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毒性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评价

礼广森;任卫东;张卓;崔洪岩;夏稻子

关键词:背向散射积分, 超声心动描记术, 阿霉素, 心脏毒性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毒性模型的可行性并利用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1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共为4周,同时选10只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周对二组兔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进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定.结果①常规超声参数阿霉素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②阿霉素组与正常对照组心肌IBS%呈周期性变化,第4周后心肌IB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第3周后CVIB明显减低(P<0.05).③病理结果显示与人类阿霉素早期心脏毒性相似的改变.结论经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形成早期心脏毒性模型,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有效监测评估模型的建立和效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经腔内膜剥脱法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制备及影像学评价

    目的探索经皮经腔内膜剥脱法制备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主动脉造影、CT影像的评价.方法 15条健康杂种犬,分别采用自制金属倒钩或带针尖导管等器械行经皮经主动脉腔内膜损伤、剥脱法制备主动脉夹层模型,随后进行主动脉造影及CT增强扫描,观察动物模型制备的成功率、预后,获取标本,分析图像.结果 15条犬中,形成主动脉夹层模型4例,技术成功率26.7%(4/15),其余11条犬均发生主动脉破裂、穿孔、死亡.主动脉造影发现2例主动脉夹层,CT扫描发现3例主动脉夹层.结论经皮经腔内膜剥脱法制备主动脉夹层的难度大,成功率偏低,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作者:肖亮;徐克;于世平;王少雷;邵海波;卢涛;王强;郭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已成为评价肿瘤的发生、恶变、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及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着重对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诊断、化疗疗效与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游珊珊;姜玉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兔乳腺VX2移植癌的高频超声表现

    目的应用高频彩超探讨兔乳腺VX2移植癌的组织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建立兔乳腺VX2移植癌模型15只.彩超每周观测肿瘤生长情况共6周,于1、2、3、4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PSV、PI和RI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二维声像图示1周肿瘤体积小,呈均质低回声;2~3周肿瘤生长率463.09%,见强回声斑点钙化灶;3~4周见坏死液化,4周腋下可探及肿大淋巴结;5~6周见坏死囊腔形成.1~4周PDI探及星点状、短棒状和条状血流信号;血供分级呈0~Ⅲ级;测得动脉频谱,PSV值6.07~39.8 cm/s, RI值0.168~0.622;2~3周PSV增高(P<0.05),各时期PI和RI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频彩超显示,兔乳腺VX2移植癌在2~3周时增长快、血供为丰富,较适宜进行肿瘤传代、模型制作及肿瘤血管研究.

    作者:王玲;张炽敏;李嘉;苏俊;王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骨科生物力学股骨颈三维模型特点及建模方法

    目的评价新的股骨颈生物力学分析中股骨颈三维模型的特点及建模的可行性.方法在分析建模过程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塑料股骨模型和尸体股骨模型进行CT类型DICOM图像的VTK快速读入、边缘提取及三维重建,验证该过程所建的股骨颈生物力学分析中股骨颈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现三维重建股骨颈在生物力学实验及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特征数据的提取过程简单,通常情况下,102张DICOM数据,只需3 min左右即可完成阈值图像处理、光顺处理以及特征数据提取.同时,只需以不大于2 mm的片层间距扫描CT图像,就可重建出生物力学分析可接受的股骨颈的三维形体.并在半分钟完成重建.结论在CT图像中,基于图像灰度阈值能够有效快速获取股骨颈生物力学模型的数据特征及三维重建形体,且开发出可交互的股骨颈三视图系统.

    作者:王利峰;黄毓瑜;魏军;刘文勇;胡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毒性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评价

    目的探讨建立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毒性模型的可行性并利用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1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共为4周,同时选10只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周对二组兔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进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定.结果①常规超声参数阿霉素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②阿霉素组与正常对照组心肌IBS%呈周期性变化,第4周后心肌IB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第3周后CVIB明显减低(P<0.05).③病理结果显示与人类阿霉素早期心脏毒性相似的改变.结论经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形成早期心脏毒性模型,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有效监测评估模型的建立和效果.

