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显示管壁局限增厚探测肝外胆管结石

张追阳;龚镭;王东;吴文娟;马建勇;高煜;费锡峰

关键词:胆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显示管壁局限性增厚对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66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平扫时的结石密度、大小、部位和数目.根据静脉期增强扫描,以肝外胆管壁≥2 mm为增厚标准,分别评价结石密度、大小、数目及部位的构成比及其与管壁增厚的关系.结果 CT共发现不同密度结石57例,9例等密度结石未能识别.66例胆管结石患者中出现管壁增厚的构成比为84.85%(56/66),平均增厚(2.88±0.56)mm.其中等密度结石、非等密度结石出现管壁增厚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壁增厚与结石密度、部位和数目无相关性(P均>0.05),但与结石大小有相关性(P=0.001).56例管壁增厚者中,呈同心圆者87.50%(49/56),偏心圆者12.50%(7/56).管壁增厚出现在结石下方占62.50%(35/56);位于结石平面或上下方占17.86%(10/56),位于结石上方为8.93%(5/56),6例(6/56,10.71%)呈广泛管壁增厚,均为多枚结石所致.结论 肝外胆管结石时,多数在结石平面或其下方出现局限性同心圆样管壁增厚.CT平扫未见明确胆管结石而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出现此征象时,应考虑到有结石存在的可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率MR测量国人正常成年男性视神经长度

    目的 观察高分辨率MRI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及斜矢状位重建测量国人正常成年男性视神经长度的差异.方法 对500例无视力障碍的中国成年男性志愿者行全脑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扫描.采用Aquariusws软件重建轴位及斜矢状位MR图像,测量各段视神经长度,比较两种重建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及斜矢状位MRI均可清晰显示视神经的结构.轴位测量视神经全长为(43.58±3.41)mm,斜矢状位为(42.13±3.26)mm,轴位测量值大于斜矢状位(P<0.05).结论 高分辨率MRI可清晰显示视神经整体轮廓,准确测量视神经长度,平行于视神经的轴位重建是测量视神经长度的佳方法之一.

    作者:齐燕;陈楠;王星;杨方;张莉;彭光明;卓彦;陈霖;欧陕兴;李坤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显示管壁局限增厚探测肝外胆管结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显示管壁局限性增厚对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66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平扫时的结石密度、大小、部位和数目.根据静脉期增强扫描,以肝外胆管壁≥2 mm为增厚标准,分别评价结石密度、大小、数目及部位的构成比及其与管壁增厚的关系.结果 CT共发现不同密度结石57例,9例等密度结石未能识别.66例胆管结石患者中出现管壁增厚的构成比为84.85%(56/66),平均增厚(2.88±0.56)mm.其中等密度结石、非等密度结石出现管壁增厚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壁增厚与结石密度、部位和数目无相关性(P均>0.05),但与结石大小有相关性(P=0.001).56例管壁增厚者中,呈同心圆者87.50%(49/56),偏心圆者12.50%(7/56).管壁增厚出现在结石下方占62.50%(35/56);位于结石平面或上下方占17.86%(10/56),位于结石上方为8.93%(5/56),6例(6/56,10.71%)呈广泛管壁增厚,均为多枚结石所致.结论 肝外胆管结石时,多数在结石平面或其下方出现局限性同心圆样管壁增厚.CT平扫未见明确胆管结石而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出现此征象时,应考虑到有结石存在的可能.

    作者:张追阳;龚镭;王东;吴文娟;马建勇;高煜;费锡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移在治疗纤维化病变中的应用

    纤维化病变是组织器官受到损伤、炎症长期刺激的结果.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为纤维化病变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移作为一种新的基因转移手段,在肾、腹膜、肝等组织器官纤维化病变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纤维化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熊中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MSCT灌注成像评价兔积水肾肾功能的可复性

