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在外科修补术后室间隔残余漏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李军;张军;薛洁;朱霆;左健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残余漏, 封堵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术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修补术后残余漏介入封堵治疗的超声心动图筛选适应证及价值.方法 应用HP 55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查13例拟行封堵术的残余漏患者,术前观测左右室侧残余漏口大小、漏口残端距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距离,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护引导,术后追踪随访.结果 残余漏部位、残余漏左右室侧大小心血管造影检查与超声心动图结果一致,残余漏距主动脉右瓣距离(2.1±1.6) mm(0~6.9 mm),距三尖瓣(2.3±1.8) mm (0~5.4 mm).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2例封堵术后少量残余分流,1例于术后3个月消失;1例术后1个月仍有分流,现在随访观察中.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外科修补术后间隔残余漏介入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护引导、术后随访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CT容积HRCT扫描方案优化的模具研究

    目的 优化容积HRCT的扫描方案,提高容积HRCT的图像质量.方法 应用64排CT对Catphan模具进行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HRCT的扫描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的参数包括:探测器宽度、焦点尺寸、旋转时间、管电压及管电流、扫描孔径、螺距、重建卷积函数、重建模式.结果 增加探测器宽度可使噪声降低(t=-4.228, P=0.002),放射剂量降低,对空间分辨率无明显影响.改变旋转时间对空间分辨率、噪声(F=0.627, P=0.130)均无明显差异.小焦点较大焦点的空间分辨率提高1 LP/cm.增加管电压与管电流可使噪声降低,空间分辨率随之改善,放射剂量增加.不同扫描孔径的放射剂量有所不同.螺距0.5得到佳的Z轴分辨率12 LP/cm.在3种高分辨率算法中,bone优于 bone plus及edge.重建模式plus较full的噪声降低(t=58.234, P<0.001),Z轴分辨率也降低.结论 采用优化的扫描方案,可以提高容积HRCT的图像质量并控制放射剂量,有助于正确评价容积HRCT的价值.

    作者:高燕莉;翟仁友;张镭;李剑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北京市核医学2005年显像状况调查

    目的 评估2005年北京市核医学科显像状况.方法 通过邮寄调查表,统计2005年北京市核医学科的显像种类、数量及其年龄、性别分布状况.结果 回收30份核医学调查表.SPECT显像数量为6.72/1000人口,其中心肌显像为1.53/1000人口.PET为0.28/1000人口.全身骨显像多,其次为静息/运动心肌显像和肾功能显像.大多数PET和SPECT显像为单一显像剂,患者年龄多在41~70岁,但不同的病种和显像类型间,年龄分布有轻微差异,性别分布的总趋势是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北京的核医学显像有相当的数量,多数显像项目的数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显像检查所用显像剂为单一放射性药物.

    作者:耿建华;司宏伟;陈盛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成年健康家犬10条,禁食24小时后全麻,行CT扫描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于定位点穿刺胆囊,行胆囊及肝外胆管造影.应用引导装置及硬导丝将5F鞘及自制支架释放装置送入胆总管内,经皮经胆囊管将金属支架置入胆总管内.术后定期检测肝功,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 在10条狗中,胆囊穿刺成功率为100%.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0%(8条),两条狗由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成角锐利,支架置入失败.放置支架的实验动物中,7条狗术后状态良好,1条狗于术后24小时死于胆汁漏.在1个月的观察期内,肝功正常的实验动物为4条,两只狗的碱性磷酸酶在术后5和10天升高,一条狗的总胆红素升高.在观察期内CT扫描各实验动物支架均未出现明显移位.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以犬为试验动物的经皮经胆囊途径胆管介入的动物模型.实验证明该动物模型安全、可行,且适合于长期的试验研究.

