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郭峰;袁涛

关键词: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 痛风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评估中医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具有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关节压痛消失率为41.9%、关节肿胀消失率为54.1%、临床总有效率71.7%,分别优于安慰剂对照组的17.6%、25.7%、33.3%,经检验二组比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中医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法能缓解急性痛风关节疼痛、改善关节肿胀,无明显毒副作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具体应用进展

    内窥镜是人类窥视自身体内器官的主要工具,其技术用于人类疾病诊断已有百年史,1983年始法国Dubois[1]率先将内窥镜技术应用于外科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2];1992年美国Isse[3]在洛杉矶整形外科会议首次报道用内窥镜实施额部除皱术,引起整形界轰动,促进了内窥镜技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发展[4];我国199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艾玉峰等[5]首先将内窥镜技术用于除皱术,1996年Ramirez领先主编的<内镜整形手术学>出版、2008年Nahai和Saltz合编的<内镜整形手术学>第二版出版[6].内窥镜操作具有手术直视、微创、疤痕小、解剖层次清晰、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地整形美容医师的青睐,现将其应用概况及发展介绍如下.

    作者:曹士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香菇菌多糖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香菇菌多糖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香菇菌多糖15mg,2次/天,同时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1次/天,疗程共28天;对照组40例单独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方法疗程同治疗组.治疗结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香菇菌多糖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黄需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这两年内收治的7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较为特殊性的护理措施[1].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分为143,对照组患者的总分为88,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对有效治疗疾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降低了复发几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制柴连汤为主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25例

    目的:探讨新制柴连汤为主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25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新制柴胡汤为主治疗.结果:80%患者治愈,20%患者好转.结论:新制柴连汤为主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胜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下鼻甲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的有效率均为100.0%,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鼻甲成形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但是下鼻甲成形术更符合下鼻甲的生理特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陈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 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进行心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卫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中医外治法临床运用进展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对病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现从中医外治法诸如中药保留灌肠、直肠滴注、外敷、针灸拔罐治疗、推拿治疗等等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认为中医药外治法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切实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治疗,有利于症状的改善以及疾病的控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尤其综合治疗效果更佳.现就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外治法总结如下.

    作者:汪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面部创伤后形态细微缺损的美容文饰修复

    头面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又是暴露部位,不论在战时或平时,都易遭受外伤,对伤者的生理功能与面容都有较大影响,修复由此造成的头面部组织缺损及形态缺陷是军事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迄今为止,整形外科手术仅能修复大体形态缺陷,而术后瘢痕常引起损容性改变,如:眉毛、睫毛、头发、胡须缺失,唇红缘、睑缘缺损,皮肤色素减退或脱失等等,目前除毛发移植和植皮术等手术外,这些细微形态缺陷的治疗均可采用医疗美容文饰技术来修复此类细微缺陷,并在皮肤美容临床上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作者:孙玉萍;张蓉;孙瑛;陈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烷、氯胺酮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住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组(KS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40例.患儿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S组术中吸入3%~5%七氟烷,维持在1.3~1.5肺泡气低有效浓度(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KS组术中吸入1%~3%七氟烷,维持在0.6~1.0 MAC,同时静脉输注0.5 mg·kg-1·h-1氯胺酮;K组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2 mg·kg-1氯胺酮,术中持续静脉输注0.5 mg·kg-1·h-1氯胺酮.术中患儿始终保持自主呼吸,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①与术前相比,KS组患儿围术中呼吸、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而S组和K组RR术中较低,HR及MAP较术前高(P<0.05).②K组患儿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较S组及KS组明显延长(P<0.05).③S组及K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KS组(P<0.05或P<0.01).结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可安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对利用红霉素软膏和龙血竭胶囊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病例分析

    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慢性皮肤溃疡,形成的原因很多,如小面积烧伤,外伤治疗不当,常卧床不起形成褥疮等,也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营养不良,工作环境恶劣,护理措施不当有关.慢性皮肤病程长,治愈慢.我们从2007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临床中应用龙血竭胶囊和红霉素软膏联合应用治愈48例患者.

    作者: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大兴镇中心卫生院地处重庆渝西经济走廊,位于璧山西部,距离县城11公里,离重庆主城3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余人;大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杰地灵.

