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固化树脂核冠与纤维桩核冠修复不同牙体剩余厚度磨牙残冠的临床对比研究

袁剑鸣;唐颖;许卫星

关键词:双固化树脂核, 纤维桩核, 磨牙残冠, 牙体剩余厚度
摘要:目的:比较双固化树脂核冠与纤维桩核冠两种方法修复不同牙体剩余厚度磨牙残冠的成功率,探讨不同残冠剩余牙体厚度对两种修复方法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96例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牙体缺损磨牙病例,按牙体预备后残留牙体厚度为1.0m及2.0mm分为两组备48例,每组随机各选择24例分别采用双固化树脂制作树脂核后全冠修复及纤维桩全冠修复,修复后12个月比较两种修复方法对不同牙体厚度残冠的修复效果.结果:牙体剩余厚度为1.0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组的成功率为91.7%,纤维桩核冠组的成功率为95.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体剩余厚度为2.0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组的成功率为100.0%,纤维桩核冠组的成功率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残冠剩余牙体厚度大于等于1mm时,双固化树脂核冠及纤维桩核冠修复效果相同,但双固化树脂核冠修复临床操作更为简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交接班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性交接班制度在妇产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我院妇产科自201 2年3月起改进交接班方式及内容实施针对性交接班.实施前2011年12月~2012年2月患者出院871例,实施后201 2年3月~ 2012年5月共出院901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及护士给药错误率.结果:实施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度,明显降低护士给药错误率.结论:针对性交接班能提高护士责任心,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杜红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陕北地区无症状女性人群HPV感染现状及主要型别分析

    目的:对陕北地区无症状女性宫颈HPV感染现状及主要型别进行分析,寻找地区特异性HPV型别.方法:采用结构式、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流行病学资料.以陕北地区两市6个县区共3685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用2检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来自陕北地区两市6个县区共368 5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逐一检测后发现:3685例宫颈脱落细胞中总HPV感染率为13.8%,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0.6%.感染率高的为HPV 16(3.05%),其次是HPV 52(2.9%)和HPV 58(2.4%).被检测人群中,HPV 16和-18占4.26%.结论:陕北地区无症状女性人群中,第一代疫苗相关型别的感染率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感染率相对较低,但HPV 52及-58两型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

    作者:张静;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移动医疗系统的临床开发与临床应用

    移动医疗,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一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作者:张祯;胡瑞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在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颈骨折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如保守牵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出现卧床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废用性肌肉萎缩等,使患者的肢体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解决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已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但如果术后肢体功能得不到有效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肢体功能还是难以完全恢复.髋关节得不到早期合理的有效功能锻炼,髋关节出现关节粘连、僵硬、强直、关节活动障碍,使整个下肢功能障碍,使手术前功尽弃.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以上的并发症.

    作者:高瑞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全程观察治疗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均能顺利完成化疗.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消失,不影响下一疗程化疗,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紫杉醇的毒性反应,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闫秋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潴留

    尿潴留也称癃闭,多由气火郁于下焦或湿热蕴结,脉络瘀阻,膀胱气化失司而成.此病一旦发作,患者不但感觉生理上极度痛苦,而且往往伴随自卑、焦虑、恐惧等严重的心理压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作者:岳树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5例患者分为两组:在二硫化硒洗剂外洗的基础上,治疗组(53例)予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52例外用地奈德乳膏.共治疗4周.结果:第2、3、4周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周后治疗组马拉色菌检测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22.6%,明显低于对照组51.9%(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好,复发率低,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邹建飞;吕连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不同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患者超声、CT、MRI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超声、CT、MRI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CT、MRI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8.1%、87.5%、90.6%.CT、MRI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超声检查,CT与MRI灵敏度接近.结论:超声、CT、MRI检查各有其特点,应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作者:林如山;施玉森;李大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点阵激光联合PRP对面部痤疮瘢痕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配合点阵激光在面部痤疮后瘢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 2012年8月共130名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接受点阵激光+PRP治疗的痤疮瘢痕患者,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液40 ml,通过多步离心技术收集富血小板成分的血浆.对面部痤疮后瘢痕区先用点阵饵激光治疗,后将PRP直接涂抹于术区,术后给予科学的面部护理.结果:随访时间2~8月,通过治疗前后照片对比,点阵激光+PRP治疗后面部红斑及脱痂时间较单纯点阵激光治疗者缩短,瘢痕区皮肤创面愈合加速,术后面部外观改善更明显.结论:PRP配合点阵激光在面部痤疮后瘢痕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方便,辅以适当的术后护理,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金辉;程飚;项晓飞;朱江婷;李勤;苑凯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一例PICC术后引起穿刺侧肢体重度肿胀及渗血的观察与护理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将一根导管从患者肘部穿刺置入血管,到达胸腔内上腔静脉的技术,是目前公认的佳长期静脉输液途径之一[1].它可以避免因输入高渗透压液体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虽然其携带方便、留置时间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及维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并发症还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2],并增加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加强置管患者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以推动此技术的进展.现将我科一例PICC术后引起穿刺侧肢肿胀,渗血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翟晓静;安林静;庞建芝;李艾蔓;田肖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对妊娠晚期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对妊娠晚期孕妇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从前来我院进行分娩生育的妊娠晚期孕妇中抽取2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实施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产前实施心理学理论干预.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通过在产期实施心理学理论干预,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减少其疼痛,得到更为理想的心理状态,且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增加了自然分娩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积极的心理学理论干预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将孕妇的生理、心理保持佳状态,有效的促进孕妇进行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提高生育治疗.

