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
目的:探讨参合农民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和初发的参加新弄合的脑梗死患者763例(年龄>40岁),经影像学和临床体征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复发组病例组心源性脑栓塞8 5例(25.5 3%),其中房颤8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 30例(39.04%),腔隙性脑梗塞91例(27.33%),其他43例(12.91%).初发组病例组中心源性脑栓塞67例(15.58%),其中房颤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19例(27.67%),腔隙性脑梗塞1 40例(32.56%),其他88例(20.47%).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心源性脑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房颤、卒中家族史是复发性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卢波;唐彦;吕志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估胰岛素治疗教育工具的应用效果,使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积极配合胰岛素治疗.方法:对我科2011年5月~ 2012年5月入住的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采用DAWN量表评估患者对胰岛素的看法和拒绝使用胰岛素的原因.针对患者表述的1~2个问题,教育者参考“专业访谈手册”给与分析和解读,再借助“画说胰岛素”与患者直面交流,帮助患者走出误区.后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结果:①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及焦虑情绪;②访谈教育前、后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生活管理、态度、胰岛素副作用、注射相关问题、花费等六个方面有明显差异,在态度方面P=0.083无统计学意义,其它五个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岛素使用教育工具符合糖尿病授权教育理念,提高了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是临床开展胰岛素使用教育的新工具.
作者:李宽荣;胡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由支气管黏膜基底层的Kulchistky细胞恶变而来,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神经内分泌的分化趋向.占肺癌的10%~25%,且生长迅速、转移快、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出现转移,平均自然生存期仅3-6个月.其死亡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SCLC对化疗放疗敏感,手术治疗仅对部分早期患者有益,而一线治疗失败及复发的患者预后极差.二线治疗可选择药物少,研究进展缓慢.目前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为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重点阐述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的相关进展,为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丽;马少林;高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全,缺失或支配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的一种先天性眼睑疾病.由于上睑下垂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视功能,甚至造成弱视,多数患者以美容为目的而就诊,十分重视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我科对先天性轻、中度上睑下垂,采用高位打开眶隔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和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额肌瓣腱膜悬吊术,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平;杨晨松;付立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臭氧融核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臭氧消融术及腰椎牵引治疗,按照Macnab评价标准评定.结果:160例患者,术后症状显著缓解116例(73%),术后1个月优良112例(70%),术后1年优良107例(67%),术后3年优良104例(65%).术后1年、3年优良率略低于术后及术后一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臭氧消融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张永华;高玉林;王玉红;曹建辉;静小明;历宝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患者的主动复诊意识,强调口腔健康系统宣教的重要性.方法:将109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护理方法只讲解专科健康知识,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并分别比较两组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结果:宣教组患者主动复诊率明显高于未宣教组;两组中不同性别患者主动复诊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宣教组高学历患者主动复诊率高于低学历患者,宣教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患者年龄越高主动复诊率越低.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主动复诊率,宣教重点应侧重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李娜;石秀兵;刘娟;王云;李丹;张梦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型乳旁加奶器对预防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160例健康产妇及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新生儿用新型乳旁加奶器补奶,对照组新生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输液软管进行乳旁补奶,观察各组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婴儿发生乳头错觉2例,发生率为2.5%,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平均22.3±7.9h,母乳充盈时间平均37.9±9.6h;对照组发生乳头错觉11例,发生率为13.9%,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平均26.7±8.7h,母乳充盈时间平均41.6±12.3h,P<0.05.结论:新型乳旁加奶器的临床应用可降低婴儿乳头错觉率,缩短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母乳充盈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卫生,便于家属掌握,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马志仿;翟丽君;郭亚丽;胡丽丽;孟令花;马永军;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防护意识逐渐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如何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手术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各医院手术室关注的重点.目前有大量的文献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4].但耳鼻喉科手术室做为一个专科手术室,不仅具有综合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暴露及危险因素,而且由于手术的专科特殊性,还存在着一些不易识别且难以防范的其他危险因素,使医务人员时刻面临着职业暴露与感染的危险.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对手术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以达到保障手术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目的.
作者:王爱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术切除肾上腺.术后随访2~24个月.结果:手术平均耗时85.7min,术中失血量平均5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5天.手术近期成功率为100%.3例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1例术后4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死亡,1例仍在随访.2例转移癌患者,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术后12个月死亡.其余患者随访均无复发,术前症状于术后2~3个月缓解.结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应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本文就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柴凤婷;闫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析心理干预护理对子宫肌瘤术者性功能和焦虑心理的作用.方法:入选我院2007年5月~2012年4月的子宫肌瘤术患者90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治疗组除基础护理外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改变、心理焦虑率和性功能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31.35±7.41 vs.45.39±5.40,P<0.01),对照组改变不明显(43.34±5.37 vs.45.59±6.08,P>0.05),同期比较治疗组显著较低(t=6.28,P<0.05);治疗组治疗后焦虑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2.22% vs.77.78%,P<0.01),对照组改变不明显(68.89% vs.80.00%,P>0.05),同期对照水平治疗组显著较低(X2=5.38,P<0.05);两组治疗后性功能评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术者行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心理,提升患者性功能.
作者:张玉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素质对专职保健工作的影响.方法:对长期从事干部保健工作的护士进行追踪式访谈.结果:受调查的护士均有过受不同心理活动影响工作的经历,包括积极心态促进工作与不良心理妨碍工作等.结论:护士心理素质在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健护士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从事保健工作,提高老干部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仙春;张小迎;吕晓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总结在临床氧疗过程中,针对脑卒中患者对氧疗的认识误区,进行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晓艳;朱宗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1].患者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评价者之一,患者的满意程度是反映医院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我们对使用与不使用临床路径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小津;刘连启;董利丽;吴月敏;翟谢民;洪有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后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于滴注眼药水基础上给予强的松片+双氯芬酸钠治疗,实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即于滴注眼药水及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给予静脉注射.结果:实验组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眼痛、人工晶体前表面渗出物、畏光流泪等症状的消退时问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给予术后综合治疗,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杰;谢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尿潴留也称癃闭,多由气火郁于下焦或湿热蕴结,脉络瘀阻,膀胱气化失司而成.此病一旦发作,患者不但感觉生理上极度痛苦,而且往往伴随自卑、焦虑、恐惧等严重的心理压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作者:岳树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肺内结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肺内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DR,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tomosymthesis,DTS)及胸部CT检查.结果:32例肺结节患者中,CT共显示肺结节45个,结节大小为2.5mm-18.6mm,平均14.3mm. DR发现结节23个,DTS发现结节43个,对两者之间发现率采用配对X2检验,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肺内结节检出具有准确率较高、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等优势,且较CT检查辐射量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庆刚;吴海涛;朱吉高;王立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假瘤的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分析.结果:假瘤急性期,病灶多呈团块状,周围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无包膜.假瘤稳定期,大部分肿瘤包膜完整,边界光滑类圆形.部分肿块可见空洞坏死,胸膜粘连,长毛刺等征象.结论:全面系统分析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有利于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林晓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取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器械600件,按随机抽样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为管理依托,运用程序化控制手段,加强全程质量管理,完成清洗工作;对照组以常规环节控制手段完成清洗.检测两组清洗后嚣械的洁净度及残留污染情况,对两组清洗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创新管理手段,实施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提高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云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通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护理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中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在所有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一共发生不规范事项15项,其中,由于护理人员、药物、患者、院方而导致的不规范事项分别为:7项、4项、3项、1项.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高低与其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