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妹
精神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是评价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精神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工作,从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临床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初步探索科学有效的临床基本技能培养新模式.
作者:王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寻求提高婴儿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的有效措施.方法:200名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游泳与抚触.两组婴儿均接受常规儿童保健,进行系统化管理,定期测量身长、体重.结论:游泳和抚触对于婴儿体格与智力发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倩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估中医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具有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关节压痛消失率为41.9%、关节肿胀消失率为54.1%、临床总有效率71.7%,分别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17.6%、25.7%、33.3%,经检验二组比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中医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法能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疼痛、改善关节肿胀,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郭峰;袁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脑苏醒的诊断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对人工通气的具体实施时机以及方法展开研究和探讨,分析其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从本院选取2009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抢救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原始病例作为分析的依据,共计104例.通过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的种类:心肌梗死患者26例,冠心病患者24例,肺部栓塞患者16例,心绞痛患者1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例,过敏性休克8例.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意识丧失、伴有抽搐、心音消失、脉搏停滞、血压下降、瞳孔散大、面色苍白.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对人工通气时机进行分析,按患者心脏骤停到成功进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的间隔时间不同,分为3个组别,A组:为心脏骤停至成功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时间小于5分钟的患者,共35例;B组:为心脏骤停至成功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时间在5分钟至10分钟以内的患者,共46例;C组:为心脏骤停至成功人工机械通气抢救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患者,共23例.对每组患者的心肺脑复苏时间以及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35例A组患者心肺脑成功复苏18例,成功率为:51.4%;46例B组患者心肺脑成功复苏17例,成功率36.9%;23例C组患者心肺脑成功复苏7例,成功率30.4%.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脏骤停心律类型以及心脏骤停原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治疗分析得出,越早进行人工通气治疗,患者心肺脑复苏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者:许志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平南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孕6-8周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前4h应用米索前列醇400μg置入阴道后穹窿;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前不给予任何药物,术中予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结果:两组对照在宫颈软化、术中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能使宫颈软化、扩张,疼痛程度轻,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梁务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以下简称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97例胃镜受检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的实施,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克服了心理障碍,增加了安全感,保证了检查顺利进行,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庆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四妙散加减方法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及中药药理分析.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采用四妙散加减方法共治疗痛风患者127例,其中男性109例,女性18例,年龄大72岁,年龄小21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长者29年,病程短者20天.结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测正常) 79例,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检测有所改善) 46例,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2例.治疗有效率为98.43%,无效率为1.57%.结论:以四妙散为基础方辩证加减治疗痛风,临床疗效是比较满意的.
作者:蒋林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炎有效、成功的手术之一,其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价格高昂,患者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护理关注的问题.我院从2004年到2005年,对10例60岁以上患者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功能锻炼等措施,主要采取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并发症,调整机体功能,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无术后并发症,原并存病未加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傅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对病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现从中医外治法诸如中药保留灌肠、直肠滴注、外敷、针灸拔罐治疗、推拿治疗等等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认为中医药外治法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切实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治疗,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以及疾病的控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尤其综合治疗效果更佳.现就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外治法总结如下.
作者:汪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哺乳期乳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22例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分析总结.结果:全组病例随诊5个月至6年,15例随访至今仍健在,未发生复发转移,有2例死亡,另有2例出现骨转移,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双肺转移,1例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受体情况及其综合治疗.
作者:雷双根;余小芬;雷秋模;谢春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上迟发性心包填塞较少见.常见于心脏手术后1周,因纵膈或心包内积液、积血引起对心脏和大血管的直接机械性压迫[1].由于其发生时间较晚,早期症状不典型,且已度过了术后监护治疗,往往极易误诊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重视患者的细微主诉,细心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能及时发现迟发性心包填塞,提高心脏直视手术成功率.
作者:周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通过应用常规抗炎治疗加上雾化吸入治疗及强化护理.结果21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完全康复出院,并且雾化吸入治疗确实可以明显减轻急性喉炎的症状,因此雾化吸入是可以促进小儿急性喉炎更快的康复.