    目的 探讨MSCT灌注成像对积水肾肾功能可复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4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周组、3周组、5周组和7周组(每组n=12),每组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6)和梗阻组(Ob,n=6).梗阻组通过手术制成输尿管完全梗阻及积水肾模型,假手术组施行同样手术,但不结扎输尿管.分别于术前及各自的梗阻时间点接受MSCT灌注扫描和SPECT检查,测定左肾皮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和肾小球率过滤(GRF).解除梗阻2个月后再次复查.各阶段分别处死1只动物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①MSCT灌注扫描:不同时间段,假手术组术前、术后BF、BV、TT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后,随梗阻时间延长,BF、BV值逐渐降低,4组间梗阻解除前BF、BV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解除后,梗阻1周组BF、BV值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P>0.05);梗阻3周组BF、BV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解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5周组及梗阻7周组BF、BV值持续降低,与梗阻解除前、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后,梗阻1、3、5周组TTP值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延长(P<0.05),梗阻5周组与7周组间比较及各自与解除后比较均无变化(P均>0.05).②SPECT肾动态显像:不同时间段,假手术组术前、术后GR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及梗阻组术前、梗阻解除前及梗阻解除后各组GR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阻解除前1、3、5及7周组间GR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学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肾小管扩张越明显,肾纤维化程度逐渐渐加重.结论 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后,积水肾皮质BF、BV值分别下降志(312.21±26.35)ml/(100 g·min)、(10.76±5.37)ml/(100 g)时,肾功能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MSCT灌注成像能为术前肾功能恢复潜力评价提供有价值信息.

    作者:贾鸿飞;亓卿燕;武志峰;许志高;郝新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低驻波比微波天线凝固效能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两组不同驻波比(SWR)微波天线在大功率/长时间条件下离体肝组织凝固效能.方法 应用SWR分别为1.5(实验组)和2.5(对照组)的微波天线各20根,天线输入功率80 W/20 min,对新鲜离体牛肝脏进行消融,并对两组凝固灶的范围、形态及天线完好性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凝固灶短径(52.8±6.4)mm、长径(71.5±6.9)mm,球形指数(短径/长径)0.741±0.067;对照组凝固灶短径(48.1±4.6)mm、长径(65.1±4.9)mm,球形指数0.738±0.057.两组凝固灶的短径和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4),但球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实验组天线完好无损,对照组3根天线损毁.结论 低SWR经皮微波天线在大功率/长时间条件下,对离体肝组织凝固效能优越,安全性高.

    作者:沈会明;张炽敏;张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MRI诊断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

    目的 分析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以星形细胞瘤(14例)为主,其次为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1WI均呈稍低信号,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少突-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等及稍低信号;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T2WI均呈稍高信号,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稍高及高信号;增强扫描室管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度至明显强化,少突-星形细胞瘤中度强化,中枢神经细胞瘤轻至中度强化,室管膜下瘤轻度强化.结论 不同组织类型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在侧脑室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丽艳;钱银锋;刘斌;余永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离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CT、MRI及病理对照

    目的 评价64层CT和1.5T MR扫描仪在显示离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成分的作用.方法 对12具尸体心脏行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CT及MR检查,并与病理学相对照.分析钙化斑块的CT值及MRI的信号强度.结果 43个CT、MRI所示的钙化斑块层面可与相应的组织学层面相对应.钙化成分为主的斑块CT值平均为1065 HU.MRI示钙化斑块在各个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48.84%的钙化层面内有稍高信号,组织切片示脂质成分.58.14%的钙化斑块内有新生血管或炎细胞浸润.结论 CT、MRI都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的特点,但显示钙化斑块内的脂质成分,MRI优于CT.

    作者:李涛;赵绍宏;高建华;蔡祖龙;杨立;高元桂;郭爱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建算法和层厚对肺结节容积定量的影响

    目的 用肺结节模型评价多排探测器CT(MDCT)的重建算法、层厚对不同大小、密度肺结节容积定量准确性的影响,并对肺结节容积定量的重复性进行检验.方法 肺结节模型直径25 cm,内含4种直径(2.5、5.0、10.0、20.0 mm)、5种密度(-100、-60、0、60、100 HU)结节共16个.利用64排MDCT对模型进行两次扫描,采用8种重建算法(软组织、标准、胸、肺、精细、骨、骨+、边缘)和五种层厚(0.625、1.25、2.5、3.75、5.0 mm),获取评估结节定量准确性的数据和用于重复性检验的数据.在ADW 4.2工作站上用ALA(advanced lung analysis)软件对模拟肺结节进行容积测量.用CT软件测量获得的容积相对于参考标准容积的绝对误差百分率(APE)表示容积定量的准确性.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 ①在0.625 mm及1.25 mm层厚条件下,8种重建算法APE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算法误差大,且与其他7种算法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7种算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算法误差小,骨算法次之.②重建层厚、结节直径及结节密度对结节容积APE值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直径为2.5 mm的结节,仅能用0.625 mm层厚测量且误差较大;对于直径≥5 mm的结节,1.25 mm层厚的测量误差小,与0.625 mm层厚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层厚(P<0.001)、结节直径(P<0.001)与APE值存在线性回归关系.③当采用0.625 mm和1.25 mm两种层厚重建时,两次扫描容积定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肺算法外的其余7种重建算法均可用于肺结节容积定量;对于直径<5 mm的结节,应采用0.625 mm或更薄重建层厚,对于直径≥5 mm的结节,以采用1.25 mm重建层厚为宜;结节直径和(或)密度的变化对容积APE值也具有显著影响;MDCT肺结节容积定量的重复性可靠.

