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会志;罗述谦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活检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全国小儿病毒性肝炎防治座谈会制定的标准诊断为IHS的患儿37例,全部病例有黄疸、肝大或肝脾大及肝功能损害.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弹射18G配枪用槽式切割活检针,彩超引导避开肝内血管及胆管、胆囊等重要结构,肝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及马松染色.结果 IHS主要病理特征以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常见,其他依次为肝细胞水变性、肝细胞点状、灶性坏死、碎片状坏死、淤胆、巨细胞形成、肝小叶结构紊乱等;37例中35例存在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年龄≤6个月29例,其中S1 7例,S2 4例,S3 11例,S4 13例.结论 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婴儿经皮肝组织自动活检术是一项安全、快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技术,能为婴儿这一特殊年龄组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
作者:何云;李智贤;廖新红;梁淡媚;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 T2WI及DWI(b=0、1000 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 mmol/kg,注药速度为1 ml/s,注入对比剂4 min后以相同的参数再行一次DWI扫描,将增强前后的DWI原始图像均输入工作站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强化实质区、坏死囊变区、脑梗死区、正常脑灰质区、正常脑白质区,正常神经核团区域增强前后的DWI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增强前、后SNR 、CNR及ADC值的差别.结果 正常脑组织DWI的SNR和ADC值于增强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增强前后肿瘤强化实质区、囊变坏死区、脑梗死DWI的SNR、CNR以及ADC值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Gd-DTPA增强4 min后,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组织的DWI(b=0、1000 s/mm2)SNR、CNR及ADC值无明显改变,常规Gd-DTPA增强4 min后行脑DWI(b=0、1000 s/mm2)扫描是可行的.
作者:廖伟华;王小宜;姜新雅;王润文;邓利猛;周高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EGFP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效率及可行性,为实现外源基因高效、定向的转移目的 奠定基础.方法 将30只Long-evans大鼠分为6组,第1组仅以0.5 W/cm2的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第2组于尾静脉输入适当剂量的微泡造影剂,并立即以相同能量的超声波辐照大鼠眼球,第3组于尾静脉输入质粒,第4组于尾静脉输入质粒,并以超声辐照大鼠眼球,第5组于尾静脉输入质粒与微泡,第6组尾静脉输入质粒、微泡,并用超声辐照眼球.转染2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微泡介导的EGFP质粒对大鼠视网膜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一定能量和时间的超声波辐照,及适当浓度的微泡,对大鼠视网膜脉络膜无明显损伤.结论 利用低频率和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EGFP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EGFP质粒在大鼠视网膜的转染效率.
作者:许燕;周希瑗;王志刚;李兴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同层动态扫描技术诊断肝外胆管癌及胆管外浸润的价值,比较MSCT同层动态和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胆管癌病变性质及病变范围的诊断能力.方法 39例患者行MSCT同层动态扫描,MSCT MPR在MSCT同层动态扫描后立即进行,在同层动态和MPR图像上分别评价病灶强化特征,评价两种方法对梗阻的病因及有无动脉、门静脉和肝脏浸润的诊断能力,并进行同层动态扫描和MPR检查对比.结果 MSCT同层动态扫描诊断22例肝外胆管癌,MSCT MPR诊断18例肝外胆管癌,MSCT同层动态扫描与MSCT MPR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MSCT同层动态扫描对全部13例动脉、门静脉直接浸润均可诊断,MSCT MPR分别诊断5例动脉侵犯和9例门脉浸润,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肝外胆管癌动脉侵犯在80 s和120 s显示13例,门脉侵犯在120 s和200 s显示13例,肝脏侵犯在120 s和200 s时显示全部5例,MSCT同层动态扫描各时间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对肝外胆管癌梗阻的病因诊断,MSCT同层动态扫描不优于MSCT MPR;MSCT同层动态扫描对动脉、门静脉浸润显示能力高于MSCT MPR;肝外胆管癌动脉、门脉和肝脏侵犯分别在80~120 s、120~200 s及120~200 s显示佳.
作者:任克;徐克;王强;卢涛;杨明伟;韩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上早期准确地检出血栓并加以治疗,对于降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重要.采用特异性配体(包括抗体、受体蛋白等)与白蛋白或脂质体连接形成靶向超声造影剂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导向诊断和治疗方法.制备一种能与血栓靶向黏附的超声微泡以及寻找一种适当强度的超声能量来有效诱导增强超声空化作用是达到靶向诊断与助溶治疗的条件.
作者:夏红梅;高云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增强减影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对增强前后T1加权图像行减影处理.在不同的解剖层面,随机选取120处异常强化柔脑膜在常规增强T1加权和减影图像中分别进行长度及相对信号强度测量,所获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并比较异常强化柔脑膜在减影图像与常规增强T1WI中的显示.结果 磁共振减影图像比常规增强T1WI显示异常强化柔脑膜更清晰、直观.减影图像显示异常强化柔脑膜多呈连续状,而常规增强T1加权图像大多呈断片状,2种成像方法显示异常强化柔脑膜的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减影图像中异常强化柔脑膜信号强度相对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增强T1WI,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是一种能明显提高结脑异常强化柔脑膜显示率的简便方法,可为临床早期诊断结脑提供一个全新的诊断工具.
