性组77例.Adler分级法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79.29%,曲线下面积为0.84;弹性评分法的敏感度为75.32%,特异度为82.54%,准确度78.57%,曲线下面积为0.85.联合分级法的敏感度为84.44%,特异度为90.47%,准确度87.14%,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弹性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宫颈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但两者联合应用后的联合分级法的诊断效能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时的诊断效能.

    作者:冯晓宇;史铁梅;王鑫璐;林琳;姜罗;张浩;董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hioredoxin reductase-2,TrxR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手术后NSCL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TrxR2的表达,分析TrxR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TrxR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rxR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肿瘤组织分级、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随访90例患者发现TⅨR2高表达组的患者预后更差(P<0.05).结论:TrxR2在NSCLC中高表达,有望成为NSCLC转移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卜丽娜;林玉蓉;刘延峰;贾卫红;宋爱玲;刘志燕;杨拴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