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恒定轻力作用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时相性变化研究

刘艳;陈玉荣;孟宪敏

关键词:正畸牙齿移动, 年龄
摘要:目的:建立恒定轻力作用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牙齿移动的时相性变化.方法:建立大鼠牙齿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幼鼠组(6周龄)和成鼠组(8-9月龄).加力(25g)后观察牙齿移动距离的时相性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受正畸力作用后,产生近中向位移,在不同时间点的牙齿移动距离均不相同.在加力的初始阶段(第0-3周),幼鼠组牙齿移动速度明显大于成鼠组(p<0.01);当牙齿移动速度到达线性期(第4-8周)时,两组大鼠牙齿移动速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加力过程中,各时间点幼鼠组牙齿移动距离均大于成鼠组(p<0.01).结论:不同发育年龄的大鼠,其牙齿移动呈现不同的时相性规律.成鼠对加力的反应较迟缓,早期牙齿移动速度慢于幼鼠.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发病前是否患有高血压分成非高血压组(24人)与高血压组(26人),分析两组病患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血压下降、心肌肥厚以及心肌梗死等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组病患在心肌梗死、血压下降以及心肌肥厚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AMI病患的血压下降明显、无痛性心肌梗死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预后差.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鼻尖整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并探讨鼻尖整形术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鼻尖整形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单用硅胶假体填充,观察组应用耳甲腔软骨移植的方法配合软骨缝合技术的方法来改善鼻尖形态,观察鼻尖整形患者在首次整形成功率及出现不良反应机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手术成功率的对比中,治疗组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成功率为71.4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机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进行鼻尖整形手术患者,应用耳甲腔软骨移植配合软骨缝合技术的方法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机率方面相对于单用硅胶假体填充进行整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燚;徐维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2例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哺乳期乳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22例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分析总结.结果:全组病例随诊5个月至6年,15例随访至今仍健在,未发生复发转移,有2例死亡,另有2例出现骨转移,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双肺转移,1例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受体情况及其综合治疗.

    作者:雷双根;余小芬;雷秋模;谢春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我看医患纠纷

    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处理难度大,成为医院工作的难点之一.本文就检验科采血窗口这一平凡的岗位如何减少、避免医患纠纷,使医疗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李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送检的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检验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分离的不重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按美国NCCLS 标准,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与K-B纸片扩散法确认产ESBLs 菌株,并采用K- B 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从各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72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217 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碳青霉烯类药物与酶抑制剂联合和头孢类药物变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结论: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8.3%,碳青霉烯类药物与酶抑制剂联合和头孢类药物是目前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效的药物.

    作者:祁新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实践的现况研究

    目的:研究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病患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析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即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病患100例,评估患者病例中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信息.结果:Ⅰ类切口病患13例,Ⅱ类切口病患87例,这100例病患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100%,用药时间为6.5±2.5天,35例病患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不合理.结论:应当加强妇产科手术病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

    作者:陈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烷、氯胺酮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住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组(KS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40例.患儿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S组术中吸入3%~5%七氟烷,维持在1.3~1.5肺泡气低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KS组术中吸入1%~3%七氟烷,维持在0.6~1.0 MAC,同时静脉输注0.5 mg·kg-1·h-1氯胺酮;K组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2 mg·kg-1氯胺酮,术中持续静脉输注0.5 mg·kg-1·h-1氯胺酮.术中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①与术前相比,KS组患儿围术中呼吸、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而S组和K组RR术中较低,HR及MAP较术前高(P<0.05).②K组患儿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S组及KS组明显延长(P<0.05).③S组及K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KS组(P<0.05或P<0.01).结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可安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硬膜外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E组)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E组:采用L1~2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73%碳酸利多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气腹前3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静脉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1~2 mg/L的异丙酚,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异丙酚.G组:以咪唑安定0.03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插管,术中控制呼吸:潮气量(TV)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吸入1%~2%异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异氟醚.分别在入室时(T1)、气腹时 (T2)、气腹后10 min (T3)、气腹后20 min(T4)、术毕(T5)抽动脉血行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析,并记录相应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 ① PaO2的变化:E组T2较T1升高(P<0.01),T3、T4、T5较T1升高(P<0.05);G组T2 、T3、T4、T5较T1升高(P<0.01).G组T2 、T3、T4、T5较E组升高(P<0.01);② PaCO2的变化:2组T3、T4均较T1升高(P<0.05),T5均较T1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 2组的pH、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可以用于手术时间在1 h以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但术中要加强呼吸管理.

    作者:王勇;翟文元;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彩超检查与X线钼靶检查相比较及相结合的诊断应用

