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小切口直视包膜入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并发症

曹士华;张金亮;周其光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低位小切口, 直视包膜入路
摘要: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出现并发症后的有效清除路经和治疗方法.方法:乳房 皱襞外下方设计小切口,直视下全层切开注射物外层包膜,先挤出后冲洗,然后手指腔内探查并引导器械清除残留注射物.结果:21例患 者均一次取出成功,包括11人即刻假体隆乳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未见并发症.结论:低位小切口直视包膜入路法具有:微创 、好操作、易引流、愈合快、能较好地保护乳房形态等优点.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切口瘢痕小化综合技术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采用切口瘢痕小化综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行甲 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采用新方法(切口瘢痕小化综合技术),96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术后早期(1周)、晚期(3月和12月)瘢 痕评分,以及患者本人对切口瘢痕的满意度.结果:新方法组和常规方法组的早期瘢痕评分分别为4.91±0.66和4.08±0.90(P<0.05) ;术后3月切口评分各为8.71±0.66和6.08±0.90(P<0.05),术后12月切口评分各为9.32±0.66和7.24±0.90(P<0.05);新方法 组和常规方法组对切口瘢痕表示满意的分别有62例和48例(P<0.05).结论: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采用切口瘢痕 小化综合技术能有效减轻术后瘢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檀谊洪;肖玉根;严国标;王昆;谭东兴;杜国能;李玺;邱万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皮肤角质层的相关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在保护人体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入侵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地,皮肤屏障从结构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屏障.其中,广义的皮肤屏障主要包括与皮肤各层结构相关的屏障;狭义的皮肤屏障主要涉及皮肤角质层(SC)结构相关的屏障.现就皮肤角质层的相关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破溃兔扩张皮瓣的细菌学研究

    目的:研究扩张皮瓣破溃后不同时段及部位的细菌状态.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 物.首先形成兔扩张皮瓣模型,进而形成破溃的扩张皮瓣模型,并随机分为A、B、C、D破溃时间长短不同的四组.各组的皮瓣组织均以破 口为中心,呈环状由内向外分为6个部分;然后在无菌的环境下分别对这6个部分进行标本采集.采取的标本采用Cooney法进行细菌定 量检查和常规接种、需氧和厌氧培养定性检查.结果:①随着破溃时间的延长,破口周围炎症反应的皮肤长度逐渐增大, 皮瓣组织内的细菌数量逐渐增多;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破溃时间大于3周,皮瓣基底出现感染几率明显增大(17%vs 100 %;P<0.05),此时整个皮瓣组织都有细菌的存在;③皮瓣基底未感染时,细菌仅存在于破口周围炎症反应的皮肤包膜复合组织及其 外0.5cm的范围内;④存在的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结论:扩张皮瓣破溃后,皮瓣各部的细菌状况会出现改变,临床上应予注 意.

    作者:胡守舵;赵延勇;蒋海越;杨庆华;庄洪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分时段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1].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在医院全面推开创优质示范科室,我科针对住院患者多,周转快,年龄层次跨度大,病情复杂的特点,开展治疗护理工作分时段进行的特色温馨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开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颗粒脂肪充填上睑矫正上睑凹陷及重睑过宽

    目的:探索上睑凹陷重睑成形术的手术办法.方法:沿重睑线切开,中心点切开眶隔采用自体 颗粒脂肪进行眶隔内充填后常规成形重睑.结果:本组患者26例,随访3月脂肪颗粒注入到眶隔内分布均匀,重睑线折叠完全,形态自然, 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微小颗粒脂肪充填眶隔使重睑术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完美,睁眼上睑向下的对应力更强.

    作者:张勇;田治国;伍前发;史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氧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高分子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使干细胞技术运用于临床成为可能,再生医学的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将干细胞发育成组织并应用这种潜能进行组织替代疗法,从而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1].再生医学的研究,都是围绕干细胞而展开的,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分离培养简便,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等优点,受到了多的关注.早在1966年,Friedenstein[2]首次描述了使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进行培养.之后Caplan[3]发现这种细胞在各间质谱系中具有分化潜能,并将这类细胞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血液、骨、软骨、脂肪、肌肉、表皮、上皮、神经等组织的潜能,在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再生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4].在干细胞研究中,细胞体外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细胞微环境是影响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培养所需的适氧张力被认为是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氧张力在不同的组织中各不市相同,在血液中约为12%,而在深部的软骨组织低至1%[5],在骨髓中氧的张力被认为在4%~7%[6]之间或者低至1%~2%[7 8].

    作者:尚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皮肤鳞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其发生率位居表皮恶性肿瘤第二位.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头皮、面、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1].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科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鳞癌患者34例,行手术扩大切除及局部皮瓣转移或全厚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术,经过精心护理,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邵竹君;姚建军;曹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位小切口直视包膜入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并发症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出现并发症后的有效清除路经和治疗方法.方法:乳房 皱襞外下方设计小切口,直视下全层切开注射物外层包膜,先挤出后冲洗,然后手指腔内探查并引导器械清除残留注射物.结果:21例患 者均一次取出成功,包括11人即刻假体隆乳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未见并发症.结论:低位小切口直视包膜入路法具有:微创 、好操作、易引流、愈合快、能较好地保护乳房形态等优点.

    作者:曹士华;张金亮;周其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色光固化复合树脂关闭上前牙间隙的美学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多色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修复上前牙间隙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35例有上前牙间 隙患者,间隙大小在1~3mm,通过比色配色,选用合适的不同色的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经粘结技术处理后多色逐层充填、雕刻塑形直 接修复关闭上前牙间隙,恢复为天然牙的形态和色彩;定期观察修复体和牙齿的外形、色泽、功能.结果:35例上前牙间隙经光 固化树脂修复后随访2年,除3例因咬硬物导致2例修复体脱落和1例修复体折裂缺损,及2例树脂边缘着色外,其余30例牙齿外形 、色泽、功能等均较满意.结论:用多色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修复关闭上前牙间隙在形态和色彩的美学方面也能获得满意效 果.