    作者:孙海宁;于铁链;李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盆腹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CT表现: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盆腹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盆腹部DSRCT的临床及CT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例盆腹部DSRCT的CT表现可分三种类型:①腹膜单发或多发肿块型3例,表现为腹膜腔内单发或多发肿块,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小斑点状钙化;②腹膜弥漫增厚型1例,表现为腹膜弥漫不规则增厚,无明确肿块或结节形成;③腹膜后或盆腹腔脏器源性单发或多发肿块2例,表现为腹膜后或腹腔脏器原发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小斑点状、斑片状钙化.结论 盆腹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CT表现多样,不易与其他盆腹部病变相鉴别.

    作者:向之明;梁翠媚;叶海鸣;谭理连;胡煜升;周燕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用于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目的 探讨GE 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ALA)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CT扫描50例SPN患者后,经ALAsingle处理获得SPN的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图像.对患者行2次或2次以上随访复查,经ALAmulti计算获得SPN倍增时间(DT).结果 VR图像对SPN形态、棘突的显示优于MPR图像(P<0.05);对毛刺以及与血管关系的显示,MPR图像更清晰(P<0.05).恶性和体积增大的良性SPN,其DT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00天为阈值,其判断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83.33%.结论 ALA软件能够获得病灶的MPR和VR图像,通过计算DT反应SPN生长特点,综合分析SPN的良恶性.

    作者:侯乔;余聪;舒建;罗银灯;郭大静;赵建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

    目的 利用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评价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对12例原发性单纯导水管狭窄患儿内镜导水管成形术前及术后行常规头颅MR扫描及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利用流动分析软件对导水管脑脊液流动进行定性评估及定量测量.结果 12例患儿术前均可见导水管狭窄,2例术前导水管可见少量脑脊液通过, 10例术前导水管无脑脊液通过.11例术后导水管可见脑脊液搏动性流动,其峰值流速及峰值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大,1例术后导水管狭窄未解除,导水管仍无脑脊液通过.结论 MR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显示内镜导水管成形术是治疗导水管狭窄尤其是膜性或短节段狭窄所致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劲松;金延方;岳云龙;刘洪亮;尹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婴儿型多囊肾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婴儿型多囊肾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婴儿型多囊肾(IPCKD)患儿的肾脏超声表现,并与分泌性尿路造影及肝、肾功能相对照.结果 IPCKD超声表现为肾脏弥漫性增大,皮、髓质界限显示不清,肾实质内可见广泛成簇的强回声,弥漫性分布,后伴彗星尾,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肝脏纤维化或肝内胆管囊状扩张;且肝、脾肿大程度及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肾功能受损程度成反比.肝功能基本正常.分泌性尿路造影均显示对比剂在髓质的囊肿中滞留,呈不规则斑纹或条状影像;滞留在集合管内产生放射状影像,肾盂肾盏轻度受压变窄.结论 超声结合分泌性尿路造影有助于确诊IPCKD.

    作者:孙建霞;于新凯;梁会泽;李翠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为TIA患者40例进行头颈联合64-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头颈部血管病变显示情况.以DSA为金标准,计算64-SCTA检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比较64-SCTA与DSA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结果.结果 40例TIA患者有440支血管得到评价,64-SCTA对TIA患者头颈血管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12%、98.52%和98.19%,64-SCTA及DSA对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64-SCTA目测法对血管狭窄率的评估与DSA具有较高的符合率(31/32,96.88%).结论 头颈联合64-SCTA对TIA患者头颈血管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TIA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钟井松;沈海林;丁乙;林千早;夏学平;王虹;李辉;杨益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X线诊断家族性石骨症1例

    患者男,19岁,入伍体检发现骨质异常.查体:T 37.1℃,P 67次/分,R 16次/分,BP 125/85 mmHg;神清,头颅五官无畸形,淋巴结无肿大,胸腹部及四肢均未见异常,身高172 cm,体质量64 kg.其父于十余年前确诊为石骨症,并有相应X线表现,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

