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肝肿瘤的比较研究

丁红;王文平;魏瑞雪;黄备建;齐青;徐智章

关键词:超声检查, 造影剂, 螺旋CT, 肝肿瘤
摘要:目的比较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显示肝肿瘤血流信号的特点.方法对29例肝肿瘤(原发性肝癌16例,转移性肝癌2例,血管瘤6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5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结果超声造影显示肝恶性肿瘤的整体型、血管瘤的周边型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中央型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病变(P<0.01).CT示恶性肿瘤中94.4%(17/18) 动脉期强化、门脉期低密度;血管瘤中83.3%(5/6)呈结节状强化;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动脉期均明显强化.超声造影和CT鉴别肝肿瘤的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造影和CT都能敏感地显示不同肝肿瘤的血供特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跟骨窦1例报告

    患儿女,3.5岁.因左足扭伤并左踝关节肿胀就诊.X线片见左跟骨体部 1.7 cm×1.0 cm近似椭圆形骨质稀疏区,其内骨小粱结构显示较正常跟骨骨松质内骨小梁结构明显稀少)图1,2).行左跟骨高分辨CT扫描见左跟骨内骨质稀疏区,无膨胀,其内见少量骨小梁结构且按正常力线排列,周围有一圈硬化缘但不连续,其平均CT值低于正常跟骨骨松质CT值,但骨小梁存在)图3,4).影像诊断:跟骨窦.

    作者:胡振生;杜焕旺;谷朝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99Tcm-ECD SPECT非侵入性的定量测定平均CBFl和rCBF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目的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应用99Tcm-半双胱乙酯显像寻求建立一种非侵入性、便于临床应用的定量方法.方法首先获得脑血流灌注指数(BPI),再据经验方程获得大脑半球及局部脑血流量,并进行重复性研究.总计分析了正常对照组20例,脑血管病组27例;并且将正常对照组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本方法重复性好.正常对照组和脑血管病组BPI值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而脑血流量亦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正常对照组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此种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临床上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军;张永学;安锐;高再荣;曹国祥;黄代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放射性滑膜切除治疗后血管翳变化的能量多普勒研究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膝关节炎32P放射性滑膜切除治疗血管翳的高频能量多普勒改变并探讨其作为疗效判定客观指标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能量多普勒观察53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膝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信号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前膝关节滑膜血管翳血流信号显示43例(81.13%),其中Ⅰ级14例,Ⅱ级19例,Ⅲ级10例.治疗后6~12个月,滑膜血流显示15例(28.30%),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且Ⅱ级和Ⅲ级血流信号消失. 结论高频超声能量多普勒能够敏感地显示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放射性滑膜切除后血管翳改变,对治疗效果的客观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锐;方勇飞;郭燕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ET系统分辨力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测定ECAT EXACT HR+ PET系统2D采集模式下,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两种重建条件(①:FBP,Hanning,截止频率0.4;②:OSEM,Gaussian,核2 mm后滤波)时的系统分辨力.结果系统分辨力不随视野中总活度而变化;但与空间位置相关,中心区好,距中心16mm处的径向分辨力下降近2 mm;由条件二重建的图像中心区分辨力为4.52 mm,高于条件一重建的图像(7.51 mm),空间各点处两种条件重建图像的分辨力相差约3 mm.结论 PET系统分辨力与活度无关,但空间分布不均,且受重建条件影响较大.

    作者:陈英茂;耿建华;田嘉禾;尹大一;何义杰;陈盛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肉瘤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6例疑患前列腺癌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6例前列腺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表现为前列腺内低回声病灶,2例为弥漫性病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3例诊断为前列腺横纹肌肉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神经源性肉瘤,1例为梭形细胞肉瘤.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安全性好、准确性高,是诊断前列腺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欣;唐杰;汪娜;张彦;李俊来;徐建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4年首发SARS的胸部影像学分析(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SARS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首批确诊的3例散发SARS病例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 3例SARS病例影像学表现均为磨玻璃状密度病变与肺实变影像并存,双肺多叶多段受累,病灶出现早进展迅速.结论 2004年首批SARS确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符合2003年SARS胸部影像学表现特征.