    作者:梁宏元;卢再鸣;温锋;毛晓楠;郭启勇;刘兆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绝经后女性股骨颈容积性定量CT测量研究

    目的 应用vQCT技术测量绝经后女性股骨颈的容积性骨密度(BMD)和几何参数,评价各参数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绝经后妇女47例,其中正常组26例,骨质疏松组14例,骨质疏松伴腰椎骨折组7例.应用多层螺旋CT对三组患者左股骨颈进行容积扫描并薄层重建,利用Osteo CAD软件对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测量,计算出股骨颈的皮质骨、小梁骨和整体骨的容积BMD,股骨颈轴长和小横截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正常组与骨折组之间vQCT及DXA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调节年龄、身高和体重因素后差异仍存在;骨质疏松组与骨折组之间只有小梁BMD及总体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小梁BMD下降幅度较大,达32.4%.结论 股骨近端vQCT测量比DXA能更敏感地反映绝经后女性股骨颈BMD的变化情况,为早期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贾慧惠;蔡跃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管壁运动的初步评价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动脉的管壁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的特点.方法 使用西门子公司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结合同步心电图描记,声学采集条件下分别获取2型糖尿病足背动脉无形态学改变患者20例(T2DM1组)、糖尿病足背动脉有形态学改变患者26例(T2DM2组)和20例无糖尿病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足背动脉的长轴二维图像,并进行动态存储.测量足背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末内径(Ds),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运用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足背动脉管壁长轴方向上的大纵向运动速度(Vmax)、大应变(Smax) 及大应变率(Srmax),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1组患者足背动脉IMT、Ds和PSV测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Vmax、Smax、Srmax测值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减低(P<0.05或0.01).T2DM2组患者足背动脉IMT、Ds、PSV测值和Vmax、Smax、Srmax测值与T2DM1组及正常对照组各测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T2DM足背动脉病变的分析,尤其对于临床未发现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可较早地进行检测.

    作者:陈明;谢明星;王新房;吕清;王静;张静;王蕾;丁尚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 基于乳腺黏液癌的病理,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6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影像特征、病理表现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组的超声影像特征和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 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近半数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富含黏液,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镜下分单纯型和混合型.以超声检查术前提示乳腺癌为正确诊断,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59%,单纯型和混合型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6%和71%(P=0.057).本组11%的肿瘤超声误诊为纤维腺瘤.混合型的肿块不均匀、肿块后方声衰减和肿块内砂砾样钙化均高于单纯型(P<0.05).混合型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和Ki67阳性率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 乳腺黏液癌有特殊的组织学表现,导致部分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或因无明显的恶性征象而漏诊或误诊.混合型较单纯型具有更多的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也更高.

    作者:彭玉兰;魏兵;吕青;马步云;李朝霞;谢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干异常旋转的3.0T MRI研究

    目的 应用3.0T MRI探讨脑干异常旋转的原因及脑干旋转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经MRI检查有脑干异常旋转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各103例,常规行MRI及MRA检查.观察并记录脑实质MRI表现、颅内椎-基底动脉位置、脑干旋转程度、脑室系统有无扩张.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未见脑干旋转.延髓旋转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桥旋转.椎动脉是否越过中线与脑干旋转之间有关系(χ2=51.709,P=0.000)且关系密切(相关系数r=0.98).椎动脉粗细与脑干旋转间有关系(χ2=22.117,P=0.000)且关系密切(相关系数r=0.93).随着脑干旋转程度的加重,患者临床表现亦加重,且症状更复杂.结论 血管的增粗扭曲延长是脑干旋转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干的旋转可能会引起某些脑神经疾患.

    作者:李晖;刘怀军;贺丹;耿左军;汪国石;杨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海藻酸钠微球肾动脉栓塞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实验动物为中华小型猪8头,首先利用海藻酸钠微球全部行左肾动脉栓塞,分别于栓塞后的1、2、4、8周随机抽取其中2头实验动物行动脉造影与CT复查肾脏栓塞后变化,随后处死实验动物,对栓塞肾脏行组织学检查,同时对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栓塞后即刻动脉造影显示肾动脉阻断,1周后,肾动脉分支有再通,随着时间的延长,动脉再通越来越明显;CT复查可见被栓塞肾脏内有梗死区,肾脏逐渐变小;一直到栓塞后4周,组织学检查均可见小动脉内微球,动脉周围有炎症反应,并可见肾实质梗死灶;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具有明确的栓塞效果,体内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

    作者:邹强;佟小强;王健;杨敏;吕永兴;齐宪荣;洪宏;邹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维C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效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三维CT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效果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22例,术后1至10天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观察骨隧道、移植物、内固定物、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等显示情况.结果 三维CT显示移植物形态连续完整、密度均匀,关节腔内有少量气体、液体及点片状高密度影,周围软组织有不同程度肿胀.骨隧道:管径(10.02±1.26) mm,管径均匀20例,边缘光滑19例,开口位置准确20例;内固定物位置准确19例.结论 三维CT能清晰显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形态、骨隧道情况和内固定物位置,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可以成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随访的重要方法.