    作者:刘清宇;张林波;曹澍;凡生;王志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在兔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评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以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组兔行1H-MRS检查,获得肝脏主要含氢代谢物的波峰下面积,包括脂质(lipid)、胆碱(Cho)、糖原/葡萄糖复合物(Glyu),同时计算代谢物与脂质的波峰下面积比值(Cho/lipid、Glyu/lipid).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兔划分为无纤维化组(S0)、轻中度纤维化组(S1~S2)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S3~S4),比较不同组间1H-MRS参数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透射电镜下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Cho、Glyu和lipid在轻中度纤维化组降低,在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升高;Cho/lipid和Glyu/lipid随肝纤维化的加重而升高.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与另两组Cho/lipi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指标在纤维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在轻中度纤维化时以肝细胞损伤为主,在重度纤维化/肝硬化时肝细胞损伤与细胞外纤维基质沉积并重.结论 肝纤维化时肝细胞损伤引起代谢物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阻碍代谢物排出,1H-MRS变化是对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综合反映.Cho/lipid是检测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秋实;刘辉;梁长虹;刘再毅;郑君惠;曾琼新;张明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腰椎单侧关节突发育异常继发退变2例

    病例1,女,76岁,因腰痛就诊,自觉左腰部发僵,休息后减轻.X线表现:正位片示L4椎体左侧茎突肥大,宽基底起自左侧横突根部,斜向外下走行,尖端部圆钝,与L5椎体左侧上关节突形成假关节,宽约1 mm,边缘骨质稍硬化.侧位片示该假关节重叠于L4-5椎间小关节处.L3-4及L4-5椎间隙狭窄.

    作者:宋鲁新;任全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数字X线胸片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与PACS的整合应用

    计算机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在影像学科的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技术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前沿技术[1-2].PACS系统和医用CAD系统的整合及应用未来将是医院影像科的发展方向.笔者就我院CAD系统在PACS中的整合及应用进行了初步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田心;马大庆;徐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APP/PS1转基因AD小鼠磁共振波谱及行为学的对照观察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APP/PS1转基因AD小鼠代谢变化的显示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35只APP/PS1AD小鼠(实验组)和20只同源野生型小鼠(对照组)在6、9月龄时接受Morris水迷宫测试及1H-MRS成像.1H-MRS测量小鼠大脑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I)和肌酸(Cr)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和mI/Cr比值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小鼠6月龄时mI/Cr比值明显升高(t=2.904,P<0.05),NAA/Cr比值明显降低(t=-7.535,P<0.05).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海马区出现Aβ沉积斑块,周围包绕活化的胶质细胞;而行为学差异在9月龄时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小鼠学习和记忆方面的损害.结论 1H-MRS是早期评价AD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方法,mI、NAA的变化早于行为学改变.

    作者:陈双庆;王培军;滕皋军;李铭华;臧风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磁共振虚拟肝血管三维重建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MR图像建立肝血管三维模型和虚拟肝切除在肝切除手术方案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23例肝肿瘤患者肝脏静脉期MR图像重建肝血管三维模型,以任意角度显示肝脏、肿瘤及肝静脉、门静脉系统.在保证余肝充分门静脉供血及静脉回流的前提下行虚拟肝切除,计算拟切除肝体积及余肝体积,据此制定肝肿瘤切除手术方案并实施手术.结果 23例肝三维模型均可详细显示肝肿瘤及其血管解剖关系,虚拟肝切除评估肿瘤均可被切除.15例患者接受常规肝切除术,8例因肝右下静脉、肝中静脉变异或剥离肝中静脉而改变手术方案.23例肝肿瘤被完整切除,1例发生胆瘘,无肝功能衰竭病例.结论 肝肿瘤与血管MRI三维重建模型及虚拟肝切除术可用于指导肝肿瘤切除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俊旗;孟志华;陈振松;黄从云;潘高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乳腺病灶大小与光散射断层成像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性

    目的 应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分析不同大小的乳腺病灶的总血红蛋白浓度(THC)特征、病灶大小与TH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前瞻性研究277例患者共306个乳腺病灶,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测量光吸收参数THC,分析病灶大小与THC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大小的组间THC是否有差异.结果 306个乳腺病变中,良性147个,恶性159个,良性病灶THC均值(137.36±90.43)μmol/L,恶性病灶THC均值(227.36±88.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HC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但良性组相关性明显小于恶性组(相关系数0.187 vs 0.454).恶性组病灶大小与THC呈线性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43.430+40.785X.结论 乳腺病灶大小与THC测值有相关性,恶性病变的THC与病灶大小呈线性相关,而良性病灶THC测值受病灶大小影响较小.

    作者:孝梦甦;朱庆莉;姜玉新;游珊珊;戴晴;李建初;蔡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