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ek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姜文荃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Meek植皮术, 纳米银敷料, 削痂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Meek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7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Meek植皮术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片皮存活情况、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及片皮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纳米银敷料联合Meek植皮术的疗效比较理想,能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应用及推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异维A酸胶丸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异维A酸胶丸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寻常性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和地氯雷他定,共12周;观察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共12周,停药6个月后开始接受激光治疗.根据面部皮损总积分减少的百分率进行疗效评价.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0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和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持续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和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异维A酸胶丸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临床效果优于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地氯雷他定.

    作者:耿春杰;张国强;尹志辉;黄俊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面部韧带根部填充透明质酸改善轻中度面部老化

    目的:探讨面部韧带根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改善轻中度面部老化、维持面部年轻状态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3例轻中度面部松垂就医者进行双侧眼眶韧带、颧骨韧带、面颊上颌骨韧带及下颌骨韧带根部注射适量透明质酸.结果:23例就医者术后面部松垂现象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即刻可见效果,未出现瘀青、血肿或血管栓塞等不良反应,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面部韧带根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改善轻中度面部老化,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薛紫涵;芦笛;李桂珍;韩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情况的动态评估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动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就诊并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60例患者,修复后即刻、修复后2周、6周、12周、24周,使用T-scan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对其咬合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记录各时点患者的T-scan检测结果,检测指标包括咬合接触时间(Occlusion Time,OT)、累积大牙合力(Maximum Cumulative,Max force)、力中心点(Center of Force,COF)义齿移位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修复后各时点患者对咀嚼功能的满意度.结果:随着义齿修复时间的延长,患者修复2周、6周、12周的OT、COF-X水平呈递减趋势,Max force、COF-Y水平均呈递增趋势,除COF-Y外,其他指标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修复24周后,患者各T-scan检测指标水平较12周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全口义齿佩戴经历患者的OT、COF水平低于无经历者,MAX force与COF-Y水平高于无经历者,但组间各时点OT、COF-X、MAX forc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咀嚼功能整体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全口义齿佩戴时间的延长,患者OT缩短、Max force增加、COF向中心移动,咬合稳定性好且趋于平衡,咀嚼功能恢复理想,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用于动态评估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咬合情况,可以量化患者咬合情况,为义齿修复的稳定性提供条件.

    作者:蒋金鹏;吉银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及患者BMI与FAT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及患者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笔者科室2017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温针灸治疗)和观察组(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MI、FAT、内脏脂肪交叉估计指数(VFA)、腰臀比(WH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AT、VFA、W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脂联素(Adiponeetin)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diponeetin水平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可降低患者BMI、FAT、WHR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脂指标,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周媛;牛淑芳;潘小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纳米脂肪移植技术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纳米脂肪治疗瘢痕、皱纹、眶周衰老问题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ail(CENTRAL)、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收集所有关于纳米脂肪在整形外科临床应用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系列报道.结果:检获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共5个随机对照试验和6个病例系列报道.所有的研究结论均表明纳米脂肪在瘢痕和面部年轻化等方面的治疗具有有效性.结论:由于受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对于纳米脂肪的疗效暂无法得出明确结论.纳入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尚存在缺陷,有必要设计更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案,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支持这一结论.

    作者:张畅;吴乐昊;王佳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学分析,探讨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来笔者科室接受正畸治疗的46例初次矫治患者,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8~30岁.所有患者均为骨性Ⅱ1类错牙合,以FMA角及前后面高比值为分组标准,分为高角组和均角组,通过CBCT获得颅颌面三维影像,测量两侧上颌尖牙的牙与颅骨的关系,牙槽骨高度、厚度及旋转角度,以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上尖牙牙根的颊侧旋转角度在高角骨面型中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角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尖牙区的牙槽骨形态是有差异的.