    作者:郭文力;侯阳;潘诗农;郭启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对兔心肌灌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造影图像经自制计算机辅助灰阶分析软件处理后,自动得出每个节段心肌的标化灰阶造影剂密度(CI),并对心肌灌注进行彩色编码.根据心肌灌注缺损(MPD)和异常的彩色编码区分别计算出危险心肌和梗死心肌面积,分别与荧光微球染色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再灌注后,Ⅱ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比非危险节段明显减低(P<0.01),而Ⅰ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与非危险节段间无明显差异.以标化灰阶CI为-70 pix为截断值,识别梗死节段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87%.阻断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危险心肌面积与荧光染色呈正相关(r=0.84,P=0.003和r=0.91,P<0.001);再灌注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与TTC结果呈正相关(r=0.75,P<0.001和r=0.89,P<0.001).结论 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识别危险和梗死心肌区域.

    作者:杜国庆;田家玮;郭延辉;任敏;姜双全;王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单纯卵巢扭转的超声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6年10月-2006年1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扭转7例,年龄22~34岁,平均26岁,孕期40天至39周,早孕3例,中晚妊各2例,因不同程度腹痛就诊(3例伴恶心呕吐),就诊时间1~48 h.全部病例下腹部压痛征阳性,6例血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数升高,1例血常规正常.

    作者:徐晓飞;许旭东;杨守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钼靶X线诊断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1例

    患者女,24岁,右中指末节掌侧被玻璃碎屑刺伤后20余天,伤口仍有刺痛来院就诊.临床申请X线检查排除软组织内异物.普通X线摄影片和CR摄影片(图1)均未发现软组织内异物.改用钼靶X线摄影,电压25 kV,10 mAs,用乳腺摄影专用暗盒及单面增感屏.

    作者:陈东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直背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诊断价值

    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16~38岁.3例患者均有标准正侧位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体检时可见患者瘦高、胸廓扁平、胸背部平直或凹陷.其中1例心电图有轻微的ST-T改变,3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作者:杨东奎;郑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6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获得不同病理阶段的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与病理作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计算所得时间-密度灌注曲线符合数据分析要求.正常对照组的ALP为(26.96±3.11) ml·100 ml-1·min-1,PVP为(102.84±5.56) ml·100 ml-1·min-1,HPI为(20.31±2.03)%,BF为(47.70±3.13) ml·100 ml-1·min-1,BV为(135.55±4.53) ml/L和 P为(68.08±1.05) 0.5 ml·100 ml-1·min-1.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组的ALP、PVP、HPI、BF、BV和P分别为:(28.73±4.09) ml·100 ml-1·min-1、(94.14±5.56) ml·100 ml-1·min-1、(22.42±2.07)%、(40.95±3.94) ml·100 ml-1·min-1、(123.80±7.21) ml/L和(68.59±1.39)0.5 ml·100 ml-1·min-1.统计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组的PVP、BF、BV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S3、S4期分别与对照组、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2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PI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S3、S4期分别与对照组、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LP和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够反映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改变,灌注参数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保智;郭顺林;郭吉刚;王刚;张安;徐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膜型脑囊虫病的磁共振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脑膜型脑囊虫病的MR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28例临床确诊为脑膜型脑囊虫病的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 共发现病灶 120个;位于脑沟、纵裂池的脑囊虫影像学表现典型,与脑实质型表现相似,可分为存活期、变性坏死期和纤维钙化期;位于外侧裂和基底池等处病灶表现不典型,可分为大囊型和葡萄状丛集型.结论 脑膜型脑囊虫病MR表现复杂多样,正确认识其典型和非典型影像特征,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家斐;马林;胡淼淼;张毅军;赵建秀;陈静;杨姝杰;刘宁;张岩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Kallmann综合征的MR影像特征