作者:李红;马林;苏家贵;何宝明;由昆;洪剑;赵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脑图像分割在外科手术规划和脑疾病诊断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脑图像分割的自动策略成为一种需要.方法 通过各向异性滤波,统计阈值分割,数学形态学滤波,和基于模糊连接算法对脑图像进行自动分割.结果 实验表明这种分割策略能取得良好的分割结果.结论 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完成脑图像的自动分割工作.
作者:曹会志;罗述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胸部DR影像上孤立性肺结节检出准确率的比较来评价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上不同分辨率的医用显示器和普通显示器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经CT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100例,多发肺结节24例和疑似病例15例(直径<30 mm,两肺数目不超过3个并散在分布).2位高年资医生和3位低年资医生通过3种显示器(Barco MGD521 MKII (2560×2048,75Hz)医用RCT, EIZO RadiForce G20 (1200×1600,60 Hz)医用LCD和Dell Round Rock Texas78682 (1280×1024,85 Hz)普通RCT)集中进行3次阅片,采用5分法: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没有、肯定没有来判断胸片上是否有肺结节及结节个数.采用SPSS 13.0软件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高年资医师使用Barco RCT的Az值(Az=0.770)明显高于EIZO LCD (Az=0.724) (P<0.05),而在普通(Az=0.714)和医用显示器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低年资医师使用EIZO LCD的Az值(Az=0.640)明显高于Dell RCT (Az=0.598) (P<0.05),在两种医用显示器之间则存在小的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的差别(P<0.05).②在各种情况下阅片,高年资医师的诊断准确率都明显高于低年资医师(P<0.05).高年资医师使用普通显示器的Az值较低年资医师使用两种医用显示器时都要高(P<0.05).结论 ①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科室可以安排低年资医师使用较低配置医用显示器完成初步诊断,高年资医师应按标准使用医用显示器(2560×2048)以保证终诊断结果的可靠性.②对于普通放射诊断科室,完全可以采用医用显示器与普通显示器相结合组成诊断工作站系统.不同分辨率显示器的合理配置,可获得较好的性价比.
作者:程勇;陈卫国;张雪林;贾铭;王刚;刘国清;王江云;段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妊娠11+0~14+6周正常胎儿心脏结构进行观察,获得该孕周内正常胎儿心脏的生理参数.方法 对100位孕妇在妊娠11+0~14+6周进行常规经腹超声检查,同时观察胎儿心脏各切面结构并进行测量.结果 胎儿心脏各切面显示率不同,四腔心显示率高,其次是动脉交叉,而动脉导管的显示率低.妊娠13周以后胎儿心脏结构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心脏周长、面积及各心室内径的增加与孕周有相关性,而心脏周长与胸廓周长比值,心脏面积与胸廓面积比值,左右心房比值以及房室率均相对衡定,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由于在妊娠13周以后胎儿心脏结构能够清晰显示,因此,可以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间提前至妊娠中期的早期.主要筛查与四腔心切面相关的严重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有利于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
作者:钱敏;孙燕;吴青青;马庆;陈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在线扫描扩散成像法下由患者运动和磁场不均匀引起的MR图像运动缺失现象进行修正和补偿.方法 首先检测运动缺失列,然后用相邻列对缺失列进行样条插值补偿,再提出改进算法,处理特殊的运动缺失情况.结果 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对MR图像运动缺失现象进行修正和补偿,对背景噪声很强的缺失图像也有补偿效果.结论 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线扫描扩散成像法的图像质量.
作者:张泉;王广志;丁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CT门静脉成像(CTPV)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态学及侧支循环的血供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胃镜证实的食管静脉曲张的CTPV表现,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的部位、程度,与胃镜进行对比;分析食管静脉曲张侧支循环的血供特点.结果 ①食管静脉曲张在CTPV上的范围及程度与胃镜有很好的相关性.②食管静脉曲张CTPV的部位分型与其侧支循环的血供特点关系密切.结论 CTPV对食管静脉曲张的特点有较好的显示,同时可显示其血供特点,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丽琴;贺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广泛的应用于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中.本文主要介绍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障碍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同时阐述该技术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作者:陈东;刘晓加;文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探讨了不同类型异位妊娠(EP)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其中着重讨论了卵巢黄体囊肿与异位妊娠孕囊的鉴别诊断;宫腔及内膜超声表现预测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了各种超声新技术的比较优势,结果经阴道超声(TVS)结合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被认为是诊断异位妊娠特异且敏感的方法,三维、四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则更多应用于罕见部位的妊娠诊断,被认为较传统的二维超声更具优势.