    作者:礼广森;任卫东;张卓;崔洪岩;夏稻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声学造影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癌栓和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声学造影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癌栓和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超声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声学造影.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用量2.0~2.4 ml,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模式,采用肘静脉快速团注法.结果移植肝门静脉癌栓3例,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在肝动脉显影后大约10~15 s门静脉负显影区内出现点状、细线样造影剂充填,持续约58~78 s;移植肝门静脉血栓4例,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门静脉附壁或低回声区内始终为造影剂充盈缺损;移植肝门静脉狭窄1例,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门静脉吻合口造影剂充填内径为2.4 mm;移植肝门静脉正常3例,表现为注射造影剂后门静脉充填完整.结论声学造影可明确诊断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癌栓和狭窄.

    作者:杜联芳;魏建平;李凡;邢晋放;杨亚汝;陈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近年来经周围静脉注射的超声造影剂的出现使超声造影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经周围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的原理及其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超伦;王文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周围型肺癌CD44v6表达水平与其MRI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MRI表现与CD44v6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前MRI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CD44v6表达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信号强度无关.结论 CD44v6与肺癌转移有关,检测CD44v6表达水平可了解肺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作者:向之明;许向东;谭理连;胡煜升;周燕发;赵时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肿瘤的31P MRS特征

    目的比较不同脑肿瘤31P MRS的变化特征,探讨31P MRS在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组36例,Ⅱ~Ⅲ级胶质瘤16例,成胶质细胞瘤12例,脑膜瘤16例.在1.5T MR机上完成波谱采集,jMRUI(1.3版)软件分析数据,计算体素内的pH值和各代谢物与β-ATP的相对浓度.结果正常组pH 7.04±0.02,PCr/β-ATP 1.51±0.03,PCr/Pi 2.85±0.20,PDE/β-ATP 2.70±0.40,PME/β-ATP 1.01±0.03.Ⅱ~Ⅲ级胶质瘤组织碱性化,pH 7.09±0.01,与正常组比较P<0.05;PCr/β-ATP(1.50±0.04)、PCr/Pi(2.49±0.21)、PME/β-ATP(1.04±0.07)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DE/β-ATP(1.73±0.20)显著降低,P<0.05.成胶质细胞瘤组织碱性化,pH 7.12±0.02,与正常组比较P<0.05;PCr/β-ATP(1.48±0.05)、PCr/Pi(2.39±0.23)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DE/β-ATP(1.61±0.25)显著降低,P<0.05;PME/β-ATP(1.64±0.05)显著升高,P<0.05.脑膜瘤组织学特征是碱性化,pH 7.16±0.03,与正常组比较P<0.005;PCr和PDE显著降低,PCr/β-ATP(0.46±0.04,P<0.001)、PCr/Pi (1.08±0.16,P<0.001)、PDE/β-ATP(0.82±0.10,P<0.001)显著降低,PME/β-ATP(2.05±0.03,P<0.005)显著升高.结论不同脑肿瘤在活体31P MRS上的变化具有特征性;31P MRS能无创性提供活体脑肿瘤pH值、能量状况及其磷脂代谢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吴光耀;雷皓;孙骏谟;田志雄;王川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累及肝脏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肝脏及肝内外血管的走行及分布.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纡曲扩张伴血流速度增快,5例同时伴有肝内动脉纡曲扩张;2例发现肝内动脉-静脉瘘,3例发现肝内动脉-门脉瘘;2例合并有肝硬化,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血管瘤.结论肝内外动脉纡曲扩张伴血流速度增快为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主要超声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此病的筛查、诊断及追踪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文;张华斌;崔立刚;王金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服枸橼酸铁铵在3.0T高场强MR上腹部检查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使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进行上腹部成像,研究该对比剂在高场强磁共振上腹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健康志愿者在服用浓度为7.55 mmol/L的枸橼酸铁铵前后使用相同的扫描参数进行横轴位常规T1WI、T2WI成像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按不同解剖部位显示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服对比剂后胃、十二指肠降部及肝左叶边缘的显示在不同序列的横轴位图像上都有显著改善,MRCP对胰胆管的显示也有显著改善,配对秩和检验的结果P<0.05.结论在上腹部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中使用枸橼酸铁铵对比剂可以明显改善胃肠道内液体对MRCP图像的影响,对横轴位图像的显示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大胜;高树明;张芳;屈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图像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4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内部和边缘的回声特点、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血流频谱形态.结果本组病例中单发者26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合并腺瘤4例.肿瘤呈不均匀低回声31例,内显示钙化29例,出现液化5例.显示丰富血流者22例,显示棒条状血流信号16例,难以显示血流信号2例.脉冲多普勒显示平均血流速度25.2 cm/s.频谱特点:峰值前移31例,阻力指数平均0.67.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关键要抓住以下几点:①肿块内部呈低回声;②肿块边缘无包膜;③内部出现微小钙化灶;④后方回声衰减;⑤肿块血流供应丰富;⑥动脉血流呈高阻力信号;⑦血流频谱峰值前移;⑧舒张期低流速低于收缩期峰值的1/2;⑨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如果出现上述中的5点,则可以考虑甲状腺癌的诊断.