    作者:李放;朱晓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非降解聚氨酯弹性体支架材料体外构建残耳软骨用于修复耳廓组织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以非降解聚氨酯弹性体支架材料体外构建残耳软骨用于修复耳廓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分离30例临床小儿畸形患者软骨细胞,经培养、扩增后制成细胞悬液滴加于圆盘状聚氨酯支架上,体外培养21d后接种于裸鼠体内培养42d,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生长情况,同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成软骨细胞冰冻切片情况.结果:软骨细胞体外培养3周后形成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较正常耳廓软骨组织相差甚远,而在裸鼠体内培养6周的细胞-支架复合物外观光滑细腻,与正常耳廓软骨组织相近,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可见新生的软骨组织细胞间质中存在蓝黑色的丝网状弹力纤维.结论:聚氨酯材料能够成为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的支架材料,且体内培养较体外培养更利于软骨组织的生长.

    作者:刘戈;杨庆华;张玲;韩景健;董维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微针在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将探讨一种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种植密度更高、种植方向更容易控制的种植方法,分析微针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植发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一组用镊子种植,一组用微针种植,种植数量为1806~4612 FUs.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1年,200例患者终毛囊成活率均可达约95%,且外观自然,种植的头发与原生发浑然一体,微针组种植密度较高,且术中渗血少、方向更自然.结论:微针种植手术创伤更小、种植密度更高、术后恢复更快、种植方向可控,值得在毛发移植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李兴东;马文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医用愈肤生物膜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肤功能及DLQI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用愈肤生物膜(蓝科肤宁)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患者皮肤功能及DLQI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FCAD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蓝科肤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角质层含水量变化,利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分析FCAD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感受、娱乐活动、个人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科肤宁能改善FCAD患者的皮肤功能,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徐含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口腔正畸美学的认知与临床教学实施探讨

    口腔正畸美学涵盖解析面部美学的宏观美学、基于微笑美学理念的微小美学、研究牙齿美学要素的微观美学等三个范畴.正确认知口腔正畸美学对于正确诊断和确定切实可行的正畸美学目标,以及制定系统矫治计划有重要意义.在口腔正畸美学的教学中,以发展的观点预测矫治过程中的正畸美学变化,实现功能和美学的协调统一,掌握美学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学生对口腔正畸美学的理解和应用.

    作者:欧阳志强;罗玲;熊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miR-21调控PTEN/PI3K/Akt通路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miR-21对增生性瘢痕中PTEN表达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为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增生性瘢痕(HTS)组织和细胞中miR-21及PTEN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与PTEN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2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中PTEN蛋白表达影响;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HTS组织中miR-21高表达,PTEN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证实了miR-21对PTEN的靶向调控作用;下调miR-21可增加PTEN的表达,从而可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抑制HSF细胞增殖.结论:本研究证实了miR-21具有诊断和治疗HTS的潜能,并为临床提供可能的新靶点.

