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方荣伟

关键词:锁定钢板, 肱骨骨折,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目的通过对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例进行汇总分析,探讨临床应用锁定钢板对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用普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8%,对照组优良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就是在肱骨近端加压并锁定钢板,确保稳定牢固,而且事实证明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溶栓基础上加用丹参酮 IIA 磺酸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情况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A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4h、6h、12h ,观察组患者的 CK - MB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 MAD和SOD水平的差异对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2h、4h、6h、12h ,观察组患者的cTn 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再灌注损伤患者应用丹参酮 IIA磺酸钠治疗,可起到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降低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梁安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中的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对象与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28例宫颈条件差,放置前3~4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 ,然后放置IUD。结果28例放置IUD的育龄妇女,26例显效(92.86%),2例有效(7.14%),总有效率100%。讨论:米索前列醇在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中有良好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

    作者:彭桂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经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治愈率84.6%,有效率为100%。结论:倒悬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卢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重症手足口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68例对象,皆为我院儿科接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3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优于对照组85.29%(29/3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上要明显比对照组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皆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相较于常规对症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而住院时间及主要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更短,值得借鉴。

    作者:舒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56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手术因肿瘤切除或因外伤等原因常会造成软硬组织的缺损,如不能予以及时修复,将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所以,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5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赵宗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0.05%地奈德乳膏联合NB-UVB治疗玫瑰糠疹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0.05%地奈德乳膏外用联合 NB -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糠疹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采用窄普紫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组同时配合外用0.05%地奈德乳膏,疗程2周,对两组玫瑰糠疹患者症状治疗情况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3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11],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P<0.05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0.05%地奈德乳膏外用联合 NB -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伟;陆晓君;朱东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酒依赖与心境障碍共病研究概况

    本文对酒依赖与心境情感障碍共病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心理社会因素及共病诊断的意义进行概述。

    作者:谭奔腾;杨栋;周旭辉;张雪花;刘毅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嗣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自2011年以来,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结合本院开展全院性的“质量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充分认识影响护理安全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对策,有效的保证了护理质量。笔者现将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杜海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152例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的临床处理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152例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2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孕妇中总的 OCT 或 CST 阳性20例。剖宫产98例,其原因胎儿宫内窘迫27例,相对头盆不称34例,引产失败32例,其他不宜阴道分娩因素5例。产后回顾分析:胎儿宫内窘迫47例,羊水污染53例。但新生儿出生后 Apgar评分1min≤7分者6例,无无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结论:延期妊娠伴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危害较大,窒息率较高,对此类产妇要加强产前、产时监护,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及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结局。

    作者:王巧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粘固后患者对于舒适度、语音以及外观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率为7.9%。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姸;段义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介绍乳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在手术前要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和干预,解除患者恐惧,并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切口渗血观察及引流管护理,重视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和健康指导。结果: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对帮助患者适应新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子宫颈局部应用利多卡因效果分析

    许多妇科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都需要扩张子宫颈,如诊断性刮宫术、子宫颈或子宫腔粘连分离术、人工流产术、清宫术、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和放置等。从而产生了一些并发症如宫颈扩张困难,宫颈裂伤、疼痛、心脑综合症等。为了减少术中并发症、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们对2010年-2012年在本服务中心行人工流产的部分受术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是应用多、广的局麻药之一,具有起效快、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的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及组织的刺激性。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

    作者:刘艳梅;丁丽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氯丙嗪治疗顽固性偏头痛60例分析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氯丙嗪对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每天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0.5mg/h静脉泵入;同时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 ,1次/天,连续治疗8天。对照组(60例)给予麦角胺1mg ,口服,3次/天;并静脉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连续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8天后顽固性偏头痛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仍自述头痛。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联合氯丙嗪肌肉注射能明显缓解顽固性偏头痛。

    作者:王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6例中医外科的手术疗法临床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医外科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中医外科手术疗法中的痔瘘切除术、整形术、流术、肌腱缝合术、截肢术、肉芽组织修剪术治疗56例患者,对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得到采用痔瘘切除手共术患者6例,采用整形手术患者共8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的患者共8例,采用肌腱缝合手术患者共16例、采用截肢手术患者共10例,采用肉芽组织修剪术的患者共10例。并对他们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再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确定。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得到50例患者的具体结果如下:采用痔瘘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6例,共治愈5例;采用整形术治疗的患者共8例,共治愈了8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共8例,共治愈8例;采用肌腱缝合术治疗的患者共16例,共治愈16例;采用截肢术治疗的患者8例,共治愈7例;采用肉芽组织修剪术治疗的患者共8例,共治愈8例,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科手术疗法可以运用到现代的外科手术中,并且具有明显的疗效,所以中医外科的手术疗法应更多地运用于临床应实践中。

    作者:庞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消炎利胆胶囊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消炎利胆胶囊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含量的 HPLC 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C18(4.6mm ×150mm ,5μm)分析柱;流动相:甲醇一水(55:45);流速:1.0ml · min -1;检测波长: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nm、穿心莲内酯为225nm ;柱温:30℃。结果:线性范围为穿心莲内酯0.3030~2.0200μg (r=0.9998,n=5);脱水穿心莲内酯0.5521~3.6809μg (r=0.9999,n=5)。两个成分平均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结论:方法可用于控制消炎利胆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0例急性牙龈出血患者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50例急性牙龈出血患者临床分析与治疗。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牙龈出血患者50例,分别予以可溶性的止血材料、缝扎止血法、细钢丝的结扎、高频电刀的热凝止血治疗,对所有患者牙龈出血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局部的牙龈炎症以及合并全身的疾病占18%、拔牙后出血占8%、牙周炎占22%、牙龈炎占52%;使用高频电刀的热凝止血治疗之前采取可溶性的止血材料治疗,终结果为无效,但运用了高频电刀之后止血效果为95%。结论:对急性牙龈出血患者予以高频电刀的热凝止血治疗较其他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更佳,具有将手术的出血量减少、在手术的过程中将创口的细菌杀死、将手术的效率提高等强大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贾艳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方法及管理

    目的:对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方法及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针对我院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实习生给予特定的带教管理方法,为实习和带教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通过对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电话回访,本院护生在实习后期及新的工作岗位上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本院的带教方法得到了护生和用人单位的双从认可。我院共培养出优秀实习生120名,书写护理教学查房病例902份,撰写论文9篇。结论:集中带教及一对一带教模式的开展,培养了技术水平过硬、理论知识牢固的护理人员,为实习护理人员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畅;薛冰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 -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肠道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肠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急性肠道细菌感染患儿,45例病毒感染患儿及40例键康儿童。分析C-反应蛋白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相比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对急性肠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观察CRP值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变化。

    作者:梅鲜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到我院接受贫血诊治的6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研究组B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了查查两者对象的血液检验情况,还需选择另外60例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验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项目以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RBC(红细胞)、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血红蛋白)以及 MCV/RBC(平均容积地贫/缺铁查指标)为主。结果:三组中,研究组 A组的RBC和MCV/RBC指标高,研究组B组RDW指数高,对照组的MCH和MCV指数高,不同组别不同项目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符合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均高于研究组 A 组和研究组B组。结论:血液检测中血细胞的多个项目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依据。

    作者:陈会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囊漏气试验在预测气管插管患者气道阻塞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患者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旦出现上气道阻塞(UAO)容易造成病情反复、撤机困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气道阻塞是导致拔管后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IC U 的发生率为2%-16%。

    作者:毛方菊;胡哲龙;李水平;王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