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氧疗中的作用

王晓艳;朱宗红

关键词:护理干预, 卒中, 氧疗
摘要:总结在临床氧疗过程中,针对脑卒中患者对氧疗的认识误区,进行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探讨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我科治疗的19名消化系统肿瘤的患几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运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送检.结果:19例均成功用腹腔镜手术采集组织病理学标本并作出组织病理学诊断.除4例采取保守治疗外,其余接受剖腹手术治疗,术后1 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肿瘤,判断其手术可能性和预后转归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郭飞;王家祥;杨合英;张大;贾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月~20l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在口腔粘膜溃疡□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雅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其中尤以老年性白内障常见.目前,我科治疗白内障的方法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心理、生理问题较常人突出,因此,做好手术前的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1 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2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3例,年龄56~89岁,男性57例,女性46例.2 观察及护理2.1 入院介绍:入院后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告知家属生活用品的摆放位置及如何方便使用医院各种配备设施,详细介绍管床医生及护士,便于医患沟通.

    作者:何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早期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1):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且简单易行,方便普及.

    作者:郭颖兰;刘宪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急诊科护患纠纷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急诊科发生的37起护患纠纷,并概括记录薄所记载的内容予以整理分析,护患纠纷的分类按有关资料常规及老师指导而定,针对不同类型护患纠纷予以分析概括其原因,同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37起护患纠纷中由护理方面引起26起,占70.27%,其中护士业务水平问题引起9起,占24.32%,语言沟通不佳引起10起,占27.03%,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引起7起,占18.92%,而患者及家属因素引起11起,占29.73%.结论:护患纠纷中以护理方面原因占多数,其中,护士业务水平方面的原因占首位,应着重针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于化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角膜缘肿瘤美容手术与临床分析

    报告了我科近十年收治的34例(34眼)角膜缘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治疗情况及美容手术等.且就角膜缘好发肿瘤的原因、部位、临床表现、病理、美容处理原则及转移进行了讨论.

    作者:薛劲松;王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脑梗塞后抑郁症病人25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5例,两组都采用基础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同时积极应用早期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护理后治疗组的SAS与SDS评分明显少于护理前与对照组(P<0.05).护理后治疗组SCL-90量表中的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等因子评分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易于焦虑的状况,有利于提高总体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产科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由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分层级管理模式,职责明确,做好护士分层级培训与考核,实施层级的工作权限与待遇以及改革护士排版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和护理文件以及护理差错缺陷与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质量明显的高于实施前的情况,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实施前的情况(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与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方法和管理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临床带教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护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急诊科工作特殊性进行带教与管理,并逐渐形成急诊科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体系.结果:急诊科护生带教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护理操作及考核成绩优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结论:通过优化急诊科带教环境,对带教双方及带教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生实习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贺慧玲;韩娜;李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某高职院校女职工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女职工的生殖健康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280名女职工的生殖健康体检结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职工的生殖疾病患病率为29.29%,以35 ~ 45岁发病高,以宫颈炎为首位(占12.50%),乳腺增生次之(占7.14%).结论:女职工生殖疾病发病较普遍,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而成为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问题,应为促进女性生殖健康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陈善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术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骨科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临床收治的80例四肢软组织创伤缺损,感染,坏死,溃疡,压疮及急慢性骨髓炎选择VSD术40例和常规换药40例,术后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护理,观察VSD治疗疗效.结果:VSD组患者一次植皮后7天创面愈合比例(83.84%)明显高于对照组(7.26%);VSD组平均治愈时间(15.43±8.64)d明显低于对照组(91.52±12.78)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D技术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减轻了医生换药的工作量,并方便其护理,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印美丽;施保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探讨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疼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本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标志异常,为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发病率在10%~15%,占胃肠道门诊的20%~50%,中青年居多,50岁以上首次发病者极少,女性多于男性.

    作者:孙运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RICU收治的71例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RDW水平,再根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分值、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结果:死亡组RDW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 RDW升高组的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RDW正常组(P<0.05).结论:RDW水平能在早期提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后情况,可考虑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雯雯;史菲;张婷;邱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动植皮机在游离皮片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气动植皮机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气动植皮机取皮120例,其中中厚皮片82例,刃厚皮片38例.记录取皮用时、皮片大小、厚薄均匀和边缘整齐程度、植皮成活率、供皮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采用气动植皮机取皮操作时间为6~15min,平均9min.所取皮片边缘整齐,厚薄均匀,大皮片达10.2cm×18cm.皮片移植成活率92%~100%,供皮区愈合时间5~7天,均一期愈合.结论:使用气动植皮机取皮具有手术时间短、所取皮片宽度可调、厚度均匀、边缘整齐、供皮区愈合好、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取皮方法.

    作者:练慧斌;徐刚;黄金华;周荣芳;周杰;刘亦峰;刘森;罗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重叠,又称Rhupus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临床罕见,病情特殊,在护理上实施针对的措施、统筹兼顾、综合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波;王莹;范利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在胸腔镜下进行肺癌根治手术,对患者进行插管麻醉全身,在患者腋中线的第6、7根肋间放入胸腔镜,对患者的叶间裂进行解剖,经过小切口使用残端闭合器对叶支气管进行钉合.其中应用单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占32例,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占7例,全肺切除手术的患者占3例.结果:42例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术中的出血量在10~50ml,手术进行的时间为30~180分钟,术后患者进行胸腔引流的时间为2~8天.4例患者出现了少量的漏气现象,2例患者出现了积液现象,3例患者出现肺炎合并呼吸不全.经过检查,患者的癌灶消失.结论:胸腔镜下进行肺癌根治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的时间快,切口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或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黄柒彬;李鸣;齐同谦;赵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心肌梗死一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原醛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国外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的原醛的患病率占8%~18%[1],临床上除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外,还可引起胰岛素抵抗甚至导致糖尿病等代谢紊乱,以及心肌肥厚、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2].1 病历资料患者男,56岁,以突发胸痛2天收入院,查体:BP:140/110mmHg,P:72次/分,呼吸平稳,双肺无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钾2.2mmol/L.

    作者:尹绍侠;郑朝霞;王慧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健康体检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维护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立个体健康档案的必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分析、评估、预测,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预防和维护.

    作者:马莉华;伍娟;储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T泌尿系成像技术(MSCTU)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94例临床疑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常规彩超与螺旋CT多期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使用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方法,获得完整泌尿系图像.结果:常规彩超发现94例患者中诊断泌尿系结石伴积水41例,肿瘤21例,炎症5例,先天性畸形6例,诊断准确率73/94(77.66%). MSCTU检查所有病例均能良好显示泌尿系病变情况,其中泌尿系结石伴积水54例,肿瘤24例,炎症8例,先天性畸形8例.MSCTU对诊断正确率100%,并能直观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MSCTU能够从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整个泌尿系的解剖情况,对泌尿系肿瘤、结石及其它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立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其来源主要是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1].血管瘤是新生儿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占全身血管瘤病变60%以上,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血管瘤不仅是婴幼儿发病率高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在7岁前约有70%的血管瘤可自然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目前对血管瘤的自然退化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上也没有针对性强的措施.由于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所以有学者主张不进行任何处理,但由于仍有一定数量的瘤体不能或不能完全消退,瘤体会随患者生长发育而发展,影响容貌完整及美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我们认为仍然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本文对近年来的临床治疗方法结合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谭海松;王绪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