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蓉;姜军;马宏敏
为探讨金属硫蛋白(MT)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了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MT的表达.结果: MT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8%(62/84)和15.0%(3/20),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MT在肿瘤中的表达与手术时腋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在腋淋巴结有转移的肿瘤其MT表达阳性者死亡率高于表达阴性者.MT在乳腺癌中的超表达与其预后差相关,也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MT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赫杰;胡文庆;杨笔耕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甲状腺肿瘤历来是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常见甲状腺疾病,近年随着分子水平的研究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均有所改观.
作者:姚榛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探讨Crave's病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 TRAb)与其病情的内在联系,自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对156例门诊Crave's病患者的血清TRAb进行检测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初诊Crave's病患者90.1%血清TRAb升高; 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患者,当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时,血清TRAb恢复正常;经药物或手术及131I治疗后的复发病例,血清TRAb值升高.故血清TRAb水平与Crave's病病情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 血清TRAb水平的测定对于Crave's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惠珍;李园;沈彬;朱精强;龚日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肝叶切除术后易并发感染,除与原有胆道感染有关外,还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有关.对肝叶切除术后全身免疫功能变化研究较多,但胆道局部免疫功能如何变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观察胆管结石患者部分肝切除术(肝切除量约17%)后胆道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黄从云;李绍新;丘瑞麟;李介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近10年收治外院阑尾炎术后肠外瘘6例,均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占我院同期医源性肠外瘘的首位(6/17),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吕青;刘宗琼;蔡建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了解甲状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1例甲状腺癌中EGFR的表达,并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结果: 甲状腺癌中45例EGFR表达阳性(55.6%),而甲状腺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未见EGFR表达(P<0.01).EGFR表达阳性率在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诸因素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者生存率亦无显著相关(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 EGFR过度表达与甲状腺癌细胞自主性生长和恶性表型有关,但不能作为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燕昌;陈大良;殷凤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随着早期乳腺癌发现的增多,腋淋巴结阴性者也随之增多,再加上腋淋巴结清扫术的创伤大,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皮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较多,对腋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存在争议[1].而且腋淋巴结本身具有免疫监测功能,可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如果对无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腋淋巴结清扫,就会破坏这一屏障,从而使隐藏的癌灶更易向远处转移.那么对于这类无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能否找到一种创伤小的方法予以证实则成为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志宇;赵扬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 EV)是指食管胃底以外的曲张静脉,可单独存在或伴有其他部位的静脉曲张[1,2],常致反复的消化道出血和腹腔出血.由于临床上少见,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易造成延误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志民;冯延昌;石景森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乳腺癌治疗的10年以上生存率尚无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虽经乳腺癌根治性切除,以后多因远处转移死亡.乳腺癌的自然病程以临床前期长,约占疾病全程的2/3.早期癌中多数尚未出现明显包块或肿块较小,待乳房出现明显肿块时,半数以上已有淋巴或血行转移.因此,探索在临床尚扪不到肿块时即能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和治疗措施,对乳腺癌的治疗、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提高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姜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了更深入阐明nm23-H1抑制原发性肝癌转移的作用机理,观察nm23-H1表达状况对肝癌细胞浸润相关因素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基因转染手段,将外源nm23-H1全长cDNA导入肝癌细胞并以此观察细胞体外浸润能力、细胞内游离Ca2+以及N-ras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nm23-H1转染组发生侵袭的癌细胞数下降(P<0.05); N-ras mRNA丰度明显降低(P<0.05); 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高(P<0.05).结果提示: nm23-H1影响原发性肝癌细胞浸润与转移可能是通过调节癌细胞内的信息传导而实现的.
作者:张开泰;王玉芝;韩本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1年至1996年我院共行肝内胆管切开取石术38例,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节段性化脓性胆管炎22例,占57.9%,现就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纪震宇;夏学德;宋京翔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改良根治术分Auchincloss术式(保留胸大、小肌)和Patey术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两类.二者比较,前者损伤胸前神经的机会较小,又不切除胸小肌,更易为多数患者所接受,其不足之处是淋巴清除范围不能包括高位组淋巴结[1,2].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我们在此术式基础上加行胸大肌开窗,清除高位组淋巴脂肪组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诚义;姚榛祥;吴凯南;任国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乳腺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关系,采用ELISA法对37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进行检测,同期检测了1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sIL-2R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其术后20天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且术后20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由此提示,血清sIL-2R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陈建思;陈汉华;刘剑仑;覃宇周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当胃肠道与肝胆系统同时有实质性病变时,通常认为是胃肠道肿瘤伴肝脏转移.然而,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些例外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牟永华;祁生俊;牟一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探讨测定乳腺癌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以判断肿瘤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和预后,利用125碘标记17α-乙烯雌二醇-3-醋酸酯(125IVE2A)在不同ER含量的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进行生物学分布研究,观察其与受体含量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肿瘤ER显像奠定基础.每只鼠尾静脉注射示踪剂92.5 kBq,2小时后处死,测定其肿瘤及重要组织器官每克组织中放射性摄取率及肿瘤与非肿瘤放射性比值(T/NT).结果表明: 在ER为阳性的肿瘤(MCF-7),其放射性摄取率及放射性比值均高于ER阴性肿瘤(MDA-MB-231)的相应值,且分布具选择性,雌激素靶器官选择性高,非靶器官选择性低.125IVE2A对ER阳性的肿瘤及子宫具亲和力,可望用作对体内ER进行定位定量测定.
作者:龙启明;杨金巧;陈晓理;胡锐;周蕾蕾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严重多发伤病情急,伤情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救治工作是急诊外科中很棘手的问题.我院1984年1月至1997年12月手术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共21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崔新民;刘先玲;卢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应用电视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急腹症及腹外伤,具有诊断率高、安全可靠、创伤小、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及切口符合现代美容要求等优点.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8年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诊治50例急腹症及腹外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徐旭;李启国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了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15表达及含量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关系,应用微波-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94例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15的表达及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CD15表达阳性物质在正常乳腺中很有极性地位于腺上皮游离面,而在乳腺癌中主要分布于浆膜; CD15表达阳性率和图像定量分析平均光密度值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5,P<0.001),并均随乳腺癌分化程度减低和淋巴结转移而显著增高(P<0.05,P<0.001).结果表明,CD15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细胞增殖、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是一良好标志.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张瑞霞;胡海霞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也称为腹部卒中,是少见的急腹症.我院外科1986年至1997年共施行各类急腹症手术3 969例,其中腹部卒中9例,占0.23%; 男7例,女2例,年龄16~69岁,平均52.5岁,其中4例>60岁.3例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3例发病前有多量饮酒及酒后负重史.
作者:赵登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关于胆道手术引流的选择,目前国内外认识不一,10余年来,我中心采用自制三腔三套引流管应用于胆道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睿武;田伏洲;李旭;阎勇;胡建中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