作者:胡蓉;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1H-MRS技术,检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脑内相关代谢物NAA、Cho及Cr的含量,用以判定ALS病人的上运动神经元(UMN)是否受累.方法 运用GE Signa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点分辨波谱分析法(PRESS) 行2D多体素1H-MRS扫描,沿锥体束的走行方向,定量检测ALS病人与正常人各相关脑区内NAA、Cho及Cr的含量,计算出NAA/Cr及Cho/Cr的比值,并将其与反映上运动神经元(UMN)功能的大手指敲击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与性别、年龄相当的正常人相比,ALS病人的NAA/Cr比值在右侧大脑脚区、左侧内囊后肢前部及左侧中央后回处显著降低(P<0.05);②Cho/Cr比值在右侧内囊后肢后部、放射冠前、后部、中央前、后回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③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冠前部的NAA/Cr与左手的大手指敲击率显著相关,而放射冠后部的Cho/Cr与双手平均的大手指敲击率显著相关.结论 1H-MRS技术可以检测ALS病人相关脑区NAA/Cr及Cho/Cr比值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别,提示ALS病人脑内确实存在着神经元的变性或缺失,同时表明1H-MRS技术可客观、定量地反映UMN的功能.
作者:薛艳萍;翟仁友;谭可;顾华;张芳;张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MRI表现,病理表现分别按肿瘤实质成分、血管成分、玻璃样变成分及肿瘤实质/间质比例分级,运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的大径与其T1WI及T2WI信号的均匀性相关(r=0.459, P<0.05);肿瘤实质/间质比例分级与延迟期信号强度成负相关(r=-0.508, P<0.05);其他各病理学表现与MRI征象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MRI可反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部分病理学特征.
作者:陈雁;欧阳汉;张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血流成像(CFI)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方法的准确性,以确定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方法 利用CFI检测106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基础状态和经静脉注射腺苷140 μg/(kgmin)达到大充血反应状态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血流,分别通过舒张期大峰值血流速度(PDV)、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MDV)和平均血流速度(APV)计算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与冠状动脉内多普勒(ICD)的测值相比较,分析CFI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CFI通过PDV、MDV和APV计算CFVR的测值与ICD测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61x+1.32、y=0.71x+0.96和y=0.91x+0.33,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0.64和0.83(P<0.01).结论 CFI是一项准确测量CFVR的方法,通过MDV计算CFVR的测值准确且简洁、方便,可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杨娅;李治安;Thomas BARTEL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流脉冲电刺激在痛觉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Medtronic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10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2倍痛阈、3倍痛阈三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采用GE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以获得脑功能图像.结果 10名受试者的痛阈测定结果为1.17~2.12 mA,平均痛阈强度为1.75 mA.实验中所有受试者均顺利完成了各刺激任务,无受试者中途退出实验,数据处理后获得较为理想的脑功能激活图.结论 电刺激对于诱发痛觉的强度、频率等各项参数能够达到精确量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刺激方式,在痛觉的fMRI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微微;陈燕;郭晨光;王渊;刘海;鱼博浪;张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内强回声灶(EIF)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孕妇的胎儿6694例,并与畸形胎儿或染色体异常胎儿EIF发生率进行比较,对胎儿EIF进行随访.结果 ①正常孕妇人群中胎儿EIF发生率为0.73%,与畸形胎儿或染色体异常胎儿EIF发生率1.61%,比较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35岁孕妇与≥35岁孕妇,其胎儿EIF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发现单纯胎儿EIF而没有合并心内或其他畸形,EIF并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仅能作为提示胎儿畸形或染色体异常的筛选线索.
作者:林惠通;李少辉;李伯义;吕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8月,82例下肢DVT患者施行了国产IVCF置入术.IVCF置入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和支架置入治疗,经右颈内静脉途径行IVCF取出术.结果 共置入82个IVCF,技术成功率100%,无复发性肺栓塞,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4%.70例患者将国产IVCF取出,IVCF平均留置时间为(11.9±9.5)天;12例患者IVCF为永久性留置,随访3~48个月,IVCF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 国产IVCF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国产IVCF置入术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张庆桥;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魏宁;许伟;刘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检测腹壁上、下血管对腹直肌肌皮瓣覆盖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6例乳癌放疗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行胸部溃疡切除、腹直肌肌皮瓣转移术.术前用以CDFI探查双侧腹壁上、下动脉位置、走行,以二维超声检测双侧腹壁上、下动脉的管腔内径,同时以脉冲多普勒分段测血管收缩大血流速度.结果 16例32根腹壁上、下动脉均成功检测,腹壁上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出现走行变异、管腔变窄等表现,并为手术证实.结论 术前使用彩色超声血管检查仪对腹壁上、下动脉主干及其肌皮穿支检测,有利于筛选手术适应证和选择肌皮瓣的血供类型,同时可指导肌皮瓣设计和确定术中腹直肌前鞘切开游离部位.
作者:胡晓娟;陈越秀;杜领娣;刘俭;宋慧锋;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