    作者:刘晋新;唐小平;张烈光;陈碧华;江松峰;黄德扬;黄务枝;史红玲;唐勇;陈金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收集经临床、CT诊断肾上腺骨髓脂肪瘤9例,其中7例手术和病理确诊.结果 9例骨髓脂肪瘤中7例明确定位、定性诊断,1例误诊为腺瘤,1例误诊为腹膜后脂肪瘤;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瘤内大多为脂肪密度,夹杂少量条状、片状软组织影.结论 CT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内成分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作者:莫显斌;王向东;樊世富;叶健;王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肠壁、肠旁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及与病变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①病变区域管壁增厚,平均管壁总厚度为(6.62±0.58) mm.管壁各层次增厚率分别为:M 77.4%(24/31)、SM 93.5%(29/31)、MP 64.5%(20/31)、S 71.0%(22/31),其中81.8% MP层增厚见于Baron' Ⅳ级,明显高于Ⅱ级(0%)及Ⅲ级(33.3%)组(P<0.05).②管壁层次结构大多清晰可辨.77.4%出现M层异常变化,其中22.6%显示3层、54.8%为4层管壁声像图,前者均见于Baron' Ⅳ级,后者72.7%分布于Ⅳ级组,明显高于Ⅱ、Ⅲ级组(P<0.05).③6.5%黏膜下层内可见直径大于2 mm的脉管样低回声结构,54.8%发现息肉.④于58.1%肠壁旁发现炎性肿大的淋巴结,其分布与Baron'分级无关;未见脓肿或窦道等病灶.结论 EUS能够显示炎症侵袭肠壁的深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有助于临床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郭文;姜泊;刘思德;张亚历;智发朝;潘德寿;周丹;万田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缺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SD.术前Echo明确VSD大小及距主动脉瓣距离(VSD-AV),术中Echo引导监护,术后Echo随访.结果 X线造影与Echo测量VSD大小相符(P>0.05);VSD-AV在无膜部膨出瘤者两种方法检测相符(P>0.05),在有膜部膨出瘤者有差异(P≤0.05).总计19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中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余18例短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23例VSD中5例未完成封堵者具体原因与Echo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 Echo在VSD封堵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越;温朝阳;王广义;王峙峰;郭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作用.方法 2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了椎体成形术.患者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其中12例失去活动功能.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PMMA注入量为3~8 ml,平均6 ml,完成26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22例中,20例疼痛改善,有效率90.91%,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天,平均2.7天.随访观察止痛效果持久.1个椎体术中出现骨水泥溢入椎旁静脉丛,3个椎体骨水泥溢入椎间盘,3个椎体骨水泥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结论椎体成形术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建宇;刘庆余;郑召民;梁碧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B超检查宫颈妊娠1例

    患者女,4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43天就诊.妇检:宫体饱满,宫颈外口扩张,见血性分泌物流出.尿HCG)+),临床诊断为不全性流产.超声所见:膀胱充盈好,宫体前位,宫体测值5.9 cm×5.8 cm×4.0 cm,宫壁规整,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宫颈体积增大,形态呈桶状,宫颈管内可探及范围约6.1 cm×3.4 cm的偏强回声,边界不清,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可见多个小透声区)图1).双附件区未见明确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宫颈管内异常回声,考虑为残留胚胎组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颈妊娠,有破裂性出血)图2).患者女,4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43天就诊.妇检:宫体饱满,宫颈外口扩张,见血性分泌物流出.尿HCG)+),临床诊断为不全性流产.超声所见:膀胱充盈好,宫体前位,宫体测值5.9 cm×5.8 cm×4.0 cm,宫壁规整,肌层回声均匀,内膜线居中.宫颈体积增大,形态呈桶状,宫颈管内可探及范围约6.1 cm×3.4 cm的偏强回声,边界不清,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可见多个小透声区)图1).双附件区未见明确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宫颈管内异常回声,考虑为残留胚胎组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颈妊娠,有破裂性出血)图2).

    作者:王涛;吴新淮;岳丹;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斜坡骨质破坏及异常钙化的影像诊断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经放射科诊为斜坡区占位病变而住院治疗或手术病例,认识该区的发病规律,提高对该区疾病的影像检查技术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因斜坡区占位病变而住院的病人95例,其中84例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诊断,11例经随访和有关临床结果证实.皆有较完整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将病理检查和临床结果与影像学资料逐一对照、研究.结果累及斜坡的骨质病变或异常钙化灶中,原发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51例;转移性肿瘤与骨髓瘤7例;颅后窝肿瘤累及斜坡32例;另外有炎性和陈旧血肿5例.原发骨肿瘤中,脊索瘤是主要病变.在累及颅底的颅内病灶中,脑膜瘤为主要病变.结论根据特定的影像技术表现,结合临床特征,能够对斜坡占位灶的不同病因作出基本分析.

