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胜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地塞米松软膏、安普贴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形成效果。方法:取符合标准的1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硫酸镁湿敷组(A组)地塞米松软膏组(B组)安普贴组(C组)。结果:A、B、C三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12%、8.51%、11.54%。严重程度的平均秩次为72.82、79.86、89.13。[结论]3种方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硫酸镁湿敷组发生率低。机械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硫酸镁湿敷组、地塞米松软膏组、安普贴组。硫酸镁湿热敷是经济有效的选择。
作者:段红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住院及门诊的小儿秋季腹泻病2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止泻、补液、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治疗组另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均以3d为1疗程,观察患儿临床疗效、退热、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徐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子宫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腰硬联合麻醉组分为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麻醉效果优26例,良4例,差1例,麻醉优良率96.77%;对照组麻醉效果优16例,良7例,差8例,麻醉优良率74.19%;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肉松弛优良率100%,对照组肌肉松弛优良率为87.10%,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存在焦虑、抑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白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陆杏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栓治疗,2天1次,连续服用7次;实验组患者在干扰素栓治疗的基础上,加服250mg阿奇霉素分散片,每天2次,连续服药7天。在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PCR转阴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CR转阴率和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停药两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对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复发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桂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该例标本采用非测量性观察法和体质测量观察法综合考察发现,腹腔干发出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总动脉;肝总动脉直接发出三支动脉,即肝左动脉、肝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且未见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肝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三支位于同一解剖位点,肝右垂直于另两支动脉。综合以上分析,该例标本属于肝总动脉缺如变异。
作者:黄美玲;黄安;杨佩峰;吴长初;胡明华;刘烟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诊的方法,干预组采用社区环境、运动、饮食、氧疗、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86%、46.86%。②干预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两者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复发率和提升生存质量,其方法符合基层卫生院的服务理念,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MEBO结合美宝创疡贴治疗压疮的疗效,探讨压疮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早期应用MEBO,后期应用美宝创疡贴治疗9例压疮患者共计13处创面,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MEBO结合美宝创疡贴治疗,同时积极营养支持、抗感染、加强翻身等常规治疗,9例患者的皮肤溃疡创面完全愈合,随访半年,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反复破溃。结论 MEBO结合美宝创疡贴用于治疗压疮创面,能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加速溃疡面愈合,并可减轻瘢痕,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压疮的方法。
作者:徐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一直是我们医护人员临床上探索的课题之一。近年来,我们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惠惠;张宁;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外科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旨在开腹下阑尾切除的手术配合,从手术适应症、麻醉方式、生理解剖、术中配合等各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作者:谢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早期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在门诊就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580例,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layer cytology test,TCT)以及阴道镜下定位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评价TCT联合阴道镜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效果。结果通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即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1300例,占总样本的82.28%;其余250例出现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TCT检测呈现阳性的比率为15.82%(250/1580)。TCT检测对于CINⅠ及以上的病例检出率高。结论临床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案,并且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对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志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我院10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分析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共有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33例,单侧输卵管阻塞并患有盆腔粘连的患者20例,双侧输卵管积水且同时出现伞端闭锁的患者55例。以上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双侧输卵管均通畅的49例,单侧输卵管通畅的35例。且经过一年的随访后,共有49例发生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女性不孕症诊治的重要手段,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特别是近端阻塞者再通率高、创伤小、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令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透过现有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农村地区家庭责任制下运行模式的工作现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远郊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作者:潘雪君;王正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创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胸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茶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高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一些手术部分或完全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要求大大降低。但从职业性和危险性的角度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个人保护是必须的,本文就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伤害、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如下综述。
作者:尹彦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常见表现,出血部位常表现为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由于脑AVM出血为急性发病,易与其他的出血性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本文结合近十年收治的226例病人中误诊的21例对其原因分类作一分析。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20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者中有恐惧(50.98%)、孤独(43.14%)、紧张(39.22%)、焦虑(34.31%)、抑郁(32.35%)、急躁(29.41%)、无安全感(27.45%)、生气(23.53%)、担心(14.71%)以及绝望(6.86%)等不良心理。结论: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卫生宣教与护患沟通,重视人性化关怀,树立患者生活的信心,并做好家属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作者:陈天添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儿父母一般自我效能感、焦虑与抑郁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Zung'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00名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白血病患儿父母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23.04±5.89)分;焦虑与抑郁得分分别为(41.10±9.12)、(46.46±9.91),其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与焦虑、抑郁量表的得分呈负相关(r=-0.339,-0.218,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与白血病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状态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白血病患儿家属的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春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值、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加强术后的全面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闫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