    作者:史敏;李娜;郭晓波;魏超鹏;刘兆旺;封兴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醋酸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0例活动期斑秃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倍他米松与醋酸曲安奈德联合外用疗法;观察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毛发镜评估结果、血浆P物质含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毛囊密度、毛发密度与毳毛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毛囊密度和毛发密度都显著升高,毳毛率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浆P物质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P物质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P物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疗法较常规外涂更能改善活动期斑秃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毛发镜评估结果、调低血浆P物质水平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黄永;冯菁;顾礼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2例,根据终采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n=41)、VSD组(n=31)和表皮生长因子组(n=30),所有患者行手术清创并行自体皮片移植修复,联合组给予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VSD组给予单纯VSD治疗,表皮生长因子组给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各组植皮存活率、瘢痕评分及疼痛程度,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联合组植皮存活率为95.12%(39/41),明显高于VSD组的74.19%(23/31)和表皮生长因子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瘢痕柔软度、血管分布、厚度、色泽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VSD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7d IFN-γ、IL-6和CRP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7d IFN-γ、IL-6和CRP明显低于VSD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周、1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VSD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胡耀华;张超;王红梅;卓书伟;符春苗;杨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固定式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观察组:13例,采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随访复发率及X线头影测量硬组织标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随访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牙槽座角(SNA角)及下牙槽座角(SNB角)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NA角及SNB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下牙槽座角(ANB角)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N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具有治疗时间短、随访复发率低、改善患者容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佩蓉;张志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在面部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治疗中的疗效,以探寻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2例面部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IPL进行治疗,疗程为6次,每次治疗间隔4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拍照对比,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完成全部治疗后第3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使用GAIS(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经强脉冲光6次治疗后,32例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总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度高.治疗及随访期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强脉冲光治疗炎症性痤疮伴萎缩性瘢痕,能够很好地减轻痤疮伴萎缩性瘢痕炎症后红斑,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殷悦;李潼;杨青;徐震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增生性瘢痕近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曲安奈德序贯点阵激光治疗;B组:采用点阵激光联合乳膏外涂治疗;C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及乳膏外涂序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疗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瘢痕体积与血红素、黑色素含量,并取瘢痕组织检测转录因子63(Protein63,P63)、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在其中的强阳性表达率.结果:C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A、B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6.67%、10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3、6个月,瘢痕体积及血红素、黑色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治疗后3个月的瘢痕体积、黑色素含量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3、6个月的P63、CK19强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且C组治疗后3个月两者强阳性表达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点阵激光与乳膏外涂序贯治疗能促进增生性瘢痕患者病情的改善,近远期效果均比较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刘艳;马晓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富血小板血浆(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早期对面部年轻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早期在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于笔者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行面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就医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就医者面部皮下脂肪厚度及色斑改善情况,由就医者根据观察指标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面部凹陷处厚度、色斑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1例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结节、坏死、血肿等术后并发症,且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疗效更好,效果持久,就医者接受度高、满意度好,适宜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欢;刘俊辉;程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eMatrix水滴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敷料治疗腹部妊娠纹

    目的:观察eMatrix水滴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敷料治疗腹部妊娠纹临床疗效.方法:30例腹部妊娠纹就医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eMatrix水滴点阵激光后外用透明质酸修护敷料,2次/d,共使用7d;对照组使用eMatrix水滴点阵激光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炎症后色沉的恢复情况.3个月后进行第2次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后一次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评估就医者妊娠纹恢复情况.其中治疗组中9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只有2例出现色素沉着,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5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有8例出现了色素沉着,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就医者均未见瘢痕、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Matrix水滴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敷料能更好治疗妊娠纹并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

    作者:崔艾丽;金哲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二次负压封闭引流对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二次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收治的50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二次VSD治疗,既在创面削痂和植皮手术后分别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行削痂手术后采用VSD技术治疗至肉芽创面新鲜后行植皮术,植皮后再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直至愈合;对照组削痂手术后行植皮术,植皮后敷料加压包扎治疗,定期换药直至愈合.对两组患儿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4±0.5)次,(26.0±2.5)d,(23.0±1.8)d,4.0%(1/25)vs(10.5±1.2)次,(38.0±4.5)d,(34.0±3.7)d,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次VSD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效果良好,较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优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充洲;王帅道;赵婷慧;代强;吴礼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体表血管脂肪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血管脂肪瘤,在临床上其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常易误诊为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而它们的手术原则、治疗方式又不尽相同.本文报道笔者医院收治的1例右腹部体表血管脂肪瘤病例,通过其临床资料结合文献予以分析,探讨体表血管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治疗.该病例MRI平扫显示梭形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抑脂序列病灶亦呈高信号,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脂肪瘤,随访3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因此,应加强对血管脂肪瘤的认识,获得血管脂肪瘤的佳的诊断与治疗,诊断主要以磁共振为依据,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

    作者:徐卿芯;刘文明;万蓁蓁;崔光怀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