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高德朋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不进行气道分级管理情况下行机械通气,观察组机械通气期间行气道分级管理,观察两组患者VT、f、PaO2/FiO2及APACHEⅡ评分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T、PaO2/FiO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f、APACHE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行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副作用,缩短通气时间,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谢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药抗肿瘤研究不断深入,多糖类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多糖类中药的类别,并分析了中药多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
作者:张金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体毛发移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12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自体毛发移植术予以修复。结果:术后进行为期6~24个月的随访,120例患者在外观上比术前有显著改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在脂溢性脱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自体毛发移植术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毛发具有理想存活率,外观恢复良好,值得加大临床应用以及推广的力度。
作者:张金萍;王文华;王伟巍;胡心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抗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20例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调查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8例,占比例的40%;治疗效果显著的5例,占比例的25%;治疗有效的4例,占比例的20%,治疗无效的3例,占比例的15%。不同AO分型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陆亚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治疗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治疗时间结果分别是(17.42±2.16)分和(25.43±8.18)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服务流程对于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康复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明显的缩短急诊救助世间,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行为护理临床疗效。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分层次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戒烟率情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桂玉;郭冬梅;刘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DSA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除因肺栓塞死亡1例,其余45例出现并发症的1例多发性脑梗塞,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交通性脑积水,本组病人出现较严重的头痛12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也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脑动脉瘤DSA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病人治愈率高,并发症减少,缩短治疗周期,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李秀葵;徐伟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珊瑚骨粉、口腔修复膜应用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行即刻种植术治疗的前牙冠根折合并骨吸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医用胶原膜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珊瑚骨粉、口腔修复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采用珊瑚骨粉、口腔修复膜治疗前牙冠根折合并骨吸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甘石青黛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84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研究组给予甘石青黛膏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甘石青黛膏治疗,能有效促进皮疹的消退及改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胡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时至今日,我国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大半,他们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丘陵地区,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村卫生站直接负责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是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的网底,是距离农民朋友近的农村基层非营利性公共医药卫生机构,是保障农村人口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说,村级卫生站建设得如何,将关系到我国农村卫生改革的成败。
作者:蔡少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造成护理不安全的各种原因和管理方法。方法:经常的对护理人员做安全、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方面的培训教育,对监督管理各种护理安全质量的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各种培训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结果:护理人员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对法制和法律的观念认识,加强了对操作技术的练习和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对在护理工作中职责履行不认真、没有责任心,与护理人员职业要求相违背的人员重点监管。结论:通过落实和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性降到了低,使质量管理措施能够在全员、全程进行全方位的实施,在制度、规范、标准方面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使患者能够得到方便、安全、满意、放心的护理和服务。
作者:余飞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外伤性颅脑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0例颅脑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511,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多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对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7,P<0.05)。结论:在颅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海军;任光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乳房保健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护理及预防产后乳腺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分娩的79例乳头凹陷孕妇,根据孕期是否接受乳房保健护理干预分组。其中34例未接受护理干预者作为对照组,45例接受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孕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乳腺炎,减轻产后痛苦,并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推广。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一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快速评估病情、有效止血、抗休克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的术前准备、安全转运、心理护理。患者经过快速、有效的急诊室救治,积极进行了急诊手术,预后良好。
作者:陈颖;左霞;孙四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系统出院随访与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出院随访与护理指导,实验组实施系统出院随访与护理指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自我管理行为情况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管理症状、不良生活习惯、情绪、疾病知识、服药依从性、急救管理等维度评分与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系统出院随访与护理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赵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13年至2014年护理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式和实验式两组,各55例对照调查,实验式以“谈心互动式”心理护理为主,在交谈和互动中不知不觉走进他们内心,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掌握他们的疾病资料和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6.36%,优于85.45%的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经过巧妙的心理护理方式了解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进而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呈现复杂性,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对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和调整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新华;闪锦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在许许多多大中专实习生进入临床,对大中专学生如何代教,让学生如何代教好肿瘤内科的工作,肿瘤内科工作的代教应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怎样才能达到好的实习效果。需要我们临床代教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张琳;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众多学者从Th1/Th2平衡失调、炎性介质、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系统、基因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将给那些难以单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慢性荨麻疹带来更多的治疗靶位。
作者:黄彦;梁承志;欧柏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地塞米松软膏、安普贴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形成效果。方法:取符合标准的15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硫酸镁湿敷组(A组)地塞米松软膏组(B组)安普贴组(C组)。结果:A、B、C三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12%、8.51%、11.54%。严重程度的平均秩次为72.82、79.86、89.13。[结论]3种方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硫酸镁湿敷组发生率低。机械性静脉炎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硫酸镁湿敷组、地塞米松软膏组、安普贴组。硫酸镁湿热敷是经济有效的选择。
作者:段红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010年在我院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我科于2012年3月被评审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优质护理要求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保证护理水平的提高。腹膜透析置管术是有创手术,做好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红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