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青青;李平;赵彬彬
分析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 A,B,C,D,E情景模拟教学法,介绍了该教学法在五年制定向生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指出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作者:王荣;陈文彰;孙正(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案例教学是根据真实的事件进行的模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发生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些选择的案例不仅具有针对性,同时还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是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本文将对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主要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以及对比案例教学法和举例说明教学方法的差异区别等方面进行一个较为浅显的分析说明。之后本文提出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中需要做到鼓励学生多方位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针对性讲解,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评述存在的问题。
作者:邱枫;吴咏梅(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了更好的让儿童健康成长,消除麻疹疾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接种麻疹疫苗,控制疫情,消除麻疹。
作者:李欣;戴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例1、某女,72岁,2013年3月21日因左侧基脑出血36ml入院,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失语、吞咽困难、右侧肢体瘫软,肌力0级等症状,以鼻饲管进食、输液维持生命。一月后因肺部感染,有外科转入内科治疗。转入后3日,生命体征平稳,开始针灸治疗。腧穴取董氏奇穴失音穴配合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和吞咽困难,其他阳明经腧穴治疗肢体障碍,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失音穴、廉泉穴平补平泻。针灸治疗到第5日,患者在诱导下开始发音,第7日偶尔能发出清晰简单词字,可以经口饮水少许。第10日发音已较清晰,能呼叫儿女名字,第16日已能经口进食,家属要求摘除鼻管。翌日日出院。
作者:吕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皮肤念珠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方法及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曾经治疗的病人的资料和复习查阅既往文献。结果:念珠菌病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念珠菌病是一种真菌性的条件致病性疾病,正确认识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甘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压缩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在治疗和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胸外科开胸术后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两组均予以抗炎、心理护理、肺部理疗等综合措施,且用相同的雾化液即: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16 mg、盐酸氨溴索16 mg、α-糜蛋白8000 u。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压缩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观察两个雾化组在开胸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缩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治疗及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压缩雾化吸入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作者:阳艳红;何音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1-02到2013-06,我科诊治小儿重症哮喘74例,随机将74例小儿重症哮喘者分组:1内科组(37例)和2内科组(37例)。对1内科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对2内科组经布地奈德+舒喘灵(雾化吸入)诊治。结果:1内科组的疗效比2内科组的好,P<0.05。结论:用舒喘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诊治小儿持续哮喘重症极为有效,应予以推广。
作者:刘跃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在通过显微外科与骨科手术后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体获得再生的手术。随着显微外科与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部创伤修复开辟了广阔领域,同时也为护理的各项技能和质量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断肢及断指再植的目的,不仅可以使肢体成活,还要使被修复的肢体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断肢再植后是否能成活与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看出完善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医学及护理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力,才能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所以,断肢再植患者的各项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于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祝怡为;秦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很常见,由于口腔颌面部神经血管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局部出血较多,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组织内容易出现血肿而引起感染。局部组织的肿胀和剧烈疼痛,不仅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还会引起病人的焦虑、恐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局部冰敷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同时通过刺激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的作用,从而降低充血压迫所导致的疼痛,减少了止血消肿止痛药物的应用,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对100例患者使用冰敷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现将我们运用冰敷疗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依光叫;普艳;李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梗死部位、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措施等,结果: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疾病早期的诊断以及救治措施等因素相关,可按照格拉斯哥标准对于病患进行效果评价。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外伤性脑梗死的关键手段。
作者: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今社会,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因不合理用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为了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必须要加大对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药物合理使用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它是临床护理中迅速而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方法,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院水平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求达到无痛性拔针和避免拔针后出现皮肤出血、皮下出血和皮下淤血,使病人减轻疼痛,同时保护静脉为下一次穿刺创造条件。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按压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不足、按压面积太小和按压力度不均匀等,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戴香;冯翠萍;黄小华;陈小华;王建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226例实施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22个月,226例无一例近期复发,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6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5例。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简称“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损伤小、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术后慢性疼痛,给患者以后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正确的手术操作可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恰当的治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沈敏捷;苗乃棣(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一条生命线。因此,手术前血保护及手术后内瘘的护理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余荣臻;胡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观察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采取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的36例肾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⑴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⑵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18例患者中有3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胸膜损伤现象,2例在手术结束后因脂肪液化或者感染导致伤口愈合不佳。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12个月的随访,均未有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光伟;郭昌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 Histoacryl组织胶水粘合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统计我院急诊外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份治疗的2040例组织胶水粘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伤口特点、治疗方法、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总结治疗特点和注意事项。结果:2040例患者共2073处伤口,其中12岁以下患者1231例(60.34%),锐性伤1043处(50.31%),颌面颈部伤676例(33.14%)686处(33.09%),轻度污染1679处(80.99%),单纯胶水粘合1472处(71.01%),抗生素使用率为5.00%,共2010处(96.96%)伤口取得了Ⅰ期和甲等愈合,仅有1例(0.05%)伤口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10处(0.48%),主要为伤口裂开7例(70%)。结论:组织胶水粘合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但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术后加强卫生宣教,以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友珍;杨帆(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检中疑有宫颈病变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308例,宫颈湿疣21例,CIN1级~2级42例,CIN3级6例,宫颈癌3例。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314例,宫颈湿疣19例,CIN1级~2级36例,CIN3级7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1%,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100%。结论:阴道镜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能及早发现,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新生儿唇腭裂的患病率大约为1:1000,根据我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1996-2000年所获得的结果显示,在全国31各省市的2218616位围产儿中,检出唇腭裂病人3603例,其患病率为1.624:1000,。据统计,唇腭裂男女性别之比为1.5:1,男性多于女性。唇腭裂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文总结了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1800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琼;张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加强药学服务,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法:笔者通过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经历,结合本院用药实际及自身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加强药学服务。结果:有效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结论:加强药学服务,可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副作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疗效。
作者:祝晓庆;黎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高危新生儿56例,高危因素包括: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严重感染及母亲妊高征等。现将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力群;王子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