    作者:李泉水;张家庭;田平;李征毅;粟晖;高露露;杨秋红;李振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卵巢肿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微血管密度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VCDU)的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其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对61例卵巢肿瘤(38例恶性肿瘤,5例交界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前行TVCDU检查,计测血流定量指标RI.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微血管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确定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统计分析R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38例卵巢恶性肿瘤动脉血流RI值(0.44±0.13),明显低于18例良性组(0.58±0.11, P<0.05).临床Ⅲ、Ⅳ期的卵巢恶性肿瘤RI值(0.39±0.05),明显低于Ⅰ、Ⅱ期(0.45±0.13, P<0.05).以RI≤0.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敏感性89.5%,特异性78.3%.卵巢恶性肿瘤MVD(37.5±18.22)/400倍视野,明显高于良性组(14.85±8.02)/400倍视野(P<0.05).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MVD(43.29±12.2)/400倍视野,明显高于Ⅰ、Ⅱ期(27.86±9.9)/400倍视野(P<0.05).卵巢恶性肿瘤RI与MVD呈负相关(rs=-0.412,P<0.01).结论 TVCDU能反映卵巢肿瘤内血管生成状况,为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齐铮琴;赵玉珍;杨漪;纪晓惠;薛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模型基础研究

    以人体系统为原型,开展了人体系统运动过程中的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基础研究.主要内容有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基本概念;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质点动力学微分方程;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质点的动量定理;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质点的动量矩定理和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质点的动能定理,为建立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的数字化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毕思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胎动脉反向灌注综合征合并无肢无心畸形1例

    孕妇25岁,孕38周,G2P0.早孕期无病毒感染、药物、毒物及放射线接确史.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①宫内可见有二个胎体回声,胎盘为共用,位于子宫前壁,成熟度Ⅱ级;②正常胎儿双顶径为95 mm,股骨径为71 mm,相当于孕38周,胎儿体表、内脏和骨骼发育均正常,胎儿心率145次/分,律均齐,羊水大深度为95 mm,脐静脉血流峰值速度为13 cm/s,脐动脉血流峰值速度为69.2 cm/s,RI=0.62,S/D=2.63(图1);③宫内另一胎儿为无心、无肢畸形,可见脊柱回声,虽无颅骨光环,但随脊柱向上探查可见发育不良的脑组织,中间为液性暗区,该胎儿表现为单脐动脉,并有囊性暗区二枚环绕于脐带周围(图2、3),CDFI显示脐动脉血流为向心性,峰值速度为34.2 cm/s,RI=0.41,脐静脉血流为离心性,峰值速度为9.55 cm/s.