    作者:刘远健;刘鹏程;赵艳;孙金霜;冯晓源;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维超声软件系统Ultra 3DTM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作为科研课题已经存在多年,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开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三维超声影像软件系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基于开发Ultra 3DTM三维超声软件的经验,对三维超声成像系统的特点,设计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临床应用的实例验证了Ultra 3DTM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田田;粟海;石成玉;徐榭;陈欣林;罗建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99TcmO4-动态显像定量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功能

    目的用99TcmO4-动态显像定量分析评价腮腺的分泌排泄功能.方法给予2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4例健康者静脉注射显像剂99TcmO4-,15 min后和口含VitC片0.2 g 5 min后分别摄取腮腺左侧位和右侧位相,将所得的图像通过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摄取计数处理,以15 min腮腺的总计数减去含VitC后的残余计数再除以15 min的总计数并得到其排泄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功能性分析.结果 24例干燥综合征组腮腺排泄率有不同程度减低.其中轻度减低2例,中度减低7例和明显减低15例,范围(4.15±3.55)%.对照组44例腮腺排泄率为(41.2±15.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1(t=14.6).表明病变组腮腺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腮腺99TcmO4-动态显像定量分析,较准确地反映腮腺的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董学先;宋邦坤;余大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定量诊断的初步探讨

    目的利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匹配成像技术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脏实质的灌注规律,探讨对肝硬化定量化诊断的意义.方法 26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为肝硬化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另8例无任何肝脏病史或肝病临床表现者作为正常肝对照组,采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以及Technos DU6 CnTi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注射方法分两种:其中11肝硬化患者及8例正常肝者采用慢注法,另1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团注法.结果慢注法肝硬化的门静脉显影时间与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较正常肝显著延长(39.36±11.89) s vs (30.00±6.76) s,(60.91±15.67) s vs (41.13±6.49) s,P<0.05;肝动脉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门静脉达峰值时间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团注法的肝动脉、门静脉平均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比慢注法提前,分别为(14.80±4.96) s,(26.67±6.92) s,(22.80±5.87) s, (33.87±6.06) s, (35.93±9.71) s;除肝动脉时相外,余各时相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时相均与患者的Child-Paugh分级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利用造影超声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但各时相显示时间界值,还应以不同的推注方法而定,尚有待临床进一步对照研究.

    作者:尹珊珊;严昆;戴莹;武金玉;陈敏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癌CT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关系

    目的探讨肺癌CT动态增强特性与微血管密度(MVD)关系.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癌病例33例.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病灶强化起始时间(ST)、峰值时间(PT)、强化回落时间(DT)及强化峰值(PH).取手术切除标本20例作抗CD34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对20例支气管肺癌PH与MVD作相关分析,并分别对腺癌及鳞癌两组MVD及ST、PT、DT、PH作统计学检验.结果肺癌PH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腺癌组MVD明显高于鳞癌组(P<0.01),腺癌组PT小于鳞癌组(P<0.05),两组PH、ST、DT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CT动态增强特性与肺癌MVD具有相关性,并可反映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

    作者:丁庆国;季珊维;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肝脏灌注的多层螺旋CT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MSCT肝血流灌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例正常和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右侧肘静脉以6 ml/s的速率注射对比剂40 ml,行肝血流灌注扫描.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肝血流量(HBF)、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I)等.根据各参数图评价正常与原发性肝癌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全部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检查.13例肝肿瘤患者HAI、BF明显高于正常组[HAI值:0.19±0.06 vs 0.58±0.20,P=0.000;HBF值:(131.31±38.25) ml/(100 ml·min) vs (344.52±95.42) ml/(100 ml*min),P=0.002)];MTT较正常组明显缩短[(12±2)s vs (8±4)s,P=0.028];HBV[(27.49±11.48) ml/100 ml vs (28.67±16.81) ml/100 ml,P=0.913]与PS[(28.09±15.50) ml/(100 ml·min) vs (31.36±23.98) ml/(100ml·min),P=0.678]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MSCT肝血流灌注参数HAI、HBF和MTT在正常和肝癌组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评价肝癌的血供状态.

    作者:方捷;杨立;肖越勇;邢宁;李功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基于X线图像的股骨骨干基准线的建立

    目的根据正位和侧位的X线图像建立股骨骨干的三维基准线.方法通过对X线图像处理,运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轮廓提取方法进行边缘检测,进而分别计算出骨干基准线在两个平面上的投影.为了得到三维坐标,使用特征点匹配的方法.结果获得符合要求的骨骼边缘,完成股骨骨干段基准线的三维空间显示.结论保证X线图像拍摄时空间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可以建立所需的骨干基准线.

    作者:韦巍;王国荣;姜立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种新的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网格简化算法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角形收缩的网格简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含有大量三角面片的医学图像三维模型的简化.由于进行了精确的误差控制,经过简化,在显示质量没有明显降低的前提下,显示刷新速率大大提高,并且使得简化后的三维模型更适合于进一步的处理.该算法保持了模型的拓扑结构,使得算法更加健壮.

    作者:张仕刚;谢耀钦;包尚联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颈动脉狭窄的DSA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的诊断.颈动脉造影显示全部患者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面积狭窄百分比≤50%者26例,狭窄程度>50%而≤70%者66例,狭窄程度>70%者50例.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拟行血管内支架者,37例成功地置入了血管内支架,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7% (64%~100%)下降到约32.4% (0~58%).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孙清荣;帅杰;周政;黄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