    作者:马新巧;任密果;杨素领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及临床防治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内科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6月~ 2011年4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53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53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后4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大出血得到有效的控制,有效控制率为88.68%,6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11.32%.结论:快速及时的诊断和救治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完善和细致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洪卫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ICC盲插置管失败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对一次性PICC盲插置管失败的患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调整方案及时处理.结果:除一例自动放弃外,均去得比较好的效果.结论:对一次性盲插置管失败的患者,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减少PICC置管的失败的发生率.

    作者:曲志杰;周丽英;孙晓华;巴秀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以护理级别为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以护理级别为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病区按照患者护理级别分为一级护理A、一级护理B、二级护理A、二级护理B和三级护理病区.各病区实施不同方式的护理服务.结果:以护理级别为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了.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降低.结论:以护理级别为护理单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缓解了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体现了护士的价值观.

    作者:马玉兰;任素萍;赵晓蓉;苏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饮片传统经验鉴别的应用体会

    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鉴定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笔者认为在四大鉴定中尤其应熟练掌握性状鉴定,即中药传统经验鉴别,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式来判断中药的真伪优劣,对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工作者来说,传统经验鉴别因其不受仪器、试剂限制,方法简便、易行,在日常工作中更实用、更有效.笔者将自己长期的饮片验收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的经验加以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者:石新华;李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初发性翼状胬肉78例90眼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观察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 ~24个月,治愈89眼,治愈率98.9%,仅1例复发,复发率1.1%.结论:采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组织创伤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彭静;梁柱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系列护理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血糖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开展糖尿病教育的新模式以及评估系列强化教育是否比传统的随机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行为改变能带来更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初诊退休或闲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系列强化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随机教育,内容同上,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系列强化教育后实验组的血糖情况、从医行为、自我管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系列强化教育比传统的随机教育在血糖控制与心理、行为的改善方面更有效,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作者:王颖;梁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6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抚触组、穴位按摩组和穴位按摩抚触联合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抚触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传统正规的标准抚触方法;穴位按摩组给予中医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抚触联合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中进行按摩,观察并记录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变化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高胆血红素症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P<0.05).指数正常时间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P<0.05).胆红素下降幅度联合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高于对照组,但低于联合组(P<0.05).每天排便次数联合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高于对照组,但低于联合组(P<0.05).胎便转黄时间联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抚触组与穴位按摩组低于对照组,但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抚触与穴位按摩有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效果更优于单纯抚触法与单纯穴位按摩法.

    作者:肖佩霞;左媛;魏建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的急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急诊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共接诊120例急诊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肾绞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输尿管双侧结石20例、单侧100例,共140例结石其中1次碎石成功113例,成功率为80.8%,2次碎石27例成功15例,成功率为55.6%,3次碎石12例成功8例,成功率为75.0%,总成功率为97.1%.其中一周结石排净率为97.1%,碎石成功患者结石的平均直径为(0.67±0.31)厘米,失败结石直径为(1.37±0.11)厘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尿管的不同部位结石碎石成功率及排除率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法可安全有效的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邱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床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目的:总结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自2005年4月~ 2012年5月对采用VSD技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本组并发症43例,占总病例的37%,其中,引流管堵塞21例,泡沫干结变硬15例,VSD材料颜色污秽1 3例,创面感染3例,半透膜下积液3例,创面出血2例,负压源异常l例;11例出现两种或多种并发症,占总例数26%.结论: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VSD技术在创面应用中的并发症可以充分发挥VSD技术的优势,更好的保证VSD技术修复创面的临床疗效.

    作者:喻忠斌;覃松;王凯;李鹏斌;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