    作者:李丽华;陈穗保;吴洋;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颧骨缩小术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通过颧骨缩小手术在面部改型方面的临床实践应用,探讨总结手术经验,进一步提高手 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颧骨缩小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颧骨缩小程度、面部轮廓改善满 意.结论:颧骨缩小手术对面部改型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金东一;何东镐;朱灿;张华彬;安栋显;张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型超声波在单侧唇裂术后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B超在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B超对3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者 的上唇进行探测,在B超下测量口轮匝肌瘢痕的宽度、厚度.测量6项唇部术后外观评价指标,分析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瘢痕愈合情 况与外观评价的关系.结果:6项外观评价指标与瘢痕宽度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口轮匝肌重建修复效果好,瘢痕宽度小的,外 观评价优良;口轮匝肌重建修复效果差,瘢痕宽度宽的,外观评价较差.结论:B超观察唇裂术后口轮匝肌修复重建效果和检测 瘢痕宽度可作为一项评价单侧唇裂术后疗效评估的客观量化指标.

    作者:陈宝峰;韦强;莫春玲;廖新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套塞法侧方单一纵切口隆颏术

    目的:探求一种更简便、可靠的隆颏手术新方法.方法:对86例求术者行套塞法侧方单一纵切 口隆颏术.在前庭沟唇侧设计一纵切口,横向定位于假体中外1/3位置,骨膜下剥离,假体套塞于骨膜下,粘膜肌层一次缝合.结果:2例于 术后出现假体切口端上移,再次手术矫正后满意.随访68例均效果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结论:该术式保持了颏部肌肉的完整性,操作简单,假体稳定性好,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张传斗;曲晓雪;曲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Q开关Nd:YAG激光与中医针刺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比较观察及护理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好发于青少年颜面、手背及前臂,发生于颜面部位,影响美观,患者求治心切.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激光科与中医科共收治扁平疣患者115例,分别采用Q开关Nd:YAG激光和中医针刺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华玲;张新翠;曹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葛根及葛根素对自然衰老小鼠CAT活力及H2O2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对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 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 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氢 酶(CAT)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余六个老年组CAT的活力下降,H202含量显著增高;与老年 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用药组均可提高CAT活性,降低H202含量.结论: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小鼠自然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东子;吴景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保留乳房外形的乳腺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背阔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TRAM),假 体或者联合使用开展保留乳房外形的乳腺手术的手术适应证,方式选择,手术并发症.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行背阔肌皮瓣,腹直 肌皮瓣,假体,以及联合使用的保留乳房外形的乳腺手术21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 美学效果.结果:背阔肌皮瓣改良保乳术12例,平均时间289min;腹直肌皮瓣改良保乳术4例,平均时间393 min.利用腹直肌和 背阔肌皮瓣修复乳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1例.Paget病利用腹直肌和背阔肌皮瓣行乳房再造术1例.乳癌术后行游离腹直肌皮 瓣乳房再造术1例.保留皮肤乳头乳晕全切术后背阔肌乳房再造术1例.乳房全切后乳房即刻再造术1例.再造乳房有2例失 败,其余乳房存活良好,手术并发症少.结论:利用自体组织或者假体行改良保乳术或者乳房再造术,操作时间不长,术 后并发症少,美学效果好,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后期治疗.

    作者:陈雪;唐泓波;吴毅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配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172例体会

    太田痣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1].皮损常发生于单侧面部,分布于三叉神经第1、2支配的区域,如上下眼睑、颧部、颞部、鼻翼等处,偶见颜面双侧面,皮损表现为淡褐、青灰、蓝色斑片状色素改变.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科室对172例太田痣患者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双娇;林琼;刘作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牙合)垫治疗青少年颢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利用(牙合)垫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采用热凝塑 料(牙合)垫或全牙弓软塑胶牙(牙合)垫治疗65例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张口度、颔面部疼痛和关节弹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 65例患者中关节弹响51例,张口受限14例,疼痛伴关节弹响24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2例,治疗后疼痛及张口受限均得到缓解, 缓解率为100%,弹响消失38例,27例弹响减轻.结论:(牙合)垫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 善作用.

    作者:王春风;张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唇挡在改良摆型矫治器治疗牙列拥挤中应用

    目的:研究改良摆型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治疗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上唇挡联 合与不联合改良摆型矫治器治疗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重度牙列拥挤的患者24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 估疗效.结果:唇挡结合改良矫治器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A点的前移,ss-OLP增加2.7mm.上磨牙远 中移动3.3mm.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可以有效推动磨牙远移,而联合应用唇挡可以促进上颌前部发育、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作者:牟明奎;侯录;袁峰;陈海林;王传军;刘笑笑;张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核因子kB在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核因子kB在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 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V/V)人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1h后采用MTT及流式细胞仪观察HUVECs损伤 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HUVECs胞核NF-kB-p65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诱导了HUVECs损伤和凋亡,胞核NF-kB-p65蛋白表达增多.相对于烧伤血清刺激组,PDTC预处理组HUVECs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核因子kB参与烧伤血清致内皮细胞损伤,阻断核因子kB可能对防治严重烧伤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潜在价值.

    作者:杨喜明;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强脉冲光配合中成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难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以女性多见,有碍于容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很多,如皮肤磨削术、脱色剂、激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有治疗后色素沉着、或遗留瘢痕,或复发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科室采用强脉冲光配合中成药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