    目的 描述Kallmann综合征的MR表现,探讨其MR影像特征.方法 对5例经临床证实的Kallmann综合征患者进行了MR检查.分析本病磁共振表现特征.结果 5例患者MR检查均有嗅觉系统异常MR表现.5例嗅球未见显示,2例嗅沟未见显示,3例嗅沟发育不全,2例伴垂体前叶发育不全.结论 Kallmann综合征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娄昕;MA Lin;马林;郭行高;王先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管外皮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 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性肿瘤,病理和组织学方面重叠表现多,术前误诊率高.本文分析各自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和8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术前经螺旋CT或MR检查,仔细复习CT和MRI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灶中,位于颅内3例,四肢4例,腹膜后1例,腹股沟1例;肿瘤直径4.8~13.5 cm,平均6.7 cm;瘤内见蚯蚓和结节状异常信号6例,不同程度坏死9例;所有肿瘤实质成分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其中,6例行动态增强,动脉期显著强化5例,中等程度强化1例,所有病例门脉期强化程度与血管相仿.8例孤立性纤维瘤中,位于胸部4例,四肢2例,腹腔1例,盆腔1例;肿瘤直径4.0~22.5 cm,平均9.3 cm;密度或信号较均匀5例,不同程度坏死3例,伴点状钙化1例.CT平扫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内可见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CT动脉期呈地图样或线样葡行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强化趋于均匀;MRSE 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为高信号;MR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 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具有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可以诊断和鉴别多数病例.

    作者:周建军;周康荣;曾蒙苏;王建华;纪元;丁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评价

    目的 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729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CHD)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结果,由2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诊断为MB-MCA.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管径,记录MB-MCA位置、包绕情况、MCA两端成角情况,并记录MCA本身以及其近、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心肌桥近段、远段冠状动脉及壁冠状动脉自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6729例患者中发现MB-MCA总计1214例(18.0%),1262处.MB-MCA位于LAD者占90.7%(1145例).MSCT显示MCA可被心肌完全包绕(39.3%,496/1262)或不完全包绕(60.7%,766/1262).MCA长度为(18.6±9.0) mm.MB厚度为(2.2±1.7) mm.77.3%的MCA近端或(和)远端成角.MB-MCA近段和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分别为53.3%和2.3%,MCA本身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为0.5%,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载MB-MCA冠状动脉全程和MB-MCA本身,并用于评价MB-MCA形态学特征.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病变.

    作者:赵林芬;杨立;王新江;赵锡海;吴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儿童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磁共振影像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的MRI表现及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搜集儿童17例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的病例,其中男14例,女3例, 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 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的病例中,额叶发育不良4例,中央前后回皮质发育不良2例,顶叶皮质发育不良2例, 颞叶皮质发育不良3例,顶枕叶皮质发育不良1例,额顶叶皮质发育不良4例,颞顶枕皮质发育不良1例,其中3例伴有胼胝体发育不成熟.各种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病变的临床症状以癫痫与精神发育迟滞常见,临床表现一般与病变的范围和位置有关.结论 儿童大脑局限性皮质发育障碍在大脑皮质发育障碍占有重要地位,表现部位各异,临床表现不同,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冯占辉;吕发金;黄华;彭娟;晏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表现为颈静脉血栓的肺癌副癌综合征1例

    患者男,48岁,发现颈前区肿块一周就诊,临床医生要求行甲状腺检查.超声所见:①双侧甲状腺大小、回声正常;②右侧颈部实性混合回声团块(图1),范围约45 mm×20 mm,位于颈内静脉至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管腔内,与管壁分界不清,探头加压后内径无明显减小,彩色血流显示肿块处无血流信号(图2),远端血流充盈良好;③右侧颈部血管周围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回声,大约24.8 mm×14.3 mm,形态欠规则,回声明显减低,皮髓质界限不清,无淋巴门结构,血流信号丰富;④左侧颈静脉内径正常,血流信号充盈好.

    作者:杜莉;何英;朱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