    作者:罗时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牙冠折后自体牙再粘结修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自攻自断螺纹钉和石英纤维桩辅助固位状态下,用树脂对前牙冠折再粘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折后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根据折断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辅助固位的方法,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和两种不同的树脂进行断冠再接修复.结果:断冠再接的短期内临床效果良好,功能和美观均能达到患者要求,再接3年的总体保存率为83.3%,单纯性牙冠折断的保存率为90.9%.结论:单纯性牙冠折断进行断冠再接方法是短期修复的好方法,冠根联合折断建议选择其他修复方法.

    作者:陈玉荣;刘艳;顾敏;储殷佳;路和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及MRI表现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机MRI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8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21例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其实行MRI扫描,以评估注射物的分布情况,并通过乳晕作切口,采用手术方法清除注射物.结果:21例患者中,7例患者乳房变硬,9例患者双侧乳房不对称,5例患者乳房局部出现硬结.MRI诊断与手术所见基本符合.通过治疗,所有患者乳房均恢复正常形态,症状消失.结论:采用MRI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术中所见基本相符,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吴承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世纪学习型医院的构建浅议

    作者就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创建意义进行探讨,从学习的医院和医院的学习两个角度阐述如何构建学习型医院,并指出构建学习型医院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华庆;吴荣清;陆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硬膜外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E组)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E组:采用L1~2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73%碳酸利多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气腹前3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静脉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为1~2 mg/L的异丙酚,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异丙酚.G组:以咪唑安定0.03 mg/kg、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插管,术中控制呼吸:潮气量(TV)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吸入1%~2%异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异氟醚.分别在入室时(T1)、气腹时 (T2)、气腹后10 min (T3)、气腹后20 min(T4)、术毕(T5)抽动脉血行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析,并记录相应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 ① PaO2的变化:E组T2较T1升高(P<0.01),T3、T4、T5较T1升高(P<0.05);G组T2 、T3、T4、T5较T1升高(P<0.01).G组T2 、T3、T4、T5较E组升高(P<0.01);② PaCO2的变化:2组T3、T4均较T1升高(P<0.05),T5均较T1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 2组的pH、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可以用于手术时间在1 h以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但术中要加强呼吸管理.

    作者:王勇;翟文元;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及三维重组技术在脑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进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后诊断为脑动脉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建方法有多层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表面遮盖重建(SSD)、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等.161例患者中45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116例与手术、介入治疗对比.结果:161例患者中64-MSCTA共发现脑动脉瘤170个,有DSA资料对比的45例中,64-MSCTA发现46个动脉瘤,而DSA发现44个动脉瘤,另外DSA发现2个动脉瘤而64-MSCTA未发现.有手术及介入治疗资料对比的116例中,64-MSCTA发现124个动脉瘤,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的动脉瘤为122个,另外手术及介入治疗发现5个动脉瘤而64-MSCTA未发现.64-MSCTA发现的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瘤颈状况、载瘤动脉及周围的脑组织结构与DSA、手术、介入治疗证实的动脉瘤基本一致,诊断准确率达95.75%.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及三维重组技术能快速准确的诊断脑动脉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黄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的有效性.方法:对影响外平手术器械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规范管理后,其清洗、包装、灭菌质量得到了根本保证.结论:加强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能有效确保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

    作者:陀翠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治疗的7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结果:治愈45例,好转16例,转院11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以足月正常体重儿为主,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氧缺血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及早治疗和采用综合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菌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胺四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菌疗效.方法:3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盐酸二甲胺四环素)和对照组(甲硝唑棒),每组18例,进行用药前后的牙周微生物检查.结果:用药后牙周袋内细菌呈清除或明显减少(P<0.05);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给药组对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较甲硝唑棒给药组的抗菌作用更强(P<0.05);甲硝唑棒给药组对不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较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给药组的抗菌作用更强(P<0.05);其余菌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能有效抑制牙周常见病原菌,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抗菌疗效显著.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GSP认证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

    药品安全关乎民生问题,作为药品经营企业,确保药品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GSP认证是药品经营企业市场准入的一道技术壁垒.是对药品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资格确认.本人作者从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管理,通过GSP认证、跟踪检查到再认证过程,分析GSP认证对提升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

    作者:林晓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