    目的:对比乳腺癌彩超检查与X线钼靶检查的优劣势,探讨二者结合诊断乳腺癌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随机分为行彩超检查的彩超组、X线钼靶检查的钼靶组及二者联合诊断的联合组,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各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彩超组和钼靶组在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上差异不明显(P>0.05),而二者联合应用后的诊断准确率则明显高于单独使用(P<0.05).结论:X线钼靶和彩超检查乳腺癌各有优势,彩超对良性病变定性优于X线,但两者检查直接征象均不典型,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恶性病变的确诊率,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杨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效人工通气时机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脑苏醒的诊断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对人工通气的具体实施时机以及方法展开研究和探讨,分析其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从本院选取2009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抢救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原始病例作为分析的依据,共计104例.通过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的种类:心肌梗死患者26例,冠心病患者24例,肺部栓塞患者16例,心绞痛患者1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例,过敏性休克8例.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意识丧失、伴有抽搐、心音消失、脉搏停滞、血压下降、瞳孔散大、面色苍白.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对人工通气时机进行分析,按患者心脏骤停到成功进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的间隔时间不同,分为3个组别,A组:为心脏骤停至成功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时间小于5分钟的患者,共35例;B组:为心脏骤停至成功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时间在5分钟至10分钟以内的患者,共46例;C组:为心脏骤停至成功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患者,共23例.对每组患者的心肺脑复苏时间以及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35例A组患者心肺脑成功复苏18例,成功率为:51.4%;46例B组患者心肺脑成功复苏17例,成功率36.9%;23例C组患者心肺脑成功复苏7例,成功率30.4%.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心律类型以及心脏骤停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治疗分析得出,越早进行人工通气治疗,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者:许志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脉络宁致背部胀痛1例

    患者女,65岁,因脑血栓形成恢复期,2010年10月15日来我院康复治疗,查体血压150/90mmhg,脉搏80次/mrn-1,呼吸22次/ mrn-1,无头疼、头晕症状,门诊给予脉络宁20ml加入0.9%NS250ml缓慢静滴,疗程7天,待第2天静滴0.5h时,患者出现背部针刺样胀痛,无恶心呕吐现象,50min后患者耐受不了,给予停药观察,2h后患者胀痛缓解.待第3天静滴时,又出现类似症状.第4天改用丹红注射液静滴,以后未出现类似症状.

    作者:张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药品供应链全程质量管理的实践

    医院的药品供应链主要包括药品采购和引进,药品从药库分发到药房,药房将药品发放到病区,病区或药房将药品提供给患者等4个环节.通过对药品供应链实施全程质量管理,从药品进货渠道的控制、入库、领用等流通环节严把采购、入库、养护、出库、发药关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病人用药安全性.

    作者:杜仙娥;付联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研究,探讨康复操的使用方法、效果,康复操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同时结合他们的手术方式、手术面的大小、手术后进行康复操的日程、实施康复操的锻炼计划、按照不同患者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及时检测患者的肢肩部情况、出院后进行追踪观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00例患者通过康复操的使用后,总体上效果良好,没有不良反应案例,术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的后身、前屈等功能.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康复操办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肩部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心理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黄宗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医院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无线射频技术(RFID)技术、工作原理及在医院的应用.

    作者:高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四环素牙的临床美容修复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对四环素牙的临床美容修复方法进行探讨,并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6例患者共计312颗四环素牙进行美容修复,采用的方法有漂白法、烤瓷贴面修复法以及全瓷冠修复法,对每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探讨,并作出评价.结果:对于轻度四环素牙而言,漂白的效果较好,对于轻度和中度四环素牙采用漂白法治疗,其疗效满意度达到了83.33%,采用烤瓷贴面法治疗,其疗效满意度为89.29%,采用全瓷冠修复法,其疗效满意度为92.00%.结论:四环素牙的染色程度以及美容修复方法决定了四环素牙的治疗效果,本组实验中,漂白法、烤瓷贴面修复法以及全瓷冠修复法三种方法治疗效果均佳,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研究

    目的:正确评价医院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状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清洗消毒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该院2011年全年各项指标均达标,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院对卫生部相关规范及采取多项措施执行有力,但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的卫生规范指导和监督力度以及空气消毒的管理,使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赖银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导管评估制度在控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方面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导管评估制度在控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分别对2009和2010年进入ICU带有创装置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009年未施行导管评估制度和2010年施行导管评估制度后加强护理干预后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院内感染率、患者日院内感染率、ALOS调整患者日院内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2.98%(108/470)比25.44%(116/456);3.82%(60/1570)比5.73%(50/870);0.39%(3.82/9.8)比0.44%(5.73/13);0.64%(3/470)比0.88%(4/456);0.21%(1/470)比0.66%(3/456);1.49%(7/470)比5.26%(24/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督促医务人员及时进行评估每日能否拔除有创导管,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装置,降低院内感染.

    作者:莫小源;赖军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脏直视术后并发迟发性心包填塞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临床上迟发性心包填塞较少见.常见于心脏手术后1周,因纵膈或心包内积液、积血引起对心脏和大血管的直接机械性压迫[1].由于其发生时间较晚,早期症状不典型,且已度过了术后监护治疗,往往极易误诊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重视患者的细微主诉,细心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能及时发现迟发性心包填塞,提高心脏直视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游泳、抚触对体重胎便及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寻求提高婴儿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的有效措施.方法:200名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游泳与抚触.两组婴儿均接受常规儿童保健,进行系统化管理,定期测量身长、体重.结论:游泳和抚触对于婴儿体格与智力发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倩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临床疗效

    在老年临床修复工作中,牙列重度磨耗伴有牙列缺失的患者较为常见,表现为咀嚼肌肉疼痛不适、咀嚼效率低下、牙本质过敏、食物嵌塞等症状,严重影响进食,面下三分之一过短,影响美观.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现为牙体硬组织解剖形态的破坏,个别牙齿因长期无对牙合牙而伸长,牙合平面位置和牙合曲线的异常,颌骨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引发一系列影响机体功能的变化[1].本文探讨对此类病人采用烤瓷固定修复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的效果.

    作者:朱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