作者:孙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护理部对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降低护士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发生率.方法:护理部联合检验、信息科,采取实际有效的方法,完善原本存有缺陷的条形码信息,制定详细准确的检验准则供我院护士阅读,并邀请检验科的专家进行讲座等一系列措施.结果:经过一系列措施实行后,我院护士在检验分析前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结论:护理部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够提高护士在检验分析前的工作质量,使得护理工作便捷、有效率.
作者:马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诊科是医患纠纷的高发场所,分析产生纠纷的原因并探讨对策,对完善医院自身建设、改进服务工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本院急诊科工作特点和工作体会,对近几年来急诊科发生的医患纠纷进行分析,并就对策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荣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耳轮软骨用于整复鞍鼻畸形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这一时期本院收治的6例鞍鼻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分析耳轮软骨用于整复鞍鼻畸形中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资料统计显示,本次研究所治疗的这6例外伤性鼻梁塌陷患者在治疗施行隆鼻术治疗后,效果都很满意,耳廓没有明显变形,鼻梁部反应也很轻,在鼻梁部植入的软骨也很容易固定,并且由于组织完全相容,且在该术中保留软骨膜,血液运行良好,愈合很快,患者在术后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这些患者随访观察半年至一年时间发现,患者的鼻子外形丰满圆润,无吸收变小改变等情况.结论:通过观察本次研究所选患者的术后效果,我们发现在对鞍鼻患者进行畸形整容时采用耳轮软骨术后效果十分优良,并且愈合快,在术后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耳轮软骨有效避免了像其他硅胶材料那样给不少患者带来免疫排斥反应的缺点,相对硅胶材料耳轮软骨较为安全,因此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发病前是否患有高血压分成非高血压组(24人)与高血压组(26人),分析两组病患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血压下降、心肌肥厚以及心肌梗死等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组病患在心肌梗死、血压下降以及心肌肥厚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AMI病患的血压下降明显、无痛性心肌梗死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预后差.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舌系带短缩畸形的早期预防性矫正时间及效果.方法:我科与我院妇产科、儿科联合,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舌系带短缩畸形,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在不采用任何麻醉下,用中弯止血钳(止血钳钳喙用纱布缠绕)伸至舌系带两侧,将舌尖向腭侧抬起,靠近舌腹部、沿舌系带薄弱处,用眼科剪将舌系带剪断,纱布压迫止血,观察无明显出血及效果满意后,手术结束.结果:2005年至2010年共为386名患儿实施舌系带矫正手术,年龄在出生3至30天,经两年随访观察,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对舌系带短缩畸形的矫正手术年龄一直存在争议,没有确定的手术时间,术者认为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其舌系带变宽、增厚的机率也增大,相对手术难度增大,配合程度则逐渐下降,同时恐惧心理增强,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早期实施手术,不仅避免了上述不利因素,同时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红军;勾洪良;史荣芬;韩桂枝;张爱芹;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放射线检查在医学上应用的频率明显增加,放射线在医学上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不容忽视的坏处.放射线在医学上虽然可以治疗人们的许多疾病,但是有病者在无防备或防备不到位的情况下损害会更加严重.放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潜在的,当时没有任何不适,但损害却是累加的,甚至可以致命.
作者:刘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毫针皮下扇形针刺法加艾条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毫针皮下扇形针刺法加艾条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毫针皮下扇形针刺法加艾条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恒定轻力作用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牙齿移动的时相性变化.方法:建立大鼠牙齿移动的实验动物模型,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幼鼠组(6周龄)和成鼠组(8-9月龄).加力(25g)后观察牙齿移动距离的时相性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受正畸力作用后,产生近中向位移,在不同时间点的牙齿移动距离均不相同.在加力的初始阶段(第0-3周),幼鼠组牙齿移动速度明显大于成鼠组(p<0.01);当牙齿移动速度到达线性期(第4-8周)时,两组大鼠牙齿移动速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整个加力过程中,各时间点幼鼠组牙齿移动距离均大于成鼠组(p<0.01).结论:不同发育年龄的大鼠,其牙齿移动呈现不同的时相性规律.成鼠对加力的反应较迟缓,早期牙齿移动速度慢于幼鼠.
作者:刘艳;陈玉荣;孟宪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