    作者:钱孝纲;杨明霞;叶萍;金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彩色血流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室间隔缺损分流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彩色血流成像技术 (RT-3D CDFI) 评价室间隔缺损分流量的价值.方法应用RT-3D CDFI成像技术采集4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三维彩色分流信号数据,导入TomTec三维图像工作站,于收缩期采用八平面法勾画并计算分流束的彩色血流信号容积 (SJV),并与二维频谱多普勒法QP-QS所测得分流量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缺损直径小于或等于主动脉根部直径2/3的小、中VSD的SJV值与QP-QS值相关良好(r=0.87;r=0.79),且两者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②缺损径线大于主动脉根部直径2/3的大VSD,RT-3D CDFI所测SJV值明显低估分流量(r=0.55).结论 RT-3D CDFI技术可从三维空间对VSD分流进行评估,为临床定量评估中小型VSD的分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谢明星;蒲朝霞;王新房;方凌云;卢晓芳;杨亚利;贺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裂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裂的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新技术观察13例二尖瓣前叶裂患者,其中单纯二尖瓣裂3例,合并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10例,全面显示二尖瓣裂的整体形态,并应用彩色三维血流模式观察二尖瓣反流的空间走行及方向.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从多方位全面观察显示二尖瓣裂部位、程度、瓣裂方向,10例并发于部分房室间隔缺损的二尖瓣裂均为前瓣中部完全性裂,瓣裂指向室间隔方向.3例单纯二尖瓣裂者中2例为前瓣近外侧连合处完全性裂,1例为前瓣中部完全性裂,3例瓣裂均指向主动脉瓣方向.结论单纯二尖瓣裂与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二尖瓣裂从二尖瓣发育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完整显示二尖瓣裂的整体形态,较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卢晓芳;吕清;谢明星;王新房;王静;杨亚利;袁莉;贺林;刘夏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腺瘤1例

    患者男,49岁,体检发现右肾肿物2天为主诉入院.病人于2年前曾行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现术后复查超声及CT发现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无其他不适.体检:血压150/100 mmHg,脉搏80次/分,右季肋部斜行手术瘢痕,双肾无叩痛,输尿管沿线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心脏大小正常,肝脾正常.

    作者:高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鼠Walker-256肝微小转移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影像学的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Walker-256肝微小转移癌模型并探讨其病理学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SD大鼠30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瘤细胞建立大鼠微小肝转移癌模型.在接种瘤细胞第9天行CT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学用HE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血管化程度.结果 SD大鼠30只中有2只麻醉意外死亡,剩余大鼠中随机选取22只处死,有19只肝脏内找到转移灶.转移灶的直径在0.5~6.6 mm.转移的成功率为86.4%.CT常规扫描方法对直径小于5 mm的转移灶检出率不足10%.病理学病灶符合癌肉瘤的特点.肿瘤内均有VEGF的表达,但程度不同;MVD的数量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建立大鼠肝转移癌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成瘤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微小转移癌灶内有新血管生成,适合影像学功能成像技术与肿瘤血管化程度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琦;时高峰;彰俊杰;杜煜;王亚宁;李月考;杨丽;刘辉;张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变化、机制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硬化病人和12例正常肝脏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DWI序列所选用b值分别为0、50、1000 s/mm2.在b=50 s/mm2及b=1000 s/mm2计算得到ADC1及ADC2;测量结果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肝硬化平均ADC1、ADC2均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病理表现为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小叶结构紊乱和假小叶形成.结论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原因可能为:①肝内纤维组织限制了水分子的活动,②肝实质内血流灌注减少.

    作者:谭军;袁曙光;闫东;李迎春;普成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